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蛋白质饲料对陕北绒山羊瘤胃内环境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择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陕北绒山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棉籽粕(A组)、玉米蛋白粉(B组)、豆粕(C组)和菜籽饼(D组)4种蛋白质日粮,测定瘤胃液pH值、氨态氮浓度、精料蛋白质降解率、瘤胃微生物蛋白浓度以及微生物群体结构。结果表明:各组瘤胃液pH值均在6.07~6.63之间,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氨态氮浓度变化范围为99.1~265.6 mg/L,A组与D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不同时间段均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各组粗蛋白降解率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其中C组的消化率最高;在饲喂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瘤胃微生物蛋白量呈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采食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采食后C组处于较高水平,与其他3组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对原虫蛋白与细菌蛋白的比较,发现4种不同蛋白质饲料对瘤胃内微生物结构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努比亚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2月龄平均体重为(16.08±0.35) kg努比亚山羊4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6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A组、B组、C组山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为6∶4、5∶5、4∶6的全混合日粮。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A组山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组(P<0.05),料重比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山羊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A组山羊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丁酸、异戊酸及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瘤胃pH值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精粗比为6∶4时,可以增加努比亚山羊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提高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4×3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玉米酒糟4种不同蛋白质日粮对3只徐淮白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蛋白源日粮对山羊瘤胃内环境有显著的影响,玉米酒糟组pH值最高;豆粕和棉籽粕组氨氮浓度与玉米酒糟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菜籽粕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4种蛋白源的瘤胃总VFA浓度分别为87.44、66.67、80.63、82.73mmol/l,其中以豆粕组最高,显著高于菜籽粕组(P<0.05),极显著高于棉籽粕组(P<0.01);以棉籽粕组最低,极显著低于其它3组。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化学方法处理的高粱秸秆对肉牛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育成牛3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A组(对照组)肉牛饲喂未经特殊处理的高粱秸秆,B组、C组、D组肉牛分别饲喂经“三化”处理、碱化复合处理、氨化处理的高粱秸秆,E组肉牛饲喂含有苜蓿的日粮。结果表明,B组、D组肉牛平均日增重分别比A组提高了12.36%、6.74%(P<0.05),B组、C组肉牛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A组(P<0.05)。C组、D组肉牛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肉牛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C组、D组肉牛瘤胃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C组、D组肉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B组、C组、D组肉牛瘤胃微生物含量比A组分别提高16.00%、27.58%、28.68%(P<0.05)。各处理组肉牛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5.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湖羊胃肠道pH、氨态氮及尿素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验用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T型瘘管的3只湖羊(35±5)kg作为试验动物,按3×3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日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8.4%(A)、11.2%(B)、14.0%(C)时对湖羊瘤胃和十二指肠pH值、氨态氮、尿素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瘤胃pH为6.31~6.43,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十二指肠pH为2.64~2.70,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瘤胃氨态氮浓度(3.24~11.99)mg/100mL,C组极显著高于A、B组,B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十二指肠氨态氮浓度(3.01~7.88)mg/100mL,C组极显著高于A、B组,B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③瘤胃尿素氮浓度(13.81~17.51)mg/100mL,C组极显著高于A、B组(P<0.01),B组显著高于A组(P<0.05);十二指肠尿素氮浓度(4.1~5.91)mg/100mL,B、C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B组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不同NDF/NFE比的日粮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4只(35±2.5)kg装有瘤胃瘘管的徐淮白山羊,采用拉丁方试验设计,饲喂NDF/NFE分别为1.46(A组)、1.2(5 B组)、1.0(3 C组)、0.8(2 D组)的4种日粮,研究其对瘤胃内环境参数的昼夜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瘤胃pH随NDF/NFE的降低而降低,由A组的6.37降至D组的5.86;②乙酸浓度以B组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A、C和D组,A、C、D 3组则依次降低(P>0.05);丙酸浓度以B、D两组较高,极显著(P<0.01)高于A和C组;丁酸浓度随NDF/NFE降低而升高,D组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C和B组;总VFA浓度B组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D组,显著(P<0.05)高于A、C组;乙酸/丙酸比随NDF/NFE比的降低而减小,A组极显著(P<0.01)大于B、C和D组;③瘤胃氨态氮平均浓度随日粮NDF/NFE比的降低而升高,由A组的8.37mg/dL升至D组的13.71mg/dL。  相似文献   

7.
