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虾养殖的水质要求和管理(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虾养殖的水质要求和管理(四)浮游植物管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在稳定池塘生态系及减少水质变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浮游植物白天光合作用,使水体富含氧气,并减少二氧化碳、铵、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它还能束缚住重金属,削弱阳光直射到池底,抑制丝状藻类的生长。一定密...  相似文献   

2.
海虾养殖的水质要求和管理(四)浮游植物管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在稳定池塘生态系及减少水质变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浮游植物白天光合作用,使水体富含氧气,并减少二氧化碳、铵、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它还能束缚住重金属,削弱阳光直射到池底,抑制丝状藻类的生长。一定密...  相似文献   

3.
该文旨在探讨在罗氏沼虾养殖后期放养白鲢对池塘水质及浮游植物种类与数量的影响。试验选取规格为80尾/kg白鲢鱼种,按放养数量分别为0(1号塘)、1000尾/667m^2(2号塘)、1500尾/667m^2(3号塘)、2000尾/667m^2(4号塘),投放到4个养殖条件相近的罗氏沼虾池塘中,每隔10d检测池塘水质指标和浮游藻类,共5次。结果显示,池塘pH值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各组溶氧均有显著的提升;2号和4号池塘透明度提升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氨氮、亚硝含量变化不明显。各组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总磷、修正营养状态指数(TSIM)均呈下降趋势,且试验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其中4号池塘下降最为明显。试验组池塘蓝藻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投放鲢鱼数量的增大,蓝藻占水体浮游植物的百分比越小。结果表明,在罗氏沼虾养殖后期放养白鲢,能够改善养殖水体环境,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效控制蓝藻水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盐碱地池塘浮游植物的定向培育盐碱地池塘中,由于水质的盐度、pH等偏高,其浮游植物种群多以蓝藻、绿藻为主,抑制了其他藻类的繁生,直接影响了养殖鱼类的生长。为了摸索出一套适合盐碱池塘调节和控制水质、定向培育浮游植物的有效方法,我们在朝邑镇渔业基地村,进行...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沿海池塘健康养殖刺参,池塘水环境的控制技术非常重要。池塘水环境的控制包括水层环境和底栖环境,控制的主要内容为盐度、溶氧和底栖硅藻等饵料生物的生长。如果池水清新,参礁能够得到阳光,底栖硅藻可以光合作用,在生长自身的同时放出氧气,这在春、秋季节很有利于海参生长。但有时池塘浮游植物多,透明度只有50cm左右,参礁几乎不见光线,这时氧气主要靠浮游植物制造,浮游植物制造的氧气主要在水的中上层,海参需要爬到石头堆的上面才能呼吸到氧气或者爬向岸边,这样容易造成损失,所以要定时做好水质监测,控制好水温、盐度、溶解氧、酸碱度等指标,调控好水色、透明度及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同时养殖人员每天定时巡池,观察刺参的成活、生长、摄食、排便等状况,发现漏水、刺参异常现象,要及时在水质调控、饵料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做到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种鱼肥,当施放到养殖水体以后,都是通过肥料所含的各种营养元素作用于水生植物(水体中主要是浮游植物,也称藻类)来提高水体的初级生产力。藻类既可以直接作为白鲢等滤食性鱼类的饵料,同时也是水中浮游动物和其它微型动物的饵料,最终通过食物链被池塘中的经济水生生物——  相似文献   

7.
健康养殖即生态养殖,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避免与减少病原体的侵入与环境污染,提倡科学合理的综合养殖,走病害综合防治之路。一、水质调控1.池塘水色的调控水色主要是浮游植物单细胞藻类色泽在虾池中的反映,浮游植物是稳定虾池生态环境的核心。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些绿藻或硅藻是池塘微生态环境中一种良性生物群落,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目前最常规的方法是在池水中按比例施放氮肥和磷肥,如瘦水池塘早期施放有机肥,追肥量视池塘水质透明度、pH值、水色等灵活…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沿海池塘健康养殖刺参,池塘水环境的控制技术非常重要。池塘水环境的控制包括水层环境和底栖环境,控制的主要内容为盐度、溶氧和底栖硅藻等饵料生物的生长。如果池水清新,参礁能够得到阳光,底栖硅藻可以光合作用,在生长自身的同时放出氧气,这在春、秋季节很有利于海参生长。但有时池塘浮游植物多,透明度只有50cm左右,参礁几乎不见光线,这时氧气主要靠浮游植物制造,浮游植物制造的氧气主要在水的中上层,  相似文献   

