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鼓室成形术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方法:利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修补鼓膜穿孔、上鼓室外侧壁、耳道后壁鼓室成形术50例。结果:50例中47例移植物成活,成功率为94%;术后6个月语言频率气骨导间距≤10dBHL27例,占55.1%;气骨导间距≤20dBHL41例,占83.7%;气导平均提高22dBHL。术后6个月至4a随访,未发现听力回降及鼓膜回缩。结论: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善明显,移植易成活。移植物中软骨的弹性和硬度不影响术后听力提高,且对术后鼓膜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因而对防止术后鼓膜回缩、听骨粘连,提高鼓室成形术远期效果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鼓室炎症对自体骨塑形听骨链重建术后听力的影响。方法 45例自体骨塑形听骨链重建术的患者,根据鼓室炎症轻重程度分为炎症轻组(25例)及炎症重组(20例)。炎症轻组鼓室黏膜充血、光滑、无增厚;炎症重组鼓室黏膜肥厚、粘连、肉芽增生。比较两组术前后的平均气骨导差。结果炎症轻组术后平均气骨导差比术前减少(17.87±7.11)dB,而炎症重组减少(9.65±5.13)dB,两组手术前后平均气骨导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鼓室炎症的轻重程度是影响术后听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自体软骨膜与软骨移植的实验研究刘运新,刘卫平,周磊(广东医学院,湛江524023)软骨是一种具有弹性的组织,由于其移植后易于成活,是良好的填充、塑型和支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颌面部的各种修复治疗。近年有学者提出单纯软骨膜移植亦有可能形成新的软骨[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咽鼓管功能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硬膜外导管用于鼓室成形术中咽鼓管的探查和疏通,术后观察患者的鼓膜生长和听力改善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术后6个月~2年观察到鼓膜生长良好,穿孔已被修复,鼓膜完整,无内陷、粘连。术前术后纯音测听比较,术中硬膜外导管可顺利进入咽鼓管的所有病例听力提高15dB以上;而术中硬膜外导管探查阻力大的病例,听力提高均在10~15dB以上。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后咽鼓管功能与疗效关系密切,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于咽鼓管内对咽鼓管功能的恢复具有肯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物陶瓷人工听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患者96例98耳,行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应用生物陶瓷人工听骨作听骨链重建术,经1年以上随访,分析疾病康复和听力提高的效果。结果:鼓膜修补一次成功97耳,1耳术后鼓膜出现小穿孔。术后中耳乳突腔2个月干耳的85耳、3个月干耳10耳、3个月干耳3耳;术后迟发性面瘫1例,治疗康复。术后换药眩晕2例、耳廓软骨膜炎1例。术后12个月,98耳听力保存了术前相同或高于术前的听力水平。听力测试:语言频率平均气导听阈在30dBHL内有4例5耳,听力提高20~30dBHL 32耳,10~20dBHL 26耳,0~10dBHL 35耳。以听力提高10dBHL以上为有效,听力提高有效率为64.3%(63/98)。结论:生物陶瓷人工听骨生物相容性好,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是一种比较适合国情的听小骨赝复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间58例58耳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病人,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伴鼓室成形术,经1年以上随访,分析手术方法及听骨修复材料、疗效和并发症。结果:鼓膜修补一次成功56耳,2耳作二次手术。术后干耳56耳,2耳行二次根治术获得干耳。术后12个月,听力提高30dBHL以上2耳、20~30dBHL10耳、10~20dBHL26耳、0~10dBHL18耳、更差2耳。听力提高10dBHL以上为有效,听力提高有效率为65.5%(38/58)。1例术后2个月出现面瘫,半年后恢复。结论:选择性的进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可以获得干耳和保存、提高听力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乳突根治术一期鼓室成型术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作耳后扩大切口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探通冲洗咽鼓管及中耳腔,同期行听骨链重建及颞肌浅筋膜鼓室成型。结果:16例患者均1次成功,无1例出现移植片穿孔坏死等情况。结论:开放式乳突根治加一期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或骨疡型中耳炎既能保证彻底清除病变又能最大限度提高患耳听力,是治疗这类疾病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耳内镜下颞肌筋膜与生物羊膜两种不同材料移植施行的鼓膜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施行鼓膜修补手术的病例83例87耳,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1例43耳,实验组42例44耳。