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利用冻融破碎、乙醇沉淀及凝胶层析等手段从培养至平衡期后的扁藻和螺旋藻细胞内提取分离出不同级分的多糖,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乙醇体积分数范围沉淀的扁藻多糖的分子量比螺旋藻多糖的分子量略大,并且多糖中结合的蛋白质比螺旋藻多糖结合的蛋白质略高;但扁藻多糖的糖基含量、溶解度和相对黏度却低于螺旋藻多糖。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螺旋藻多糖和扁藻多糖中均含有硫酸基,后者还含有氨基。这些结果说明不同微藻多糖及同一微藻的不同级分多糖,其组成不相同,而且扁藻多糖比螺旋藻多糖更复杂。所得结果为2种微藻多糖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两种海洋微藻生长与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秋霞 《水产养殖》2011,32(1):20-23
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海洋微藻的生物量和多糖含量的研究,探索海洋微藻在不同温度下生长和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提高海洋微藻多糖的产量,增加其饵料价值。实验结果:20~25℃有利于微藻的生长,10~15℃则有利于微藻多糖的积累。不同的温度对微藻生长及体内多糖含量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海洋微藻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倪学文 《海洋渔业》2005,27(3):251-255
海洋微藻营养丰富,含有各类生物活性物质和微量元素。本文简要综述了海洋微藻生物活性物质(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色素、微藻多糖等)和海洋微藻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现代高新技术为海洋微藻的研究开发利用和产业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蜈蚣藻多糖纯化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蜈蚣藻多糖,通过对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清除效果的研究,评价了蜈蚣藻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对蛋白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的分析,比较了TCA法和Sevage法脱蛋白的效果,利用Sephadex G-150柱纯化蜈蚣藻多糖,并分析了其部分理化性质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蜈蚣藻多糖对·OH清除率的IC50为4.62 mg/mL,对·O2-清除率的IC50为0.62mg/mL,具有体外抗氧化效果;Sevage法脱蛋白效果优于TCA法,蛋白脱除率达85.55%,多糖损失率为15.93%;蜈蚣藻多糖是一种以多糖为主、含有糖蛋白的复合物,其相对分子量的分布范围在3.5×105 ~1.2 ×105 Da.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提取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最优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对目前已有的多糖提取方法进行筛选,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的方法,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木瓜蛋白酶添加量和提取次数这5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添加木瓜蛋白酶提取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方法最高效便捷,且当料液比1∶40,提取温度50 ℃,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2次,以及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2.0% 时,长茎葡萄蕨藻多糖提取率相对较高,可达到41.24%±0.09%。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示,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良好的清除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2.32和0.67 mg/mL。研究表明,使用优化后的木瓜蛋白酶酶解法能有效提高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提取率,且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可为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波及纤维素酶解法提取鼠尾藻多糖,探讨了功率、酶量、温度、时间对鼠尾藻多糖制备的影响,运用单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得出4种因素对鼠尾藻多糖提取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是时间、温度、超声波功率、酶量,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00 W、酶量3%、温度50℃、时间15 min;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添加纤维素酶比对照组提取率提高37.03%.  相似文献   

7.
蜈蚣藻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蜈蚣藻粗多糖产率为指标,比较分析了水提、碱提、酶解法及微波辅助提取等提取粗多糖的方法;以蜈蚣藻多糖得率为指标,研究了浸提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这三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之上,选取各因素的较优区域,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蜈蚣藻多糖提取工艺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蜈蚣藻多糖的产率最高,达到55.64%,且其最佳工艺为温度100℃、时间5h、料液比1∶60,按此工艺提取的蜈蚣藻多糖的得率为59.42%.  相似文献   