9.
池塘肥料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勇波 《水利渔业》2007,27(4):47-47
1 为什么要保持水体具有一定的肥度 水体肥度直接反映了水体内浮游植物数量的多少,而池塘内的氧气90%以上来自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它增氧方法能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所以适当的肥度是维持水体中充足氧气所必须的。同时,浮游生物还是花、白鲢等鱼的饵料,水体肥度直接关系到花、白鲢的生长速度。但如何判定水体是否具有适当的肥度,通常我们采取“透明度”来衡量。一般“透明度”在20~40cm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0.
夏季是养殖鱼类援食旺盛、生长快速时期和水生浮游植物蓝藻繁殖的高峰季节,同时也是池鱼发生浮头、泛塘现象最频繁阶段。如何管好池塘水质,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活、生长、生存,最终影响经济效益。白鳝、草鱼和团头访是池塘养殖的主要种类,一般要占到池塘总产量的70%以上,它们会性的不同,决定了对水质要求的不同。白送届德合性鱼类,喜有机质多、池水透明度一般在25厘米左右的肥水,草鱼、团头纺属草食性鱼类,喜清新、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的水质,两者互有矛盾。夏季大量繁殖的蓝藻,大多是白苗不易消化的种类,即使滤食后生长也不快,…  相似文献   

11.
1 为什么要保持水体具有一定的肥度 水体肥度直接反映了水体内浮游植物数量的多少,而池塘内的氧气90%以上来自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它增氧方法能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所以适当的肥度是维持水体中充足氧气所必须的.同时,浮游生物还是花、白鲢等鱼的饵料,水体肥度直接关系到花、白鲢的生长速度.但如何判定水体是否具有适当的肥度,通常我们采取"透明度"来衡量.一般"透明度"在20~40 cm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2.
水色是指池水在阳光下呈现出的颜色,组成水色的物质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金属离子、污泥、腐殖质等,其中浮游植物对水色的影响较大。不同水色,相应水质各项理化指标也不同,养殖鱼虾的活动、摄食、生长、病害流行情况等也不一样。水色的变化是养殖生产的晴雨表,通过观察水色,可以及时了解池塘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质恶化,降低养殖风险,减少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天津地区池塘养殖生产中几种常见的水色:①黄绿色以单细胞绿藻和硅藻为主,形成优势种时,水质呈良性循环状态,水体pH值适宜,氨态氮和亚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3.
构建"潜流湿地+生态池"的湿地生态系统,并以纯生态池净化系统作为对照区,对实验区与对照区内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评价该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循环水养殖工程正式运行后,体系中的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种类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养殖池塘(对照区)养殖池塘(实验区)外河。养殖池塘的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外河。经过3级净化后水体浮游植物种类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外河净化系统(对照区)净化系统(实验区),密度与生物量迅速下降。生物多样性指数也低于外河,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其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增加。同时,实验区浮游植物多样性均小于对照区,水体营养盐去除更彻底,水质净化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侯传宝 《内陆水产》2001,26(8):36-36
夏秋季节,水温高,鱼池投饵施肥量大,水中有机物和耗氧因子多,易发生鱼缺氧浮头现象,甚至造成死鱼事故的发生。防止鱼浮头是夏秋季养殖工作的重要内容,现介绍有关技术,供养殖者参考。 1鱼浮头的原因 1.1天气 天气不好,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溶氧供不应求,易造成浮头事故的发生;此外,下午或傍晚雷雨后,池塘水急剧对流,也易发生浮头。 1.2水质 因水质过肥或败坏,水中有机质耗氧多,也易造成浮头及死鱼事故的发生。 1.3鱼池条件 鱼池底质淤泥较多,残饵、粪便等物质腐烂消耗大量的氧气,也会使池水缺氧,鱼…  相似文献   

