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微喷灌水肥一体化常用管理模式,与常规大水冲施管理模式大田进行对比试验,探讨微喷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对3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生育时期、主要性状、鲜植株产量、籽粒产量、鲜秸秆产量和茎叶全氮含量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喷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比常规大水冲施3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生育期平均延长9.6 d,显著增加株高、千粒重,显著降低出籽率和穗粒数,平均鲜植株产量、籽粒产量、鲜秸秆产量分别增加2.62%、1.1%和10.77%;籽粒产量最高的是微喷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郑单958,饲用产量最高的是微喷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先玉688,2种管理模式下籽粒产量排序相同均是郑单958沃玉964先玉688,乳熟期鲜植株产量先玉688郑单958沃玉964;2种管理模式叶子和茎秆相应部位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3个生育期叶子的全氮含量显著高于茎秆,呈逐渐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微喷灌技术应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畦灌为对照,设置3个微喷灌灌水定额,研究玉米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变化特征。【结果】微喷灌能够显著影响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随灌水定额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显著增加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微喷灌显著增加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灌水定额为40mm/次时,叶绿素和净光合速率最高。微喷灌显著提高玉米千粒重、行粒数和产量,在灌水定额为40mm/次时,玉米产量最好。【结论】综合比较,微喷灌能够显著提高玉米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产量及产量因素在灌水定额为40mm/次时,玉米长势最好,产量最高,是较为合理的微喷灌灌水量。  相似文献   

3.
在洞庭湖区对12种鲜食玉米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研究鲜食玉米的生育期、植株特性、感官评价、产量及构成,旨在筛选出适宜在洞庭湖区玉—稻种植模式下推广种植的优良鲜食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甜玉米品种中,正甜68的植株特性、穗粒数和秃尖长表现突出,皮薄嫩脆,感官评价最高,但产量偏低,结合高产攻关,推广潜力好;甜糯玉米品种中,糯加甜2...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6月6日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巨鹿县柳洼村举办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观摩培训会,项目负责人李文治研究员就该项目技术研发与示范进行了系统讲解。"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模式研发与应用"项目核心示范面积1030亩,主推技术是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的集成与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重点研发了包括中低产麦田节水品种的筛选,智能喷灌控制系统的研发与示范、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不同节水技术模式的优化应用和节水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新的播种样式如免耕播种、宽幅密植和窄行密植等的研究与示范。与会人员看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开展不同类型玉米在花期高温胁迫下的耐热性评价,并探求高温胁迫防御技术.[方法]以10个淮北地区常用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玉米花期高温为主处理,玉米品种为副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进行耐热性综合评价,筛选出耐热能力强的品种,并研究抗高温调理剂对...  相似文献   

6.
为综合评价东华北春玉米组的33个参试玉米品种,选取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并筛选优质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倒伏(折)率、空秆率、秃尖长的变异系数较大,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通过选取前5个主成分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应用聚类分析进行验证,将33个玉米品种分为3类,筛选出金园23和吉农玉1898两个优质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黑龙江省高淀粉玉米品种缺乏及分类混乱的问题,对该地区88个主要玉米杂交种的高淀粉特性进行筛选与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平均淀粉含量73.32%。筛选出淀粉含量≥72%的高淀粉玉米70个,平均淀粉含量73.82%。其中高淀粉一级为1个、二级品种29个、三级品种40个。工业专用型高淀粉玉米品种(粗淀粉含量在75%以上)仅有13个,分布在各个熟期组。通过对参选的高淀粉品种筛选结合其实际产量,评价各熟期组高产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8.
单孔PVC微喷灌管喷水量的分布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5种不同的工作压力下,采用直径为40 mm,壁厚为2.4 mm,孔径分别为0.9、1.1、1.3、1.5 mm的PVC微喷灌管,进行单孔流量及近似射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近似射程最远的孔径为1.3 mm的微喷灌管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VC微喷灌管单孔喷水量分布的基本特征与旋转式喷灌有本质区别,但与微喷带相似.为此,采用微喷带的评价指标来描述PVC微喷灌管的喷水量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9.
以15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吉林省半干旱区开展抗旱丰产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及筛选。试验运用玉米产量抗旱指数为主要筛选指标,结合雌雄开花间隔天数(ASI)、植株生长性状、果穗性状和产量性状指标,对参试玉米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强抗旱品种郑单1002和吉单50,中等抗旱品种先玉335、农华101、中种8号和登海605,干旱胁迫的产量较高,并且ASI等指标好于其他玉米品种,较适合在半干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玉米新品种(系)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1~1994年在人工接菌条件下,对116份玉米杂交种(组合)和84份自交系进行了抗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的鉴定与评价。筛选出抗玉米大斑病品种(系)26个;抗玉米小斑病品种(系)26个;抗玉米丝黑穗病品种(系)106个;兼抗上述3种病害的品种(系)21个。  相似文献   

