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江苏主要产茶区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在主要发生区进行茶尺蠖病毒杀虫剂的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苏州市、无锡市为茶尺蠖发生区,南京市、扬州市为灰茶尺蠖发生区,镇江市、常州市为混发区;在低龄幼虫期,每667 m~2茶园使用150 mL茶尺蠖病毒杀虫剂防治灰茶尺蠖和茶尺蠖,防效分别为77.4%和77.3%;在高龄幼虫期,采用病毒杀虫剂与植物源农药混用,防效为99.6%。采用发生期预测为配套手段,在第1代孵化高峰期应用病毒杀虫剂,可作为茶尺蠖病毒杀虫剂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2.
面对害虫的防治和抗药性问题 ,农民开始采用综合的或区域性的害虫管理计划 ,最大限度地使用“软”选择 ,如诱集作物、蛹爆裂和生物杀虫剂 ,这些措施对益虫如捕食性蛛蜘、甲虫和寄生蜂来说是“软”的 ,但对害虫如棉铃虫是“硬”的。生物杀虫剂简单地分两类——活的和死的 ,它们都是从活的有机体上获得的化学复合物 ,一些是有毒的 (如 Bt) ,另外一些是阻止取食 (如 Neem油 )。以病原体为基础的杀虫剂很多 ,在澳大利亚最著名的棉铃虫病毒是在 Gemstar上发现的 ,在世界范围内还有许多以病毒、真菌、线虫和细菌为基础的杀虫剂。在世界上销售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杀虫剂对防治蔬菜害虫小菜蛾的效果研究。[方法]通过利用4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治试验,找出对小菜蛾幼虫防治的有效方法。[结果]4种药剂对甘蓝小菜蛾幼虫均有防效,5%康宽的防治效果最好。[结论]建议推广使用5%康宽,可对小菜蛾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4.
茶树害虫的病毒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坤山 《中国茶叶》2005,27(6):35-36
茶树害虫的防治,过去多采用化学防治,致使茶叶农药残留问题突出,影响了茶叶出口和食品安全.近年来,为了满足无公害茶,尤其是有机茶生产的需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已研制出两种茶园专用病毒杀虫剂(茶尺蠖病毒杀虫剂和茶毛虫病毒杀虫剂),并先后在浙江、江苏茶区大面积推广试用.由于病毒杀虫剂使用的要求、效果的发挥等与化学农药不同,因此,各地在防治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有利于病毒防治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并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现对病毒防治中的有关问题作一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作者于1971年7月将人工饲料饲育的茶小卷叶蛾(Adoxophyes fasciata)子代用苹果叶饲养时,发现一种细胞质多角体病毒。将这种多角体病毒的悬浮液搀合到人工饲料中,使幼虫吞食感染,取感染的幼虫进行病理组织学研究。将感染幼虫的中肠用固定液固定,包埋在石蜡中,作成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药剂防治高龄稻纵卷叶螟幼虫的药效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以5%锐劲特悬浮剂和20.2%稻卫乳油的防治效果和保叶效果最好,且药效期长、持效性好.40%毒死蜱、25%贝伐、三锐(三唑磷)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速效性好,在特大发生的暴发年份,2类杀虫剂应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二化螟是危害水稻的重要害虫,其钻蛀为害,防治困难,严重威胁水稻生产。本研究对感染二化螟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筛选和感染特性进行研究,期望为水稻钻蛀害虫危害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方法】自越冬代二化螟幼虫体内通过组织分离筛选,获得野外感染二化螟的昆虫病原线虫,室内接种实验分析分离昆虫病原线虫对二化螟的感染活性和作用特性。【结果】自然罹死二化螟幼虫体内分离获得野外感染的昆虫病原线虫N-Yz1,接种4龄二化螟幼虫导致感染并死亡,后期虫体内产生大量形态一致的侵染期线虫(IJ)。形态学观察结合r 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分离昆虫病原线虫隶属于斯氏线虫属,与已鉴定种小卷蛾斯氏线虫同源性达99.87%。昆虫病原线虫N-Yz1对不同龄期二化螟幼虫都有较高感染致死作用,40头(IJ)的线虫接种剂量,对低龄(2~3龄)二化螟致死速度快、致死率高,接种24h就出现感染致死个体,48h后幼虫全部死亡。高龄幼虫(4~6龄)感染致死速度较慢,死亡高峰发生在接种线虫后的48 h。N-Yz1接种剂量与二化螟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剂量超过30IJs/头时,4龄二化螟感染死亡率达90%以上。N-Yz1对二化螟幼...  相似文献   

