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高产优质花生冀花2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花2 号系用7851- 24(开农8 号×阳土固大花生)作母本,7101- 43(徐州402×开农7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民间协作,异地系谱+ 混合选择、鉴定培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1991~1997 年分别参加品比、省区域试验、多点鉴定与示范,一般春播3750~7050kg/hm 2,麦套种植3750~6000kg/hm 2,冀中南夏直播3375~4275kg/hm 2,目前地膜最高7890kg/hm 2。试验与示范证明,冀花2 号产量与品质兼优,抗病抗逆耐瘠薄,适应性广,1998 年3 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准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冀东地区夏播花生品种,主要从产量和品质两方面研究15个早熟花生品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5个品种生育天数105~109 d,花育9515和四粒红生育天数为105 d。花育9515百果和百仁重最高,大白沙171和冀花11号出仁率和饱果率较高,3个品种荚果和籽仁产量也较高。大白沙171、冀花11号、花育9515和四粒红4个品种鲜果产量较高。筛选出的脂肪、蛋白、油酸、氨基酸和糖含量高的花生品种分别为青花6号、花育23号、大白沙171、豫花40号和白沙308;鲁花14号、花育9515和四粒红;冀花11号;黑1732、花育9515、潍花8号和四粒红;四粒红、阜花27和黑1732。荚果与籽仁产量和饱果率、百果与百仁重均呈显著正相关;千克果数与饱果率和百果重、氨基酸与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产量和品质26个性状分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9.81%,依次反映的是蛋白质、氨基酸组分含量、脂肪酸组分含量、饱果率和出仁率信息。依据5个主成分得分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将15个品种分为4个类群。综上,冀东地区夏播花生具有高产潜力,籽仁脂肪、可溶性糖和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但蛋白...  相似文献   

3.
播期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花生品种(冀花9号、冀花10号、冀花12号)、高油酸花生品种(冀花11号、冀花13号、冀花16号)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7个播种时期(4/25、5/6、5/16、5/26、6/6、6/15、6/26),研究不同播期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指标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确定花生最佳播种时期,为集成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冀花10号、冀花12号、冀花13号、冀花16号的农艺性状表现为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多;而冀花9号和冀花11号则表现为主茎矮、侧枝短、分枝少。6个花生品种荚果平均产量为4716.22 kg/hm2,籽仁平均产量为3469.52 kg/hm2。以籽仁产量最高的冀花12号(3541.99 kg/hm2)为对照,普通花生品种冀花9号、冀花10号减产0.35%~1.91%;高油酸花生品种冀花11号、冀花13号、冀花16号减产2.11%~5.54%。随播期的延后,各个播期的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指标基本遵循5/6-5/16 > 4/25 > 5/26-6/26的变化趋势。5/6-5/16播期的平均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分别5547.16 kg/hm2、4204.24 kg/hm2,油酸/亚油酸比值平均12.90。4/25播种,荚果和籽仁减产约5.16%,油亚比为14.61;5/26日播种,荚果和籽仁减产约9.05%,油亚比降低35.56%。晚于5/26播种,主茎高变矮7.40%~22.89%、侧枝长变短7.07%~24.89%、单株分枝数减少3.74%~9.70%、单株结果数降低4.59%~21.78%、百果重减少6.59%~27.94%、百仁重减少10.35%~32.33%、荚果减产17.97%~45.78%、籽仁减产21.80%~52.50%、油亚比降低50.57%~73.30%。综合考虑农艺性状、产量指标及品质优劣,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露地平播花生的最适播期为5/6至5/16之间,最晚不应晚于5/26。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棉晋棉26号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Bt基因抗虫棉晋棉26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合作,将人工合成的Bt毒蛋白基因用农杆菌介导法导入晋棉7号,选育出的高抗棉铃虫新品种(原名GK95-1),1998年4月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晋棉26号。1 特征特性晋棉26号属于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35天左右,比晋棉12号早4~5天,适宜于黄河流域中早熟棉区种植。该品种株型紧凑,呈塔型,株高80~90cm,果枝舒展,果枝节位4~5个,叶片较小,铃呈卵圆型,铃重4.7~5.2g,衣分38%~40%。2 产量…  相似文献   

