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果实增色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颜色是果品的重要外观质量标志,它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和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提高果实着色度,便成为栽培管理的重要目标。下面就这方面的技术方法作一简要评述,以帮助广大果农正确选择应用。 1 果实增色技术的种类及特点 概括起来看,目前果实增色技术分为人工增色和化控增色两大类。人工增色的主要原理  相似文献   

2.
苹果人工增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由于采收过早、气候影响及结果部位遮光等原因 ,常常导致苹果着色不良 ,影响外观品质 ,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 ,增色已成为提高苹果质量的重要措施。1 激素增色法  1)喷施乙烯利。在苹果正常采收前10~ 30天 ,喷施 75 0~ 10 0 0倍的乙烯利溶液 ,并加入4 0~ 6 0mg/L的萘乙酸钠 ,可防止落果 ,同时药后果实全红或半红果明显增加 ,可达 80 %~ 90 % ,而且提高含糖量。但应注意只能喷施健壮树 ,同时使果面充分着药。 2 )喷施稀土。在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 2次喷 5 0 0~ 6 0 0mg/L的稀土溶液 ,对苹果着色和增加产量有明显作用 ,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苹果生产的不断发展 ,果实色泽日益显得重要。消费者在购买红富士苹果时首先看中果面颜色 ,其次是果实大小、形状等 ,并且红富士全红果非常走俏 ,价格高出同类果 0 10~ 0 .30元 /kg ,而着色较差的则不易销售 ,这说明果实着色度直接影响其商品性。为此 ,对红富士苹果增色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以进一步指导果树生产 ,提高果实的着色度。1 果实套袋首先选易于产生全浓红果实的早红富士、岩富10、2 0 0 1富士和烟富 6等品种 ,对果形端正、果个较大的中心果进行套袋 ,同时选用外黄白内黑或者外灰内黑的双层袋 ,其增色效果更明显。2 铺…  相似文献   

4.
由于采收过早、气候影响及结果部位遮光等原因,往往导致苹果果实着色不佳,影响外观品质,降低经济效益。现介绍几种人工使果实增色的方法。一、激素增色法1.在正常采收前10-30天,喷施750-1000倍乙烯利溶液,在乙烯利溶液中加入(40-60)×10(-6)的萘乙酸(或萘乙酸钠盐),可防止落果,同时喷药后的果实全红和半红果明显增多,且含糖量增加。喷施乙烯利时应注意:处理树必须健壮,同时使果面充分着药。2.在果实膨大期和果实着色期两次喷布(500-600)×10(-6)的稀土溶液,对苹果着色和增产有明显作用,能使80%-96%的果实…  相似文献   

5.
增色剂和叶肥促进红富士苹果着色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卜现勇  赵守银 《中国果树》1997,(3):18-19,22
增色剂和叶肥促进红富士苹果着色的试验卜现勇王志伟赵福贵赵守银刘德玉(山东省邹城市林业局,273500)(邹城市城前镇林业站)我市栽培的红富士苹果着色普遍较差,销售不畅、售价偏低,影响了果农的收益。1995—1996年,我们探讨了几种增色剂和叶面肥料对...  相似文献   

6.
郝军 《果农之友》2012,(7):42-43
怎样能使红富士苹果增色增甜是广大果农迫切关心的一个问题,现结合山东省招远市阜山镇果业站经验,谈一下如何使红富士苹果增色增甜。1改换良种品种是关键,把上色差的园片或单株,于上色时单独记录下来,春天改换成高桩、条纹、内膛易着色、果肉黄脆甜的烟富3号等。2果实套袋  相似文献   

7.
兼答山西读者贾四喜近年来,由于采收过早、气候影响、密植园树冠郁闭及结果部位遮光等原因,常常导致苹果果实着色不良,影响了其外观品质,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增色已成为提高苹果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下面介绍几种人工增色的方法。1激素增色法激素增色法应先进行小面积试验,再大面积推广。具体方法有:①喷乙烯利。在正常采收前10~30d(天),喷施750~1000倍的乙烯利溶液,并在其中加入40~60mg/kg的萘乙酸(或萘乙酸钠盐),既防落果,又可增加全红果和半红果的数量。但应注意选择生长健壮的树喷施,同时要使果面充分着药。②喷施稀土。在果实膨大期…  相似文献   

