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通过对塞罕坝机械林场近几年人工林的调查和数据汇总情况,分析了华北地区人工林资源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满足对人工林的多种功能,从强化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优化林业管理措施和加强基层林区的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相关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2.
桉树凭借其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与高适应性等优势,近年来在世界各地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成为了主要的人工林树种之一,但桉树人工林种植带来的生态问题也愈发严峻。本文基于这一现状,首先从土壤问题与生物多样性问题两个角度,对桉树人工林种植产生的生态问题进行阐述,并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推进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3.
张东良 《花卉》2019,(2):273-273
落叶松作为一种常见的松树树种,分布范围较广,是我国广泛种植的针叶林之一。目前,以落叶松人工林为主的种植方式俨然成为实现林业长足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落叶松人工林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所带来的病虫害问题不容小觑,严重制约我国落叶松人工林的质量安全。针对于此,我们必须结合当前落叶松人工林出现病虫害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加强对落叶松人工林病虫害问题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吉林省的人工林抚育采伐作业作为实际分析对象,对人工林抚育采伐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指出了相关解决举措,希望能够为吉林省的人工林抚育采伐工作提供相关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是小陇山林区目前营林主要树种之一,在阐述落叶松人工林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今后落叶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与对策,为科学经营发展落叶松人工林提供理论基础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桉树人工林的种植水平,实现森林系统的平衡与循环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讨论了桉树人工林的生态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简要介绍文冠果资源分布和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文冠果人工林资源培育技术及在工业、药用和保健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人工林资源培育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和今后产品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木材资源是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长期以来,人们不加节制的对森林资源进行乱砍滥伐,导致森林资源的面积迅速减少,也给人们造成了很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量建设人工林。在进行人工林经营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近自然的经营理念,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人工林进行经营。基于此,本文对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进行概述,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了现阶段人工林实现近自然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华山松是松科松属中的常绿乔木树种,此类树种原产地在中国。华山松自身木质良好,同时育苗过程相对容易,因此在中国西部地区得到了广泛种植,在恢复植被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华山松人工林的间伐工作也相应成为新时代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华山松人工林间伐情况为依据,分析了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特性的影响、抚育间伐对天然更新特性的影响、抚育间伐对植物多样性特性的影响等,以期为同行业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及发展思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树种,在林业建设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提高监管能力,促进森林系统合理的循环和平衡,有利于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桉树人工林的生态问题和发展思路进行探究,探讨桉树人工林的具体发展。  相似文献   

11.
桉树人工林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野外作业风险系数大、生产工序多且复杂等诸多不安全因素,存在安全生产、可持续经营、高产稳产的问题,需要对桉树人工林的质量、产量、安全制定管理措施和解决对策,平衡生态健康和持续经营,提高桉树人工林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高效高产增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够提高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病虫害生物治理的能力,提出了森林健康这一理论,其依据可操作性、适应性以及科学合理性等基本原则,对一些山区人工林中所存在各种问题,建立山区树种人工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森林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控工作的效益。鉴于此,本文将对森林健康理论的涵义加以论述,并且提出有效改进措施,从而实现山区人工林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工林作为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同时也具有森林的多种生态功能。早期人们只注重木材生产功能,不断缩短人工林轮伐期,使得地力衰退,危及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本文针对人工林的生态功能,提出生态轮伐期的概念,及其评估框架,最后展望了人工林的未来经营策略。旨在为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阶段人工林生产力尚处于低水平,人工林生产力提升任重道远,在确定人工林的培育方向的情况下,因人工林本身所需承担的社会功能有所差异,可选择不同的培育方法,通过遗传改良、适当造林方法、合理立地选择与适当调控、林分结构调控等方式有机结合,能够适度提升人工林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从人工林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种种群区系、土壤理化性质和生化特性,栽培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导致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提出了调整林分结构,保护林下植被、混交,林地施肥和土壤改良、科学营林等措施防止地力衰退;概述了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研究进展和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平泉县森林采伐管理改革的主要做法,对其改革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主要包括:商品林采伐限额有限、生态公益林采伐管理制度不尽完善、人工林育林基金不合理、房前屋后的树木范围规定过窄等.进而提出视各地林业资源给予相应采伐限额、完善生态公益林采伐政策、取消人工林的育林基金、拓宽“房前屋后”范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生态学研究领域,探讨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可以更好地揭示生态系统内植物-土壤养分元素相互关系。该文概述了国际上生态化学计量学在植物营养学以及森林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重点综述了国内生态化学计量学在林木营养方面研究现状以及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华北落叶松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并对秦岭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进行了展望,进而提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进一步研究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以期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并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冀北坝上地区主要人工林降雨再分配特征,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以林分结构相似的榆树(Ulmus pumila)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每场降雨2种人工林林冠截留各水文分量,分析其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榆树和樟子松人工林的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分别呈指数关系和对数关系。(2)郁闭度较小的情况下,2种人工林的林内降雨量与林外降雨量都呈线性关系。(3)榆树和樟子松人工林分别在林外降雨量为0.25 mm和4.58 mm时开始产生树干茎流,且与林外降雨量均呈线性关系;榆树树皮对树干茎流的阻拦和吸收作用大于樟子松。(4)2种人工林的林内降雨量均显著大于林冠截留量和树干茎流量;在降雨量较小时,林冠截留量显著大于树干茎流量,随着雨量级的增加,树干茎流量会超过林冠截留量。(5)风增大了榆树人工林的林内降雨量并减小了林冠截留量和树干茎流量,对樟子松人工林林冠截留各水文分量影响不大。综上所述,不同人工林对降雨再分配作用会受到降雨量、树干、林冠等特征和风的影响,樟子松人工林的林冠截留作用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9.
油松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对油松人工林的生长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油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有重要意义。因此,分析油松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措施,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龙 《现代园艺》2023,(2):47-49+52
阐述人工林发展的意义、人工林未郁闭前发展过程和未郁闭前管理必要性,探索人工林郁闭前的经营管理技术措施方式,总结和推广管理经验,以促进人工林发展,提升林木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