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1,62(8)
众所周知,双王群就是一箱蜜蜂有两只蜂王。在春繁期间,它具有护脾性能好、子脾多、群势发展旺盛的优点,对中等群势控制分蜂极为有利。然而,假如双王群的任何一只蜂王有分蜂意念时,两只王会同时飞逃。再者当双王群发展到每边四脾满箱,而天气很好,外界依然无蜜粉源时,则不利于保温和饲喂。到了换王季节麻烦又来了,在大群介入王台和新王出台时极容易被围,造成失王,  相似文献   

2.
周建良 《中国蜂业》2013,(12):17-19
某日访友,见阿明、阿六等在一起议论双王群,整理如下:(一)有人认为双王群就是两群蜂同箱饲养,除蜂王自然交替时的母女同巢和剪掉上颚后组成的多王群之外,若用隔堵板或隔王栅将蜂箱分为二区,每区有1只蜂王,不论是两群蜂合为一群,还是为单王群增加1只蜂王的,都是两群蜂同箱饲养。有些蜂友为了图方便,在荆条蜜源结束时,把生产群老王囚入王笼挂在继箱隔板外或巢门口,将巢、继箱用栅分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蜂业》2011,62(7)
1972年3月,我开始饲养意蜂。说来可笑,由3框蜂起家,后来又用蜂箱换得16框蜂,4只蜂王。由家乡到苏北,再到吉林敦化转地放蜂。10个平箱,9箱是双王饲养,1箱隔成4区作交尾群,当年培育出18只蜂王。蜂群发展壮大了,采用双王和单王饲养都一样,但双王群的蜂王必须同龄,  相似文献   

4.
在养蜂技术迅速提高的今天,有些养蜂员争相养起了双王群。其中有不少成功者,但也有的虽下了不少功夫,蜂群群势却时涨时落,不见增收。究其原因,笔者觉得有以下几点:首先,思想上和物质上没有充分准备。有些养蜂员看到人家养的双王群,已经是群势强大,产量高,再看养双王群无需上下调脾,就片面地认为比饲养单王群还要容易。事实上,饲养双王群更要管理精细,碰到棘手的事更多;另外,双王群蜂群大,蜜源期收获量虽多,而缺蜜期就得大量饲喂。据统计,饲料消耗量通常比单王群多三成左右。饲喂若跟不上,蜂王浆产量减少不说,还会盗蜂四起,全场大乱。因此,改…  相似文献   

5.
《养蜂科技》2005年第6期载有《双王群的魅力》一文,该文说:“《养蜂科技》在2002年第1期发表了《饲养双王三箱群是今后养蜂发展的方向》后,各地开展了双王群的饲养,并结合当地蜜源、气候情况创造出一套管理方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现谈些看法:1、饲养双王群春、秋繁殖快,群势常年稳皖南蜂友谈:自从改养双王群后,开繁时间推迟了半了多月,尽管如些,相同的群势靠双王产卵,比单王群要早加继箱7~10天。秋季更能显示出快速繁殖的优势。我们每年都在8月中旬~9月上旬囚王断子,换王治螨,虽然蜂群繁殖耽搁了一个时期,但当新王产卵约20天,两只王…  相似文献   

6.
陈晓东 《中国蜂业》2009,60(4):30-30
双王群具有群强高产的优点,但很多养蜂者对双王群的特点和规律并不十分清楚,处理不好双王群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在此谈一谈饲养双王群最常见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蜂业》2011,62(8)
想夺高产当然是养双王群比较好,蜜浆型的蜂群适合养双王群,蜜王易起分蜂热,浆王没有必要养双王群。但是双王群不能上下调脾,给日常管理带来很大不便,如容易失王等缺点,所以应同时饲养交尾群,数量占全场蜂群数的十分之一,就能做到有效补王。如果两边各有4张脾不便于喂糖。  相似文献   

8.
曹日煊 《蜜蜂杂志》2008,28(2):13-14
我是从2000年起改单王为双王饲养的,几年来的实践觉得:双王群在春、秋繁殖,常年维持强大群势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但与单王群相比在管理上要求更精细周到些.现将笔者近几年定地饲养双王群的一些心得体会介绍如下,仅供蜂友参考.  相似文献   

9.
蜂群越冬剩下的蜜蜂是秋繁结束扣王时刚出房几天的蜜蜂和扣王时子脾出房的蜜蜂。如果扣王时有5张子脾,越冬剩下的蜜蜂也就在5脾左右。双王群扣王时,蜂群内一般都有8张以上子脾,越冬剩下的蜜蜂也都在8脾左右。因此,双王群蜂多,2只蜂王产卵,起群快,投产早。只有越冬时用小群临时组成的双王群,群势较弱,起群稍缓。如何使各种情况的双王群同时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11,62(8)
用于组建的双王群的蜂箱要用隔板分成两室,上面盖一块覆布,从隔板处用图钉将盖布钉住,防止蜜蜂串通。 从大群提即将出房的封盖子脾,每室各放1脾,再放1张蜜粉脾,抖1框幼蜂;第二天,在每室各安置一个要出房的成熟王台,并在箱前主放一块砖将两个巢门分开,让试飞的蜂王与工蜂各走各的门。同时在巢门钉上醒目的颜色标志,避免蜂王回巢时错投他群。  相似文献   