11.
以10个玉米品种为筛选材料,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开展耐密稳产玉米品种的筛选。对参选玉米品种在2个密度下的生育进程、植株性状、果穗以及产量性状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适宜的花期和吐丝期间隔,有利于玉米植株的授粉。密度的增加使植株干重显著下降,经济系数变小,植株的空秆率显著升高,植株的株高和穗位高发生变化。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籽粒数显著减少,收获时籽粒的含水率显著降低。综合诸多因素,筛选出的耐密稳产玉米品种有吉东59、先玉335、登海605和陕单618。  相似文献   

12.
塑料大棚中番茄节水灌溉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大棚内栽培的番茄采用三种不同的灌水方法(沟灌、微喷灌、膜下多孔管喷灌)的科学试验,经准确比较分析后得出微喷灌、膜下多孔管喷灌比沟灌具有明显优越性。微喷灌、多孔管喷灌均比沟灌节水40%以上。因此,大棚畦作番茄最佳的灌水方法是膜下多孔管喷灌。  相似文献   

13.
夏玉米品种花期耐热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科学》2019,(6):43-48
花期高温是影响夏玉米稳产和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筛选和推广耐热性较强的玉米品种是减少高温热害损失的有效途径。以10个山东省主推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高温对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穗部性状的影响,继而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各品种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筛选确定夏玉米花期耐热性评价指标,并以此对10个玉米品种进行花期耐高温能力强弱分类。结果表明,花期高温胁迫下,10个玉米品种产量、穗粒数和穗数分别比对照平均降低27.19%、9.31%和7.31%。主成分分析表明,产量、行粒数、穗粒数、秃尖长和穗数可作为花期玉米耐高温筛选的主要鉴定指标;10个夏玉米品种耐高温能力具有较大差异,其中郑单958、鲁单818和中单909为耐高温型品种,农大108为中度耐高温型品种,登海605和农华101等6个品种为高温敏感型品种。本研究得出产量、行粒数、穗粒数、秃尖长和穗数可作为花期玉米品种耐高温能力评价的主要鉴定指标,郑单958、鲁单818和中单909可用于易发生玉米花期高温热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北部早熟区玉米增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黑龙江北部早熟区耐密、高产的玉米品种,于2013-2015年开展玉米品种耐密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年际之间不同气候条件是影响增密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增密条件下可使穗长等农艺性状产生规律性差异,此外,双密度关联分析更能准确评价品种耐密性,筛选出东农254、绿单2号、龙育11等玉米耐密高产品种,最后基于试验现状对进一步的试验及育种工作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新疆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农区,玉米在生育期内遇到干旱胁迫会使产量大幅度下降.筛选抗旱的玉米品种,对在干旱地区和干旱年份选择种植适宜的抗旱玉米品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采用玉米开花期干旱胁迫法,以经济产量为主要性状,结合株高、穗位高、ASI、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形态生理性状,用抗旱性指数(DTIg)作为玉米品种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的良好指标,用品种耐旱指数(DTIv)来筛选抗旱品种.对新疆正在推广种植的13个玉米品种进行了抗旱性鉴定、评价和筛选.鉴定出先玉335、新玉29号抗旱性较强,初步筛选出先玉335、郑单958、Sc704、新玉29号等品种适宜在新疆干旱地区和干旱年份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齐齐哈尔地区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释放当前干旱胁迫下玉米的增产潜力,对本地区适宜栽种的玉米品种进行水分高效利用型品种筛选。通过大田对比试验对早、中、晚熟12个适宜齐齐哈尔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进行水分利用对比评价。结果表明:晚熟品种先玉335和迪卡519、中熟品种和育187、早熟品种罕玉5号四个品种为适宜齐齐哈尔地区种植的水分高效利用型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合干旱条件下种植的耐旱品种,用高渗溶液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以清水为对照,对13个玉米品种进行发芽培养试验,检测同一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资源的种子萌发率,测定萌发幼苗的芽长、根长、须根数等生长量指标,计算抗旱系数,进行供试玉米品种的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测试及分析结果认为,参试的13份玉米品种中,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是鑫禾528,其次为珍棒511和中科玉509。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吉林省生产上主推玉米品种的种子耐低温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耐低温能力优异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目前吉林省玉米主推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均能达到国家标准,但在低温逆境下,不同品种间表现差异较大,多数品种在低温逆境下仍然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而金园15等8个品种对低温表现敏感,在低温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均低于85%,建议这8个品种在今后的推广区域中,应注意避开春季气候变化复杂的区域。  相似文献   

19.
耐冷玉米自交系是耐冷玉米品种选育的关键,为提供耐冷玉米品种的选育材料,以不同遗传背景的100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发芽期耐冷性筛选、幼苗期耐冷性筛选、低温下相对电导率测定、低温下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分析等试验,筛选得到相对耐冷性强的玉米自交系4份。  相似文献   

20.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玉米品种,以黑龙江省西部地区10个主栽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控制干旱条件下,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表明:嫩单15、郑单985和垦单10号为高抗旱玉米品种;嫩单13、先玉335、鑫鑫2号和誉成1号为中等抗旱玉米品种;兴垦3号、吉单27和先玉508为不抗旱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