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土壤中常见的土传病害、土壤动物在土壤食物网中的地位和功能、土壤动物的抑病功能、调控食物网的抑病功能、土壤动物对土壤食物网抑病功能的价值和展望5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土壤动物对土壤食物网抑病功能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抑病型土壤是植物-土壤-微生物三者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的可抑制作物土传病害发生的一种特殊状态的土壤,是分离、筛选可防治作物土传病害发生的高效生物防治菌株以及揭示土壤微生物抑制土传病害发生作用机理的最佳研究材料。因此,有关抑病型土壤的研究经久不衰。本研究利用知识图谱分析、引文图谱分析及可视化分析等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抑病型土壤相关研究领域的论文发表数量、期刊、所属学科、作者、作者所在国家和机构、主要研究内容、发展方向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抑病型土壤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关注,土壤学科在此领域的发文数量仅次于植物学科。中国、美国、荷兰、德国在抑病型土壤研究方面发表论文数量较多,并且国家之间合作密切。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瓦格宁根大学、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是论文发表数量较多的研究机构。在抑病型土壤领域研究论文的发表期刊中,《Phytopathology》是本地引用次数最多的,《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是5年(2016-2020年)影响因子最高的。抑病型土壤领域发表论文较多的学者有Weller D...  相似文献   

3.
抑病型土壤的微生物区系特征及调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土壤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资源,降低农用化学品的投入、提高土壤质量、保持土壤健康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现代农业以集约化生产为特征,高效农业给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也给土壤增加了巨大负担,以土传病害为主的土壤连作障碍危害严重。因此,国际学术界提出了"抑病型土壤(disease suppressive soil)"这个名词,以防控土传病害发生为主要目的,其潜在的利用价值还未得到充分开发。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代谢密切相关,对植物营养元素的供给和植物健康的维持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对抑病型土壤根际微生物区系特征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而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与土壤抑病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调控根际微生物区系来诱导抑病型土壤的形成等方面的研究,正在成为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病理交叉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综述了抑病型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特征及抑病型土壤微生物区系的调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抑病性形成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健康及土壤抑病性紧密相关,土壤抑病性是土壤健康的重要特征.从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多样性及活性四个方面对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抑病性形成关系进行了概述.土壤微生物数量对土壤抑病性的影响与土壤的性质及病原菌的种类有关,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与土壤抑病性呈正相关关系,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多样性有助于提高土壤抑病性,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越强,土壤抑病性越强.新疆是全国最大的产棉基地,棉田长期连作,对新疆连作棉田抑病性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照亮 《现代农业科技》2023,(22):127-130+135
通过比较不同质量类型土壤的团粒结构,可为基于团粒结构初步鉴别土壤质量提供一种参考。本研究比较了海南连作蕉园抑病型和导病型土壤的团粒结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是砖红壤还是沙壤,抑病型土壤>2.000 mm和>0.250~2.000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均比导病型土壤高,其中>2.000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差异更加显著;在0~<0.25 mm和0.25~2.00 mm粒级之间,抑病型土壤比导病型土壤含有更多大颗粒;二者在0~<0.25 mm之间粒度分布差异更加明显。由此表明,含有更多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的土壤质量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为试材,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蚓粪,探讨蚓粪添加对玉米茎基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蚓粪量的增加,玉米茎基腐病发病率逐渐减弱,当蚓粪用量大于30%时,发病率又逐渐加重。此外,施用蚓粪后,土壤中速效磷、有效磷、有机质、硝态氮含量有所提高,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施用蚓粪能抑制土壤真菌的繁殖,使放线菌与真菌比值增加,从而使微生物区系更合理,可预防或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放线菌可产生抗生素,对其他有害菌起到拮抗作用。本研究可为深入研究添加蚓粪可抑制玉米茎基腐病发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秋植嫁接茄子仍会发生土传病害.本文陈述的土壤处理措施,从根本上减少土传病病原菌的菌源数量,创造适宜茄子生长的土壤条件,即经济实用,可操作性强,且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化感水稻抑草圈土壤及提取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化感水稻PI312777和非化感水稻Lemont与稗草在自然条件下土壤共培种植产生的抑草圈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三明治法测定了12 cm有效抑草圈处稗草根际土壤以及经水和7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后的土壤对稗草的抑制作用,以及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化感水稻PI312777抑制圈土壤显著抑制受体稗草根的生长,而该土壤中水和7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对莴苣的抑制率分别为42.6%和21.4%.表明水稻有效抑草圈的土壤中含有水溶性和醇溶性化感物质,以水为溶剂提取水稻有效抑草圈土壤物质的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对湿地松和火炬松枯梢病与立地条件和林分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表明,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和雪压与松树枯梢病的发病率显相关,基人偏相关系数依次为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雪压;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和造林质量与病害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依次为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造林质量。各因子与发病率的复相关系数为0.8382098,与病害严重程度的复相关系数为0.8687435。对此病害  相似文献   

10.
