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无公害枣树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枣树上的主要病虫害种类有:绿盲蝽蟓、山楂叶螨、枣瘿蚊、食芽蟓甲、枣龟蜡蚧、桃小食心虫、枣锈病、枣缩果病、轮纹病、炭疽病等。无公害枣树的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大力推广杀虫灯诱虫技术及无公害粘虫胶防虫技术,并根据当年病虫害发生情况,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2.
为了验证林果害虫涂抹剂1次用药达到防治枣树虫害的效果,采用林果涂抹剂、20%吡虫啉微乳剂、30%乙酰甲胺磷喷施进行了枣树主要食叶害虫枣尺蠖、龟蜡蚧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枣尺蠖涂抹林果涂抹剂10d后虫口减退率为96.9%,叶面喷施乙酰甲胺磷涂干剂、吡虫啉微乳剂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8.6%和97.8%;防治枣龟蜡蚧涂抹林果涂抹剂20d后虫口减退率为98.8%,喷施吡虫啉、乙酰甲胺磷其虫口减退率仅为12.3%和3.4%。  相似文献   

3.
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a Green是昆山地区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等植物的主要害虫。选用48%毒死蜱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悬浮剂、2%阿维菌素乳油及混剂进行田间防治日本龟蜡蚧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效果最佳,校正虫口减退率为79.03%,与毒死蜱等体积混合的吡虫啉溶液的校正虫口减退率为72.54%,这2种药剂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4.
树干涂抹法防治枣龟蜡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0%吡虫啉微乳剂、10%乙酰甲胺磷涂干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原液3种高效农药,树干涂抹防治枣龟蜡蚧。结果显示:药剂稀释1倍效果最好,树干涂抹吡虫啉药后20d虫口减退率达到100%,乙酰甲胺磷药后13d虫口减退率达到100%,阿维菌素在药后20d虫口减退率为86.3%,表明乙酰甲胺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红枣是陕北丘陵沟壑区重要的经济树种,生产管理较为粗放,加之树种配置单一,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枣树病虫害较易发生且危害严重。经调查,主要虫害有枣芽象甲、绿盲蝽、枣粘虫、枣瘿蚊、枣龟蜡蚧、桃小食心虫,主要病害有枣锈病、枣疯病、缩果病。针对各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出了枣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控制绿盲蝽蟓Lygus lucorum Meyer-Dür的危害,在河北沧州金丝小枣产区对绿盲蝽蟓在树冠内的空间分布及第1代若虫对不同年龄枣股的危害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1代若虫主要危害枣股,8~15 a生枣树的多年生枣股受害占受害枣股的40%以上。绿盲蝽蟓在树冠不同高度层对枣果造成的危害没有显著差异。在不同管理方式下绿盲蝽蟓对枣果造成的危害差异极显著,精细管理、粗放管理和对照的枣果受害率分别为13.96%,23.25%和41.68%。  相似文献   

7.
枣龟蜡蚧是一种被覆一层厚重蜡壳的蚧壳虫 ,一般杀虫剂由于渗透性差 ,防治效果均不太理想。用 2 0 %速扑蚧杀乳油防治枣龟蜡蚧 ,7d即可见效 ,而且防治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8.
枣龟蜡蚧是一种危害枣树严重的害虫,一旦枣树受害,红枣减产70%左右。为了有效地控制该害虫,1991年对龟蜡蚧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试验,防治效果达90%以上。1 生物学特性1.1 生活史枣龟蜡蚧1年1代,以受精雌虫在枣树枝上越冬;3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出蛰,4月中旬虫体迅速增大;5月末、6月初开始产卵,6  相似文献   

9.
运用轻型直升飞机喷洒啶虫脒防治危害杨树的膜肩网蝽,施药后第3天虫口减退率达85.5%,第12天虫口减退率达到99.1%,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调查研究了陕西关中地区冬枣病虫害种类及危害情况,确定以枣尺蠖、桃小食心虫、枣瘿蚊、枣粘虫、枣龟蜡蚧、枣炭疽病、枣锈病等为主控对象。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植物检疫、物理防制、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无公害防治措施,组建了一套适用的控制体系。经过实施,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陕西冬枣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生产上常用的3种药剂(30%乙酰甲胺磷、10%吡虫啉微乳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采取5倍、10倍、15倍3种浓度分别进行树干滴注防治枣瘿蚊、绿盲蝽蟓、桃小食心虫。结果表明:适宜浓度以10倍用药为宜。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是我国枣的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因栽培生态的变化、感病寄主的增加和管理较粗放等原因,枣树病虫害发生严重。据调查研究,主要虫害有:枣尺蠖、枣粘虫、枣芽象甲、枣瘿蚊、枣龟蜡蚧、桃小食心虫,主要病害有:枣锈病、枣疯病、缩果病、枣黑顶病。最后针对各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枣树主要病虫害防治历。  相似文献   