8.
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辅助提取红毛藻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pH、酶活性、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关键因素对红毛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多糖的抗光氧化活性进行探究。以单因素试验为依据选择因素水平,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基于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Design-Expert 8.0.5软件,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优化红毛藻多糖提取工艺,并测定红毛藻多糖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抗光氧化损伤作用。试验结果显示,酶辅助提取红毛藻多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选用果胶酶,pH 6.0、酶活性0.22 U/mL、酶解时间100 min、酶解温度50℃。优化条件下红毛藻多糖提取率为(16.60±0.13)%,接近预测值(16.72%),此优化工艺切实可行。同时,红毛藻多糖在0~2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抗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氧化损伤能力,当多糖质量浓度为10~20μg/mL时,细胞活力可恢复至96.53%~98.49%。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提取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最优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对目前已有的多糖提取方法进行筛选,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的方法,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木瓜蛋白酶添加量和提取次数这5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添加木瓜蛋白酶提取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方法最高效便捷,且当料液比1∶40,提取温度50 ℃,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2次,以及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2.0% 时,长茎葡萄蕨藻多糖提取率相对较高,可达到41.24%±0.09%。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示,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良好的清除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2.32和0.67 mg/mL。研究表明,使用优化后的木瓜蛋白酶酶解法能有效提高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提取率,且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可为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蜈蚣藻多糖降血糖及降血脂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建立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模型和高脂饲料高血脂小鼠模型,进行摄入不同剂量的蜈蚣藻多糖的动物实验,以测定的小鼠空腹血糖值、大鼠血脂水平[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肝脏的生化指标值,探讨蜈蚣藻多糖的降血糖、降血脂活性效果。结果表明蜈蚣藻多糖能显著降低高血糖小鼠的空腹血糖值及高血脂小鼠的TC,TG,LDL—C含量,提高HDL—C含量。蜈蚣藻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  相似文献   

11.
弧菌属细菌及其所致海水养殖动物疾病   总被引:70,自引:8,他引:7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弧菌病 (Vibriosis)是由弧菌属细菌 (Vibriospp .)引起的一类细菌性疾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生 ,其暴发性流行不仅给海水养殖鱼类、贝类及甲壳类等经济动物的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导致野生的海水鱼类、贝类及甲壳类大量死亡 ,因此 ,对该类疾病的研究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工作者的关注 ,是海水养殖动物病害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病原弧菌所致养殖动物疾病及其流行情况。收稿日期 :2 0 0 0 -0 6-0 5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点项目资助 (KZ95 2 S1 415号 )作者简介 :吴后波 ( 1967-) ,男 ,中国…  相似文献   

12.
安鑫龙  闫莹  赵艳珍 《河北渔业》2005,(5):19-20,29
首次对秦皇岛市中心的护城河和马坊河分别进行了水样采集,对河水中的浮游植物作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护城河两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分别属于硅藻、绿藻、蓝藻、裸藻和隐藻等5门中的12属,优势种群为隐藻;马坊河两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分别属于上述5门中的15属,优势种群为硅藻和绿藻。初步判定两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鱼类肠道菌群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莉莉 《水利渔业》2006,26(4):17-20
鱼类肠道存在着正常的细菌群落,这些微生物群为宿主创造生存的微环境,同时宿主也为它们提供生长繁衍的条件,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了统一的整体。综述了鱼类肠道菌群的研究意义、肠道菌群的形成、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组成、肠道菌群的作用。肠道菌群的作用主要包括辅助消化作用、肠道菌群的变化和免疫机能的相关性、对外来菌群和寄生虫的作用、提供营养物质等。  相似文献   

