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作者分析研究了目前山东省3种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认为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最高,中间型玉米杂交种次之,平展型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最低。紧凑型玉米杂交种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增大密度使总粒数增多。因此,今后应大力选育和推广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以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
雄性不育系在玉米制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卞云龙  邓德祥 《玉米科学》1998,6(2):014-017
近几年,我国玉米杂交种种子质量大幅度下降,且情形很严重,到了急待解决的境地。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玉米杂交种是提高玉米杂交种种子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结合作者近几年来不育化育种的工作体会,对雄性不育系在玉米制种上应用的方法、程序及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概述,以期对我国玉米杂交种种子质量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3.
高淀粉玉米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论述了高淀粉玉米的选育历史与现状以及高淀粉玉米育种的策略与目标,通过分析高淀粉玉米杂交种对其亲本淀粉含量的遗传表现,探讨了高淀粉玉米育种及亲本选配的原则、种子资源的创新与改良、杂交种选配的原则,同时提出了高淀粉玉米杂交种的推广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宪国 《玉米科学》1996,4(2):042-045
利用方差分析、F测验以及相关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试验调查结果和室内考种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了在一定的耕作和栽培水平条件下,四种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产量差异显著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产量差异显著.各种株型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叶向值均不呈相关性,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单位叶面积产量、穗长、单株生产力、单位叶面积籽粒产量、百粒重呈明显正相关,并且相关显著。通过紧凑型和平展型玉米杂交种群体冠层结构的分析,证明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群体冠层结构较为理想,试验结果表明,在我省现有的耕作和栽培水平条件下,可以大面积种植紧凑型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5.
玉米杂交制种高产高效综合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孙亚琴  王满昌 《玉米科学》1993,1(4):023-025
目前提高玉米产量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就是大力推广应用玉米杂交种,充分发挥杂交种的增产优势。所以提高玉米杂交种制种的产量,提供大量优质的杂交种是当务之急。根据调查研究,采取保全苗、提高田间结实率、合理密植、科学管理等综合性技术措施,可提高玉米杂交制种产量,收到高产高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2012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介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从参赛人数、产量、品种等方面简要分析2012美国玉米高产竞赛概况。分析美国全国和各州优胜者名单中各大公司玉米杂交种占的份额及优胜玉米杂交种在各州的表现,研究适应区域广的10个优胜玉米杂交种的特点,探讨美国玉米高产竞赛对提高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50%的乙草胺对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在播种后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以探讨乙草胺对春夏播自交系及杂交种的玉米田间杂草防除效果及药害表现情况,以便为玉米育种、制种单位和玉米大田生产提供参考.试验表明:乙草胺对春夏播杂交种及自交系玉米田间杂草防除效果良好,但对春播自交系在低温多雨的天气条件下易产生药害而出现死苗现象.夏播自交系和春播杂交种也会产生轻微药害,夏播杂交种施用乙草胺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搜集和整理2001~2012年国审普通玉米杂交种及其双亲来源,研究每年国审玉米品种数量的变化趋势,对选育的杂交种在2个以上的亲本自交系进行统计,并分析这些自交系的来源。结果发现,普通玉米杂交种2006年审定的数量最多,2003年其次,2007年以后普通玉米杂交种的审定数量在10~20个。在对2001~2012年间国审玉米杂交种亲本来源的分析发现,共有39个亲本自交系组配2个及其以上杂交种,组配杂交种比较多的自交系依次为吉853>丹598>lx9801>昌7-2>京2416>丹340。  相似文献   