在连年连作的条件下,有的土壤几乎不发生或很少发生土壤病害,在这种土壤中即使有病原菌存在和栽植感病品种,发病也相对较少,这样的土壤称为抑病土壤(disease suppressive Soil)。抑病土壤具有重要意义,弄清楚它的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烟草根黑腐病发病程度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究不同病害发生条件下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间的关系,为烟草根黑腐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省安顺烟区为调查区域,收集烟草根黑腐病不同发病程度(0、1、3、5级)烟株根际土壤,测定土壤理化性质;采用16S rDNA和ITS基因测序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发病程度下烟株根际土壤养分、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差异。【结果】与正常土壤相比,随着病害程度的加重,土壤细菌群落的均匀度和丰富度降低,而真菌群落的均匀度和丰富度升高。与正常土壤相比,发病土壤中细菌群落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Candidatus_Udaeobacter、苔藓杆菌属(Bryobacter)和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相对丰度下降,而芽孢杆菌(Bacillus)丰度上升;同时真菌群落镰刀菌属(Fusarium)、柱孢属(Cylindrocarpon)、毛霉属(Mucor)丰度下降,而Nicotiana、茎点霉属(Setophorna)、亡革菌属(Thanatephorus)、锥毛壳属(Coniochaeta)、织球壳菌属(Plectosphaerella)和四枝孢属(Tetracladium)丰度上升。指示物种分析结果表明,芽单胞菌属、织球壳菌属和四枝孢属可能是不同发病程度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属水平差异的主要物种。冗余分析(RDA)和方差分解分析(VPA)结果表明,土壤铵态氮(NH-N)和有机质(SOM)是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论】根际土壤中细菌芽单胞菌属丰度的下降和真菌四枝孢属丰度的上升是烟草根黑腐病严重发生的关键微生物因素,提高土壤SOM和NH-N含量能有效降低烟草根黑腐病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12.
该论文将探讨烟草根茎类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包括烟草根黑腐病、烟草黑胫病和烟草青枯病。同时,分析根茎类病害防治现状,包括选育优良品种、化学防治、田间管理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重点关注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研究新进展,探讨其作用机制,如氮固定、磷溶解、促进生长激素产生等。接着,讨论PGPR在防治烟草病害中的应用前景,包括替代化学农药、增强抗逆性、改善土壤生态系统、可持续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最后,对用于防治烟草病害的PGPR种类进行归纳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前期调查发现,济源白菜制种接茬烟田的土壤健康状况较差,接茬种植的烟株发育差且根茎病害较重。为了探索对接茬烟草土壤健康的修复技术,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了施用生态炭肥对白菜制种田接茬烟草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施用生态炭肥能极显著降低烟草根结线虫病、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P0.01)。其中,液体生态炭肥(M-20,300 kg/hm2)对3种病害的防效达到74.23%~78.26%;固态生态炭肥(EC-40,300 kg/hm2)与液态生态炭肥(M-20,300 kg/hm2)混用对3种病害的防效达到77.32%~86.36%。2个生态炭肥处理均能提高烟株的株高、有效叶数、最大叶叶面积,且固液混用的促进效果优于液体生态炭肥。土样微生态学分析表明,生态炭肥处理能有效提高团棵期和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细菌数量,土壤蔗糖酶、淀粉酶及纤维素酶活性。总之,对白菜制种田接茬烟草增施生态炭肥,能够快速修复土壤健康、改善植物发育、有效防控土传病害,是一项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河南烟区烟草镰刀菌根腐病严重危害烟草生产及烟叶产品质量问题,对河南省平顶山烟区郏县、宝丰等产地的烟草根腐病发病情况及主要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初步估算了烟草根腐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以河南主栽品种中烟100为试验材料,采用固体菌剂土施、液体菌剂灌根和叶面喷施等不同的施用方法,对EM生物菌剂对大田烟草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固体EM菌剂土施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整地期、移栽期和培土期同时施用防治效果最好,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3%和16%;液体EM菌剂灌根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整地期、移栽期、团棵期、旺长期和打顶期同时施用防治效果最好,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8%和11%;液体EM菌剂叶面喷施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和对照间防治效果差别不大。综合研究结果显示,液体EM菌剂灌根对于烟草根腐病的防治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为生产上烟草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烤烟根部真菌区系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从云南省楚雄市、玉溪市、保山市等8个烟区采集到烤烟根茎病害标本347号,经分离、纯化、鉴定,初步获得腐霉菌(Pythium spp.),镰刀菌(Fusarium spp.),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等13个类群真菌区系;通过致病性测定,其中,6个类群有致病性;复合侵染能增强致病能力;并鉴定出楚雄市等地的烤烟根病有猝倒病(Pythiumaphanidermatum Hesse),黑胫病(Phytophthora porasiticavar.nicotianae Tucker),根黑腐病(Thielaviopsis basicola Ferr)等6种。  相似文献   

16.
