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小麦流行性病害,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是气候湿润多雨地区受害严重。2019年仅河南省、安徽省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就达366.67万hm~2,造成产量减产,损失极大。另外,小麦感染赤霉病后品质降低,籽粒干瘪,出粉率降低。若小麦感染赤霉病的病麦率达4%时,小麦将不能食用,失去商品价值,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和效益。鉴于近年河南省小麦赤霉病危害严重,已引起相关部门和种  相似文献   

2.
高产优质抗赤霉病小麦宁麦12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小麦赤霉病[Gibberrella zeae(Schw.)]是世界温暖潮湿和半潮湿地区广泛发生的一种毁灭性小麦病害。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东北东部春麦区,赤霉病为主要小麦病害,危害十分严重;并且,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小麦赤霉病已向淮河和黄淮流域蔓延扩展。全国赤霉病受害面积超过667万hm2,约占小麦总面积的1/4。在江苏省赤霉病不仅是淮南地区的主要病害,而且淮北地区近年也发生较重。据统计,一般大流行年(病穗率50%以上,减产2~5成)和中等流行年(病穗率20%~40%,减产1~2成)每2~3年发生一次,但几乎每年都有轻微发生。赤霉病不仅造成严重减产,而且严重恶化子粒…  相似文献   

3.
小麦赤霉病,又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典型的气候性、流行性病害,近年来在河南省发生较重。2010年、2012年、2016年、2018全省偏重发生,其发生流行与小麦扬花期降雨和田间湿度有直接关系,部分晚治漏治地块损失严重。赤霉病不仅导致麦穗枯死、籽粒秕瘦、严重减产,还因病粒含有呕吐素、赤霉烯酮等毒素,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4.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上一种流行性病害,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在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为害严重。小麦感染赤霉病后,减产严重,甚至绝收,品质降低,籽粒干瘪,出粉率降低;此外,若感染赤霉病的病麦率含量达到4%以上时,小麦将不能食用,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 一、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概况麦类赤霉病的发生属世界性。在国外,如日本于1963年曾大流行,仅小麦因病损失45%,1976年又减产12%;南期鲜1963—1964年赤霉病大流行,80%的小麦受害,损失40—60%;罗马尼亚于1970年大发生,平均损失产量42%,有的竟达72%之多;南斯拉夫1972年流行,小麦籽粒重量降低10—75%,发芽率减17—20%,品质下降36—70%;美国于1976年前后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密西西比河以东,冬小麦发病率达50%,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小麦种植面积大,是国家小麦主产区之一,对保障国家粮粮食安全负有重大责任。近几年来,河北省小麦产量波动较大,其主要原因就是病虫害造成小麦减产和品质下降。在多种病虫害中,尤其以赤霉病危害最为严重,该病主要危害小麦,不但影响小麦产量,还引起小麦籽粒腐败变质。该病病菌分泌的毒素还能使人畜中毒,一般年份可减产1~2成,大流行年份减产5~6成,甚至绝收,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该病害感染性强、危害时问长、危害面大,对小麦生产造成很大威胁。2009年,河北省各地小麦产区受吸浆虫危害严重,但大部分地块还伴有赤霉病的发生,农民朋友往往把注意力全部放到吸浆虫上,而容易忽略赤霉病的防治,为提高农民对赤霉病的防治意识,帮助农民更好做好防治工作,现将赤霉病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赤霉病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一种暴发性、流行性、气候性病害。该病不仅导致麦穗枯黄,籽粒秕瘦,造成严重减产,还因病粒带有呕吐素、赤霉烯酮等毒素而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一、新乡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新乡市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是全国粮食核心区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常年种植小麦面积33.33万hm2。小麦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白粉病、  相似文献   

8.
从1983年开始小麦赤霉病在河南省已连续发生四年,大流行三年,造成严重减产。如何准确地估计赤霉病为害后所造成的损失,应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小麦感染赤霉病后,一方面因病麦粒中含有毒素而不能食用,品质下降;另一方面赤霉菌侵染穗轴后形成生理阻断而表现为白穗,病穗上部籽粒灌浆不足,使病穗上的健粒千粒重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小麦赤霉病过去在我省很少发生流行。信阳、南阳地区虽早有发生,但从未造成灾害。七十年代中后期局部麦田发病较重,1976年邓县小麦品种百泉40,百泉41的病穗率达36%;禹县发病1000多亩,当年减产30%左右,品种为郑州761;1975、1981两年洛宁县水浇地麦田发生也很严重。1983年是我省历史上小麦赤霉病发生最严重的一年,估计有近三分之一的县、市发生。洛宁县有一个公社减产40%,严重的甚至绝收,就地烧掉。现  相似文献   