8.
随着果品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对果品外观质量愈来愈高的要求,生产着色好、外观优美的果品已成为苹果生产的必然趋势。为了顺应这一潮流,生产着色好的高档果品,本试验对两种增色剂的效果进行了试验,并进行了一定面积的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果品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对果品外观质量愈来愈高的要求,生产着色好、外观优美的果品,已成为苹果生产的必然趋势。为了生产着色好的高档果品,我们对两种增色剂的效果进行了试验、应用。现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1激素增色法①喷施乙烯利。在苹果正常采收前10~30天,喷施750~1000倍液的乙烯利溶液,并加入40~60毫克/升的萘乙酸钠,既可防止采前落果,同时药后全红或半红果可达80%~90%,而且提高含糖量。但应注意只能喷施健壮树,同时使果面充分着药。②喷施稀土。在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喷2次500~600毫克/升的稀土溶液。③喷布比久(B9)。于采果前45~60天喷1次1000倍的比久溶液。2叶面喷肥在果实生长的中后期,喷施2~3次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间隔10~15天喷1次,能明显促进果实着色;另外,在着色前和着色期喷施2~3次叶面宝、喷施宝、美果露、惠满丰等叶面肥…  相似文献   

11.
贾友江 《果农之友》2011,(10):43-43
秋季是红富士等晚熟苹果品种的果实着色期.在搞好肥水管理、秋季修剪等项工作的同时,应积极采取果实增色技术,可有效地提高果品质量,增加果园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水果的人工增色适时采收的水果,绝大部分都能反映出本品种具有的色泽和风味,但由于市场或运输上的需要、果实提前采收,或因气候的影响着色较差的,可采用人工增色,以达到本品种应具有的色泽,提高其商品价值。增色方法有;1.树上增色法在正常采收前10~30天,向...  相似文献   

13.
周吉生 《果农之友》2003,(11):15-15,25
果实的色泽是其重要的商品性状之一。果实显示不同色泽,除遗传因素外,影响着色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因子、矿质营养、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提高果实着色程度应注意以下几点:1适地适栽每个品种都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根据品种区划栽植,可充分发挥品种优势,生产出着色好的苹果,如元帅系,美国在华盛顿州、我国在西北黄土高原规划发展。2科学施肥、灌水2.1科学施肥氮素营养与果实着色关系密切。当土壤含氮量为0.07%~0.10%时,叶片含氮量为2.2%~2.4%时,果实红色发育好。如果5~6月施氮过多,则后期着色差。采前也不宜施氮肥。据试验:增施钾肥,全红果率比…  相似文献   

14.
甬优1号葡萄属于欧美杂种.为巨峰系第4代品种.四倍体。由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王鹤鸣1995年在藤稔葡萄园发现一株叶片、果穗与藤稔不一样的芽变株.同年8月经海盐县农科所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7%。果肉脆,味好,品质优于藤稔、巨峰。1999年通过鉴定。定名甬优1号.并认为是藤稔芽变。郑州成皋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11年从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引进该品种.种植于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虎牢关村丘陵地带。该品种在当地表现生长势中庸偏弱,枝条成熟度良好,病虫害少。综合性状俱佳。  相似文献   

15.
果品的外观鲜美是吸引顾客的第一印象。如今多数果农综合管理水平较差,光能利用率极低,造成果实成熟期着色不良,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了机遇。为了探讨高新科技产品在苹果生产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增色、耐贮、防落、防裂果等增质问题,我们对西安果友增色剂的应用效果作了较为系统的田间试验和全面的调查分析,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9月上中外和下旬在红富士苹果上各喷1次增红剂可改善果实着色。其中应用果友增色剂1盒加水125kg和苹果增红剂1号乳油2000倍液,着色指指数分别可达69.3和72.2,比套袋果实的着色指数76.5略低,但可溶性固形物比套袋果实高。  相似文献   

17.
怎样使红富士苹果增色增甜是广大果农迫切关心的一个问题,现结合作者多年经验,谈一下如何使红富士苹果增色增甜。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番茄果实穗数与品质之间的关系,确定品质最优果穗,以“原味一号”和“世纪嘉丽”2种不同类型番茄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番茄果实9个主要品质指标,分析了不同果穗各项品质指标的差异性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种番茄多项品质指标存在品种间差异,但随果穗数的升高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综合外观品质、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2种类型番茄品质均以第3、4穗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红富士苹果采收后,果实青色素在光的作用下,仍可转化为红色素,使果实在采摘后能进一步增色,这其中需要做的是以下几点。 1.适时采收 一般红富士苹果的最适采收期是10月25~31日。此时可以保证采果后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受光着色时间。 2.合理堆果 果实采收后可堆放在庭院的冷凉通风处。果堆高30cm左右,宽2.0~2.5m,长度不限。对着色差的果实可将果柄朝下,果实间稍留间隙单层摆  相似文献   

20.
对红芭拉蒂葡萄植株,分别喷布增色剂二氢茉莉酸丙酯5个剂型1号、2号、3号、A型、C型的3个不同浓度750、1000、1250倍液,以喷清水为对照,研究对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喷施2号剂型1000倍液增色、提高品质、增产效果最明显,单粒重6.46g,果粒着色度3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76%,666.7m~2产量1506.81kg。各指标均高于对照和其他剂型的;增色剂的各剂型各浓度对果实的光洁度、果粉厚度、汁液量没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