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俞为洁 《农业考古》2006,(1):103-105
1991年,我曾在《农业考古》上发表了《试论河姆渡盆栽五叶纹植物》一文,认为五叶纹植物的原型应是万年青。2004年又在《农业考古》上发表了《再论河姆渡五叶纹植物》(下简称《再论》)一文,认为五叶纹陶块应是河姆渡人屋脊上的一种饰件。由于《再论》文短言简,心有未尽之意,今不揣浅陋,以“三论”为题续之。从1988年到2003年,我一直在浙江省博物馆工作,主要研究浙江的史前文化并进行相关的陈列展示。河姆渡遗址是浙江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经常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展览。五叶纹陶块是河姆渡遗址最重要的出土文物之一,又非常好看,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五叶纹陶块及河姆渡出土有类似植物纹样的文物进行归纳研究认为,河姆渡五叶纹陶块植物为烟草。相关文物反映出烟草在河姆渡宗教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3.
河姆渡五叶纹植物之再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五叶纹,即指1叨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夫砂灰陶陶块(Thl3④:M)上的纹饰。五叶纹陶块:“形似马鞍,造型厚重,刻划花纹保存完整。在一方形框上,阴刻似五叫组成的栽培植物,五叶中一叶居中直立向上,另外四叶分于两侧互相对称,五叫子粗壮有力,生意盎然。残宽18,高!95,厚7.5厘米。”①(图一)五叶纹陶块美观大方,刻划力度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研究古代文明透露某种信息。五叶纹是种植物无可置疑,对于文物工作者来说,首要的任务是确定五叶纹表达的是何种植物。在过去的研究中,大多数观点认为五…  相似文献   

4.
河姆渡文化“五叶纹”陶块考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黄谓金河姆渡遗址第二期考古发掘时,其第四文化层曾出土一件“五叶纹”陶块。陶块为夹砂灰陶,形似马鞍(略残),造形厚重,刻划花纹保存完整。在一方框上,阴刻以五叶组成的栽培植物,五叶中一叶居中直立向上,另外四叶分...  相似文献   

5.
蔡爱梅 《农业考古》2006,(4):114-120,136
一、五叶纹植物是中国古老野生烟草1、五叶纹植物描绘的是野生烟草生长至5-6片叶子时的幼苗出土于河姆渡第四文化层中的“河姆渡五叶纹陶块”,形似马鞍、造型厚重、上刻五叶纹植物的夹炭灰陶块(T213④:84),此陶块高19.5、残宽18、厚5.7厘米。笔者研究认为,“河姆渡五叶纹陶块”  相似文献   

6.
试论河姆渡盆栽五叶纹植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俞为洁 《农业考古》1991,(1):310-311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六、七千年。河姆渡遗址出土一件夹砂灰陶陶块,形似马鞍(略残),上有盆栽植物的刻划图案。在一方形框上,阴刻以五叶组成的栽培植物,五叶中一叶居中直立向上,另外四叶分于两侧互相对称。这是至今我们所能见到的有关植物盆栽的最早资料。盆栽的这种五叶纹植物是什么植物?当时盆栽植物的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熊巨龙 《农业考古》2005,23(1):96-98
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有两件“刻纹陶块”颇引人注目。标本133(4):90砖形陶块(残),两面均饰对称的叶纹和联珠纹图案,一侧饰芽叶纹图案。残高15、残宽9、厚4厘米(图一);标本T213(4A):84,马鞍形扁方陶块,一方形框上刻五叶纹图案,一叶居中直立向上,四叶分于两侧互为对称。五叶粗壮有力,  相似文献   

8.
河姆渡五叶纹陶块之我见--兼与俞为洁女士商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77年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了一块形似马鞍、造型厚重、上刻五叶纹植物的夹炭灰陶块(1、213④:84),此陶块高19.5、残宽18、厚5.7厘米。陶块面上“在一方形框上,阴刻似五叶组成的栽培植物,五叶中一叶居中直立向上,另外四叶分于两侧互相对称,五叶子粗壮有力,生意盎然。”  相似文献   

9.
中国最早的药物栽培考证株洲天问斋刘志一距今7000年前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大批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化遗物。其中一块刻划有“五叶纹”的陶片和一只底部外面刻划有“四叶纹”的陶钵,引起我的兴趣。据浙江省博物馆俞为洁考证,“五叶纹”为百合科多年生...  相似文献   

10.
考古论今又五年——纪念《农业考古》创刊15周年山东省济宁农机研究所周昕《十年回顾——为农业考古创刊10周年而作》发表后,又是5年过去了,《农业考古》又经历了更加辉煌的五年。15年来,伴随着《农业考古》坚定的前进脚步,中国农具史的研究,也不断取得一个又...  相似文献   

11.
试论河姆渡史前先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表明,人类在不断地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人类的生存发展也将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这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史前时期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研究史前文化除应注重考古遗迹、遗物外,对当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古自然环境的研究也不容忽视。河姆渡遗址二次考古发掘,除采集了动植物遗存并作了科学鉴定外,同时还做了地层植物抱粉采样鉴定,从而为科学地复原河姆渡先民生活时期的古自然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材料。本文在已有的文化内涵及自然环境研究基础上,试图对河姆渡先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  相似文献   

