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粘液是鱼体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皮肤衍生的,属鱼体中的腺体分泌物。  相似文献   

2.
鱼类粘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杨桂文 《水产学报》1999,23(4):403-408
鱼类粘液细胞(mucouscells)是普遍存在于鱼类上皮中的一种腺体细胞,主要分布在鱼的皮肤、鳃及消化道的上皮中,能分泌大量粘液。粘液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粘多糖、糖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各种水解性酶类等,对鱼的许多生理功能有重要影响。对粘液细胞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对鱼类生长、发育以及自我保护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而且在鱼类的养殖和病害防治中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关鱼类粘液细胞的研究,国外开展得较早,也较广泛,已对多种鱼类的粘液细胞进行了研究。但是,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本文结合本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关于鱼类的防御反应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尤其是对于病原微生物入侵鱼体后的机体反应,即免疫系统和补体系统以及各种各样的细胞反应等,是开展此类研究的焦点。众所周知,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各种动物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其体内,在病原容易入侵的部位形成了各种屏障。体表是动物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位,也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通常是依靠角质化的坚实表皮防止其他生物的入侵,相对而言,病原微生物经体表感染较经其呼吸和消化器官感染的机会少。而生活在水中的鱼类,由于水作为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媒介是及其适宜的,因此,鱼类的体表也就成为了病原微生物最容易入侵的途径。那么,鱼类的体表究竟是依靠哪些机制防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呢?本文就简要的介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黄智慧  马爱军 《水产学报》2010,34(5):719-725
以体重(150±10)g,体长(18±2)cm的大菱鲆为研究对象,利用阿利新蓝-过碘酸希夫氏试剂(AB-PAS,AB染液pH2.5,pH1.0)染色方法,研究高温23和(27±0.5)℃胁迫对大菱鲆体表黏液细胞分布与类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温度不断升高的外界刺激下,体表皮肤不同部位粘液细胞的分布与数目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与对照组[常温(16±0.5)℃]相比,Ⅱ型粘液细胞增幅最大,Ⅳ型次之,Ⅰ型变化不显著,而Ⅲ型增幅呈现出无规律性。研究认为,体表粘液中含丰富的溶菌酶、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等水解酶类,其酸性环境可以溶解寄生物从而保护机体,但是,随着水温不断增加,病原微生物活力提高,对鱼体构成威胁,而Ⅱ型和Ⅳ型粘液细胞均为使AB呈阳性的酸性粘多糖,随温度的升高其分泌的酸性粘液成分而显著增加,可有效地防止病原菌侵入,为体表粘液的免疫防御功能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5.
抗菌肽是具有抗菌作用的水分子蛋白质,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能有效的杀灭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螺旋体,包膜病毒等微生物,并能特异性抑制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抗肿瘤活性。抗菌肽专家研究认为,抗菌肽是机体理想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6.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82,(5):239-239
<正> 人们并不认为铝是鱼体内必须的痕量金属。然而,在研究鲑鳟鱼的饲料时,在这些饲料的痕量金属中总是含有铝,通常约占饲料的10%。据认为野生鱼类群体中含有痕量金属,说明这些金属对鱼类的良好营养极其必要。美国海洋渔业署西北和阿拉斯加渔业中心利用研究室在开展鲑科鱼类生活周期痕量金属的生物利用和需要量的初步研究中,  相似文献   