15.
<正>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是一种新型养殖模式。在同一池塘中进行海蜇、鱼、虾、贝混养,通过施肥繁殖浮游生物,为海蜇和贝类提供饵料,鱼、虾的残饵及养殖生物排泄物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贝类在滤食浮游植物的同时,也滤食水中的细菌和有机碎屑,有效净化了水质,改善了池塘的生态环境,在养殖环境内形成了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封闭式精养池塘N、P营养盐的自净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珠江三角洲的精养池塘为例,通过对一个养殖周期的水质和生产情况调查,计算了N、P营养盐的平衡收支情况,获得了养殖池塘N、P营养盐的净沉积速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浮游植物对N、P吸收、底泥的吸附沉淀和底泥-水界面营养盐的扩散在池塘自净作用中的贡献。结果表明:养殖池塘N营养盐的自净作用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的吸收,强度达到0.35 g/(m2.d),扩散作用也是N营养盐的重要的自净机制,其强度与水体-底泥间隙水中的N营养盐浓度梯度相关,在优质鱼养殖池塘,扩散作用强度达到0.42~0.49 g/(m2.d),而在家鱼养殖池塘,呈现出反向的扩散,强度为0.02~0.10 g/(m2.d)。养殖池塘P营养盐的自净作用来自浮游植物的吸收、底泥的吸附沉淀,二者的强度分别达到0.049 g/(m2.d)、0.04~0.12 g/(m2.d),二者之和一般大于养殖鱼类无机P排泄速度0.079 g/(m2.d),底泥的P释放是维持水质稳定的重要过程,在观测的池塘中,P释放强度达到0.019~0.068 g/(m2.d)。  相似文献   

17.
盐碱地池塘,由于土壤中各种盐类的不断渗入、溶解,使水质盐度偏高。其复杂多变的特点,给渔业水质管理造成了一定难度。为了摸索盐碱池塘调控水质,定向培育浮游植物的方法,我们在本县朝邑镇渔业基地村,对盐碱池塘中浮游植物的变化进行了观察。1材料与方法1.1池塘...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养鱼重在养水,池塘淤泥过多,会造成池塘水质恶化,因为淤泥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在缺氧条件下分解不完全,会产生硫化氢、氨、有机酸、低级胺类等有毒物质,直接危害鱼类。夏秋高温季节,池水对流将硫化氢等还原性中间产物携带到表层,促使这些物质迅速氧化而消耗大量氧气,造成整个池塘缺氧。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泛池,造成池鱼大批死亡。近年来不同品种鱼类出血病流行,也与池塘老化、淤泥过厚有关。 及时而有效的清除水下淤泥,成为养殖生产的一项重要举措。ZYQ—80型自动水下清淤机自问世以来,以其…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养殖池塘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水体内有机食物的真正来源,是其他水生生物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养殖生态系统稳定的保证。合理的浮游植物群落,可保证池塘水体中的溶氧含量,调节水体的氮磷平衡。在养殖生产季节,养殖者往往比较注重浮游植物的管理。但在冬季和初春则会有所忽略,导致后续生产出现相应的问题。因此冬春季养殖池塘中浮游植物的培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淡水池塘养殖中水质的优劣是通过水的颜色、水色的变化来判断的,池塘的水色就是池塘生态系统的晴雨表。水色是由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而形成的,其中浮游植物是主要因素。池塘中浮游生物受温度、光照、营养盐的影响而产生季节、昼夜、垂直和水平变化,有的水色适合鱼类生长,有的不适合鱼类生长,如何根据水色的变化来判断养殖水质的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