14.
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在青岛市内3区5个主要水产品批发市场连续采集贝类样品,其中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 gas 208个、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 169个、杂色蛤Venerupis variegata 169个,采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Novoviruses,NV)的感染,旨在为贝类食品的安全监控提供基础数据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牡蛎和毛蚶样品中NV检出率分别为10.1%和5.3%,而杂色蛤未检出,NV流行的季节主要是11月至次年3月,感染部位主要分布于贝类的消化道。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宁夏地区夏季不同模式养殖池塘的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征,采集了当地棚塘接力养殖(PT)、稻渔种养(DY)、土池养殖(TC) 3种模式的池塘水体样品,分析了其浮游微藻群落组成及其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共检出浮游微藻5门27属,总数量为1.52×104~2.39×108 ind./L,生物量为0.16~97.78 mg/L,数量多样性为0.03~3.31,生物量多样性为0.29~3.58。不同模式池塘的浮游微藻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T模式池塘的微藻群落无明显共性特征,蓝藻(Cyanophyta)、绿藻(Chlorophyta)和硅藻(Bacillariophyta)占优势情况均有出现,如拟鱼腥藻(Anabaenopsis sp.)、鱼腥藻(Anabaena sp.)、颤藻(Oscillatoria sp.)、盘星藻(Pediastrum sp.)、卵囊藻(Oocystis sp.)、小环藻(Cyclotella sp.)等;TC模式池塘的微藻优势属单一,分别以盘星藻、小球藻(Chlorella sp.)和微囊藻(Microcystis sp.)占优势;DY模式池塘的微藻多样性丰富,以小球藻、栅藻(Scenedesmus sp.)、盘星藻、卵囊藻、刚毛藻(Cladophora sp.)等绿藻和小环藻、菱形藻(Nitzschia sp.)等硅藻为优势藻。蓝藻生物量与水体中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宁夏地区夏季温度高、光照时间长,池塘水体中C、N营养高,易形成以微囊藻、拟鱼腥藻等有害蓝藻优势种群;调控池塘水质时应将其作为关键控制点之一,防控有害藻华暴发而导致减产降效的不良状况发生。  相似文献   

16.
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是指由于单位或个人将某种物质和能量引入渔业水域,损坏渔业水体使用功能,影响渔业水域内的生物繁殖、生长或造成生物死亡、数量减少,以及造成生物有害物质积累、质量下降等,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造成损害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采用饲养日本鳗鲡的传统方法来饲养欧洲鳗鲡,内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鳗病,其中狂游病发病急,死亡率极高,而红头病虽然发病稍缓,但极难治疗,死亡也较严重;二是各阶段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日本鳗鲡。本文对这两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斑点叉尾(鱼回)又名沟鲶,自1984年引进国内以来,以其适应性强,范围广,易养殖,产量高,效益好,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生产者、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鱼回)的有效养殖方式,我们于2001年在小浪底水库进行了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鱼回)试验.  相似文献   

19.
水库网箱养殖美国大口胭脂鱼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我场承担了绵阳市科委下达的“名、特、优、新水产品增养殖技术”项目试验 ,于 5月2 1日从湖北省水科所引进规格为 2cm的美国大口胭脂鱼 2万尾 ,并于 1998年 10月 2 5日放入网箱 ,进行大水面网箱养殖 ,到 1999年 10月 2 5日为止 ,经过 12个月的试验养殖 ,我们初步探索出了网箱养殖美国大口胭脂鱼的基本规律 ,积累了部分养殖经验 ,达到了预期的试验目的。1 材料与方法1 1 水库条件鲁班水库位于三台县境内 ,属大中型蓄水型水库 ,可养面积为 1 5万余亩 ,水深 2 0~ 70m ,平均30m左右 ,水库水质较好 ,年均换水量超过三分之一 ,溶氧…  相似文献   

20.
水库网箱养殖匙吻鲟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林添福 《淡水渔业》2003,33(3):53-54
匙吻鲟 (Polyodonspathula)隶属于鲟形目 ,白鲟科 ,匙吻鲟属。主要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由于匙吻鲟肉味鲜美 ,营养丰富 ,其卵可制成鱼籽酱 ,是一种价格高的名贵鱼类。除此之外 ,还可作为观赏鱼。因此 ,不论国际或国内匙吻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几年来 ,笔者主持进行了在池塘、工厂化水泥池进行养殖匙吻鲟试验 ,均获得成功。为了探索匙吻鲟在我市水库网箱养殖的可行性 ,笔者于 2 0 0 1年 6月 15日至 2 0 0 1年 11月 16日主持进行了水库网箱养殖匙吻鲟试验 ,现将试验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水域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