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类型辣椒中辣椒素含量的高低,为辣椒资源分类、鉴定、保存和高辣度辣椒新品种育种提供参考,以64份辣椒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进行测定,计算辣椒素总含量,换算辣度。结果表明,64份辣椒材料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不等,不同类型辣椒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两者含量(w,后同)均集中在0.5~1.5 mg·g~(-1),辣椒素总含量在0.5~3.5 mg·g~(-1)均匀分布。经过综合对比分析,64份不同类型的辣椒辣度等级都集中在6、7、8、9这4个级别。64份辣椒材料中朝天椒辣度主要集中在7和8这2个级别,整体较其他类型辣椒辣度高。本研究为高辣辣椒种质资源的利用和进一步的辣椒素提取加工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辣椒的辣味源于其果实胎座中合成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等生物碱类物质。就辣椒辣味的 遗传特征,影响因素,辣椒素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及相关基因进化,辣味性状QTL 定位,Pun1 和pAMT 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辣椒功能保健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科  李宾 《辣椒杂志》2006,4(3):6-8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研究证明辣椒中含有重要的营养保健成分:辣椒素和辣椒红色素。本文对辣椒素和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分析、测定和其营养保健功能进行了阐述,并对相关功能产品的研究开发和辣椒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索氏提取法制备辣椒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干红辣椒为原料制备辣椒素,分别研究了浸取溶剂、辣椒皮粉细度、固液比、浸取时间和虹吸次数等工艺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索氏浸取法制取辣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国瓜菜》2016,(11):19-22
为研究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及其次生代谢物质的合成积累与相关关系,以‘L024’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5个复合型肥料处理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与木质素、总酚、类黄酮等相关次生代谢物质合成积累的影响及果实发育期中这几种相关次生代谢物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施用1/3有机肥+1/3无机复合肥+1/3生物复合肥的辣椒中辣椒素及其相关次生代谢物质(木质素、总酚、类黄酮)含量均为最高,并与其他肥料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辣椒素类物质和木质素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木质素和类黄酮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在辣椒生长发育阶段施用复合型肥料有利于辣椒素与木质素、总酚、类黄酮合成途径中共同前体物的生成,进而促进辣椒素及其相关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其中配施复合型肥料最有利于辣椒素及其相关次生代谢物的合成积累。  相似文献   

6.
辣椒素积累生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素的积累主要受到遗传、环境、竞争物质、酶的影响.在遗传方面,辣椒的基因型以及决定辣椒素含量的特定基因对辣椒素的积累起着决定作用,环境中的光照、温度、CO2、肥料起辅助作用,竞争物质,如木质素、类黄酮、蛋白质、单宁、生物碱、香豆素等物质与辣椒素的积累相互抑制,辣椒素的合成酶和降解酶同样影响辣椒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辣椒的品质受基因型和环境因子共同影响。辣椒素、抗坏血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是辣椒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果实层位对辣椒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辣椒栽培生理研究及辣椒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辣味辣椒Perennial(Capsicum annuum)和无辣味辣椒83-58种内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的辣椒种内遗传图谱,以温室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无辣味辣椒77013A与重组自交系群体各株系杂交F1果实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作为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室和露地栽培条件下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含量和比值差异明显。对露地和温室栽培条件下辣椒果实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总和及其比值进行了QTL定位,共获得16个关于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的QTL位点,分布在辣椒第2、4、12号染色体上,2号染色体上同时控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二者比值和辣椒素总量的主效QTL位点cap2.1、dhp2.1、C/D2.1和(C+D)2.1,均在露地和温室被检测到,其LOD值大于5.0,贡献率为20.2%~76.6%,侧翼标记均为BD76366和Pun1,12号染色体上调控辣椒素总量的微效QTL也在温室和露地同时被检测到,其他QTL位点未在两种环境下同时定位到。  相似文献   

9.
光照强度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两个不同辣度的辣椒品种:湘研4号(中等辣度)和景尖椒3号(高辣度),以三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处理,就生长期中光照强度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一定条件下,光照强度减弱,会导致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增多.果实中过氧化物酶活力与辣椒素含量呈一定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辣椒果实中辣椒素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是四川人民喜爱的蔬菜,也是出口的重要产品之一。成熟的辣椒果实呈鲜红色,作调味品时增加色香味,促进食欲,除鲜食外,还可加工罐藏。辣椒的辣味程度取决于其中辣椒素的含量,辣椒素的化学名称是N- (三甲氧基-4-羟苄基)8-甲基壬-反6-稀酰胺,它溶于醇、醚、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 辣椒素不同提取剂的比较 我们采用成都“辣椒油脂分析方法”,[1]广州“辣椒油脂中辣椒素含量”[2],墨西哥“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测定的新方法”[3]参考日本“辣味成份的定量”[4]和成都“辣椒油脂分析方法”,对辣椒样品的处理改用不同溶剂和不同容…  相似文献   

