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毅 《福建农业》2009,(4):23-23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影响福安市城阳乡单季稻区的首要病害。在中稻秧苗期或分蘖期发生稻瘟病,往往造成成片稻苗枯死;抽穗期若穗颈瘟发生流行,则造成“白穗”或“半白穗”,秕谷率高.严重影响水稻生产。中稻发病后,一般年份减产20%,严重时可达八、九成,甚至绝收。近年来,我乡农技站在单季稻区积极推行经济有效的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在整个水稻生育期中抓住关键技术,严把品种、肥水管理和适时施药关口,从而控制了该病的大面积流行,达到高产优质生产水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稻瘟病是绥滨县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面积不断扩大,感病品种逐步增加。水稻受稻瘟病危害后一般减产10%~30%,高的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了解稻瘟的病症、发生流行条件及传播、防治技术、对水稻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病症种类与识别  相似文献   

3.
水稻稻瘟病发生规律研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绥棱县主栽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均在3.34万hm2左右,随着近几年水稻价格上升,农户种植水稻面积逐年扩大。由于目前种植的水稻品种多为优质品种,抗病性差,尤其对稻瘟病抗性较差,使稻瘟病发生面积有逐年加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的趋势。针对水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引起的水稻真菌性病害。稻瘟病使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威胁着水稻生产,不但造成水稻减产10-30%,而且降低水稻品质。本文对水稻抗稻瘟病研究进展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全面防治稻瘟病的综合策略:首先选择抗稻瘟病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其次运用水稻品种多样性防治稻瘟病技术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最后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稻瘟病。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2012年种植面积达22703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9.1%,总产量122273t,占粮食总产的28.8%,在我地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虫口夺粮、防病保粮"是确保我县粮食增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稻瘟病是平昌县水稻生产上重大的常发性病害,从苗期到成熟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来,由于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的大量种植,与之相对应的是水平抗性水稻品种种植面积急剧减少,稻瘟病的发生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加之气象因素、栽培管理的影响,为稻瘟病发生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导致了稻瘟病的流行和发生。2012年,稻瘟病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南充市稻瘟病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水平,切实减轻稻瘟病危害,采用GPS和GIS定位,系统监测和普查,品种抗稻瘟性鉴定,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和气象资料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南充市水稻稻瘟病发生流行区划,精准勘界和发生流行规律研究.首次明确了南充市稻瘟病的流行区划和精准勘界;首次探明了水稻稻瘟病菌越冬后侵染南充市的初始侵染源(即始见期)地点,发生特点,流行趋势和特点;明确了南充市水稻稻瘟病在田间存在4个流行高峰期,其中第1个流行高峰期发生面积对当年病害流行起着决定作用,5月底的累计发生面积与年发生面积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7;建立了孕穗末期病田率和蜡熟期病株率同年发生面积预测数学模型.对其成因探讨发现,导致南充市近年水稻稻瘟病重发及流行的内因是水稻品种抗稻瘟能力的降低或丧失,及稻瘟病菌致病力强的生理小种增加与更强致病力的小种出现;温度适宜和阴雨寡照偏多是造成稻瘟病在本市流行的外因.2001~2015年,全市水稻稻瘟病短期预报准确率达100%,中、长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比1997年以前提高5~15个百分点,促进稻瘟病防效提高15%~30%.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是越西县水稻的主要病害,严重阻碍了水稻生产的发展。本文根据当地品种布局,栽培管理等因子,对稻瘟病的发生、流行的影响以及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稻瘟病是黑龙江省水稻重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个别感病品种发病严重时甚至全田出现白穗,可导致颗粒不收。稻瘟病病原菌为无性世代属于半知菌亚门,稻梨孢菌。稻瘟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稻草和病种子上越冬。  相似文献   

