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百万扩招生源多样、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现有实训的平台和实训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技能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本研究结合扩招学生特点及需求,提出适应高职扩招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实训教学模式、践行思路及体系架构,重点阐述了在实践技能培养中的实训基地建设和新型实训教材开发这两个着重发力点,以期为高职院校大力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罗忠 《湖南农机》2012,39(3):217-218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要注重对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要加强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文章结合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实践,分析阐述了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情感价值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国家对高素质机械制造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作为培养机械制造专业的高职院校,学校和学生面临的两个现实问题就是学习和就业。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内容,但是,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模式必须要将专业定向与企业需求相结合,适当调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学生不仅要学理论知识,还要学习实践知识,将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必须是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以便于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工作的指导,只有真正将课堂与实践融为一体,学校才能培养出国家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机械制造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机械数控专业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学校教学培训中更为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生的机械数控实践操作能力并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毕业后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无法适应工作内容,实践操作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此,应该不断提升机械数控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工业企业培养更多实用性人才,且保证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要注重机械数控实训教学,为学生创设高效的实践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刘晓明 《南方农机》2019,(12):93-93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对专门、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数控加工专业实践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只有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章概括了当前数控加工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数控加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机器人工程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多专业融合的特点,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举措进行了总结,通过实施机器人专业课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多层次学习需求。从在线课程建设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创新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科研动态与教学融合和注重企业参与四个方面内容进行重点实施建设,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就业竞争意识,为培养未来工程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韦洪浪 《南方农机》2022,(7):160-162,177
为了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笔者提出以企业需要为导向的"电子基础技能训练"教学改革机制,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以虚实结合、技能训练促进教学,以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经验,以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获取各类证书提高就业能力,最终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该教学改革机制可供后续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模具专业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理论与实践结合,降低了学生理解难度,数字化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必经之路。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CAD、CAE软件应用技术,对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满足模具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PLC是实用性较强的一门课,对于高职院校来说,PLC的教学应该能够满足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产业经济发展需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得职业学校的PLC课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同时培养学生[1]对PLC整体的创新思维和理解,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岗位需求。  相似文献   

10.
职业学校的教育特色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机械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了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工业发展的变化需求。文章主要对机械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为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文章借助SPOC+FCM模式,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和高职英语教学,构建高职英语混合教学新模式并进行实践,从而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创造个性化学习条件。此外,通过改进教学成果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以期满足国家对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研究证明,该教学模式不仅可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语言实践运用能力,而且有利于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产教融合是指将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以更好地满足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存在的问题,该文基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以汽车维修技术课程为研究目标,将传统高职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相结合,构建一套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并系统论述了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实现方法,课程设置模式及实训基地内容,使其更加贴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从而更好地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张勇 《南方农机》2023,(1):176-178
“1+X”证书制度的提出,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又一新举措,它将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既创新了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又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无法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因此,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学校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以符合目前社会发展需要,使学生在毕业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一种及其以上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基于此,笔者就“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在“1+X”证书制度下实施“课证融通”的目的及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以为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实践经验,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质量,为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助力。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法既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又满足了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工科专业学生学习要求,现在社会发展形势要求学生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熟练地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这需要专业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学生真实需求,来对当下实践教学方式进行相关创新。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工科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现状,提出了合理有效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线性方程组是高职院校数学课程中的经典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设计基于MATLAB软件GUI的教学和实验平台辅助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线性方程组的自主分析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机械制图"课程属于安徽三联学院应用型本科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是该课程内容抽象,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紧密,学习难度大,学习效率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工业进步的需求,造成人才培养与企业要求脱节。基于此,课题小组在现有教学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以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学科竞赛为契机,设立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的专业能力设计,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7.
钳工技能实训是面向工科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教学课程,通过实践教学,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传统的依靠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模式满足不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基于此,本文通过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拓展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工件整体质量也提高了。  相似文献   

18.
魏星 《南方农机》2023,(1):170-172
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职业院校“三教改革”。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教材作为“三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不断创新内容,将教材课程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开发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新形态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笔者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为例,阐述了新形态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新形态教材的特征,并提出了新形态教材从组建教材编写团队、开展调研、设计教材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到配套教学资源建设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9.
侯会娟 《湖南农机》2012,(5):146-147
装配图识读是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配图识读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是适应现代企业岗位需求的。文章从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教学实践入手,加强实践应用教学来跟好的满足企业应用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大机器化产业的发展,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机械工种的钳工也受到了广泛重视。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肩负着培养基层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须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就基于数字化学习中心背景,探究钳工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从而培养社会需求的新时代的钳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