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我县是省蚕桑基地县,现有桑树7000余万株,其中小冠桑占 60%以上,且每年断梢病危害在 10%以上。为了防止病虫害,育成适宜于当地栽培的抗病力强、产叶量高、质量优的桑品种,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增加养蚕效益,我们选育了85-1 新桑品种。  相似文献   

2.
曾平 《蚕学通讯》2014,(3):61-61
正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蚕桑产业,积极化解土地、劳动力等制约黔江蚕业发展的资源矛盾,实现黔江蚕业增产方式由主要依靠扩大桑园面积向提高桑叶产量质量,增加养蚕数量和效益的转型升级。2012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渝西北综合试验站引进"强桑1号"新桑品种在黔江区濯水镇等试验基地进行推广试验3.3hm2取得成功。2013年,在阿蓬江镇、濯水镇、太极乡、石家镇、黑溪镇等乡镇推广试验13.3hm2又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桑树青祜病是威胁华南地区蚕桑生产的主要细菌性病害之一,选育高产、优质的抗病杂交桑新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对于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前期创制鉴评筛选出的抗青枯病优异种质资源作为亲本材料,采用杂交育种、室内添菌筛选、重病地种植筛选等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抗青枯病杂交桑树新品种粤桑120.在青枯病疫区多点田间品比鉴定表明,该品种对青枯病的相对抗性率指数比抗病对照品种283×抗10提高10.6%;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单位面积桑叶产量平均比抗病对照种品283×抗10增产31.4%,春秋季平均万蚕产茧量提高5.0%,平均万蚕茧层量提高5.2%,平均100 kg桑产茧量提高6.6%.该品种生长势强、群体整齐,遗传性状表现稳定,叶片大、产量高、叶质优,适宜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青枯病疫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于2月1-3日在杭州召开了第一次桑品种区域性鉴定会.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省农科院蚕桑所、浙农大蚕桑系及各鉴定点等单位的3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自1980年开展以来的全省桑品种区域性鉴定工作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根据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要求,对第一次参鉴的璜桑14号、红沧桑、农桑6号、温岭真桑、湖桑199、新一之濑、湖选2号等品  相似文献   

5.
蚕桑产业是淳安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现阶段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全县现有2.4万户蚕农从事蚕桑生产,受益农业人口近8万,有桑园4520hm2,年产茧5000t,蚕桑总产值1.45亿元.但由于2000年以前推广的桑品种都是湖桑,且多数种在高山薄地上,树龄老化,单位面积产茧量较低.要提高蚕桑单位面积产茧量,要做强做大蚕桑产业,推广优质高产的桑树新品种是一项关键的措施.由于农桑系列品种可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桑园产茧量和经济效益,淳安县在2001~2003年大力引进推广农桑12、14号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蚕桑高产途径,提高科学种桑养蚕水平,促进我县蚕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于一九七七年在长坡公社旧城大队大塘边生产队,进行对桑树高产载培试验,七七年初种下三丘试验桑。七八年有一丘平均亩产桑叶超过万斤,七九年这三丘试验桑,平均亩产都超万斤。四亩二分三厘共收叶四万五千四百六十四斤,平均亩产桑叶一万零七百四十八斤,其中最高产的一丘一点七三亩,亩产一万一千二百一十三斤。试  相似文献   

7.
我县地处杭嘉湖平原和古运河的两岸,土地肥沃,适于粮桑生产.蚕桑是我县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比重很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极重要的地位.素有"丝绸之府"之称.而且,群众历来认为"吃饭靠种田,用钱靠养蚕",对栽桑、养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解放前,由于国民党的腐败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对蚕桑生产的摧残,到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县蚕茧产量仅4.2万担.解放后,我县蚕桑生产得到  相似文献   

8.
马安公社是我县唯一有蚕桑生产的一个公社,一九八一年冬生产队体制有桑42.2亩,随着生产责任制形式的改变而被淘汰,从一九八一年冬以来开始以户为单位恢复发展蚕桑生产。几年来我们坚持以马安公社马安大队上角一队为蚕桑高产示范点,开展了蚕桑生产五项技术推广工作,起到了高产多收的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有桑不养蚕、有桑少养蚕,弃桑不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为稳定荣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强了蚕桑基地建设,扶持培育栽桑养蚕大户,强化了蚕桑生产设施设备更新改造,使我县蚕桑生产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正在向区域化、集约化、规模化、标  相似文献   

10.
我县是蚕桑新区,十多年来,桑青枯病的为害,严重影响了我县蚕桑生产发展的速度。一、化州县桑青枯病的为害情况桑青枯病在我县的为害,最早于一九七四年在合江区木襁塘村发生。近年来,桑青枯病在我县不断蔓延和扩展。一九一七八年,我县仅有7个区(公社),16个乡(大队)发生桑青枯病,现在已扩大到8个区,65个乡  相似文献   