11.
金传忠 《蜜蜂杂志》2006,26(2):19-19
《蜜蜂杂志》2005年第10期20页刊用了《我是这样组织双王群的》一文,刊用后收到了多位同仁的来信,要求我谈谈在饲养过程中如何管理双王群的。在此将我在实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作一介绍,仅供参考。笔者从2000年开始定地饲养双王群。几年来油菜蜜源群产蜜50.8kg(因年已七旬,无转地能力,仅收油菜蜜);蜂王浆,前四年群产5.6kg,2005年群产7.2kg,加上蜂胶、蜂蜡,年群产值590元左右。1两繁期(春、秋两繁)的管理双王群有两只蜂王产子,春繁时每只王有1脾蜂就可以参加春繁;开繁时间比单王群推迟7~10天;春繁包装时若每只王有2脾蜂春繁,则可推迟到2月4~1…  相似文献   

12.
关振英 《中国蜂业》2002,53(2):19-19,33
早在20世纪70年代,在我地区就有人提出“分散饲养,集中采蜜”的方法。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一饲养方法是可行的。 所谓“分散饲养,集中采蜜”就是以强群为基础,到分蜂时期,在不影响原群发展的前提下,以1:2的比例分蜂,当新王产卵后,新老群互补,共……  相似文献   

13.
郑元明 《中国蜂业》2003,54(4):27-27
沁水山区 ,由于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至今还有95 %的中蜂是土法饲养 ,大都养在荆条桶、空树段、和墙洞里。对这些蜂群 ,人们基本不加管理 ,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每年只在“惊蛰”以后 ,晚上扫扫巢底的蜡屑 ;“立冬”以后割蜜。一般每年顶多收 3~ 5公斤蜂蜜 ,经济效益甚低 ,迫切需要推广中蜂新法饲养技术。活框饲养能随时开箱检查蜂群 ,对蜂内情况了如指掌 ,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能有效地克服土法饲养的诸多弊病 ,有效提高生产率 ,1群蜂 1年可取成熟商品蜜 2 5~ 5 0公斤 ,产量是土法饲养的 8~ 10倍 ,若加上花粉、蜂蜡的收人 ,经济效益要比土…  相似文献   

14.
饲养双王群是夺取高产的一个途径,但在辽东地区,定地或小转地饲养双王群,越冬饲料消耗大,管理较困难,越冬蜂死亡率高,很多蜂友不愿饲养双王群,觉得收效不大.近年来,笔者采用单王越冬,早期组织双王群的办法,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刘世文 《蜜蜂杂志》2008,28(12):40-40
蜂箱的大小与形状决定着巢脾的数量、形状和面积.蜂箱过小限制了群势的发展,过大则浪费材料,也给管理带来不便,于保温、越冬不利.中蜂箱要以容得下中蜂最强群势还要加上适当空间为宜,很多蜂书都这样介绍.只有终年饲养强群才能获得高产,2个5框群不及1个10框群,强群的许多优势在此不必说了.  相似文献   

16.
春季采用群势为5框蜂的双王群,经过55~60天繁殖,群势可达到14框蜂以上,能提早生产王浆,较好地利用早期主要蜜源。因此,春繁起步的时间,以离早期主要蜜源植物花期55~60天为宜。在早春粗源植物开花之前,结蜂群补喂花粉是保证其正常繁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沈育初 《蜜蜂杂志》2012,32(3):39-39
近日小黄与我探讨双王群组织形式与增产效果的关系,我认为双王增产效果主要决定于双王群的总产卵脾数,这个问题带有普遍性,值得提出来与大家共同商讨。1双王群的组织形式(1)用大隔(闸)板把巢箱分二区饲养双王,这种组织形式最广泛,在我国被普遍采用。优点是不易  相似文献   

18.
孙群 《中国蜂业》2014,(6):40-40
我地有位蜂友,养了几十群中蜂,去年秋末,有十多群蜂相继逃亡。他是用土法饲养,随便打开蜂箱一看,几乎脾上贮满了蜜,蜜脾大小平均约30厘米宽,30厘米长,共有9张,从这种迹象看,应该是群强蜜足,且无病。我又看了几群,都是蜜脾多,应该是蜂多群强,然而蜂却不多,实为弱群。上午看的蜂,下午1点多看到这几群蜂相继出逃。这是因为春、夏的群势强贮蜜多,后来因干旱,蜂王老化或有其他原因使蜂群渐弱。  相似文献   

19.
在种鸡饲养中只有以满足种鸡营养需要进行饲喂的、均匀度好的种鸡群才能得到很高的持续产蛋高峰生产。现在养鸡业中85~88%的鸡是可以达到产蛋高峰的,其关键是有一个精心设计、小心执行并能满足种鸡营养需求的饲喂程序。饲喂不足导致种鸡产蛋高峰时间非常短,只有3~4周时间,并常伴有l~2周体重减轻或不长的典型症状。另一方面,过量调喂将导致种鸡体重过重,尤其是能量饲喂过量时。体重超重也许对产蛋高峰影响不大,但种鸡在34~64周龄,就会使产蛋量很快下降。在这关键时刻的料量基数显然是挖掘种鸡遗传潜力,以增加产蛋量和蛋重,并且…  相似文献   

20.
范华前 《蜜蜂杂志》2011,31(6):23-23
我1963年养中蜂至今,在一年一度的越夏度秋蜜源缺少,群势容易下降期间都经常发现山上泥洞里野生蜂群的群势很强。为此笔者就根据这个自然差异,制作地洞蜂箱进行定地饲养,一直以来都比木质蜂箱饲养同期效益好得多。现把地洞蜂箱结构、饲养优点和制作方法逐一分述,供广大养蜂爱好者参考。地洞蜂箱结构:箱底、箱身四周是在原泥土中挖成,支放巢框的四周、箱盖、巢门就要用水泥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