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麻是以采收韧皮纤维为目的的高杆作物,如何进行大量的株选和考种,直接影响育种工作的效率。为此,1982年至1983年对红麻主要农艺性状及茎中部纤维重与单株纤维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测量各性状的简便方法,其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种植密度对红麻纤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红麻纤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主要农艺性状值降低,个体发育受到影响;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红麻纤维产量降低,种植密度以18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红麻纤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主要农艺性状值降低,个体发育受到影响;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红麻纤维产量降低,种植密度以18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从1979年开始,我省红麻生产发展较快,年产熟麻(下同)均在100万担以上。但部分纤维品质存在强力偏低和强力不匀率偏高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生育期不足,收获加工等环节比较粗放所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红麻播种期和收获加工上采取了以下措施,来提高红麻纤维强力和降低纤维强力不匀率,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5.
红麻几个数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红麻几个主要数量性状单株纤维产量,株高,茎粗,皮厚,出麻率,单茎表面积之间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进行分析。旨在剖析性状间相互联系,如何通过性状的表型直接或间接选择为红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红麻韧皮部束纤维层的分离及纤维长度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亚氯酸钠一冰醋酸和草酸铵处理,将不同部位的红麻韧皮部束纤维进行分层,并测定各束纤维层的纤维细胞长度,探讨红麻韧皮部纤维细胞长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红麻韧皮部束纤维抗拉强度测定的样品准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5种处理方法分离红麻韧皮部束纤维层,测定各层束纤维的直径d及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max,计算束纤维的极限抗拉强度σ。结果表明,采用亚氯酸钠-冰醋酸和草酸铵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分离红麻韧皮部束纤维层,而且对束纤维的强度影响较小,可以作为红麻韧皮部束纤维抗拉强度测定的样品准备方法,对准确测定和研究红麻束纤维抗拉强度及其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红麻韧皮部束纤维抗拉强度的分布规律,将红麻大小植株不同高度、不同层次的韧皮部束纤维进行分离并测定抗拉强度。结果表明,红麻韧皮部束纤维抗拉强度随着植株大小、植株高度及束纤维不同层次的变化在横向和纵向分布上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推测与红麻纤维发育期间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红麻韧皮部束纤维抗拉强度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红麻韧皮部束纤维抗拉强度的分布规律,将红麻大小植株不同高度、不同层次的韧皮部束纤维进行分离并测定抗拉强度.结果表明,红麻韧皮部束纤维抗拉强度随着植株大小、植株高度及束纤维不同层次的变化在横向和纵向分布上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推测与红麻纤维发育期间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3个生态试验点研究了15份红麻优异种质资源的生态适应性和利用潜力。通过对生育期,纤维发育特性,株高,茎粗,皮厚和单株纤维重四个主要经济性状和纤维产量的联合评价研究及性状的变异分析,从中选出适合不同生态区推广种植和的利用的优良红麻种质。  相似文献   

11.
造纸用红麻品种的鉴定和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5~1986年对60个红麻品种(系)的干茎产量,皮、骨、髓比例和纤维形态等与造纸有关的性状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7804、,917等种的干茎产量和韧皮纤维含量较高、髓含量较低,纤维细胞较长,壁腔比较小,是较理想的造纸用红麻品种。马里裂叶、201、7803、722、433、280等品种(系)的莱些与造纸有关性状突出,可作为选育造纸用红麻新品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3个生态试验点研究了15份红麻优异种质资源的生态适应性和利用潜力。通过对生育期、纤维发育特性、株高、茎粗、皮厚和单株纤维重四个主要经济性状和纤维产量的联合评价研究及性状的变异分析,从中选出适合不同生态区推广种植和利用的优良红麻种质。  相似文献   

13.
播期对信阳红麻纤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阳市红麻不同播期的纤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的红麻最适播种期是5月5日。从5月15日后。随着播期推迟,纤维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逐渐降低。因此,在生产实际中。为确保较高的红麻产量,建议改夏麻为春麻。  相似文献   

14.
世界黄麻红麻及其同类纤维生产现状与贸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新奇 《中国麻作》1997,19(1):38-40
黄麻红麻及其同类纤维在世界天然纤维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仍是一些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出口创汇物质。但近十年来,黄、红麻市场看淡,生产面积和产量不断减少,单产低下,前景不乐观。本文根据政府有关统计资料,概况报道世界黄、红麻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与贸易现状。  相似文献   

15.
黄麻红麻及其同类纤维在世界天然纤维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仍是一些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出口创汇物质。但近十年来,黄、红麻市场看淡,生产面积和产量不断减少,单产低下,前景不乐观。本文根据政府有关统计资料,概况报道世界黄、红麻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与贸易现状  相似文献   

16.
陈安国 《中国麻业》2005,27(2):102-103
近年来,马来西亚从世界各地收集到红麻种质资源100多份,对其进行了农艺和经济性状的鉴定,为马来西亚红麻饲料和纤维品种栽培直接利用和选育高产、优质、高抗的红麻新品种提供广泛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红麻几个主要数量性状单株纤维产量、株高、茎粗、皮厚、出麻率、单茎表面积之间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进行分析 ,旨在剖析性状间相互联系 ,如何通过性状的表型直接或间接选择为红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红麻几个主要数量性状单株纤维产量、株高、茎粗、皮厚、出麻率、单茎表面积之间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进行分析,旨在剖析性状间相互联系,如何通过性状的表型直接或间接选择为红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亚氯酸钠-冰醋酸和草酸铵处理,将不同部位的红麻韧皮部束纤维进行分层,并测定各束纤维层的纤维细胞长度,探讨红麻韧皮部纤维细胞长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世界黄麻、红麻纤维产量在300—400万吨,初期至中期生产呈上升趋势,中期以后则呈下降趋势。产量印度居首位,孟加拉次之,我国第三。单产我国最高。黄麻、红麻纤维年出口量在50万吨左右,进口量在40万吨以上;纤维制品年出口量在100万吨以上,进口量在100万吨左右。由于聚丙烯合成纤维、散装和集装箱运输取代一部分黄麻、红麻纤维及制品,影响黄麻、红麻的产销。预计90年代在近期内黄麻红麻产销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将保持80年代中后期的产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