11.
<正> 优良桑树品种是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内在因素。对提高蚕茧产量、茧质和蚕种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也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发挥优良桑品种对提高桑园生产率的作用,促进我省蚕桑生产走上良性循环,本文就建立我省良种桑繁育基地的有关问题,谈谈看法。一、目前我省桑园良种化状况与建立良种桑繁育基地的必要性长期以来,我省桑园栽植的当家品种为  相似文献   

12.
冉龙平 《四川蚕业》2012,40(1):16-16
<正>宁南是四川第一蚕桑大县,也是冬季马铃薯大县。据最新统计,2011年我县桑园套作冬季马铃薯1333.3hm2(2万余亩),产薯4万t,平均667m2产量达2000kg以上。在华弹镇水塘村建立的桑园套作冬季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区,667m2产量高达3976.2kg,全县桑园实现了"夏秋是桑园,冬春是粮田",桑薯相得益彰、协调发展。宁南县  相似文献   

13.
蚕桑产业是四川省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出优良桑树新品种对巩固全省蚕桑产业的优势地位,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川桑99是以川799为育种材料,通过秋水仙碱化学诱变处理后系统选育而成;2011—2013年在四川省多点进行区域性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均表现出优良的特性。该品种树形直立稍开展,发条数多,生长势好。全年每公顷桑平均产叶量为37 239.04 kg,比对照品种湖桑32增产11.39%。新品种桑叶的养蚕成绩为:万蚕收茧量19.64 kg、万蚕茧层量4.71 kg、50 kg桑产茧量3.82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湖桑32提高7.15%、8.53%、7.61%。该新桑品种具有桑叶产量高、品质好、桑叶硬化迟、能提高蚕茧茧层率等优点,宜中低干养型,适合密植。该品种是一个适合稚壮蚕用叶的优质、高产型桑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淳安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蚕桑生产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1996年成立贸工农一体化的茧丝绸总公司以来,淳安县蚕桑生产紧紧围绕"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增加总量、提高质量"这一主题,强化技术服务,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蚕茧品牌战略,着力建设现代蚕业示范园区,不断探索栽桑养蚕新技术、新设施,不断引进推广优良桑、蚕品种,大力推广蚕桑生产实用技术.实现了我县蚕桑产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千岛湖"牌蚕茧质量综合指标连续7年名列浙江省前茅,2000年在杭州市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3年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抓住省"蚕桑西进"这一机遇,2004年又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蚕桑产值达1.35个亿,蚕茧产量跃居浙江省第四位.  相似文献   

15.
桑树多倍体品种鄂桑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饲料,研究表明桑叶产量与品质的优劣是影响蚕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选育优良的桑树品种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多倍体桑品种由于具有叶质优、抗性强等特性,受到了国内外桑树育种工作者的重视,选育多倍体品种是目前桑树品种选育的方向。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从事桑树多倍体育种工作,经过近10年的选育研究,选出了优质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具有产量高、叶质优、适应性广、抗旱、耐瘠、耐寒,农艺性状优良、秋叶硬化迟等特点的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在全国16个省区市种植3.36万hm~2,分别被浙江省、江苏省、农业部和国家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推荐为主推桑品种,累计新增经济效益7.27亿元,于2015年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7.
桑树抗青10号,具有叶形大,叶肉厚,有效枝多,产量高和抗青枯病力强的特点。大力培育和推广抗青10号,是桑青枯病区蚕农的愿望和要求,也是发展蚕桑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关键性措施。但是,要保持该品种的优良性状,只能通过插条进行无性繁殖。在无性繁殖中,由于受各种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对桑苗成活带来直接威胁,对青枯病区蚕桑生产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我县春城镇九头坡村司徒均,一九八八  相似文献   

18.
程言宽 《北方蚕业》2003,24(1):44-45
蚕桑生产在我县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县区域经济开发的骨干项目.1980年全县蚕茧产量196t,1987年突破546t,1991年突破1034t ,1998年达到1455t,2001年突破1580t.桑园面积达到3572.6hm2,其中推广陕桑305多倍体系列桑213hm2.二十二年来,蚕茧产量平均年递增6.3%.  相似文献   

19.
田英 《四川蚕业》2013,41(1):10-10
<正>传统蚕桑产业的终端产品是服装,产业链单一,中间产品不能成为商品,因此,育种目标是优质、高产和抗性等经济性状,即要达到"卵多易繁、好养高产、丝多质优",通俗称为种场、农民、丝厂"三满意"。桑方面,就是要培育推广高产、优质、高抗的桑品种。传统的遗传育种理念  相似文献   

20.
祁广军  乐波灵 《蚕业科学》2011,37(4):725-729
21世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蚕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蚕业生产第一大省。蚕业技术创新作为主要竞争优势在广西蚕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广西的蚕业技术创新主要是针对亚热带气候特点,以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和蚕桑生产效益为目标,围绕选育适应亚热带生态条件的优质、高抗、高产的蚕、桑新品种以及研究高产、优质、高效栽桑养蚕新技术进行创新,并且以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从生产中来再到生产中去、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推进创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广西蚕业技术创新应以打造多元化蚕桑产业,实现桑品种和蚕品种的多样化、栽桑养蚕技术的省力化、蚕桑产业的高效化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