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龙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耕地面积64万亩,耕地的70%为丘陵坡地,非常适合甘薯生长。甘薯是我县第一大主栽作物,2002年甘薯种植面积达33.8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60%,我县素有“薯县”、“粉乡”之称,农民视薯如金。  相似文献   

2.
参谋热线     
红薯加工专家肖利贞肖利贞,研究员,原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甘薯研究室主任,中国作物学会第二届甘薯专业委员会委员。1995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优秀专家"。1963~1998年在河南省农科院作物所从事甘薯育种和高产高效栽培、甘薯淀粉和粉丝加工技术研究工作。多年来,先后主持河南省甘薯高产栽培、"八五"甘薯育种攻关"甘薯新品种选育"子专题及"甘薯高淀粉品种利用及三粉加工产业化开发"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6,(3):130-131
为了进一步论证贵州省道真县甘薯"3414"试验得出的氮磷钾三元素的最佳配比组合,开展了最优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的肥效比较试验,为道真县甘薯生产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泉薯647系泉州市农科所以金山57作母本与C180作父本回交,选育出具有高产、食味佳、抗病、耐贮、较高干率和粉率等优良性状的甘薯新品种.对主要性状进行早期鉴定和同步试验,加快品种定型,于200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已在泉港、惠安、石狮、晋江等县(市)作为粉食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甘薯粉渣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再利用途径。[方法]在4个加工地点以甘薯品种"商薯19"的鲜薯块提取淀粉后的粉渣为材料,测定了主要营养成分和含水量。[结果]试验得出,甘薯粉渣中(以湿重计)平均含水分83.75%,淀粉101.15 g/kg,脂肪0.255%,蛋白质0.497 3%,锌11.18 mg/kg,铁1 219.00 mg/kg,硒0.032 3 mg/kg,钙6460.00 mg/kg,均未检测出维生素A、维生素C和氯原酸。根据粉渣内残留淀粉量较多、且富含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营养物质的特点,提出了以此生产食用酒精和膳食纤维保健食品的再利用方案。[结论]研究可为甘薯粉渣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甘薯粉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薯粉虱(Bemisiatabaci Gennadius)的起源与分布、危害、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防治对策等方面,综述了甘薯粉虱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温度、湿度、寄主等因素对甘薯粉虱的影响,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趋势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甘薯粉渣的加工利用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村加工业的发展,利用甘薯制取淀粉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甘薯提取淀粉过程中伴有大量的副产品——甘薯粉渣的产生。甘薯粉渣是饲养业的好饲料,但是由于量大一时又很难利用,一般就通过晾晒风干来贮存。但是粉渣含水量大,如不及时晾晒,堆积过久则会引起酸败霉变,  相似文献   

8.
将蒸汽爆破甘薯渣粉加入到小麦粉中,测定混合粉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及混合粉面条的蒸煮特性、质构特性和微观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蒸汽爆破甘薯渣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逐渐增加, tan δ(G″/G′)1且蒸汽爆破甘薯渣粉添加量小于8%,面团的tan δ变化差异性不显著;随着汽爆甘薯渣粉添加量的增加,面条的吸水率、断条率、蒸煮损失率均增加,混合粉面条硬度降低,咀嚼性、回复性逐渐减小;蒸汽爆破甘薯渣粉添加量由0增至6%,混合粉面条的弹性显著升高;汽爆甘薯渣粉添加量低于6%,混合粉面条的面筋网状结构与对照无明显变化;汽爆甘薯渣粉添加量为8%的混合粉面条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甘薯新品种桂粉2号在桂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试验选取了栽植密度和栽插时间两个因素,对甘薯桂粉2号的产量、农艺性状及淀粉含量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插时间对甘薯桂粉2号的蔓长、分枝数、结薯数、薯重等主要农艺性状均有显著影响;不同栽植密度下,甘薯桂粉2号的产量水平部分间达极显著差异。在夏季(6月29日)以每亩4 000株的栽植密度种植的甘薯产量最高,达2 822.67 kg,淀粉含量为28.9%。试验结果可为甘薯新品种桂粉2号在本区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添加甘薯粉对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分析了添加不同比例甘薯粉对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并对优质一级面包粉和普通面包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优质面包粉,甘薯粉添加量可在10%以内,对于一般面包粉应控制在7.5%以内  相似文献   