对照组采用自体颞肌筋膜鼓膜修补术,实验组42例44耳,实验组采用生物羊膜移植鼓膜修补术,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鼓膜修补术后,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93.02%)略低于对照组(95.45%),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P0.05),但实验组的手术全程时间短,手术中出血总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耳内窥镜下施行的颞肌筋膜移植鼓膜修补手术的效果同生物羊膜移植鼓膜修补手术的治疗效果无差异,但是实验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Tos改良联合进路鼓室成型术的早期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13耳)施行改良联合进路鼓室成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3耳中1耳术后鼓膜穿孔,1耳鼓膜-外耳道前壁夹角变钝,1耳鼓膜外移愈合,无鼓膜不张、胆脂瘤复发病例;术后气导听阈提高者7耳(7/12,剔除1例术前全聋患者).结论 改良联合进路鼓室成型术,能有效地清除鼓室及乳突病灶,并形成稳定的中耳含气腔和听力传导,适用于板障型及硬化型乳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在内窥镜下对83例患者行鼓膜修补术并随访3~6个月。结果:82例鼓膜修补一次手术成功,1例术后2周后因冲凉时污水入耳引发感染,移植组织溶解而失败,经治疗干耳2月后再次手术,鼓膜修补成功。结论:耳内窥镜电视显示下鼓膜修补术,视野清晰,操作简单,疗效肯定,且国产耳内窥镜价格低廉,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先天性外耳道闭锁(CAA)的诊断价值。方法 21例CAA患者采用MSCT扫描,将原始数据进行三维重组。结果 21例患者中共有23耳闭锁,其中骨性闭锁21耳,膜性闭锁2耳;伴外耳道畸形4耳,鼓室发育异常19耳,听小骨畸形9耳,内耳畸形3耳,耳廓结构异常20耳。结论 MSCT可明确显示外耳、中耳、内耳畸形,有助于CAA的临床分型、手术适应证的确定及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2.
油松人工林林隙天然更新及与环境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油松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造林树种。通过探讨环境因子与油松更新苗生长的相关关系,阐明了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形成的林隙对其天然更新影响的内在机制。方法在油松人工纯林设置4种林隙等级,即林隙直径和冠层平均树高之比分别为L-I(0.75 H)、L-II(1.00 H)、L-III(1.25 H)(H为冠层均高)和对照(CK,林冠下),每种林隙等级设置3个重复,并根据边界木的平均冠幅将每个林隙分为林隙中心区域(B),林隙边缘区域(C)和林隙周边区域(D)。调查了油松更新状况,同时测量生长旺季的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等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林隙等级下物种组成和生长状况的差异性,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①所有林隙等级中油松更新苗数量均占绝大部分(> 82.6%),油松更新苗数量所占比例并没有显著差异(P > 0.05)。②林隙等级对总的更新苗平均密度、平均高度和平均当年高生长都有显著影响(P < 0.05),平均密度随着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值为1.72株/m2;平均高度随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值为120.41 cm;平均当年高生长最大值在L-II林隙中,为14.41 cm。③同一等级林隙内的不同区域对总的更新苗平均密度有显著影响(P < 0.05),且无论林隙大小,最大密度总是位于C区域,而更新苗当年高生长只有在L-II等级林隙内的不同区域间才有显著差异。④L-I和L-II等级林隙光合有效辐射与更新苗苗高和当年高生长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 < 0.05),而总的更新苗密度与土壤温度只在L-I等级林隙达到了显著的负相关水平(P < 0.05),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只在特定等级林隙中与部分更新特征显著相关。结论初步结论:油松人工林内,间伐产生的林隙对天然更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植物物种组成影响不大;林隙的大小主要通过影响光合有效辐射对油松更新状况产生影响;所研究的5个环境因子中,林隙光合有效辐射和土壤温度是影响更新苗更新状况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以长白山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3个不同大小的林隙(456.2、290.2、83.9 m2)为研究对象,在林隙内按照不等距分布设置气温和土壤温度观测点,对8月份林隙内不同观测点气温和土壤温度的连续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3个林隙内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隙中央位置的气温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温度在S-N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二道厚的聚乙烯无毒膜为底膜,铺膜深度为30~40cm,插秧后根据土质和渗水情况每平方米打孔0~10个(沙性土、漏水田不打孔,粘重不渗的土壤适量打孔)。经3年的田间试验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与完善,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与常规田相比,可节水60.3%;节肥32.2%;总根量增加了22.2%;增加有效分蘖3.9个;提高有效穗数17.2%;提早成熟5d,平均增产20%。  相似文献   

15.