5.
绵农2号是由四川省绵阳农业专科学校选育、1992年通过四川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它具有穗大、粒多(65~80粒/穗)、小穗数多(结实小穗数达20~25个/穗)、产量高(比绵阳11号增产10%~26%)等特点。该品种的选育方法也具有独创性,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多组合小群体确定目标组合;(2)在目标组合中确定重点目标组合;(3)在重点目标组合中确定重点株系;(4)进行阶梯式杂交。  相似文献   

6.
长麦6号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麦6号是以80-189作母本、铁春1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11年(1985 ̄1996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1997年12月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高80cm,穗长方形,穗粒数35粒,粗蛋白15%以上,湿面筋33.7%,沉降值46.2ml,品质优良,耐旱性与抗病性好,抗黑穗病、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综合性状较好。在高产栽培情况下,产量可达5000kg/hm^2。  相似文献   

7.
长麦 6 号是以 80—189 作母本、铁春 1 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 11 年(1985~1996 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1997 年 12 月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高 80 cm ,穗长方形,穗粒数 35 粒,粗蛋白 15% 以上,湿面筋 33.7% ,沉降值 46.2 m l,品质优良,耐旱性与抗病性好,抗黑穗病、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综合性状较好。在高产栽培情况下,产量可达 5 000 kg/hm 2。  相似文献   

8.
威优赣5号     
威优赣5号(原名威优秀2号)系江西省宜春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84年用V20A不育系为母本与该所选育的恢复系秀恢2号,即(华矮17/IR24)测配选育而成的中熟杂交早稻组合。1990年3月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定名为威优赣5号。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总叶片数14叶,全生育期115天。株高90.7cm,每穗着粒115粒,结实率78%,千粒重28.2~29.82g,米质优,食味好,高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宜我国长江以南各省作双季早稻搭配种植。2产量表现威优赣5号1986~1987两年…  相似文献   

9.
苏棉12号(原名太193)系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以(8004×冀合328)F1×9101杂交于1990年选育而成。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是江苏省“九五”农业科技重大攻关项目棉花育种课题中第一个审定的品种,同时也是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新品种筛选项目的中标品种。苏棉12号将为进一步发展江苏省棉种产业化提供新的技术载体。1特征特性苏棉12号属中熟抗枯萎病陆地棉品种,全生育期137.5天,霜前花率87.52%。出苗健壮而整齐,出苗率96.5%左右,子叶较大、色深、株高100cm左右,株型紧凑,果节较短,果…  相似文献   

10.
汕优桂99     
汕优桂99是广西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组合,1989年10月经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为广西的重点推广组合。1产量表现1988~1989年参加广西杂交早、中、晚稻区试(桂南10个试点),两年结果单产居首位,亩产435~496.65kg。1988年该组合参加广西桂中、北稻区杂交晚稻区试,桂中稻区区试中比汕优2号增产8.29%,比汕优桂33增产4.12%,产量居首位、桂北稻区比汕优2号增产5.93%,比汕优桂33增产5.24%。高寒山区作中稻种植比汕优2号增产8.22%,比汕优桂33增产7.…  相似文献   

11.
豫花9号(原名濮花10号)花生,是濮阳市农科所选用濮阳513(交)作母本,豫花2号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大果花生新品种,适合麦垄套种。1997年4月由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选育经过根据高产稳产、优质、早熟、适应性广、大果...  相似文献   