利用体外模拟瘤胃法研究不同处理对油菜秸秆营养成分、体外瘤胃产气、营养成分体外降解率及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旨在为油菜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数据参考。将油菜秸秆粉碎(A组)、高压处理(B组)、酶菌协同发酵(C组)、固态二次发酵(D组)。以3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成年黑安格斯阉牛为瘤胃液供体,进行体外模拟瘤胃消化试验。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C、D组的总能、粗蛋白均显著提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下降(P<0.05);C、D组饲草分级指数显著高于A、B组(P<0.05);B组酸性洗涤纤维体外降解率显著提升(P<0.05),C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体外降解率提高55.29%、43.20%、256.62%;D组的粗蛋白体外降解率达到79.31%。D组的12、24、36、48、72 h体外累计产气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C组慢速产气部分、潜在总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D组慢速产气部分、潜在总产气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C组体外产气的甲烷(CH4)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A...  相似文献   

8.
4种油脂对瘤胃原虫群体和纤维降解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油脂对体外培养瘤胃原虫群体结构、纤维降解菌及纤维素降解性能的影响。以3头瘤胃瘘管山羊为瘤胃液供体,分对照、菜籽油(A)、豆油(B)、玉米油(C)、花生油(D)5组体外培养。结果表明:各组间原虫密度差异显著(P<0.05),A到D组有依次上升的趋势;内毛虫、等毛虫、双毛虫、前毛虫等类群原虫组间变化显著(P<0.05)。4种油脂对产琥珀酸拟杆菌、白色瘤胃球菌、生黄瘤胃球菌的影响不大,B组溶纤丁弧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的4种纤维降解菌基本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其他试验组(P<0.05)。总之,添加4%的油脂除菜籽油外对纤维降解性能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均对微生物的群体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为试验对象,利用体外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氨基酸模式(A 组:微生物蛋白必需氨基酸模式,B组:90%微生物蛋白必需氨基酸模式+10%山羊肌肉必需氨基酸模式,C组:80%微生物蛋白必需氨基酸模式+20%山羊肌肉必需氨基酸模式.D组:70%微生物蛋白必需氨基酸模式+30%山羊肌肉必需氨基酸模式)对瘤胃微生物生长及其发酵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模式影响瘤胃微生物发酵.培养液pH值、氨氮(NH3-N)浓度以及尿素(氧)(UN)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随培养时间的动态变化模式也是不一致的;培养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以C组最高,从乙酸/丙酸值来看,乙丙比接近3:1,乙酸和丙酸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原虫/细茵(P/B)值以及游离氨基酸(AA-N)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氨基酸模式对瘤胃微生物的生长有一定影响,B组的氨基酸模式对微生物生长促进作用最大.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可以认为氨基酸组成的不同可以影响瘤胃微生物生长以及发酵.  相似文献   

10.
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油脂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发酵及其蛋白合成的影响。试验以3头瘘管山羊为试验动物,分不加油脂的对照组和分别添加4%菜籽油(A)、豆油(B)、玉米油(C)、花生油(D)的试验组等5组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培养液pH值组间差异不显著,但各组的动态变化模式有所不同。NH3-N浓度组间差异显著,以A组最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各组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动态变化模式也有所差异。细菌蛋白以B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C、D组也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原虫蛋白组间无明显差异,但4个试验组都低于对照组;而总的微生物蛋白以B组最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原虫与细菌区系的比值在组间差异显著,以对照组最高,显著高于4个试验组。A组纤维素降解率最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其他各组间差异都不显著(P>0.05)。总之,4%的各油脂对微生物发酵影响不大,除豆油外,均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细菌蛋白量。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4只装有瘤胃瘘管和颈静脉血管留置针的徐淮白山羊(20±2)kg为试验动物,按4×4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案,饲喂由玉米、豆粕、苜蓿干草、羊草等原料组成的中性洗涤纤维(NDF)与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比例(NDF/NFC)分别为2.75(A)、1.71(B)、1.12(C)和0.74(D)组的4种日粮,研究其对山羊瘤胃和血液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瘤胃氨态氮浓度随日粮NDF/NFC降低而显著升高,采食1-2 h最高,然后下降。②血浆尿素氮浓度以B组最高为1 2.64 mg/dL,极显著(P<0.01)高于D组,在采食后2 h内升高而后降低,日内波动幅度以D组最大,达到4.36 mg/dL。③瘤胃液部分游离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变化显著,其浓度随NDF/NFC降低而逐渐升高。瘤胃总游离氨基酸以D组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A组,显著(P<0.05)高于B组。④日粮对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比例的桑叶粉对育肥湖羊瘤胃上皮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3月龄育肥湖羊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各组用桑叶粉分别替代饲粮中精料的0(A组)、15%(B组)、30%(C组)、45%(D组)、60%(E组)。