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香蕉优良品种有广东香蕉2号、巴西蕉、威廉斯、8818.1号、8818-2号和台湾8号等。  相似文献   

2.
香蕉是福建省一大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漳州、厦门两地。2003年,我省种植面积2.97万hm^2,产量达83.79万t。我省大量种植的是Musa AAA cavendish亚组,一般称为中国香牙蕉或华蕉系;还有少量Musa ABB大蕉类。华蕉系(AAA)的染色体为3X,无法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方式获得品质好、抗性强的新品种,因此,从外地引进新品种成为香蕉选育种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香蕉(Musa spp)原产亚洲东南部和我国南部,为多年生常绿单子叶大型草本植物,属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植物。根据食用方式,广义上将香蕉简单分为鲜(甜)食香蕉(Desert banana)、煮食香蕉(Cooking banana)和菜蕉(plantain)3大类:在栽培品种上,世界上有近300个品种,而目前我国主要食用香蕉根据其植株形态特征和经济性状,可分成香牙蕉(Musa AAA Cavendish)、大蕉(Musa ABB)、粉蕉(Musa ABB Pisang Awak)、龙牙蕉(Musa AAB Sikl)和贡蕉(Musa AA Pisang Mas)5大类。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香蕉主栽品种之一巴西蕉(Musa AAA Giant Cavendish cv Brazil)幼苗为试验材料,经叶片喷施药剂进行预处理后转入人工气候箱进行模拟高温胁迫,研究大豆多肽(Soybean Peptide)对高温胁迫下香蕉幼苗生长的影响,从中筛选出高效的大豆多肽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5.
浦北是广西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县.全县香蕉种植面积超过8666.7公顷。为提高香蕉品种和产品质量,该县每年均进行666.7公顷以上的品种改造,选择高产、优质、高效的香蕉组培苗种植。香蕉组培苗具有品种纯正,适应性强,速生快长,同步苗群体一致,抽蕾齐一,提早成熟,蕉质好,产量高,不带病毒和病苗等优点。植后加强管理,8—10个月就可收获。“威廉斯B6、8818”、“巴西”、“台湾八号”等品种,一般株产25~80千克,在同等条件下要注意害虫及蚜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术快速测定169份香蕉种质资源的倍性,以期为香蕉遗传进化以及杂交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以‘小果野蕉’(AA)为内参,分析香牙蕉(Musa AAA Cavendish)、大蕉(Musa Dajiao)、粉蕉(Musa ABB Pisang Awak)、棱指蕉(Musa ABB Bluggoe)、龙牙蕉(AAB)、贡蕉(AA)、野生蕉等不同类型香蕉种质资源的染色体倍性。【结果】野生蕉、贡蕉均为二倍体,香牙蕉、棱指蕉、龙牙蕉均为三倍体,大蕉和粉蕉多数为三倍体,‘畦头大蕉’‘景洪野大蕉’‘粉杂1号’为四倍体。本研究中的香蕉杂交组合‘高州中把大蕉’ב那邦野蕉’、‘高州中把大蕉’ב广宁野生蕉’、‘高州中把大蕉’ב阿宽蕉’、‘华农中把大蕉’ב阿宽蕉’的后代均为四倍体,而‘广粉1号’ב那邦野蕉’为三倍体。‘海南红蕉’和‘飞亚-25’为三倍体。【结论】香蕉基因组和倍性十分复杂,根据形态特征鉴定香蕉染色体倍性,其结果可靠性很低。以嫩叶为材料,采用FCM技术可以快速、准确鉴定香蕉资源的倍性。  相似文献   

7.
李鄂平 《果农之友》2005,(10):31-31
为获取香蕉大面积优质高产,广西浦北县蕉农从种植到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更新技术,取得香蕉高产丰收,平均666.7平方米产量达2319千克。主要更新技术措施有:1品种更新过去种植香蕉以本县矮秆蕉为主,蕉果短小,质量差,产量低,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近几年来该县经过引进、培育了一批香蕉优良品种:威廉斯(B6、8818)、台湾8号、巴西蕉等,选用新品种后,产量连年递增。全县良种蕉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2合理密植经过实践证明,中秆蕉666.7平方米130~140株,株行距2米×2.4米;高秆蕉666.7平方米植110~120株,株行距2米×3米最为适宜。3改变种植方式一是…  相似文献   

