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依据苏州东桥试验区水稻生长期观测数据,采用多时相水稻拔节到抽穗期全极化Radarsat-2数据,分别分析了不同极化HH、VV、CROSS、比值HH/VV的雷达后向散射系数时域变化特征与生物量的相关关系,构建水云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和指数模型反演水稻生物量。反演结果表明:HH、CROSS水云模型都有不错的反演效果,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0.902,而HH水云模型反演生物量尤佳,均方根误差为0.190。指数模型普遍优于二次多项式模型,HH/VV指数模型效果出众,相关系数为0.929,均方根误差为0.164。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极化的水云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和指数模型,HH水云模型与HH/VV指数模型反演水稻生物量精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5.
遥感技术在西部干旱区湖泊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泊水质监测是一项十分必要且繁复的工作.常规水质监测方法是在湖区布设样点并采集水样后分析完成的,这是极费人力、物力和时间的过程,而且不可能对大型湖泊作全面的监测.回顾了水质监测发展的历程,着重介绍了遥感技术应用于水质监测领域的研究情况,如监测的原理、方法、参数和遥感数据源等.最后探讨了应用遥感技术监测西部干旱区湖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展望了遥感在西部干旱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7.
8.
该文采用荷兰SKALAR公司SAN++型连续流动分析仪对农业水质中的总氮(TN)、总磷(TP)和氨氮(NH3-N)指标进行了检测方法的研究,并利用此方法对农业生产用水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检测水中的总氮、总磷和氨氮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3.5%(TN)、98.3%(TP)、98.6%(NH3-N),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9%(TN)、1.5%(TP)、1.1%(NH3-N),用该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测定时也取得了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运用此方法快速、简便,而且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尤其适用于大批量农业水环境样品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10.
11.
为探讨更为适用于野外水质毒性检测的方法,在文献资料调查的基础上,概述了多种用于水质毒性检测的生物监测方法,并就发光菌法、酶制剂法、细菌脱氢酶活性法等3种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讨论。经过比较认为,细菌脱氢酶法经进一步研究可望成为应用于野外现场水质毒性检测较为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生物测试法在水质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法和发光细菌法两种常用生物测试方法,测试了不同浓度梯度的重金属(汞、镉、砷、六价铬、铅)、有机污染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需氧量)溶液及其混合溶液,比较这两种方法在相同污染物和污染浓度下的检测结果,以了解其各自对常见污染物的敏感程度及敏感浓度。[结果]在相同的污染物及浓度梯度下,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法对总汞、镉、总砷和六价铬有反应,对铅、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需氧量均不敏感;发光细菌法对大多数污染物均有反应,但对六价铬的敏感度较低。从对污染物的敏感程度和敏感浓度来看,两种方法可以互为补充,发光细菌法优于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法。同时,多种低浓度污染物联合作用的生物毒性不容忽视,生物测试法在对多种低浓度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检测方面较常规化学法更为快速、有效。[结论]该研究为生物测试法的相关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QUAL2Kw模型在岷江流域乐山段水质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UAL2Kw是一维稳态水质模型,是由美国环保局开发并在QUAL2E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河流综合水质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河流的水质规划和管理。岷江乐山市中区流域为岷江、大渡河及青衣江三江汇流地,采用QUAL2Kw模型对岷江流域乐山市中区段水质进行模拟和预测,得到汇流前后岷江的水质变化趋势以及主要污染物变化量。结果显示,汇流后岷江流域水质明显变好,主要污染物氨氮下降明显,有机氮污染减轻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16.
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以鄱阳湖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模糊数学的原理,建立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鄱阳湖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59.4%的时段内水质达Ⅰ级,水体未受到污染;13.5%的时段内水质为Ⅱ级,水体受到轻度污染;13.5%的时段内水质为Ⅲ级,水体受到中度污染;13.6%的时段内水体受到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7.
本文面向湿地生态系统设计一套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湿地生态监测系统,包含监测设备和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可实现湿地生态环境实时连续监测、数据加密上传、在线分析和管理、数据信息发布等功能。同时在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应用研究,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气象环境、水文水质、空气质量、土壤环境等进行监测,科研管理人员通过数据管理平台远程访问,可支撑长期监测数据比对分析、湿地环境变化趋势研究,对于保护区湿地科学研究、生态监管、科普宣教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灾害群发、地域分异明显,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卫星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受地面条件限制少、方法多、信息量大的大范围天基动态感知手段,与地面监测、无人机监测等技术结合,成为开展国内外重特大自然灾害的重要应急监测手段。【方法】针对2019年3月西南印度洋洋面生成的强热带气旋"伊代"对非洲东部国家莫桑比克、津巴布韦、马拉维部分地区造成的灾害,利用多源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结合行政区划、地表覆盖、舆情信息等多种类型数据资源,利用区域生长法和变化检测的方法,以莫桑比克为研究区开展了持续一周的洪涝淹没范围和房屋、道路等重点要素的遥感监测。【结果】监测结果显示莫桑比克索法拉省蓬圭河和布济河两岸大量村庄和农作物被淹没。2019年3月25日,布济河下游、蓬圭河上游部分区域洪水淹没范围消退,但大部分地区洪水淹没时长超过6 d。【结论】监测结果为防灾减灾救灾决策支持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