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我国现代化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财务会计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性应用能力,成为制约高职教育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校企融合概念的提出,正好解决了校企深度融合发展下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深化了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加强校企的产学研合作,探索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产教融合育人路径与合作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法】课题组以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主要融合路径与融合机制,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课程教学内容等方法,基于企业精益管理的车间教学方式,构建“双融双创”产教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结果与结论】该教学新模式引导学生结合企业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方法,增强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人才培养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满足了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4.
5.
随着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在培养各专业人才上要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要更加注重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本文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角度出发,揭示了校企合作对专业建设的重要性,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而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机械类专业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很多高职院校都同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文章将针对当前机械类专业教育在校企合作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展开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且探索出深入发展校企合作战略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从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来看,能够做到“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是有帮助的,同时,提升教育中人才的利用情况。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情形来看,将校企合作模式运用到专业的发展与建设中,对学生以及院校的发展都十分有利。故此,文章就计算机专业的特性以及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意义、方向、内容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望能为企业输送计算机专业人才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8.
打造区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的战略性任务,也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校企深度合作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当前职业院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等突出问题,结合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着手进行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助力区域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印刷技术系和机电工程系根据专业对应职业能力需求和学院实际情况,并利用特有的地理优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印刷技术专业采取"订单培养模式"和"四共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深度融合,机电系"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它要求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开展培育人才,合作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为了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和服务本地经济的水平,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山西多立恒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了深入广泛的合作,对高职院校校企深度融合的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相比本科毕业生而言,高职毕业生有着较强的动手能力、更加突出的技能优势,但是缺乏坚实的理论知识.近年来,毕业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出现了较大的就业变化,例如,大多选择在省内区域就业且就业行业各种各样,毕业生创业实例不断增加,等等.因此,高职院校面对这一就业形势,需要调整好相关课程以及相关工作,不干涉毕业生对就业区域的选择,以...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索构建全真创新创业平台的创业实践体系和作品产品化实现路径,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方法】课题组以园艺技术专业为例,通过“意识培养、团队选拔、阶梯递进、实践成长”四个阶段构建课程体系;“教-学-训-创”多维协同,搭建全真创新创业平台;建构“作品产品化”和“课程公司”的实现路径,建设“三导师”联动的师资队伍,设计50学分的专业创业课程。【结果】提高了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创业意识、职业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实施创业行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结论】全真创新创业平台的创业实践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但还缺乏相应高标准的课程评价体系,无法有效对课程进行诊断、修正和成效判断,因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将是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植国防工业六十载,紧抓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契机,主动对接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控制、检测、物流等智能制造产业关键技术链,重点组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水平专业群,通过打造特色工坊、树立职教贯通理念、搭建军民融合平台和共建产学研用基地等方式,积极开展区域紧缺人才培养、职教师资队伍培训、员工技能提升和企业技术攻关等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区域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职教力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自身的教育改革中,涌现出各种特色办学模式,其中,校企合作在众多特色中最具代表,它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了更精准地实现高职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进一步改进以往不合时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和服务地方经济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针对基于职业资格体系下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分析了改革的必要性,最后阐述了实施改革的路径,最后对教学改革的实践意义进行阐述,希望可以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出大量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学是大创业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文章主要研究校企文化背景下创业教育的措施及在创业教育中注意的问题,对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鉴于湖南省经济发展状况,结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省内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本文选择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作为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试点企业,提出一种适用于林业高校机械工程方向研究生培养现状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结合高校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的一种改良模式,以高校为主导的渐进式联合培养模式,不仅可以帮助生产企业解决产品加工中的技术难题,也可以培养机械工程领域研究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特色鲜明的林业院校机械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就校企合作机制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重要性和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校企合作机制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化措施,以便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