9.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稻瘟病、稻纹枯病、稻白叶枯病是安徽江南地区水稻生长期间的主要病害,气象因子、栽培管理条件、品种抗性等是稻瘟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因素。针对水稻生育期病害,应加强发生前预防和发生期控制,明确防治重点,适时开展总体防治,选育抗耐病良种,合理施肥、科学管水,有针对性地进行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是福建水稻的一种重要流行性、灾害性病害,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曾在我省两次大爆发,一度成为严重制约我省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后来通过推广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品种,抓好综合防治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有效地控制了稻瘟病的为害。然而,近年来,我省稻瘟病在部分地方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尤其是2004年局部地区的一些品种因稻瘟病为害而近绝收,造成严重损失。为此,本文浅析2004年我省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今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是由子囊菌引起的最主要的水稻病害之一。目前只能采用传统的化学防治和种植抗性品种来控制。然而,由于病原菌小种遗传的多样性和致病性的快速衍变,新的抗病品种常常是很快丧失抗性。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稻瘟病便会迅速发生,造成大面积水稻减产。  相似文献   

12.
一、古蔺县稻瘟病发生特点 古蔺县地处川黔交界地带,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立体气候明显,昼夜温差大,海拔高低差异达1543m,水稻品种布局十分复杂,以致形成我县稻瘟病发生具有地域性强的特点。 1.发生区域大,发生程度重稻瘟病常发重发乡镇有丹桂、大村、桂花、龙山、鱼化、石宝、双沙、箭竹、大寨等9个乡镇,占全县26个乡镇的34.6%。  相似文献   

13.
稻瘟病是鲁西南滨湖地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连年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主栽品种的抗病性逐渐丧失,稻瘟病(主要是穗颈瘟)已成为当地水稻生产上的重大隐患。在过去的4年中,除2002年稻瘟病发生较轻外,2001、2003和2004年均发生较重,尤其2003年7~9月份阴雨天气多,水稻穗颈瘟在整个鲁西南滨湖稻区大面积流行,是1995年以来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1发病概况近几年鲁西南滨湖稻区水稻穗颈瘟的发生流行呈现以下特点:①发病面积大。2001~2004年水稻穗颈瘟发生面积均在1·36×104hm2以上,尤其大发生的2003年,水稻穗颈瘟发生面积达2·53…  相似文献   

14.
一、郫县稻瘟病发生情况 郫县地处川西平原,常年水稻栽插面积23万亩。水稻稻瘟病是全县水稻的重点防治病害之一,发病品种涉及杂交稻、常规稻、糯稻,主要发病品种为D优68、岗优527、岗优906等。2005年我县稻瘟病曾出现重发生。  相似文献   

15.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推广高产、优质、多抗品种,是增产内因 水稻是否高产、优质,品种选择是关键。我县土质特点不一样,在品种选择上要根据气候特点、土壤条件以及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选择品种。稻瘟病近年来在我县普遍发生,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应把稻瘟病防治作为水稻生产的主要技术之一。各地应当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并实行合理布局,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充分发挥品种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6.
2014—2015年水稻稻瘟病在长江流域的部分品种上大流行,本文在总结嘉兴市水稻稻瘟病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对发病原因进行分析,认为8、9月适温、多雨、寡照是病害流行的首要因素,部分主栽品种对稻瘟病抗性下降,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另外栽培方式和防治技术水平也是稻瘟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稻瘟病是平昌县水稻生产的常发性病害。通过调查,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种植品种、气象、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从而总结出了一套防控措施,为制定和指导稻瘟病防控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龙江省庆安县水稻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1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1.7%。近几年,水稻稻瘟病危害日趋严重,尤其2005年发生了水稻稻瘟病流行危害,流行发生面积达70万亩,减产水稻375万kg,损失600多万元。稻瘟病已严重威胁到我县水稻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头号杀手,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近几年,水稻稻瘟病不断发生,且流行迅速,病情严重,大面积造成自穗和秕谷,减产幅度高达30%,严重地块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优质稻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稻瘟病逐渐成为了吕巷镇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2019年—2021年,稻瘟病在个别水稻品种上发生严重,造成了较大的产量损失。现在总结分析近几年吕巷镇稻瘟病发生情况及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稻瘟病的具体防治措施,包括选育抗病性强的优质稻品种,科学进行施肥和药剂防治,提升综合测报及防治水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