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跨界饮用水源地涉及保护者和受益者两种主体利益,要长期持续地确保饮用水安全,迫切需要引入生态补偿机制作为调节跨界饮用水源地上下游主体利益的经济政策。由于当前河南省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手段是资金补偿,因此补偿标准的确定便成为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内容。作者从核算上游饮用水源地成本投入和生态效益的差额入手,依据水源地水量确定跨界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以平顶山市澧河跨界饮用水源地为例,平顶山市保护澧河境内饮用水源地的年均投入为2016.77万元,通过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而获得的年均生态经济效益为1292.36万元,根据投入成本和生态效益的差额最终确定澧河跨界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为下游取水需要对上游平顶山市补偿0.13元/m3。以上游生态建设成本投入和获得生态效益的差额作为确定跨界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的方法,不仅能够比较准确地测算上游地区的净投入,相对客观、公平地确定补偿金额,同时也能够有效建立上下游行政区的双向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
跨界饮用水源地涉及保护者和受益者两种主体利益,要长期持续地确保饮用水安全,迫切需要引入生态补偿机制作为调节跨界饮用水源地上下游主体利益的经济政策。由于当前河南省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手段是资金补偿,因此补偿标准的确定便成为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内容。作者从核算上游饮用水源地成本投入和生态效益的差额入手,依据水源地水量确定跨界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以平顶山市澧河跨界饮用水源地为例,平顶山市保护澧河境内饮用水源地的年均投入为2016.77万元,通过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而获得的年均生态经济效益为1292.36万元,根据投入成本和生态效益的差额最终确定澧河跨界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为下游取水需要对上游平顸山市补偿0.13元/m3。以上游生态建设成本投入和获得生态效益的差额作为确定跨界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的方法,不仅能够比较准确地测算上游地区的净投入,相对客观、公平地确定补偿金额,同时也能够有效建立上下游行政区的双向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3.
株树桥水库是湖南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主要供应长沙东部地区的饮用水。结合实地调查,以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源为对象,从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的角度分析水库管理,以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经济作为切入点综合研究。目前株树桥水库面临着较大的水资源生态环境压力,经济发展限于水源保护而受到巨大制约,迫切需要启动生态补偿机制。针对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源地面临水资源需求缺乏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补偿方式单一、标准偏低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建立优质水权市场,健全水源地监督管理机制和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水源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株树桥水库是湖南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主要供应长沙东部地区的饮用水。结合实地调查,以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源为对象,从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的角度分析水库管理,以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经济作为切入点综合研究。目前株树桥水库面临着较大的水资源生态环境压力,经济发展限于水源保护而受到巨大制约,迫切需要启动生态补偿机制。针对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源地面临水资源需求缺乏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补偿方式单一、标准偏低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建立优质水权市场,健全水源地监督管理机制和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水源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留锁  商东华  郝晓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96-11798,11810
辽宁省跨市供水普遍,全省有18个跨市供水水源地,以大伙房水源为例,分析辽宁省跨界水源地的发展困境,总结进行跨界饮用水源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跨界饮用水源生态补偿政策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马文斌  李建强  谭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62-1663,1673
针对我国在水源地生态补偿方面存在法律、政策上的差异,致使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这一情况,从公共产品产权理论出发,分析了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理论内涵,在详细分析重庆市水源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提出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政策建议。通过对重庆市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有助于加强我国水源地生态补偿的有效管理,对水源地管理和保护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选取宁波市城市供水水源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宁波城市供水水源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生态补偿现状,分析水源地生态补偿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调研实际情况,提出宁波市水源地生态补偿需要完善的内容和政策措施,为全面推进水源地生态补偿,缓解宁波市水源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水源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我国各地生态服务市场补偿成功案例的基础上,阐明在水源地生态补偿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有利于解决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不足的问题.构建水源地生态补偿市场机制需要从明确补偿主体、确立补偿标准及运作方式等核心问题着手.水源地生态服务的市场补偿,可以根据流域内各类受益主体的受益程度计量其应支付的补偿费用,由受益方所属辖区政府统一征收,并代表辖区内所有受益方向水源地水资源管理部门集中购买用水权的形式实现.而提高受益方的生态补偿意识、明确水资源权属、完善水源地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以及建立相应的监督协调机制,则是水源地生态补偿市场机制长久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结合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从生态补偿和扶贫开发的差异与共性入手,证成了生态补偿式扶贫的存在价值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从理念、制度和实践三个维度,探寻了生态补偿式扶贫的合理进路。  相似文献   

10.
结合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从生态补偿和扶贫开发的差异与共性入手,证成了生态补偿式扶贫的存在价值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从理念、制度和实践三个维度,探寻了生态补偿式扶贫的合理进路。  相似文献   

11.
胡其昌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703-1705
以浙江省台州市的水源保护区——长潭水库水源保护区为典型实例,分析了建立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建立了水源地生态补偿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长潭水库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分摊提出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2.
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彤  王留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55-14557
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也是难点所在。在对现有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角度探索建立了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体系。通过对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体系的研究不仅可提高生态补偿方案的可操作性,还为建立水库型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汉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是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水源地,同时还是湖北省中下游饮用水源地,汉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实现汉江的生态保护需要良好的生态补偿机制。课题组通过现场调研,分析了汉江流域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从推进汉江大保护的工作协调和重大课题研究、建立组织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态补偿是扶贫开发的新手段和新途径,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2012年金寨县生态补偿和水库移民直补资金分别为1.122亿元、1.432亿元,以上补偿为扶贫开发提供资金支持、解决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矛盾、促进区域城镇化和产业化均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生态补偿存在补偿主体和类型有限、标准低、资源有偿制度有待完善、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扶贫协作、制度和效益评估方面,探讨金寨县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该文在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生态补偿定价机制、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资金保障机制、建立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约束机制、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的补救性生态补偿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水源地保护的激励机制,是对当前限制型政策的有益补充。以上海市淀山湖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构建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确定了淀山湖地区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对象,建立了生态补偿利益关系分析框架,估算出了淀山湖地区年生态补偿量,最后提出了淀山湖地区生态补偿的途径,对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宁夏生态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成效进行论述,总结分析了其在生态补偿上存在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出台生态补偿政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确保资金长期投入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8.
长潭水库是浙江省台州市重要的饮用水源,是台州人民的大水缸。该文介绍了长潭水库生态补偿项目与资金安排情况,提出了今后水库生态补偿的发展思路,以期为浙江省山区饮用水水库集雨区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整治农村贫困地区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是进行生态补偿。可以将生态补偿理解为一种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看成农村贫困地区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耦合的协调机制。农村贫困地区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耦合的补偿机制包括建立绿色国民帐户、资金补偿和政策补偿。  相似文献   

20.
水源保护区作为城市中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在承担着重要的供水任务的同时,为保护饮用水源水质,其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受到严格限制,与周边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显著。分析了深圳市水源保护区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水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及其成因,指出了建立和完善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水源保护区保护和发展矛盾的关键所在,并对生态补偿的补偿原则、补偿标准、补偿类型和补偿方式等展开论述,最终提出了落实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建议,以促进水源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