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北京山区主要造林树种刺槐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通过研究不同立地因子对人工刺槐林高生长与径生长的影响来分析刺槐的适地性。结果表明:土壤厚度、坡度是制约人工刺槐林高生长的最重要因子,坡位、土壤类型是影响人工刺槐林高生长的重要因子;土壤厚度是制约人工刺槐林径生长的最重要因子,坡度是影响人工刺槐林径生长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确定了影响北京山区刺槐人工林生长的主导因子,可以为刺槐造林地的选择和科学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工刺槐林平茬综合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槐的适应性极强,即使在土层很薄而母质层较厚或岩石松软破碎、岩石缝隙发达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长.且因槐叶及嫩枝是高蛋白饲料,山区群众在畜牧养殖业发展中,已逐步认识到刺槐饲料是一种廉价优质的饲料资源,刺槐饲料林在山区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在开发利用及经营管理上还很粗放.在这里,简要介绍一种刺槐饲料林管理技术--平茬综合技术,使刺槐林由乔木用材林向灌木饲料林转变.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水土保持树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华北石质山区3种30a生典型树种刺槐、侧柏和栓皮栎林为对象,研究各人工林地及对照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样地土壤质量指数。结果表明:1)侧柏林种植对土壤粘粒体积分数和孔隙度的提高作用最大,刺槐林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土壤粉粒及含水率,栓皮栎林对土壤硬度降低作用最大;2)侧柏林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积累作用最大,刺槐林对土壤速效磷增加作用最好,而栓皮栎林则有利于土壤速效钾的累积;3)综合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得到侧柏、刺槐和栓皮栎林地土壤质量指数分别为1.42,0.99,0.53。刺槐、侧柏、栓皮栎等3种树种均显著提高了土壤质量,且不同水土保持林土壤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在华北石质山区水土保持林构建中,可以选择侧柏作为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4.
刺槐在辽西地区植被中分布广泛,为缓解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禁牧对山区人民畜牧养殖的矛盾与束缚,发展刺槐复层异龄林营造,开发刺槐巨大的生物潜能,促进林业和畜牧业及各业对林产品需求的协调共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刺槐是华北地区用材林和水土保持林的优良树种之一,具有耐旱耐瘠薄,尤其在片麻岩山区造林,显示出极强的生物学特性。但采用常规鱼鳞坑整地造林成活率较低,前期苗木生长缓慢。为了提高片麻岩山区阳坡造林成活率,我们于1996年进行了反坡整地对提高刺槐造林成活率的...  相似文献   

6.
刺槐是锦州地区的主栽树种之一。全区有刺槐人工林一百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多年来由于没有具体划分林种,培育措施基本是千篇一律,致使刺槐生长速度慢,没有充分发提效益。特别是随着刺槐林面积不断扩大,对划分林种的要求更加迫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济南南部山区水源涵养林的保水功能,以侧柏林、黑松林、刺槐林和荆条林为对象,对其土壤水文特性和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侧柏林、黑松林、刺槐林的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饱和贮水量、涵蓄降水量、有效涵蓄量整体高于荆条林,而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非毛管持水量整体低于荆条林.其中侧柏林的毛管孔隙度、总...  相似文献   

8.
沂山刺槐人工林立地质量数量化评价低产林分改造的研究课题组(山东省林科所)刺槐是山东省山区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它适应性强,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差异较大。因此,合理选择造林地成为提高刺槐林分生产力的关键技术。1991年我们在临朐县沂山林场对现有刺槐林进...  相似文献   

