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已经到了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而新疆少数民族一直是脱贫攻坚的难点。通过南北疆的实地走访、调研、座谈和研究者扶贫工作经验,利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对新疆少数民族扶贫精准化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研究发现:新疆"绿洲化"政治经济格局、社会排斥和少数民族的自我排斥、扶贫物质和精神供给失衡,致使少数民族扶贫在认识、目标和对象识别、资金分配等存在不精准,未能打破深层的贫困恶性循环。研究认为:应从外部环境和贫困对象自身两方面出发,以提升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对象的社会契合和自我发展能力为政策主线,加强扶贫认识、目标和扶贫对象识别精准化,人口政策配合等激发内生脱贫动力实现真正脱贫。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决胜时间的临近,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正在加快步伐,正如习主席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的阶段。利辛作为亳州市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以来一直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探索,但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一直没有摘掉,接下来的扶贫之路仍需发现和解决摘帽过程中的问题。该文正是对利辛县的"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所面临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并且针对贫困县这一条件下的精准扶贫与精准扶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4.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绩效评估——来自内蒙古的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是从精准扶贫向精准脱贫的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打贏脱贫攻坚战"最后的堡垒",其扶贫绩效的好坏决定能否实现如期脱贫.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绩效评估十分关键.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构建扶贫绩效和贫困程度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的数据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和扶贫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家庭收支能力低和健康保障不够是导致已脱贫贫困县返贫的主要原因.不同贫困程度的贫困县致贫原因不同.较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家庭收入较低、生态建设能力弱;深度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和健康保障能力薄弱.因此,为防止脱贫县返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致力于未脱贫贫困县的如期脱贫,提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对策建议,期冀为少数民族地区攻克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6.
喀斯特地区精准扶贫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扶贫开发已进入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对毕节市的扶贫开发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对当前毕节市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毕节实际,提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措施,以及需要处理好的几个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通过对陕南地区旅游产业扶贫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意识薄弱、旅游扶贫专业人才缺乏、旅游产业扶贫缺乏区域特色、旅游产品市场拓展乏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条件薄弱等问题。结合陕南旅游产业扶贫开发实际,提出应通过坚持内生驱动引导提高利益主体的参与度、加强旅游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大市场宣传与创新、大力推进"互联网+旅游扶贫"模式发展和坚持可持续旅游产业扶贫发展原则等路径措施,促进连片集中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就是根据生活环境、家庭情况对扶贫对象采取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确配置扶贫资源。要做到“精准扶贫”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必须廉洁高效地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扶贫要做好精准监督,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要瞄准贫困对象,务必保障扶贫资金用在贫困户身上,用在正确方向上,避免出现优亲厚友、侵占扶贫款等腐败问题,真正帮助贫困民众脱贫。因此,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顺利的开展,监督工作尤为重要。以H县为例,对H县扶贫资金投入、脱贫情况以及扶贫领域中腐败问题的监督问责情况进行了调研,就精准扶贫中的问题,出现腐败问题的原因,以及纪检监察角度提出了扶贫领域解决问题的方法举措。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精准扶贫政策供给和治理现状,以精准扶贫的制度环境与行动者的互动为线索,研究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偏差不仅受制于科层制下的层层加码中的政府政策和政治过程,也受制于非正式制度如不患寡而患不均、勤俭持家和自强不息的社会文化因素消解的影响,由此构成上级政府要求和基层执行扶贫政策之间的张力。治理、纠正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偏差,提高精准扶贫的治理质量需要完善地方政府扶贫政策,对精准扶贫中的“等靠要”行为更需要建立反向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精准扶贫实践成效显著,在扶贫攻坚战略实施进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黔西南州的具体举措和推行方式富有地方特色,深入探究其反贫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是对多民族聚居山区反贫困经验的一种总结。透过表象看本质,将黔西南州反贫困经验作相应的理论提升,可为将来贵州乃至全国的扶贫实践提供可资参考的样本模型,从而起到见微知著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正处于新时代社会建设的关键节口,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创新扶贫工作方式,各级政府要积极、主动地形成符合当地具体扶贫工作内容的精准扶贫机制,保障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近年来广西北流市(县级)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基层精准扶贫工作实践,寻找问题,提出对策,为进一步推进扶贫攻坚工作作出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甘肃省民乐县永固镇部分贫困群众存在消极依赖心态、徘徊观望态度、脱贫信心不足等现象。在精准扶贫中应积极实施思想扶贫,扶正干部自己的思想、引导群众改变观念、树立脱困户的脱贫信心,助力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7.
普及农村新农保是当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提出的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有助于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当前,虽然农村新农保制度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社会服务不均等、农保资金单一、基金监管不足等问题,对此可以采用不断优化城乡社保的资源配置、扩展农保资金来源与渠道、增强农村社会的... 相似文献
18.
杨林佩 《农村.农业.农民》2020,(9):17-20+25
当前,涪陵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存在等靠要、畏惧风险、封闭自卑、稀缺心态等心理贫困表现。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发心理资源,开展专业心理帮扶,才能精准解决心理问题。构建社会扶贫共同体,要充分利用心理资源,并将心理扶贫工作成效纳入精准扶贫考核体系,才能增强贫困人口脱贫主体意识,激发内生动力,从而保证精准扶贫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我国的脱贫任务有着决定性影响。金融扶贫中目前应用最多的模式便是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通过信贷、保险等金融手段为贫困地区的龙头企业、贫困人口提供所需金融产品和服务,促使我国的扶贫工作形成金融扶贫"输血"带动产业扶贫"造血"的模式。食用菌特征与扶贫目标的统一性、食用菌栽培环境与贫困地区的空间匹配性、国家政策的助推性共同显示食用菌产业扶贫合理可行。从食用菌产业扶贫的精准化、政府政策的权威导向作用、市场扶贫的"源头活水"作用、智力扶贫的保障作用和监督审查的透明化5个维度探讨了食用菌产业扶贫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脱贫是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的主要内容之一,民族地区开展扶贫工作要根据具体贫困原因实施扶贫对策,保证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通过构建"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为民族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但由于地理条件恶劣、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因素影响,"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受到了严重的制约。选取广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针对民族地区面临的实际困境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