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山西杂粮生产现状、前景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全面分析山西杂粮生产现状、杂粮生产优势、杂粮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山西杂粮生产的四点对策: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扶持力度,整合杂粮力量;二是加强杂粮产前、产中、产后科研及推广工作力度;三是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四是加强宣传,树立品牌。  相似文献   

2.
2016 年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并明确提出要发展优质特色杂粮。我国是杂粮生产大国,杂粮种植历史悠久。杂粮在历史上以及灾害、战争年份曾一度是人们解决温饱的重要粮源。但一段时期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趋于精细化,以及受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杂粮的生产面积不断缩小,杂粮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对杂粮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发展杂粮生产对于落实新的粮食安全观,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政府对杂粮生产重视不足,杂粮生产面临种植分散、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政策扶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质杂粮,促进杂粮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振武 《新农业》2011,(1):16-17
一、辽宁杂粮基地分布及产品 1.杂粮基地分布辽宁杂粮基地主要分布在朝阳、阜新、锦州等地,基地数量主要随杂粮加工企业数量增加而增多,杂粮产品随市场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需求而扩大。据不完全统计,辽宁杂粮加工企业有400多个,经销点3000多家,比较大的杂粮加工龙头企业有14家。年加工原粮和初加工产量在15万吨。  相似文献   

4.
2016年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并明确提出要发展优质特色杂粮。我国是杂粮生产大国,杂粮种植历史悠久。杂粮在历史上以及灾害、战争年份曾一度是人们解决温饱的重要粮源。但一段时期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趋于精细化,以及受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杂粮的生产面积不断缩小,杂粮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对杂粮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发展杂粮生产对于落实新的粮食安全观,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政府对杂粮生产重视不足,杂粮生产面临种植分散、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政策扶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质杂粮,促进杂粮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杂粮营养丰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日益升级,人们对杂粮的需求特别是优质杂粮的需求日益迫切。山西是杂粮大省,如何发挥各地的优势,在杂粮产业化开发中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晋中市、长治市、吕梁市均积累了不少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6.
杂粮是一种健康营养食品,对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杂粮种植分布广泛且种类繁多,为做好河北省杂粮生产和稳定供给,笔者基于河北省杂粮生产历史变化、当前种植分布2个方面,选择2007年和2020年河北省杂粮生产县种植面积做对比,确定河北省杂粮种植分布在坝上、燕山和太行山及其山前地区、黑龙港流域等区域。最后从加强杂粮政策支撑;加大品种推广和更新速度;加大新技术示范推广应用;打造高端和健康杂粮品牌、推动杂粮生产;加大杂粮科研支持力度;加强宣传、扩大消费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西特色杂粮中的名优特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山西种植的主要杂粮——谷子、燕麦、黍稷、高粱、荞麦、薯类等作物中有代表性的名优特品种作一简单介绍,目的是在我国发展特色杂粮产业化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和挖掘杂粮作物名优特品种的优势和潜力,让名优特杂粮品种在我国杂粮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廊坊文安县是河北省小杂粮之乡,文安杂粮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拥有北方最大的杂粮购销加工基地,有"中国杂粮看河北,河北杂粮看文安"的说法。种植品种主要包括红小豆、绿豆等20余系列百余品种,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杂粮种植逐步向杂粮加工购销转型。目前全县拥有杂粮购销加工企业近百家,成为北方最大的粮食购销加工基地。文安县以推进杂粮上档升级为推进产业升级的突破口,以杂粮品牌提升作为主基调,紧紧围绕文安县小杂粮这一产业做大做强,突出县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统筹制定本县农产品品牌发展规划,分年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农产品品牌,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和优质产品的品牌企业予以资金奖励。结合文安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业总体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品牌,力争通过杂粮产业品牌建设的上档升级,全方位拉动全县产业兴隆、农业进步。  相似文献   