8.
云南北热带及部分南亚热带四季都生产香蕉,且不受台风威胁,这在全国少有。1978~1997年全省香蕉产量增长了近14倍。本地的红河蕉、河口蕉口感好,但果穗较小、产量较低;外来品种果穗较大、产量较高,但口感较差。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共同愿望,做到产量既高,口感又好,近几年我省将引入的主要香蕉良种种植在两种不同生态环境:湿热(年降雨量1500mm以上,全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近似沿海香蕉产区)与干热(年降雨量不足1000mm,全年平均相对湿度70%以下),以生产上种植较为广泛的普通威廉斯品种为对照…  相似文献   

9.
以巴西蕉Musa AAA Cavendish cv.Baxi Jiao为材料,设置不同氮肥田间试验,并借鉴已有的巴西蕉叶面积建成模型,测量香蕉主茎不同叶位叶片长度和宽度及其对应的叶片干重,分析巴西蕉比叶重与叶位、主茎不同叶位最大叶片长与生物量、最大叶长与最大叶宽的关系,构建基于生物量的香蕉叶片主要几何属性模型。结果表明,比叶重与叶位的关系可用线性关系,叶长与叶重、叶宽与叶长的关系可用二次曲线方程表达。采用独立的试验资料检验模型,比叶重与叶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根均方差分别为18.97和12.32;叶长与叶重、叶宽与叶长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根均方差分别为11.16和5.36;各模型的dap15%,模型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机理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10.
香蕉(Musa L.)是由2个二倍体野生种Musa acuminata Colla(AA基因型)和Musa balbisiana Colla(BB基因型)种内或种间杂交进化而来,其B基因组中带有重要的优良基因。利用与香蕉B基因组相关的gypsy-IRAP分子标记,成功开发了一对SCAR引物,适用于鉴定尖叶蕉(AAw)、长梗蕉(BB)、香牙蕉(AAA)、贡蕉(AAcv)、大蕉、粉蕉(ABB)、粉大蕉(ABB)、龙牙蕉(AAB)以及四倍体香蕉(AAAB)等是否含有B基因组。  相似文献   

11.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材,以腐熟与未腐熟玉米秸秆替代草炭作为莴苣无土栽培基质中的主要材料,研究其对莴苣产量、叶面积、干物质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腐熟玉米秸秆∶蛭石=3∶1)基质配方最有利莴苣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检测了真姬菇菌丝对卡那霉素、头胞霉素、氨卞霉素、潮霉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氨苄青霉素对真姬菇菌丝生长基本没有影响,与对照比较3种抗生素不同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效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真姬菇菌丝对潮霉素非常敏感,10mg/L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真姬菇的菌丝生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真姬菇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扦插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朱莉  孙奂明  赵菲 《北方园艺》2010,(5):114-115
以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为试材,进行扦插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最适合北京地区直立迷迭香生产的插条类型。结果表明:在嫩梢、半木质化和完全木质化3种插条类型中,完全木质化插条生根早、根量大、分枝多,扦插效果最好,适合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保定市市售的3种类型共16种蔬菜中的Ca、Cu、Zn、Fe、Mn 5种矿质元素,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叶菜类蔬菜中的(Ca、Cu、Zn、Fe、Mn含量高于果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而不同品种的蔬菜其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油菜中的Ca和Mn含量最高,分别为7.6 g/100g和8.98 mg/100g;Zn含量最高的为香麦16.72 mg/100g,其次为菠菜12.63 mg/100g,洋白菜的Zn含量最低仅为0.73 mg/100g;菠菜中Fe含量最高138.43 mg/100g,其次为香麦111.11 mg/100g.综合分析结果,香麦、菠菜、油菜的Ca、Cu、Zn、Fe、Mn含量要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酸枣砧木进行嫁接前、嫁接后处理,在生长期嫁接达到高成活率是可能的。试验表明:在嫁接前20d(天)剪砧、嫁接后20d(天)左右去裙枝对提高成活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王琳  于军 《北方园艺》2006,(5):43-44
采用一、二年生优质的沙棘枝条,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对沙棘硬枝扦插成活率影响因子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以园土∶蛭石∶有机肥=5∶4∶1为扦插基质,用一、二年生优质的沙棘基部枝条作插穗,用浓度为200 mg/kg ABT2处理插穗,成活率可达73.5%。  相似文献   

20.
蔺红苹  李培 《北方园艺》2010,(3):138-140
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以添加2.5%、5%、10%、15%的椰乳为生长调节剂,研究大花蕙兰组织培养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1/2MS为基础培养基添加10%的椰乳增殖效果最好;对受到污染的原球茎进行消毒,发现5%的次氯酸钠25 min消毒效果最好;对不同大小的原球茎进行增殖,发现较小的原球茎产生的新原球茎覆盖率较高,2~3 mm的原球茎较为适合快繁;在增殖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泥土或木屑进行生根培养,效果较好;对根长达到3 cm以上的试管苗进行练苗及移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