11.
以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景尖椒3号(高辣度),以3种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处理,就生长期中氮肥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增加氮肥施用量会导致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减少;果实中过氧化物酶活力与辣椒素含量呈一定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索氏提取法制备辣椒泰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干红辣椒为原料制备辣椒素,分别研究了浸取溶剂、辣椒皮粉细度、固液比、浸取时间和虹吸次数等工艺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索氏浸取法制取辣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湘研5号辣椒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正常灌水(对照)3个水分梯度,研究干旱胁迫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VC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干旱胁迫后植株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开花后60d,轻度干旱处理能显著提高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63.36%和63.03%。在开花后40d和50d,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均能显著提高辣椒果实中的VC含量。在开花后60d,轻度干旱处理使辣椒果实中的VC含量达到最高,而中度干旱胁迫下辣椒果实中的V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后,辣椒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辣椒素类物质的代谢生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述了辣椒素类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生理作用、在辣椒果实中的合成位点、合成途径、分布及辣椒素类物质的积累特点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四川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下辣椒果实内辣椒碱及VC含量差异,在成都平原和川南攀西高原按照当地种植习惯栽种2个线椒品种和1个牛角椒品种,果实成熟后,测定了果实内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及VC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攀枝花和西昌地区栽种的辣椒辣度显著低于成都和遂宁产的辣椒,但其VC含量显著高于后者;3个辣椒品种辣椒碱和VC含量受环境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辣椒素类物质代谢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辣椒素类物质的生理作用、结构与性质,辣椒素在辣椒果实中的合成途径、分布及积累特点,以及通过细胞组织培养研究和生产辣椒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评估了温室生产中水分胁迫对辣椒植株的生长、产量、初生代谢物(糖、有机酸和抗坏血酸)和次生代谢物(总酚含量、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积累等的影响。对一年生辣椒的变种‘Chili-AS Rot’和黄灯笼辣椒的变种娜迦·莫里希(‘Naga Morich’)进行了盆栽试验。以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植物进行灌溉:最佳灌溉量或田间持水量灌溉和水分亏缺灌溉或50 %田间持水量灌溉,可将其视为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辣椒产量和品质(主要和次要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50 %田间持水量灌溉处理(水分亏缺状态)会影响单产,因为两种辣椒按照50 %田间持水量进行灌溉处理时产量都较低。在水分亏缺的情况下,黄灯笼辣椒娜迦·莫里希(C.chinense ‘Naga Morich’)的花蕾出现脱落现象,因而在第3次采摘时收获到的果实较少。在水分亏缺的情况下,两个辣椒品种的糖浓度均较低。在最佳灌溉量处理下,一年生辣椒‘Chili-AS Rot’果实中柠檬酸、草酸、延胡索酸、奎尼酸等有机酸含量较高。两种灌溉方式下苹果酸的浓度相差不大。黄灯笼辣椒娜迦·莫里希(C.chinense ‘Naga Morich’)中柠檬酸和抗坏血酸在最佳灌溉量时浓度较高,而在水分亏缺状态时,其他有机酸浓度较高。一年生辣椒‘Chili-AS Rot’在适宜灌溉条件下,果实中具有较高的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而在胁迫处理下,植株中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较高。而黄灯笼辣椒娜迦·莫里希(C.chinense ‘Naga Morich’)在最佳灌溉量处理下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总酚含量均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和调料作物,2019年我国辣椒种植面积达200万hm2(3 000万亩),产量超过4 000万t,辣椒及其相关制品年产值近900亿。辣椒素及其类似物简称辣椒素类物质,是辣椒属植物特有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赋予辣椒果实辣味,帮助其抵抗哺乳动物和病原菌危害果实和种子。辣椒素类物质同时在医药、化工、食品和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应用价值,每千克纯辣椒素(类物质)价值高达数万元。  相似文献   

19.
土壤水分含量与施肥量对辣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盆栽大方线辣椒,研究了土壤水分含量与施氮量对辣椒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和施氮量对产量影响显著,其中W2N2(土壤水分下限为60%Q,0.2gN/kg干土)产量最高;同一土壤水分含量,施氮能显著的增加辣椒素、维生素C、干物质和可溶性糖等物质含量,但施氮过多,辣椒素、维生素C含量下降;同一施氮量,土壤水分含量下降辣椒素、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综合来看,W2N2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0.
背景:辣椒素类物质,包括辣椒素及其类似物,是导致辣椒果实辛辣的原因。尽管辣椒素为人熟知并且每天都会用到,但是对于辣椒素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并不是完全了解。已有研究表明,p AMT和Pun1编码的蛋白分别催化辣椒素合成途径中的第二步和最后一步反应,并且Pun1编码的蛋白具有辣椒素合酶活性。然而,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Pun1具有辣椒素合酶活性。结果:为了证明Pun1蛋白在辣椒素合成中的作用,我们利用大肠杆菌合成了抗Pun1蛋白抗体,利用该抗体拮抗内源的Pun1活性。同时通过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靶定了Pun1的m RNA,以确认抗Pun1抗体的特异性。在Pun1下调表达的胎座组织中,利用该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到Pun1蛋白的积累减少,同时辣椒素在胎座中的积累量也降低。从胎座组织中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在体外进行辣椒素的从头合成,加入抗Pun1抗体之后,辣椒素的合成受到抑制。通过分析不同辣椒品种的p AMT和Pun1的表达,我们发现辣椒素的高水平积累总是伴随着p AMT和Pun1的高水平表达,也就是说这两个基因对辣椒素合成很重要。比较有辣味辣椒和无辣味辣椒的香草基胺(辣椒素合成的前体物质)和辣椒素的积累水平,结果表明:在辛辣味辣椒中香草基胺的含量很低,推测可能是香草基胺合成之后,Pun1把香草基胺快速转化为辣椒素;而在无辣味辣椒中由于缺乏Pun1,香草基胺的含量积累到很高的水平。结论:对辣椒素从头合成途径和抗Pun1抗体进行原生质体试验,证明了Pun1基因及其产物参与了辣椒素的合成。与辣椒素的积累相比较,分析香草基胺的积累过程,揭示了Pun1是辣椒素和香草基胺积累水平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