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我国淡水育珠蚌外套膜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贝类形成珍珠,是贝的外套膜外表皮细胞(即壳侧表皮细胞),进入贝的体内,形成珍珠囊,再由珍珠囊分泌珍珠质而形成珍珠。由于外套膜在形成珍珠和贝壳上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研究贝的外套膜,很早就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已从各方面进行了许多的研究。如在组织学方面,日本的小林等(1938)观察到珍珠囊表皮细胞与外套膜表皮细胞在形态上有显著差异;Kawakami,I.K.(1952)作过海产的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的组织学观察;Kenny(1964)进行过美国的双壳类心脏组织的培养和细胞增殖的研究;町  相似文献   

2.
育珠手术中小片的制备,通常有三种方法。一种是分膜法,即用分膜镊把外套膜痕以外的边缘膜的内外表皮分开,弃去内表皮,另一种是削膜法,手术刀把内表皮均匀地削去,留下外表皮用做切片,第三种是撕膜法,即把边缘膜剪下,放于玻璃板上,用镊子夹起外表皮向后拉,使内外表皮分离。  相似文献   

3.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四):育珠蚌的养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伟 《内陆水产》2001,26(12):26-27
1育珠水域环境条件要求育珠蚌生活在水中,水环境不仅决定育珠蚌能否生存和生长,而且直接影响到养殖珍珠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对水域环境的选择十分重要。1.1水面大小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米2以上。尤其是封闭式静水体的水面,如果水面太小,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育珠蚌的生长。1.2水深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水过浅,水温变化大,影响水质的稳定性。水过深,则下层水温低,影响营养物质循环,饵料生物难于满足育珠蚌的要求,对育珠蚌生长不利。1.3水源水源…  相似文献   

4.
三角帆蚌珍珠囊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对三角帆蚌珍珠囊形成过程的研究结果。方法是把石蜡制成的核和一块细胞小片插入蚌的外套膜中,在不同时期取样,进行组织切片。结果表明珍珠囊的形成是细胞小片细胞先形成一层“初生珍珠囊”上皮细胞,由于细胞小片是异体细胞(来源于供片蚌),因而受到育珠蚌(受体蚌)细胞的“识别”而被排斥,结果初生珍珠囊上皮细胞与基部的细胞脱离,造成死亡并溶解.其后育珠蚌结缔组织最内层细胞再转化为上皮细胞,形成一层“次生珍珠囊”上皮细胞。所以在珍珠囊形成过程中,插入小片细胞和育珠蚌结缔组织细胞在发生一系列形态结构和位置变化的同时,还有细胞“识别”的现象。在水温20℃左右条件下珍珠囊形成约需30天;在尾部插核的蚌,珍珠囊形成比在中部插核的要快;5月手术的珍珠囊形成比10月手术的要快。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蚌(贝)类育珠的国家之一,但与之相关的科研活动起步却较晚,自本世纪60年代初才开始设立有关育珠蚌和珍珠的科研项目,经过众多生物学家、水产养殖专家30多年的努力,现在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俱已达到了相当系统的程度,尤其是近十年来,由于电子显微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术等现代化观察和分析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育珠蚌类和珍珠研究的深层次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广西水产科技》1988,(1):48-48
选择适龄的手术蚌和适龄的育珠蚌,可使育珠蚌插片后,分泌的珍珠质快,珍珠成长快。  相似文献   

7.
<正> 珍珠或用珍珠加工成的药物、饮料、装饰品、化装品,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珍珠应用范围的扩大,国内外市场需要量的增加,对于珍珠的研究也愈广泛深入。我国近年来这方面的报道也日益增多。但是,纵观已往的研究方法,均属剖蚌取珠的静态研究阶段。这种方法,虽然能比较全面地观察珍珠生长的过程,但是仍有它的局限性。首先,不能排除生物的个体差异,其次是植珠条件和手术的差别。观察和研究珍珠形成过程,最理想的做法是以同一批(或一组)手术蚌观察其始终,但是在软X射线尚未应  相似文献   

8.
三角帆蚌内脏团不同部位插核育珠对珍珠囊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omingii)内脏团不同部位进行插核, 研究各组珍珠囊形成、结构以及珍珠质沉积的差异, 从而确定出有利于珍珠形成的插核核位。实验选取内脏团5个部位(I: 斧足内脏团前端; II: 斧足内脏团中部; III: 近生殖腺部; IV: 近胃部; V: 近肾部)进行插核, 并分别在插核后第205090150 (thd)采集内脏团插核部位进行组织固定, 利用石蜡切片、HE染色研究不同插核部位珍珠囊结构及珍珠质沉积情况。结果表明: (1) 插核施术后20 d, II组插核位点最早形成单层低柱状上皮细胞, 为次生珍珠囊; (2) 插核施术后50 d, IIIIII组均形成了珍珠囊上皮细胞, IVV组插核位点未出现类似的柱状细胞。其中IIIII组珍珠囊上皮细胞前端含有大量体积较大的颗粒物; (3) 插核施术后90 d, IIII组珍珠囊细胞间出现大量细胞间隙, III组珍珠囊表皮细胞具有多核现象的细胞数量增多, IIIII组上皮细胞中颗粒物数量增多, IVV组插核位点形成了复层扁平上皮细胞; (4) 插核施术后150 d, IIII组珍珠囊内表皮细胞间隙变少。II组珍珠囊上皮细胞游离端存在大量的微绒毛, 其与III组相似, 珍珠囊上皮细胞细胞核明显增多, 颗粒物减少。该时期, IV组在插核位点上形成了不连续的低柱细胞、V组插核位点仍未出现珍珠囊细胞。(5) 三角帆蚌在插核术后养殖150 d, IIIIII组珠核表面出现明显的珍珠质沉积, IIIII组珍珠质沉积均匀, I组不均匀, 并且II组沉积的珍珠层厚度(0.85 mm±0.06 mm)显著大于IIII(P<0.05; 0.62 mm±0.07 mm, 0.56 mm±0.03 mm), IVV组珠核表面没有珍珠质沉积。研究结果表明, 三角帆蚌内脏团不同插核部位珍珠囊上皮细胞的形成存在明显差异, 斧足内脏团前端、斧足内脏团中部以及近生殖腺部插核能形成完整的珍珠囊结构并沉积珍珠质, 其中斧足内脏团中部插核更有利于珍珠的生长。本研究旨为淡水珍珠贝的内脏团育珠研究工作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