9.
<正> 我省的刺槐山地造林,自五十年代在太行山区试验成功之后,很快在全省各山区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省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但对山地刺槐林的经营、更新等技术问题尚缺乏经验。山地条件差,太行山区尤为突出,生长20年左右的刺槐林已出现过早衰退现象。不少生产单位,由于急于用材,有的进行径级择伐,有的进行皆伐更新,有的则只看到问题的存在而没有解决的办法。在山地刺槐林的经营、更新上出现了看法不一、说法不同、作法无章的混乱现象。这就从生产实际上提出如何处理山地刺槐林的技术问题。最近参考外省的报道材料,对照我省太行山区部分社队的经验,对山地刺槐林的皆伐更新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现就调查材料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响辽宁省刺槐林分生长的生态因子进行分析,找出了制约刺槐林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并提出了刺槐林适宜发展的区域和分布,为全省营造刺槐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林型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杨树林、刺槐林的增产机理,本文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含量等方面,对杨树林、刺槐林与林外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杨树林和刺槐林较大幅度地改善了土壤孔隙度、含水量、养分含量等等;杨树林和刺槐林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刺槐是山东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研究现有刺槐林的林分空间结构,对山东省刺槐林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选取了位于泗水县黄山林场的刺槐林样地,对该样地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并对该刺槐林分的经营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陕北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长与土壤干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通过对陕北黄土高原南北 6个人工刺槐林样地进行标准地调查 ,结合树干解析与土壤含水量资料 ,分析了人工刺槐林树高、胸径、材积等指标的生长状况与土壤含水量亏缺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含水量的亏缺程度与刺槐林的生长有明显的一致性。南部的宜君降雨充沛 ,土壤含水量基本没有亏缺 ,没有产生明显的土壤干化现象 ,相应刺槐林的生长状况良好 ,没有产生衰退迹象。随着降雨量的减少 ,从富县开始 ,土壤含水量发生了严重程度不一的亏缺现象。富县样地因水分亏缺而形成的干化层已影响到了人工刺槐林的生长 ,林分已有了衰退的迹象。样地吴旗、安塞、绥德和米脂则土壤含水量亏缺严重 ,形成了明显的土壤干化层 ,并且严重影响到了人工刺槐林的生长和发育 ,导致人工刺槐林成为低效低产林 ,限制了林分的生态防护效益 ,说明这些地区属于不适宜人工刺槐林生长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药乡林场抚育采伐刺槐林的调查分析,其结果显示:药乡林场刺槐林抚育采伐的开始期为林龄10~11年,间隔期为4~5年,阴坡刺槐林首次抚育采伐采用中、小强度,阳坡采用中、大强度,二次抚育采伐都采用中强度,效果最好。抚育采伐后刺槐林分生长和质量显著提高,阴坡刺槐林的生长量明显高于阳坡。  相似文献   

15.
为给陕西渭北黄土高原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以尧山林场油松林、侧柏林、刺槐林等3种主要人工纯林为对象,利用常规测试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林地土壤肥力进行了测定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种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下降,腐殖质层pH值显著高于其他土层;刺槐林碱解N含量随土层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腐殖质层有效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层;油松林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侧柏和刺槐林;刺槐林土壤pH值和碱解N含量显著高于油松和侧柏林,速效K含量显著低于油松和侧柏林;土壤有效P含量油松林>侧柏>刺槐林;3种林分土壤综合肥力差异较大,肥力综合分值油松林(1.01)>侧柏林(-0.34)>刺槐林(-0.99);油松林有机质含量高、刺槐林碱解N含量高;油松和侧柏林地土壤碱解N亏缺,刺槐林地速效K缺乏。  相似文献   

16.
林海短讯     
我省将逐步放开刺槐更新采伐政策增加采伐指标9月29日,记者从全省刺槐林采伐管理工作现场观摩会上了解到,我省将加大刺槐林采伐迹地更新管理,逐步放开对刺槐成、过熟公益林更新采伐政策,增加采伐指标,促进刺槐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利用。  相似文献   

17.
人工刺槐林更新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桥山林业局建庄林场人工刺槐林采取两种更新后的径流情况观测、研究,分析总结出人工刺槐林的最佳更新方式,为刺槐林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刺槐耐旱耐瘠薄,生长迅速,深受群众喜爱,是辽宁西部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先锋树种之一。1958年以来,本地区营造的大面积刺槐水土保持林,已起到了明显的防护作用。现将刺槐水土保持林效应的调查和定位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如下,以供参考。一、刺槐水土保持林的营造和生长情况辽宁西部地区很多社队,在山水田综合治理中,大力营造了刺槐水土保持林。造林立地条件以侵蚀部位来划分,主要有分水岭防护林  相似文献   

19.
刺槐以其成活容易,生长迅速,抗虫害性强等特点颇受群众喜爱。多年来,各林场、乡村农民都非常重视刺槐的造林工作,营造了大面积刺槐人工林,随着时间的推移,七十年代营造的刺槐林逐渐进入近熟,成熟林阶段(刺槐近熟林21 ̄25年,成熟林26 ̄30年,过熟林30年以上),树林老化,生长降低,濒临停止,只有对这些林分进行合理利用和改造,才能加快更新造林步伐。  相似文献   

20.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是陕西省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尤以其耐干旱瘠薄、萌蘖力强、生长迅速等特点,而在渭北黄土高原的荒山荒地造林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早期营造的刺槐林已开始采伐利用。为了既准确又及时地反映刺槐林的资源状况、生长状况,满足林业基层单位对刺槐林经营管理的需要,本文在渭北黄土高原刺槐二元材积表的基础上,对渭北黄土高原刺槐分布较多、代表性较强的六个主要林场(岐山的崛山、永寿的槐平、扶风的野河、白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