10.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赤霉病是由多种镰刀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寄主范围很广,主要为害小麦、玉米、水稻等多种禾本科作物.赤霉病流行频率高,一般每隔2~3年流行1次.大流行年发病率为50%~100%,减产10%~40%,中度流行年病德率为30%~50%,减产5%~15%.该病不仅造成减产,同时还降低小麦品质.受害重的籽粒皱缩空秕,发芽率下降.病麦含有毒质,对人畜有毒害作用.去年赤霉病大流行年份,我乡小麦平均病穗率为54.1%,其中当家品种皖麦19为52.3%,推广品种皖麦44、46为90 2%,平均减产30%.由于去年菌源量大,今年种植的感病品种面积也较大.为了防止今年赤霉病再次流行,必须提前抓好赤霉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营山县2004年种植小麦1.5万公顷,由于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和经济损失。一般田块病株率25%~100%,造成300公顷绝收,发生面积约占种植面积的81.3%。病害之所以严重流行,主要是品种抗性丧失,气候条件特别适宜病害的流行及部分农户重视不够,防治失误造成的。针对小麦条锈  相似文献   

12.
2016年,小麦赤霉病在上蔡县大发生,病害发生程度达到5级标准的面积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41.7%,减产幅度4成的地块遍布各乡镇,个别减产幅度大的达8成.发生之重,减产幅度之大均为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13.
几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赤霉病(Gibberella zeae(Schw.)Petch)是小麦上一种重要病害,多发生在穗期、多雨、气候潮湿地区,一般发生会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发生会减产80%~90%.  相似文献   

14.
<正>水稻是海城市的主栽作物,面积1.74万公顷,水稻潜叶蝇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轻则影响稻苗生长,延迟秧苗缓苗、分蘖,重则造成稻苗死亡、毁苗现象。潜叶蝇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大麦、小麦等。其野生寄主主要是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如看麦娘、稗草、莎草等10余种。由于耕作制度变化,近年水稻潜叶蝇发生在海城市呈逐渐加重趋势,据调查一般可减产5%-10%,严重的地块可减产20%-30%。  相似文献   

15.
正河南省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533.33万hm~2以上,是河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对河南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受品种、气候、病虫基数等多种因素影响,河南省小麦病虫草害较为严重,掌握河南省小麦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并采取有效的全生育期防控措施,对保护河南省小麦生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一、发生特点(一)小麦赤霉病该病直接为害麦穗,形成枯白穗,影响千粒质量,造成小麦减产,同时感染小麦赤霉病后的麦粒含有  相似文献   

16.
<正>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一般可使小麦减产10%~30%,严重的达70%以上,甚至绝收。1发生特点1.1近几年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正>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严重性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分布范围广、危害大等特点,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随着种植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变化,该病在平顶山呈上升的发生趋势,且危害加重,轻者减产10%左右,重者减产50%以上,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一、发病原因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受气候条件、菌量、小麦生育期、品种的抗病性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多种  相似文献   

18.
正一、发生危害情况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小麦受害严重,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小麦赤霉病是滑县小麦上的一种常发病害,一般减产10%~20%,严重者可减产30%~50%。赤霉病不仅造成麦类产量的减少,而且质量下降。同时,由于病菌的代谢产物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还会中毒。根据国家标准(GB/T5494)规定,小麦中病粒超过4%,不能供人畜食用。  相似文献   

19.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侵染小麦、穗轴后形成生理阻断,导致穗部表现为全部白穗,白穗上小麦籽粒灌浆不饱满,健康小麦粒数量减少。千粒重明显下降,导致小麦出现减产甚至绝产。赤霉病病原菌在小麦中代谢所产生的物质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性,当人畜食用了含有赤霉病毒素的小麦之后常常会引起中毒现象的发生。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控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赤霉病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小麦生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表现为苗枯、穗腐等症状,常造成小麦的减产、品质降低,严重者减产幅度超过50%。该文结合寿县小麦生产实际,总结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发病条件、症状、传播途径等,并提出了其综合防控措施,为寿县地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