13.
球孢白僵菌林间防治油茶黑褐盗毒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球孢白僵菌不同剂型进行林间防治油茶黑褐盗毒蛾试验,通过林间施菌,套笼法检查防治效果,调查防治后油茶植株的虫口数和油茶叶片新增受害率,综合评价白僵菌林间防治该虫的效果。结果表明,以108孢子·mL-1白僵菌孢子悬浮液喷雾(B处理)防治效果最佳,施菌10 d后黑褐盗毒蛾幼虫死亡率达92.8%,防治效果达91.0%。白僵菌粉炮处理中,60个粉炮·hm-2(A2处理)、90个粉炮·hm-2(A3处理)2个处理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10 d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2.4%、85.3%,但显著高于30个粉炮·hm-2(A1处理)。白僵菌不同剂型防治后各处理组的虫口数、防治期间新增受害率均较防治前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其中虫口数下降最多的分别是A3、B、A2处理,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8.6%、88.4%、81.5%;B、A3、A2处理在防治期间新增受害率仅为5.3%、6.0%、8.3%,而对照的新增量为21.0%,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1.2%烟碱·苦参碱和0.3%苦豆豆2种药剂在临泽小枣食心虫生物防治试验,诱捕器测报红枣食心虫,采用定点调查的方法,分别于施药前、施药后60d,调查每株红枣树食心虫的活虫数,统计虫口减退率,计算防治效果。分析确定7月18日至8月1日为食心虫高发期,利用性激素可以充分减少果园农药的施用量,降低农药污染及残留;研究2种植物源药剂对红枣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2%烟碱.苦参碱杀虫剂浓度为0.005%最佳,防治效果97.33%;0.3%苦豆豆浓度为0.0012%对红枣食心虫防治效果为92.09%。为临泽红枣食心虫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释放异色瓢虫和喷施化学药剂2种方法对杏球坚蚧进行了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异色瓢虫防治杏球坚蚧,虫口减退率为91.28%,防治效果达到92.25%;药剂防治杏球坚蚧防治效果为94.98%.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是梨、桃、李等经济果树的重要害虫之一。为切实明确果实套袋方法在防控梨小食心虫上的应用,研究比较了不同时间、不同程度的和不同部位梨果套袋处理对梨小食心虫危害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程度和套袋时间可显著影响梨小食心虫蛀果率及虫口数量,套袋时间越早、套袋程度越高,效果较好,梨树落花后20—40天后进行100%套袋,蛀果减退率96.96%,虫口减退率达90.51%;10%、30%套袋效果与不进行套袋无显著性差异;仅套取上部果实较仅套取中部果实和仅套取下部梨果,对梨小食心虫防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粘虫胶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粘虫胶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进行试验研究.油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效果达95%以上,枣树红蜘蛛、食芽象甲的防治效果达95%以上,与引诱剂(或诱饵)结合用于防治苹果金纹细蛾,防治效果达85%以上.还可用于防治绿盲蝽蟓、春尺蛾、草履蚧等多种害虫.应用粘虫胶防治害虫,成本低廉、可以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粘虫胶可广泛应用于林业、果树以及卫生和城市害虫的测报及防治.  相似文献   

18.
悬铃木方翅网蝽飞机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空中拖拉机AT-504喷洒5%啶虫脒乳剂防治第3代悬铃木方翅网蝽,结果表明:飞机防治作业后,第1d虫口减退率为1%、第4d虫口减退率为1.48%、第10d虫口减退率为1.89%,防治效果不明显。分析讨论了影响飞防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建议法桐方翅网蝽防控要分类施策,以人工防控为主,飞防为辅,采取地面喷冠、树干注药、农药灌根、烟雾机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以临泽红枣为试材,进行叶面喷施16 000IU/mg菜颗苏云菌(Bt)生物药剂质量浓度为50、65、75mL/L;碧拓质量浓度为75、110、150mL/L,2种微生物源药剂对红枣食心虫的防效进行试验,在临泽红枣成熟期调查红枣食心虫防效,其结果表明16 000IU/mg菜颗苏云菌(Bt)生物药剂质量浓度65mL/L喷雾处理60d后,其虫口减退率达97.5%,防治效果97.45%;2亿/mL碧拓150mL/L质量浓度对临泽红枣食心虫虫口减退率达93.88%,防治效果93.75%;根据漳州市英格尔诱捕器预测预报,分析确定7月25日至8月10日为红枣食心虫发生高峰期,为本市红枣食心虫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疏花疏果对皮胎果(Pyrus ussuriensis Maxim)单果质量、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我们开展了皮胎果疏花疏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疏花疏果间单果质量差异极显著,A与CK、B与CK间差异极显著,C与CK、A与C间差异显著,B与C、A与B间均差异不显著,A提高最大,B次之,C最小。不同疏花疏果间结果枝组产量差异极显著,CK与B、CK与A、C与A、C与B、B与A间差异极显著,CK与C间差异显著,C、B、A依次较CK降低13.52%、29.14%和48.25%。每个结果枝组(基部直径1.5~2.5 cm)疏花疏果后保留10~13个果/枝(B、C处理),不仅可提高单果质量,还可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