油梨根腐病是油梨根部重要病害,近年来逐渐增多,严重时可造成油梨整株死亡,已成为油梨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目前广西已发现有4种油梨根腐病,是较难防治的土传病害。重点介绍4种油梨根腐病的特点、发生、病因、症状等,从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方面介绍油梨根腐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根系分泌物对烟草的连作障碍效应和3种修复剂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对烟草的连作障碍效应非常明显,表现在抑制烟草的生长发育,增加烟草黑胫病发病率.加入3种修复剂均能大大降低根系分泌物对烟株的自然发病率,提高烟株各项经济性状指标,其中以修复剂10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不同连作年限植烟土壤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在云南大理祥云县田间定位试验基地,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红大, HD)为材料,研究不同连作年限植烟土壤对烟株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植烟土壤连作年限的增加:(1)烟株进入团棵期、旺长期和现蕾期的生育期时间推迟,农艺性状变差;(2)烟株根黑腐病、黑胫病、根结线虫病逐渐加重;(3)烟株的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降低;(4)烤烟产量、产值、均价、上中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逐渐下降;(5)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和协调性逐渐偏离最佳值,质量变劣。说明植烟土壤连作年限增加会导致烟株氮素同化速度降低,氮代谢失衡,体内有害物质累积,进而导致烟草生长发育受阻,生长势变弱,并影响相关化学成分的转化,最终导致烟株抵御病虫能力下降,产量和品质下降,表现出典型的连作障碍特征并具有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研究YCB-Ⅱ与化肥、农药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常规施肥不打农药(CK)、常规施肥+正常打药(T_1)、正常打药+YCB-Ⅱ(T_2)、常规施肥+YCB-Ⅱ(T_3)和常规施肥+正常打药+YCB-Ⅱ(T_4)5个处理,研究YCB-Ⅱ与肥药协同对烤烟产量、病虫害防控及土壤改良的影响。[结果]YCB-Ⅱ与肥药协同能增加烤烟产量、产值,降低烤烟病虫害并且提高土壤肥力,相比于CK、T_1、T_2、T_3处理,T_4处理产量依次增加80.9%、7.1%、173.4%和58.5%,产值分别增加73.7%、7.7%、296.8%和47.2%。T_4处理较CK、T_1、T_2和T_3处理均能显著降低(T_1处理黑腐病除外)烤烟黑胫病、黑腐病、根结线虫病和普通花叶病,平均可降低51.0%、42.4%、46.3%和40.1%。同时,T_4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pH、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9.3%、187.0%、38.9%、62.7%和175.7%。[结论]YCB-Ⅱ与肥药协同能将其效力发挥到最大。  相似文献   

20.
甘薯抗茎线虫病种质资源的筛选与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1份甘薯材料进行了茎线虫病、黑斑病和根腐病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同时抗这3种病害的甘薯品种(系)较少,仅郑04-4-2和徐062826对甘薯茎线虫病抗侵入和抗扩展的同时,对黑斑病和根腐病也具有较高的抗性水平;另外有部分品种(系)如泰中7号、浙紫1号、徐060407等达到抗两病水平,可作为甘薯抗病育种的双抗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