12.
借鉴我国古代第一部造园专著《园冶》中的图案形式,从园林设计的角度探讨如何通过对《园冶》中的传统图式元素的应用,设计出更具特色、文化性、观赏性的花坛。从盛花花坛、模纹花坛、连续花坛、花坛群、立体花坛五种花坛类型入手,对花坛图案的借鉴、植物的选择、色彩设计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设计了几种花坛图案的具体模式,旨在对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尤其是花坛设计)中的应用有一定启发意义,以促进传统园林艺术的传承创新和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3.
试论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稻作和旱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燕 《农业考古》1991,(1):142-152
一、前言1976年在杭州湾南岸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中,炭化稻谷、稻茎、稻叶等的发现,引起了很多研究者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稻作农耕的关心。1981年相继创刊的《农业考古》和《农史研究》,对稻作问题的研究。做了大幅度地推进工作。《农业考古》登载了严文明先生“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史研究》登载了杨式挺先生“从考古发现试探我国栽培稻的起源演变及其传播”和李润权先生的“试论我国稻作的起源”等代表性论文。《农业考古》还登载了关于长江下游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河北省河间市龙华店乡阎辛庄一村民在地里取土时,发现一处建于东汉时期的古墓。古墓中有一个彩绘陶奁内的泥土中存有一些植物的果实,并可分辨出一些谷粒之类。考古人员初步判断,彩绘陶奁应是盛放陪葬粮食的器具。此外,在主墓室内,考古人员还发现了类似于花卉种子的籽粒。9月4日,考古人员已将彩绘陶奁等文物封存于库房。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出适宜不同蟆叶秋海棠品种的规模化扦插快繁技术,进行了不同叶插方式对‘霹雳舞’‘秋之华’‘红蜗牛’‘白蜗牛’‘烟火’‘幻象’‘枫叶’7种蟆叶秋海棠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带叶柄扦插的叶插方式,7种蟆叶秋海棠的生根均较快。采用半叶带叶柄扦插的叶插方式,‘霹雳舞’‘红蜗牛’‘白蜗牛’‘烟火’‘幻象’‘枫叶’的出芽时间相对较早、生长周期短、成形快,表明半叶带叶柄扦插为这6种蟆叶秋海棠的适宜叶插方式;‘秋之华’的叶片相对较小,宜采用全叶扦插的叶插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莫言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冯骥才中国人用筷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早在商代,纣王就已用象(牙)箸了。古人称筷子为"箸",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才逐渐称"箸"为筷子。明人陆容所著《菽园杂记》记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庄’,讳‘翻’,以‘箸’为‘快儿’。"原  相似文献   

17.
鱼山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为一处以河姆渡和商周地层为主体的遗址。本次对鱼山遗址开展采样、浮选工作,获得了大量河姆渡时期、良渚时期和商周时期的植物遗存,包括水稻、菱角、芡实、橡子、葫芦等可食性植物资源遗存,以及近20种其他乔木类和杂草类遗存。根据浮选结果显示可知,在河姆渡文化时期,生业模式经历了一个以采集狩猎为主逐渐依赖农业的转变,对植物资源的利用也由野生植物资源逐渐转向以水稻为主。而商周时期,水稻则占据最主要的地位,遗址以种植水稻为单一的农业模式。鱼山遗址植物考古发现,为探讨河姆渡文化时期宁绍平原的植物资源利用模式提供了新的证据,也填补了长江下游商周时期植物考古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西北农业大学方旅人同志《秦汉、三国、晋、南北朝柑桔史考》(以下称“方文”)一文在《农业考古》1989年第2期发表,因专业嗜好,读了一遍。见其主要史料来源为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十四种《柑桔》(叶静渊主编,农业出版社1958年),手头有此书,遂复将方文与之对比而读,随手作了些笔记。觉得有些问题是我们应该予以注意的,兹录如下。1.方文:柑 Cirus reticulata Blanco“Cirus”应为 Citrus  相似文献   

19.
五种秋海棠属植物的叶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铁十字秋海棠(Begonia masoniana Irmsch.),彩纹秋海棠(B.masoniana var.maculata chen,Zheng et Xia),大王秋海棠(B.rex Putz.),光滑秋海棠(B.psilophylla Irmsch.)和海伦·刘易斯秋海棠(B.‘Helen Lewis’Lewis)的叶插繁殖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在3种叶插方式中,对于具有大中型叶的秋海棠植物,楔形插(wedge leaf cuttings)和锥形插(cone leaf cutting)比全叶插(whole leaf cutting)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20.
以五年生‘玉妃’和‘超红’两个品种桃的休眠枝条为试材,研究温度(高温和低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TDZ和GA3)对打破其叶芽休眠的影响,以获得更多有效叶芽。结果表明:‘玉妃’和‘超红’两个品种桃均以高温+200 mg/L GA3处理为最适室内破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