9.
一、发展杂粮经济的有利条件 杂粮泛指小品种的谷类、豆类、薯类的总成。据权威部门考证,北纬40°-43°之间的地带是世界优质杂粮的主产区,而北票市恰好位于41°21′-42°30′,完全处于这一环形纬度带内,具备杂粮生产的区位优势。其二,气候类型匹配。杂粮生产需要充足的光照,适宜的降水,较大的昼夜温差。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杂粮种类众多,发展潜力较大,但消费水平较低。以河北省当前杂粮产业发展为背景,分析河北省杂粮生产的供求关系,基于河北省农业统计数据,采用线性方程预测未来河北省杂粮供求情况。结果显示,河北省杂粮当前及未来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预计2023年河北省杂粮缺口达248.6万t,需要通过省外或者国际贸易解决缺口问题。最后,从加强杂粮发展政策制定,打造河北杂粮、发展高端精品杂粮,加大科研力度、促进杂粮生产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河北省杂粮生产和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杂粮是我国特色优质农产品,无序落后的杂粮市场、名优杂粮品牌缺乏是制约我国杂粮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杂粮生产及品牌建设现状,剖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标准化生产、培育龙头企业、培养人们消费杂粮意识等途径创建杂粮名优品牌、推动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杂粮及杂粮饮料、杂粮酒开始在市场上兴起。在杂粮资源丰富的地方,不妨加工杂粮醋,以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3.
一、开发内蒙古自治区杂粮产业具有百亿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一是经济效益.如果以目前我国城市人口4.2亿人中以1亿人吃杂粮为计,按每年需求15.4克/人,可转化杂粮20亿公斤.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是杂粮生产大省,其种类众多,发展潜力也较大,但种植效益较低。基于2015—2019年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信息平台和河北省主要杂粮种植大户生产效益调查数据,利用比较效益模型(密切值法)分析杂粮与大宗作物比较效益和杂粮在各区域的比较效益。结果表明,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太行山区、太行山前平原区、滨海盐碱平原区、燕山山前平原区、燕山山区适宜种植不同的杂粮作物;不同的杂粮作物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了不同的效益。最后提出加强杂粮政策制定,打造河北省高端杂粮品牌,加大杂粮科研力度,加大宣传、扩大消费等建议,以期为河北省杂粮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杂粮是小宗粮食作物的俗称.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改变,杂粮已由食品配料转变为功能食品.但我国杂粮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我国杂粮制米、制粉及深加工多借用稻米或小麦加工设备,不能满足杂粮加工特异性要求,加工装备总体专业化、规模化和连续化程度低,能耗高、杂粮出率低;杂粮复配方式粗放,科学依据不足,杂粮功效基础研究薄弱.另外,杂粮...  相似文献   

16.
杂粮是干旱半干旱、老少边穷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来源,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改善居民饮食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杂粮生产和贸易形势进行研究,有助于把握杂粮的发展脉络,对促进杂粮产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利用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对杂粮生产和贸易形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生产方面,杂粮的生产面临下降趋势,谷子、高粱、大麦、绿豆和红小豆等品种的产量约占杂粮产量的一半,杂粮生产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云南、吉林、山西和河北,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的影响,杂粮的消费需求预计会有所增加,受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杂粮产量预计稳定增长,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在贸易方面,杂粮进口自2013年以来迅速攀升,出口自2009年以来呈下降趋势,其中杂粮进口以谷物类杂粮为主,出口以杂豆类杂粮为主,进口品种集中,出口品种多元化,杂粮总体处于净进口状态。受国内畜牧业和玉米产业发展的影响,短期内杂粮进口预计仍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加工杂粮醋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杂粮及杂粮饮料、杂粮酒开始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在杂粮资源丰富的地方,不妨加工杂粮醋,以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甘肃省武威市杂粮生产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市场前景的分析,提出武威市杂粮产业的发展途径是:加强优质杂粮品种的选育工作;依靠科技,提高杂粮产业的整体效益;建立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加快杂粮产业化建设的步伐;创新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河北省杂粮生产发展的要素变化,促进河北省杂粮生产效益提升,根据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信息平台和河北省杂粮生产调研两方面的信息数据,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河北省谷子、高粱、绿豆、红小豆等杂粮作物的生产要素投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河北省杂粮生产总费用呈现降低趋势,主因是新品种、新技术的使用降低了人工使用;杂粮生产中的化肥投入基本稳定;杂粮的种子投入费用缓慢增长、用量不变;杂粮生产中机械投入增加、人工投入减少。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河北省杂粮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发展我国杂粮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凡兰兴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0):1121-1124
杂粮营养丰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日益升级,人们对杂粮特别是优质杂粮的需求日益增多。在分析我国发展杂粮生产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发展杂粮生产的基本原则及政策选择。我国发展杂粮生产是增加粮食供给、发挥资源优势及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发展杂粮生产应遵循不占用主粮耕地、不破坏生态环境及不违背农民意愿的原则,并不断扩大杂粮种植户的规模及企业参与范围、转变政府支持方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