11.
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差异与移栽成活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不同添加物处理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和移栽后成活的影响,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食用甘薯粉、工业甘薯粉、食用马铃薯粉、工业马铃薯粉、木薯粉、香蕉粉以及香蕉泥进行培养,2个月后对组培苗进行移栽驯化,并统计地上部及地下部指标,4 个月后统计移栽成活率。结果表明,添加食用甘薯粉处理的组培苗鲜重和分蘖数最多;而添加香蕉泥处理有利于组培苗株高、节间数、叶片数及2~5 cm之间根数的增加;添加工业甘薯粉处理的组培苗茎粗最粗。各处理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香蕉泥>工业甘薯粉木薯粉>工业马铃薯粉>食用甘薯粉>香蕉粉跃食用马铃薯粉。通过对不同添加物处理下组培苗性状与移栽成活率的灰度关联分析,得出影响石斛组培苗成活率的首要因子为节间数,其次为叶片数和株高袁而2~5 cm根条数,大于5cm根条数、鲜重、平均节间长、总根数、分蘖数、茎粗尧小于2cm根条数等指标与移栽成活率关联度较低。因此,在铁皮石斛组培过程中,除了注意诱导生根外,还要注意添加物的种类,尤其以能促进其节间数、株高、叶片数增加的添加物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甘薯品质特性与乙醇产量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选用11个品种鲜甘薯和14个品种甘薯粉,对甘薯干率、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等品质特性与乙醇产量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甘薯乙醇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乙醇产量与鲜甘薯的干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乙醇产量与甘薯粉各品质性状之间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乙醇产量与鲜甘薯品质性状之间线性回归分析呈显著水平,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2.086+0.162X1+1.064X2+0.248X3(P<0.05)(Y为乙醇产量,X1为淀粉、X2为蛋白质、X3为还原糖);乙醇产量与甘薯粉品质性状之间线性回归分析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邮编:530227,电话:0771-4280324)选育的甘薯新品种"桂粉3号",前不久通过了广西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惠安县是闻名的甘薯县,常年种植面积25万亩,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48%,甘薯产量占粮食总产量一半以上。1999年开始引进脱毒甘薯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其中辋川镇两个村也作为脱毒甘薯栽培示范片,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 脱毒甘薯的推广应用,对甘薯主产区是重大贡献。由于大面积连续多年推广应用主栽品种,易受病毒侵染,造成种性退化,产量下降,品质较差。为了有效克服以上缺点,提高甘薯单产和品质,近年来在县农业局和  相似文献   

15.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邮编:530227,电话:0771-4280324)、选育的甘薯新品种"桂粉2号",前不久通过了广西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以甘薯茎尖、绿茶和山楂为原料,研究甘薯复合袋装泡茶配方与加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甘薯复合袋装泡茶感官品质和风味质量的关键是甘薯茎尖材料的品质,原料配比为m(甘薯叶粉)∶m(绿茶粉)∶m(山楂粉)=80∶15∶5时,复合袋装泡茶的感官品质与风味最佳。采用蒸汽杀青3 min,两段式变温干燥与回温干制工艺(85℃,1 h→75℃,2 h→回温1.5 h)制得的甘薯茎尖干粉质量最好,营养损失最少。  相似文献   

17.
甘薯(红薯、地瓜)按薯肉颜色可分为红心、紫心、白心和黄心等种类,统称为彩色系列甘薯;按口感又分为粉甜(面甜)型、软甜型、水果型等几个种类,其中粉甜型口感香、甜、面、糯、细腻,深受消费者喜爱。彩色甘薯比普通甘薯营养丰富,含有易于消化的淀粉、粗蛋白质和氨基酸,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如紫心甘薯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外观诱人,营养丰富,保健抗癌,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甘薯粉渣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再利用途径.[方法]在4个加工地点以甘薯品种“商薯19”的鲜薯块提取淀粉后的粉渣为材料,测定了主要营养成分和含水量.[结果]试验得出,甘薯粉渣中(以湿重计)平均含水分83.75%,淀粉101.15 g/kg,脂肪0.255%,蛋白质0.497 3%,锌11.18 mg/kg,铁1 219.00 mg/kg,硒0.032 3 mg/kg,钙6 460.00 mg/kg,均未检测出维生素A、维生素C和氯原酸.根据粉渣内残留淀粉量较多、且富含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营养物质的特点,提出了以此生产食用酒精和膳食纤维保健食品的再利用方案.[结论]研究可为甘薯粉渣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8头平均体重18.36±1.783公斤长白×成华杂交一代阉猪,随机分成20个小组,进行10个处理的试验,研究饲粮中甘薯粉不同比例(15、30、45%)及各比例下添L—赖氨酸(0.12、0.24;0.15、0.27;0.18、0.30%)的饲喂效果,并考察了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血清尿素氮、血清总蛋白含量与猪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饲粮中甘薯粉比例升高,猪生长显著降低(P<0.05),添加L一赖氨酸盐酸可明显促进生长。以含15%甘薯粉添加0.24%L一赖氨酸盐酸组成绩最佳,平均日增重663克,饲料利用率2.34,超过不含甘薯粉的玉米基础饲粮对照组。30%、45%甘薯粉比例下以分别添加0.15、0.18%L—赖氨酸盐酸较好,生产成绩接近玉米对照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分别为557克、2.57;523克、2.68。血清GOT活性、血清总蛋白含量与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呈显著性相关(P<0.05),血清尿素氮含量与日增重呈显著性相关(P<0.05)。综上认为:赖氨酸为甘薯粉中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甘薯粉对生长猪增重的饲用价值仅相当于玉米的58.62%,替代玉米后添加L一赖氨酸盐酸可以达到或超过玉米对照组饲粮的饲喂效果。血清GOT活性、总蛋白含量、尿素氮含量高低可以作为反映猪生长强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方良发  黄丽 《农技服务》2008,25(5):16-16
通过对7个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的种植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了868、商薯SL-19、粉15等适宜南阳市推广种植的甘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