7.
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粘液的趋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原菌对粘液的趋化作用在其对粘液层定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趋化作用是病原菌的毒力机制之一。为了解病原性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粘液的趋化作用,本文采用改良的毛细管法研究了细菌浓度、孵育时间、孵育温度、pH值、NaCl浓度、碳水化合物等对河流弧菌趋化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下,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粘液的趋化量随着菌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室温下河流弧菌的趋化量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60 min趋于饱和;孵育温度在4~15 ℃范围内趋化作用随温度升高而增强,15 ℃时达最大值;pH值为8时细菌的趋化性最强;NaCl浓度超过0.8 %,河流弧菌的趋化性随着浓度升高而显著减弱(P<0.05);7种碳水化合物中甘露醇、乳糖、甘露糖能够极显著地促进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粘液的趋化作用(P<0.01)。以上结果说明:牙鲆表皮粘液对河流弧菌有较强的趋化作用,该趋化作用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本文所揭示的河流弧菌趋化特性将对养殖牙鲆疾病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环境条件对溶藻弧菌粘附大黄鱼肠粘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肠粘液的粘附作用。采用细菌计数法测定溶藻弧菌的粘附作用。粘附的细菌经SYBR GreenⅠ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数码相机拍照后在电脑上计数。试验结果表明,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肠粘液的粘附量随菌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在1—1.5h内趋于饱和;粘附作用在15—30℃、pH偏酸时较强;盐度在5—35范围内对前肠粘液的粘附作用影响不明显,后肠粘液的粘附作用在此范围内随盐度增大而加强,在盐度为0时,溶藻弧菌对前、后肠粘液都无粘附作用;56℃热处理5min及60℃处理1h均能大幅减弱溶藻弧菌对两种肠粘液的粘附作用,表明溶藻弧菌表面的某些热敏结构在粘附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以上结果,可以认为溶藻弧菌能够很好地粘附于大黄鱼肠粘液层,其粘附作用受温度、盐度、pH值等环境因子影响很大,溶藻弧菌表面的某些热敏结构可能在粘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肠粘液的粘附作用是可控制的,这对于鱼类养殖疾病的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春季水温开始上升,过了冬的鱼类逐渐开始摄食,活动力增强。但是,一些淡水鱼类寄生虫也开始大量繁殖,其中,斜管虫就是其中一种。近来,一些常见淡水鱼类例如:桂花鱼、草鱼和淡水白鲳等经常出现斜管虫病,该病发展很快,死亡率很高,如不及时控制死亡率超过百分之八十。由于在冬季鱼类活动力差,斜管虫在鱼鳃部缓慢繁殖,虫体活力也不强,并不表现出症状,但水温一上升,病鱼就开始出现体表粘液增多,鳃部有一些泥巴粘物的症状,在池塘边慢游,解剖鳃部镜检,能看到大量斜管虫活体,即可诊断为斜管虫病。  相似文献   

10.
日本爱媛大学水产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广泛分布于日本海域的鬼海星所分泌的粘液中含有促进鱼类快速生长的成分。此项研究的契机源于去年10月的一次偶然机会,有人将为保护珊瑚礁而捕获的鬼海星,无意间和真鲷鱼放入了同一个水槽,发现水槽中的真鲷鱼要比其他普通真鲷鱼长寿。  相似文献   

11.
EZO—活力源添加剂是一类运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它具有显著的促长和防病作用。近年来已在鳗鱼、甲鱼、甲壳类及鱼类等水生动物中广泛添加使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鱼类具有不但从食物中而且从水中吸收无机元素的能力。鱼类具有不仅通过鳃膜而且也通过体表交换无机离子的能力,这就难于阐明鱼类对食物中无机盐的营养机能。鱼从外界介质中吸收离子兼有营养的和调节渗透压的作用。由于这两种作用的相互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电渔法基本原理讲座——第一讲 鱼在电流作用下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鱼类对电流产生的各种反应,采取多样的渔具和方法,而达到渔业利用的目的,称之谓“电渔法”。电捕鱼只是电渔法的一个内容,它还包括电导(鱼)、电拦(鱼)、电驱(鱼)、和电杀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鱼类生态学是研究鱼类的活动、习性、繁殖、生活、数量消长和分布、以及与外界环境之间复杂而又密切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对保护鱼类资源、合理捕捞以及渔业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本编辑部特约南京大学生物系袁传宓副教授为本刊撰写鱼类生态学基础知识讲座。共五讲,从本期起,陆续刊出。  相似文献   

15.
鱼类育种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内容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创造优良的鱼类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生产方式和生活的需求。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推动和协作下,近几年发展较快,已开始利用遗传和变异的规律来培育优良品种。为介绍这方面的知识,特请广西水产研究所靳光琴工程师撰写了鱼类育种基础知识讲座。共五讲,从本期起,陆续刊出。  相似文献   

16.
建鲤——我国养殖鱼类杂交选育的第一个品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鲤曾获1986年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已选育至第六代,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性状的稳定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故定名为建鲤。其意思是,该鱼是为“四化”建设而选育,是创建的我国第一个人工杂交选育的养殖鱼类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福建水产》1987,(C00):27-30
闽江流域地处亚热带,温湿多雨,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在1,568—1,958小时,热量丰富,≥10℃的积温达5,200—6,500℃,无霜期230—300天,年平均气温15—20℃,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水面为900—1,100毫米,陆面为600—800毫米,降雨量大于蒸发量,水源充足,具备了发展水产增养殖的良好条件。鱼类生长期可达7—9个月。  相似文献   

18.
魏华  吕众 《中国水产》2009,(3):62-6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影响水生动物生存和人类健康。利用鱼类检测水中内分泌干扰物是一个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利用鱼类评测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以鱼类作为对象更加全面的评测内分泌干扰物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尹伦甫 《海鲜世界》2007,(6):13-13,24
寄生虫病是渔业病害中一类常见、多发且控制难度较大的疾病,因此,杀虫药在防治鱼病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据着水产药品约1/3的份额.以往使用化学类杀虫药防治鱼类寄生虫病效果不错,但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抗药性不断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