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河蟹在天然环境中很少发生病害,但随着池塘养殖河蟹规模的不断扩大,放养密度增加,产量提高,河蟹疾病的发生也不断增加。池塘河蟹养殖,一般1月下旬至3月上旬放养扣蟹,10月开始回捕,现将扣蟹养成商品蟹过程中的病害及主要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一、病毒性疾病最典型的是河蟹的"颤抖病"。病蟹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螯足的握力减弱,吃食减少以致不 相似文献
2.
方正县自1997年开始,由天门乡3户农民利用3亩池塘,搞起了河蟹养殖试验,取得成功,并开始在全县推广,成为我县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点项目。经过十多年的养殖实践,无论生产技术还是病害防治都积累了 相似文献
3.
5.
6.
7.
8.
9.
10.
11.
12.
青海省乐都县属高原地区,平均海拔2200m,由于气候寒冷多变,多年来池塘养殖主要以“四大家鱼”为主,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于2006年首次在乐都县进行了池塘养殖河蟹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高原地区池塘养殖河蟹经验,现总结如下。一、池塘的选择选择在乐都县下杏园渔场,每口池塘面积5亩,试验池3口,平均池深1m~1.5m。渔场环境安静,池塘进排水方便,养殖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13.
14.
正泥鳅养殖在闽西北山区将乐县近年来发展迅速,自2011年以来相继在黄潭祖教、南口蛟湖、古镛桃村等地发展起来连片池塘养殖,养殖的泥鳅品种有泥鳅、大鳞副泥鳅、台湾大泥鳅等,蛟湖百亩养鳅点开展泥鳅人工繁殖育苗供自养有余外销。历经几年养鳅生产实践的观察调查,笔者提出池塘泥鳅养殖病害防控技术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根据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原理,采用太阳光曝晒消毒,坚持运用优质种苗,合理放养密度,调控水质,建立在生态上能自我维护的优越河蟹生态养殖环境,增强河蟹免疫功能,提高河蟹抗病能力,控制河蟹虫害、病害发生。一、科学保护微生物功能1.紫外线消毒功能池塘水排干后,池底曝晒6~8周,不但能有效保护微生物,而且能充分发挥微生物生理功能,从而有效控制病原体的滋生。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一、养殖池塘的生态条件和防逃措施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10亩,平均水深1~2米,塘埂坚实不漏水,埂面宽度2.0~2.5米,池底平坦少淤泥,排灌方便,池塘的土壤符合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