12.
蓖麻新品种哲蓖4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哲蓖4号系内蒙古通辽市农研所选育的蓖麻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等特性。1992~1995年在内蒙古蓖麻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146.5kg/hm^2,比对照哲蓖1号增产26.4%。1999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D优赣9号     
D优赣9号(原名D优秀8号)系宜春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7年用D汕A不育系为母本,该所选育的恢复系秀恢2号(华矮17/IR24)为父本测配选育而成的杂交早稻中熟组合,1992年.3月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定名为D优赣9号。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总叶片14~15叶,全生育期120天。株高90~93cm,株型适中,分蘖力强,亩有效穗22万以上,每穗着粒100~127粒。结实率81.68%~91.1%,千粒重26~28g,耐肥中等偏上,田间抗性强,后期落色好,作双晚种适宜短秧龄20…  相似文献   

14.
徐优3—2     
徐优3—2系江苏省徐州市农科所1986年用中粳不育系徐80—7A为母本,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的宁恢3—2恢复系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组合。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产量表现1991~1992年参加江苏省杂粳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45.0kg,比对照盐粳2号增产16.2%。1992年江苏省杂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1.2kg,较盐优57(CK1)增产4.7%,较汕优63(CK2)增产0.9%,较泗稻9号(CK3)增产15.4%。1991~1992年徐州市生产试验,两年平均亩…  相似文献   

15.
高产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花生产量差异显著,密度相同,每垄2行植比3行植增产18.6%;品种8130和鲁花11号2行单粒植适宜密度分别为21~24万株和24株;2行植较3行植冠层内通风透光性强,群体光合速率高,有利于提高群体饱果率和经济系数。  相似文献   

16.
汕优21     
汕优21是浙江省杭州市种子公司用珍汕97A与26715配组的一个杂交早稻组合。1987年12月经杭州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通过。1产量表现汕优21一般亩产400~450kg,高的可超500kg,比广陆矮4号增产10%左右。1985年杭州市杂交早稻区试,亩平429.3kg,比对广陆矮4号原种增产6,08%。1987年继续参加市杂交早稻区试,亩平379.5kg,比广陆矮4号增产9.2%,达显著标准。1985年全市7个大区对比试验点合计面积5.44亩,平均亩产470.3kg,比广陆矮4号增产9.9%…  相似文献   

17.
K优3号     
K优3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用本所选育的K型新质源抗病不育系K19A与明恢63配组育成的迟熟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抗病力强、米质优、产量高、再生力强等特点。1992年被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990年参加四川省稻瘟病常发区──黔江地区区试,平均亩产527.1kg,比对照增产2.7%;1991年推荐参加四川省区试,同时参加了内江、绵阳、宜宾和沪州等地区试,亩产510.75~531.9kg,比对照增产2.3%~5.7%.均名列首位;1992年继续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56…  相似文献   

18.
垦啤麦7号(红99—407)属春性二棱啤酒大麦品种。由黑龙江省红兴隆科研所用Ant90—2做母本,红92—25做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2004年2月20日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经2002~2003两年区、生试,平均公顷产量分别为4405.25kg和3713.2kg,分别比对照增产11.53%和12.65%。与此同时,经连云港全国麦芽检测中心两年化验,平均蛋白质含量11.35%,比垦啤麦3号低1.42%;麦芽无水浸出率82.65%,比垦啤麦3号高3.2%,属优质品种。垦啤麦7号的育成无论是产量和品质都比垦啤麦3号有新的突破。其是代替垦啤麦3号的首选品种,推广该品种会给黑龙江啤酒大麦基地品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协优2374     
协优2374系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1990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协优2374系用矮败新质源协青早不育系与恢复系2374(汕2H2/鉴30)配组而成。1993年列入农业部“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第一批扩繁计划,1994年列入农业部水稻原原种基地建设项目。1产量表现1987年参加江西省杂交稻区试,12个点平均亩产359.79kg,比对照汕优2号增产11.2%,居参试组合首位。1988年续试亩产451.7kg,比对照汕优2号增产8.7%。1989~1990年参加全国杂交稻区试,…  相似文献   

20.
从新陆中2号和4号选育探讨优质育种莫俊新疆农科院乌鲁木齐830000陆地棉新陆中2号、4号是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88年和1992年先后审定命名推广的新品种。2个品种共同的特点是纤维品质优异,单纤维强力分别达3.82g、4.07g;纤维比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