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B组和C组瘤胃重/复胃重显著高于A组(P0.05)。2)各组瘤胃乳头宽度的差异不显著(P0.05)。3)对于瘤胃上皮的角质层宽度,A组高于其他各组,其中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对于瘤胃上皮颗粒层宽度,除D组显著高于E组(P0.05)外,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棘突层和基底层宽度,与A组相比,桑叶粉处理能提高棘突层和基底层的宽度,但是作用不显著(P0.05),D组和B组的基底层宽度显著高于C组(P0.05)。总之,用桑叶粉替代15%~45%的精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湖羊复胃的重量,促进的棘突层和基底层细胞的分裂,从而促进瘤胃上皮组织发育,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瘤胃上皮角质层的宽度。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多糖对哺乳犊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用56头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头(其中母犊6头、公犊8头)。试验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3 g/(头·d)的酵母多糖,试验期60 d,分别在20和60日龄时每组各屠宰4头犊牛,采集瘤胃液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FA)、pH、氨态氮(NH3-N)及微生物蛋白(MCP)产量。结果表明:①在整个生长期内,各处理组犊牛瘤胃液pH及丁酸浓度、乙酸/丙酸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2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Ⅱ组丙酸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6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各组之间丙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Ⅲ、Ⅳ组TVFA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其中试验Ⅲ组最高;③ 2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NH3-N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60日龄时各组之间NH3-N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合上述结果,在犊牛日粮中添加2 g/(头·d)的酵母多糖降低了瘤胃液NH3-N浓度,提高了MCP产量及TVFA浓度,增强了瘤胃内氨和蛋白质的利用,有利于犊牛瘤胃发酵状态的稳定。本试验条件下酵母多糖在0~60日龄犊牛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2 g/(头·d)。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发酵菜籽粕等氮替代不同比例豆粕,研究其对肉鸡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200只7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C、D组为试验组,分别用发酵菜籽粕等氮替代基础饲粮中15%、35%和50%的豆粕进行饲喂。试验从7日龄开始,至42日龄结束。结果显示:1)7~42日龄阶段,C、D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低于A组(P0.01),料重比均极显著高于A组(P0.01),同时C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A组(P0.01);B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2)42日龄时,B、C、D组肠道食糜pH较A组分别下降1.57%(P0.01)、1.41%(P0.01)、0.16%(P0.05);B、C、D组肠道食糜黏度较A组分别下降4.17%(P0.05)、4.17%(P0.05)、1.67%(P0.05)。42日龄时,与A组相比,B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能量表观消化率、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上升(P0.05或P0.01),而C、D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脂肪表观消化率则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3)与A组比,各试验组胸肌的pH_(45 min)、pH_(24 h)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B组pH_(24 h)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A组相比,B组胸肌的亮度(L~*)值极显著提高(P0.01),红度(a~*)、黄度(b~*)值则极显著降低(P0.01);各试验组胸肌的滴水损失极显著低于A组(P0.01);B、C组胸肌的剪切力极显著低于A组(P0.01);B、C、D组胸肌的肌苷酸含量较A组分别提高2.55%(P0.01)、0.66%(P0.05)、0.21%(P0.05)。综上,发酵菜籽粕等氮替代肉鸡饲粮中15%的豆粕对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同时还可促进肉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日粮精粗比对湖羊瘤胃发酵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40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且健康的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各试验组羊分别饲喂精粗比70:30(A)、60:40(B)、50:50(C)和40:60(D)的全混合日粮,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1)试验B组的氨态氮、丙酸、丁酸和戊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D组(P<0.05)。2)4组共产生875个OTU,其中共有OTU为725个,占总OTU数量的82.86%,试验A和D组分别含特有OTU为6和1个。试验A组的细菌门数量和香浓指数显著高于试验C和D组(P<0.05),而辛普森指数则显著低于试验B和C组(P<0.05)。试验C组细菌多样性与试验A和B组差异显著(P<0.05)。3)在门水平上,试验A组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螺旋菌门(Spirochaetae)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C和D组(P<0.05)。