9.
利用Forpro计算系统软件,结合玉米育种工作的实际需要,将玉米育种自交材料、杂交种分别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通过自交材料名、杂交种名或性状值的双向查询系统,并可对杂交种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运算。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对密度的反应评价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以密植中大穗型玉米杂交种掖单22和稀植大穗型玉米杂交种豫玉25为试材,探讨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对种植密度的反应变化.结果表明,掖单22在生物学特性、上位穗上叶特性、产量及经济性状等方面对密度反应变化明显小于豫玉25,并且获得高产的适宜密度范围更广,为生产上玉米杂交种类型的评价划分、株型栽培及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年各地育成的玉米杂交组合一览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赵克明 《玉米科学》2003,11(Z1):100-120
杂种优势利用作为玉米育种手段 ,原始于 2 0世纪初。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选育是 190 5年美国人E .M .East提出的建议 ,为玉米杂交种选育方法奠定了基础。 1917年D .F .Jones提出生产利用双交种的建议 ,1919年美国生产出第一批玉米杂交种 ,1933年双交种种植面积仅占玉米面积的 10 % ,194 4年达到 5 0 % ,195 5年达到 10 0 %。玉米传入我国已有 4 0 0余年 ,开始有计划引种始于本世纪初。 192 5年赵连芳开始杂交种的选育 ,开创了我国玉米现代育种的新纪元。 30年代已经有了一批杂交种投入示范。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的广西、四川、贵州、陕西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年各地育成的玉米杂交组合一览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克明 《玉米科学》2002,10(Z1):098-118
杂种优势利用作为玉米育种手段 ,原始于 2 0世纪初。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选育是 190 5年美国人E M East提出的建议 ,为玉米杂交种选育方法奠定了基础。 1917年D F Jones提出生产利用双交种的建议。 1919年美国生产出第一批玉米杂交种 ,1933年双交种种植面积仅占玉米面积的 10 % ,194 4年达到 5 0 % ,195 5年达到 10 0 %。玉米传入我国已有 4 0 0余年 ,开始有计划引种始于本世纪初。 192 5年赵连芳开始杂交种的选育 ,开创了我国玉米现代育种的新纪元。 30年代已经有了一批杂交种投入示范。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的广西、四川、贵州…  相似文献   

13.
对目前国内各玉米产区应用的191份玉米杂交种,应用人工注射接种的方法进行抗灰斑病(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 & Daiels)鉴定与评价,筛选出对灰斑病表现1级高抗(HR)的杂交种3份、3级抗病(R)的杂交种43份和5级中抗(MR)的杂交种68份。在玉米产区多数杂交种表现为中等抗病或感病,表现高抗的玉米杂交种较少。  相似文献   

14.
苏萍 《玉米科学》1999,7(4):019-021
本文采用三位编码对黑龙江主栽的18个玉米杂交种及28个自交系的贮藏蛋白质电泳图谱β、γ区进行编码,建立了黑龙江主栽玉米杂交种及自交系的品种档案,以利于玉米品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15.
鉴定玉米杂交种郑单958种子纯度的SSR标记筛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SSR标记技术,选用50对SSR引物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及其父母本DNA为材料,筛选出了4对在杂交种中呈现双亲互补带型的引物。研究表明:这4对引物均可用于玉米杂交种郑单958种子的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6.
高产玉米杂交种鲁单981选育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优良玉米杂交种鲁单981的选育思路及其过程.结合育种实践,作者提出了玉米雌穗存在有限结实和无限结实[1]的观点,强调了玉米有限结实和较高的生物产量对实现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和增强抗逆性的重要性,提出了解决黄淮海区域玉米育种中高产与早熟之间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产玉米杂交种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6个玉米杂交种根系活力和根部形态性状的研究表明:玉米根系活力,特别是初生胚根和吐丝30 d后的根系活力与产量成正相关;高产玉米杂交种初生胚根根系活力强,吐丝后根系活力下降慢;不同玉米杂交种的根层数相差不大,但气生根条数与产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玉米杂交种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监控的重要性,并从产前、产中及产后等环节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为玉米杂交种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杂交玉米推广与种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国 《玉米科学》2006,14(5):157-158
通过杂交玉米推广对种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国内外杂交玉米推广主要模式和成功范例进行论述,对玉米杂交种选育与杂交种推广、玉米杂交种推广与种子产业化以及育、繁、推体系建设和玉米种业发展等进行分析讨论,以引起广大育种家和种子企业对杂交玉米推广问题的关注,促进玉米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当前我省玉米育种素材多为二环系,种质基础十分狭窄,严重制约了突破性杂交种的选育。优良自交系和杂交种的匮乏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的不完善是我省近10年来玉米单产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利用我省独特的地域和资源优势,运用现代科学的种质创新技术,拓宽、创新种质资源是提高我省玉米育种水平和突破杂交种选育的重要途径,对提高玉米单产、稳定总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