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建设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源保护林建设是保护森林环境,实现林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北京市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以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将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划分为生态型水源保护林、生态经济型水源保护林、经济生态型水源保护林3个林种和18种类型。最后提出了各类型水源保护林合理利用和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有决策部分和制定该区水源保护林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三洲田水库水源保护林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三洲田水库水源保护区立地类型、植被现状、水土流失及水污染等主要生态问题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和美化景观为目标,提出了三洲田水库水源保护林建设措施,并进行了总体规划。将水源保护林体系划分为7个功能区,并对各区水源保护林及其配套工程措施进行了合理布局与配置,使其形成良好结构的整体防护体系,达到防治水土流失和营造库区优美的生态景观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深圳水源保护区森林植被的现状为基础,指出该市水源保护林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提出建立以水源涵养效益为主,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林种、多树种水源保护林体系,使该地区具有稳定高效的生态环境,并具备发展的可持续性,以满足深圳森林植被、涵养水源、改善水质的总体规划要求。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水源保护林工程是保护市内水土资源的重要生态建设工程.本文阐述了松子坑水库水源保护林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征地、苗木选择、土质瘠薄等因素影响工程建设效果.通过上级部门沟通、选择适宜苗木、注重下层苗木建设、利用种植技术增加肥力供给等措施,可较好地解决水源保护林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提高苗木成活率、营建立体保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5.
密云水库北庄示范区水源保护林林种配置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源保护林林种的合理配置是密云水库水源保护林建设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根据北京市“八五”森林资源调查和实地调查数据,从发展经济与水源保护相协调的宗旨出发,以小班为研究单元,应用数量化理论(I)对水土流失有重要影响的主要立地因子进行了分析和排序,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密云水库北庄示范区339个小班进行了不重叠内在等级聚合分类,将示范区划分为6个立地类型。在分析各立地类型生态经济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水源保护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水源保护林水资源保护功能的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北京市密云县密云水库上游清水河流域现有水源保护林类型现状,对油松林、刺槐林、板栗林及混交林4个林分类型的截留降雨、枯枝落叶容纳雨量、林地土壤蓄水、减少地表径流及净化水质能力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最小消耗水资源和有利于水资源积累的前提下,水源保护林中的油松水资源消耗较少,混交林次之,刺槐林、板栗林最多。因此建议水源保护林营造应加大耗水能力小和净化水质的树种比例。  相似文献   

7.
官厅水库上游二级保护区水源保护林建设规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官厅水库二级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恢复官厅水库水资源的饮用功能为目标,提出了以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为主要功能的水源保护林建设措施规划,并从总体功能上把水源保护林体系划分为“三个功能带”,从库岸始,依次为过滤带、防护林带和封山育林(植被定向恢复)带,通过这三带水源保护林的合理布局与配置,结合必要的工程措施、农业耕作措施,使其形成具有良好结构的整体防护体系,达到保护水源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深圳市水源保护林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松子坑水库、铁岗水库等水源保护林的建设实践,结合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水源保护林功能的特殊性,提出了深圳市水源保护林的建设目标和一系列针对现有不同植被类型的建设和改造技术措施,并分别筛选了适宜的首选植物。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不同类型水源保护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科学营林,研究了黄前水库集水区不同植被类型水源保护林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时空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随着林型、植被不同而变化,6种植被类型中落叶阔叶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最高,酶活性最强,其次是针阔混交林地,针叶纯林和经济林稍差,而荒草坡地各指标均为最差;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在森林土壤不同土层中分布不同,两者均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内,随着土层加深,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均逐渐降低;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研究区6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季节动态分布为10月和4月较高8,月和12月较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说明土壤微生物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基于InVEST模型的大凌河上游汇水区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流域生态系统产水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及空间表达,为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及提高生态效率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2015年大凌河上游汇水区作为研究区,基于权衡多重生态系统服务、保护与发展的决策支持系统模型(InVEST模型)中的水源涵养模块(Water Yield),对大凌河上游汇水区水源涵养功能定量评价,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对水源涵养量进行归一化处理,识别其水源涵养等级。[结果](1)2015年大凌河上游地区水源涵养总量达1.82×109 m3,水源涵养量空间异质性明显。(2)归一化处理结果表明,水源涵养较高等级区位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中部、北部,水源涵养较低等级区位于内蒙古宁城县及敖汉旗北部、河北省平泉县。水源涵养中等级面积广泛,占据研究区面积的34.7%。(3)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朝阳县西南部为重要水源涵养区,应加强水源管理与保护。[结论]土地利用类型、气候因子、土壤质地等因素对水源涵养空间异质性有重要影响,水源涵养量空间分布不均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