在属水平上,试验A组毛螺菌科_ND3007(Lachnospiraceae_ND3007)、密螺旋体属_2(Treponema_2)、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厌氧支原体属(Anaeroplasma)、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假丁酸弧菌属(Pseudobutyrivibrio)、未培养瘤胃杆菌属(Uncultured_rumen_ bacterium)和罗斯氏菌属(Rosebu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D组(P<0.05),而毛螺菌科_XPB1014(Lachnospiraceae_XPB1014)和未培养拟杆菌目_BS11(Uncultured _Bacteroidales_BS11)的相对丰度则分别显著低于试验C和D组(P<0.05)。综上所述,高精粗比日粮能够提高湖羊瘤胃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促进瘤胃的发酵。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根据肉鸡氨基酸需要模型,研究细分饲粮氨基酸供给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采食量及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公鸡192只,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A组(2阶段)、B组(3阶段)、C组(6阶段)和D组(12阶段),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A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A、B、C组之间肉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差异不显著(P0.05),均显著高于D组(P0.05)。A组肉鸡料重比(F/G)显著低于B、C和D组(P0.05)。2)B组肉鸡屠宰率显著高于A、C和D组(P0.05)。B组肉鸡全净膛率显著高于C和D组(P0.05),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肉鸡胸肌率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A组肉鸡腹脂率显著低于B、C和D组(P0.05)。3)D组肉鸡代谢能采食量显著低于A、B和C组(P0.05)。A组肉鸡粗蛋白质及赖氨酸采食量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B、C组肉鸡粗蛋白质及赖氨酸采食量显著高于D组(P0.05)。A组肉鸡蛋氨酸采食量显著高于B和D组(P0.05)。A组肉鸡含硫氨基酸采食量显著高于B和D组(P0.05)。D组肉鸡苏氨酸采食量显著低于A和C组(P0.05)。4)A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各组肉鸡空肠、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V/C值差异不显著(P0.05)。5)42日龄,A组肉鸡体重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B和C组肉鸡体重显著高于D组(P0.05)。B、C和D组肉鸡单位增重成本与A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2阶段饲喂能够促进肉鸡十二指肠发育,提高肉鸡营养物质采食量。综合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单位增重成本考虑,建议采用2阶段肉鸡饲喂方式。  相似文献   

17.
根据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妊娠后期营养缺乏状况,配制出中等能量中等蛋白质补饲料 Ⅰ、低能量高蛋白质补饲料 Ⅱ和高能量低蛋白质补饲料 Ⅲ 3种补饲料。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妊娠后期母羊6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15只,每个重复1只羊,A、B、C组为试验组,分别补饲饲料Ⅰ、Ⅱ和Ⅲ;D组为对照组,按牧民传统方式饲养,试验期共68 d。试验结果表明,A、B、C补饲组母羊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02、109和114 g/d;A、B、C补饲组羔羊初生重分别为4.09、3.91和 4.40 k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补饲料Ⅲ对试验羊血清葡萄糖(glucose)、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补饲料Ⅱ对试验羊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浓度有显著影响。补饲组试羊瘤胃液总氮、瘤胃液蛋白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A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B组瘤胃液尿素氮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组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浓度和丙酸摩尔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瘤胃液中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种补饲料对试验羊瘤胃液pH和瘤胃液氨态氮影响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香菇多糖对大肠杆菌攻毒大鼠空肠形态结构、上皮细胞数量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4个组(A、B、C、D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A、B组饮用蒸馏水,C、D组饮用蒸馏水中添加20μg/m L的香菇多糖;试验第15天B、D组灌服2 m L浓度为1×1010CFU/m L大肠杆菌K88,A、C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试验第18天心脏采血处死,取空肠固定和冻存,制作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高碘酸雪夫氏(PAS)染色,测定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宽度、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数量和上皮杯状细胞(GC)数量,计算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并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法测定空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各组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无显著差异(P0.05)。C组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A、B组(P0.01),显著低于D组(P0.05)。C组V/C极显著高于A、B、D组(P0.01)。C组IEL数量极显著低于B、D组(P0.01),显著低于A组(P0.05)。C组上皮GC数量极显著高于A、D组(P0.01),与B组差异不显著(P0.05)。D组Occlud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B和C组,B组Occludin表达水平高于A组。综上,大鼠饮用水中添加香菇多糖可改善大鼠空肠形态结构,并提高其抵抗大肠杆菌感染能力,促进Occlud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