麻城黑山羊选育效果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麻城黑山羊的生产性能。[方法]选用四川简阳大耳黑山羊公羊和麻城黑山羊母羊进行1次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自群繁育时,建立1个育种核心场与几个育种场,形成育种繁育体系,2006年对经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的生产性能指标进行观测。[结果]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公、母羊初生、3月龄、12月龄各阶段的平均体重分别比选育前提高了6.29%、7.78%、9.57%和5.71%、9.23%、8.97%,体尺指标也有提高;产羔性能十分突出,产双羔以上母羊比例高达82.30%,平均年产羔率达到346%;经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12月龄屠宰率为51.4%、净肉率为34.8%、肉骨比为3.88,与选育前相比,屠宰率有明显提高(P<0.05);繁殖性能也得到了改善。[结论]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的各项生产性能均得到提高,选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室内自然温湿度条件下,贮藏8个月,对两个不同类型柑橘(金瓜新系和吉品椪柑)的果实,进行其感官与内在品质特征变化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沙地区,外界因子如自然温度与相对湿度、膜等对其果实的贮藏性能,以自然日平均温度影响最大,包膜次之,自然日平均相对湿度较小。日平均温度在8.25~8.65℃,日平均相对湿度为71.3%~79.3%时,2个品种的好果率均为100%,果实感官品质均无明显变化;日平均温度高于16.5℃时,金瓜新系的好果率显著降低,下降19个百分点,吉品椪柑果皮出现浮皮,口感变淡。单果包膜可提高金瓜新系贮藏性能。吉品椪柑好果率高于金瓜新系,而金瓜新系果实感官内质优于吉品椪柑。  相似文献   

17.
The normal synovium forms a membrane at the edges of joints and provides lubrication and nutrients for the cartilag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the synovium is the site of inflammation, and it participates in an organized tissue response that damages cartilage and bone. We identified cadherin-11 as ess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novium. Cadherin-11-deficient mice have a hypoplastic synovial lining, display a disorganized synovial reaction to inflammation, and are resistant to inflammatory arthritis. Cadherin-11 therapeutics prevent and reduce arthritis in mouse models. Thus, synovial cadherin-11 determines the behavior of synovial cells in their proinflammatory and destructive tissue response in inflammatory arthritis.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2年至2004年云南省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新组合区域试验资料,对云杂5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杂5号产量的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均小于对照品种,因此具有较好的稳产性;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有效穗(c.v.%=9.77)>穗粒数(c.v.%=9.06)>千粒重(c.v.%=2.99);与产量相关程度为:千粒重(r3y=0.9323)>有效穗(r1y=0.8821)>穗粒数(r2y=0.7616);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为:千粒重(P3y=0.4895)>有效穗(P1y=0.4715)>穗粒数(P2y=0.1350)。因此云杂5号的优化高产栽培措施应以调控有效穗数为主,兼顾穗粒数和千粒重,以达到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柑橘果实囊衣发育和化渣性形成的规律,为改良柑橘果实化渣性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爱媛30’杂柑、‘诺瓦’杂柑、‘兴津’温州蜜柑、‘园丰’脐橙、‘纽荷尔’脐橙、‘安江’香柚和‘江永’香柚等不同类型柑橘果实为材料,在细胞及生理生化水平通过比较不同类型柑橘果实囊衣的超微结构、发育过程中囊衣的发育规律,分析囊衣细胞壁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结果】不同类型柑橘果实囊衣均表现出外侧面粗糙而内侧面光滑的特征;囊衣内侧面表面蜡质层明显,其下1—2层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壁增厚,囊衣细胞排列致密度由内侧面向外侧面逐渐降低。内侧面蜡质层及其下1—2层细胞形态变化、排列特征的显现是囊衣发育成熟的标志。柚类果实囊衣最厚、化渣性最差,主要原因是其囊衣细胞层数多、细胞体积大、果胶含量高。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柑橘类型果实在花蕾至落花期,其子房内部已分化出心室,未来形成囊衣的心室间隔细胞大小一致且排列紧密,尚无明显的囊衣细胞排列特征。随着果实的膨大及成熟,‘沙田柚’(Citrus grandis Osbeck cv. Shatianyou)果实囊衣发育成熟后细胞壁增厚期最长,厚度最厚且细胞层数多,果胶含量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