8.
美国1985年沿着玉米地带连续出现用土壤杀虫剂防治玉米食根虫(rootworm)效果不稳定的问题。象作物轮作,选种适宜的杂交种,加强对玉米食根虫成虫的监测及恰当使用有关土壤杀虫剂,都是专家们为1986年提供的一些防治策略。轮作为改进防治,昆虫学家们把轮作放在首位。如考虑各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田块都用一种轮作制。最危险田块应先轮作。最近,  相似文献   

9.
1987年在哈尔滨从大豆叶毒蛾(Orgyia antiqua L.)感病致死幼虫体中分离出核型多角体病毒OaNPV一株。选1龄和3龄大豆叶毒蛾幼虫作试虫,分别用5个病毒剂量或浓度,采用定量滴叶法进行毒力测定。对应用感染剂量和感染浓度二种计量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1龄幼虫感染剂量或浓度与死亡率回归直线方程分别为y_1=4.94+0.67x_1和Y_1=3.58+0.67X_1致死中量(LD_(50))为1.2PIB/虫,致死中浓度(LC_(50))为1.4×10~2PIB/ml;3龄幼虫感染剂量或浓度与死亡率回归直线方程分别为y_3=3.80+0.49x_3和Y_3=3.01+0.49X_3,致死中量为2.6×10~2PIB/虫,致死中浓度为1.1×10~4PIB/ml。以1.026×10~2、1.026×10~4、1.026×10~5PIB/ml病毒分别处理1龄幼虫所得致死中时(LT_(50))分别为8.9、5.7和4.5天;以1.026×10~2、1.026×10~4和1.026×10~6PIB/ml病毒分别处理3龄幼虫所得致死中时分别为9.4、8.4和4.9天。结果看出OaNPV对大豆叶毒蛾的毒力较高,对用于该虫防治实践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香根草能有效诱集水稻螟虫产卵,且孵化的幼虫取食香根草一定时间后死亡,可用于水稻螟虫的田间防控。但田间防治往往是多种防治措施相结合。为了研究取食香根草后的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度,【方法】利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氟虫胺、氰氟虫腙、阿维菌素、毒死蜱8种常用杀虫剂对水稻大螟和二化螟的毒力作用,以及取食香根草后螟虫对这些药剂的敏感度变化。【结果】8种杀虫剂(氰氟虫腙,甲氨基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茚虫威,毒死蜱)对大螟的LC50依次为1.04,1.40,2.67,3.48,7.59,13.03,16.57,23.28 mg/L;对二化螟的LC50依次为1.94,2.07,4.20,8.93,9.72,17.63,9.51,64.68mg/L。与取食水稻的螟虫比较,香根草饲喂3d后,大螟幼虫对8种药剂的敏感性均有所提高,致死率提高13.3~22.2个百分点,其中,对氯虫苯甲酰胺、多杀菌素、氟虫胺、氰氟虫腙、毒死蜱的敏感度显著提高;而香根草饲喂后的二化螟幼虫对所有测定药剂敏感度均显著提高,致死率提高26.7~33.3个百分点。二化螟幼虫对所有测定药剂敏感度升高更为明显。【结论】初步明确了水稻螟虫取食香根草后对杀虫剂的敏感度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选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基因组中序列特异性很高的p16基因为目标基因,通过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转化获得含p16基因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进而以经测序鉴定的p16基因的PCR纯化产物作为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模板,稀释后建立SYBR Green I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统计分析显示标准品浓度的对数值与Ct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1)。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02,扩增产物形成单一的特异性熔解峰,组内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同时分别对含有其他茶树害虫病毒和不同浓度的茶尺蠖病毒产品的样品进行检测,能明确样品中是否含有EoNPV及含量。根据已建立的方法对感染病毒后不同时间段的茶尺蠖幼虫进行检测,每克幼虫样本内p16基因拷贝数的增殖倍数对数值与感染时间呈正相关(R2=0.9935),可以获得茶尺蠖幼虫感染病毒后不同时间的增殖动态。上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定性定量鉴定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可用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类生物农药的检测和感染过程检测。  相似文献   

12.
王敏鑫  梅菊芬  邵元海 《茶叶》2021,47(4):214-217
主要从天敌资源、信息化合物和微生物源农药三个方面对茶尺蠖生物防治技术进行概总结概括,重点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的使用技术及无锡地区使用方法进行介绍,病毒制剂对低龄期幼虫防治效果较好,虫口密度较大时也可与植物源农药混用施用.  相似文献   

13.
选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基因组中序列特异性很高的p16基因为目标基因,通过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转化获得含p16基因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进而以经测序鉴定的p16基因的PCR纯化产物作为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模板,稀释后建立SYBR Green I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统计分析显示标准品浓度的对数值与Ct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1)。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02,扩增产物形成单一的特异性熔解峰,组内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同时分别对含有其他茶树害虫病毒和不同浓度的茶尺蠖病毒产品的样品进行检测,能明确样品中是否含有EoNPV及含量。根据已建立的方法对感染病毒后不同时间段的茶尺蠖幼虫进行检测,每克幼虫样本内p16基因拷贝数的增殖倍数对数值与感染时间呈正相关(R2=0.9935),可以获得茶尺蠖幼虫感染病毒后不同时间的增殖动态。上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定性定量鉴定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可用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类生物农药的检测和感染过程检测。  相似文献   

14.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剂是对人和环境友好的安全型细菌杀虫剂。目前Bt杀虫剂已被广泛应用,但因使用剂量较大,导致防治害虫时费用过高。若在生物防治中使用超高效的细菌杀虫剂,就可降低其使用剂量。Bt 00-50-5菌株是从美国引进的高效杀虫菌株,其晶体蛋白的特征分析尚未完成,其毒素的作用机理研究也未进行。本项目即将开展如下研究:(1)先用具有特异性杀虫功能的Bt 00-50-5菌株进行发酵,继续完成对防治中国害虫防治效果的评价;再分析细菌的编码杀虫毒素基因和毒素  相似文献   

15.
古田县大桥镇茶场一九八四年133.6亩茶园发生茶毛虫为害,其中严重者38亩,古田县茶业公司派出技术人员,使用福建省茶科所提供的六十克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尸,播毒复制毒尸生产病毒进行防治。病毒的生产:(1)为田间采集四、五龄幼虫,室内感染后收集的虫尸;(2)选用田间四、五龄高密度虫源,喷洒病毒及时回收感染死亡的虫尸。然后将茶毛虫毒尸加少许清水捣碎,充分磨细,经双层纱布过滤,亩加清水150—200市斤常规喷雾。一般四、五龄感病虫尸每头约含5亿个多角体,10头虫尸约重一克,每亩茶园用50—  相似文献   

16.
一、卷叶虫类的颗粒体病毒茶小卷叶蛾(Adoxophyes SP)的颗粒体病毒(略称AoGV)已经搞清了它的形态、性质、病原性以及大量饲养方法等。以苹果小卷叶蛾为对象也在苹果园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且显示出其实用价值。被AoGV感染后的茶小卷叶蛾幼虫,体色变成白至黄白色,在化蛹前致死,但是,没有彻底死以前此虫与健康虫一样,继续进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防治油菜萝卜蚜,科学合理使用药剂,研究不同种类杀虫剂对油菜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的毒力及作用机制,并调查2种杀虫剂拌种后在芥菜型油菜叶片的残留.结果表明,供试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萝卜蚜的毒力大于拟除虫菊酯类和烟碱类杀虫剂,12种杀虫剂中毒力最大的是灭多威和乐果,致死中浓度(LC50)...  相似文献   

18.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模拟天然除虫菊素合成的一类新型杀虫剂。它具有杀虫力强,击倒快,杀虫谱广,残效期长,用药量少,对高等动物毒性较低,使用安全,并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在自然环境中易分解,残留量较低等特点。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始广泛地使用这类杀虫剂防治棉花害虫,效果理  相似文献   

19.
茶尺蠖是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我站茶园发生的主要是油桐尺蠖,其为害的严重性,猖獗时并不次于茶毛虫;茶树被害后,叶片无存,造成严重減产。我站茶园1958年被此虫危害的茶树过50%,經积极防治,方未猖獗成災。为彻底防治茶尺蠖(油桐尺蠖),我們在观察生活史的同时,进行了防治方法的調查研究。兩年来除初步肯定了敌百虫(500—1000倍)、DDT(400—600倍)毒杀幼虫,扑打和用草把诱杀  相似文献   

20.
F·G·马克斯威尔等(1972)指出,由于昆虫抗药性日益增多的问题,法律对某些杀虫剂禁止使用,公众对环境污染的愈来愈关心,这都迫使人们不能不格外强调抗虫品种的力量。由于今后防治害虫时,把栽培,生物,以及选择性的因素结合成为综合的害虫治理系统,在一些抗虫性程度相当高的情况下,抗虫性本身就足以控制害虫(Painter 1968),即使作物对害虫只有低度抗性也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