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建民 《植物保护》1992,18(5):31-32
全蚀病是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e.)Arx et Olivier)引起的根部土传病害,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和牧草,但主要危害麦类作物,特别是小麦。Smith(1884)首先在英国报道了小麦全蚀病。本世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产麦国家均造成严重危害。我国自1963年以来,山东、宁夏、内蒙、甘肃等20个省市均有小麦全蚀病发生的报道,其中山东、甘肃受害尤重。玉米是禾顶囊壳菌的转株寄主,这是早有记载的,人工接种可轻度感染,一般不表现症状。多年来仍将玉米做为小麦的轮作作物,以控制小麦全蚀病。1986年,辽宁省首先发现禾顶囊壳菌严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水稻全蚀病的发现与鉴定全蚀病是难以根除的广寄主土传根病,可侵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和牧草,主要为害麦类作物,其中小麦全蚀病是很多国家的重要病害。我国小麦全蚀病罹病菌多数地方为禾顶囊壳属小麦变种(G.g.t.),仅湖北分离出水稻变种(G.g.g.)。1...  相似文献   

3.
抑病土壤和生物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抑病土壤的发现和定义: 早年植病学家发现某些植物病害在不同田里发生轻重不同,报道最多的有小麦全蚀病和多种作物的镰刀枯萎病。1899年Atkinson发现美国Alabama州棉枯萎病在沙质土壤中重,粘质土壤中轻;1917年澳大利亚Perkins报道小麦全蚀病在新垦地上连作25年后病害消失。  相似文献   

4.
<正>由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侵染引起的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一种重要的根部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小麦种植区。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黄淮冬麦区发生呈上升趋势。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解决小麦全蚀病危害的根本途径,抗病基因研究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目前克隆基因数量的日益增加,利用已知抗病基因的保守序列或根据已有抗病基因的序列信息克隆抗病基因已经成为抗病及相关基因克隆  相似文献   

5.
1980年8月24—29日在山东太安召开了第五次全国小麦全蚀病防治研究协作会。会议对小麦全蚀病的病菌来源、防治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分析了农作物根病,特别是小麦全蚀病与土壤微生物、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关系。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根病,其发生发  相似文献   

6.
全蚀病是小麦上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全蚀病的根本途径,抗病基因研究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基因TaWIR1b(Accession no.M94959.1)的全长序列设计引物扩增‘新农19’的cDNA,获得了完整ORF,编码85个氨基酸残基,比对后发现与TaWIR1b序列同源性达100%。根据获得的TaWIR1b基因全长序列设计定量引物,分析TaWIR1b在全蚀菌胁迫条件下不同互作模式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接种全蚀病菌后抗病小麦品种‘新农19’中TaWIR1b基因被诱导表达,接菌后3d达到峰值143.97,感病品种‘新麦19’中峰值出现在接菌后8d,表达量仅为对照的4.22倍,提示该基因可能参与小麦对全蚀病的抗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小麦全蚀病是检疫性的土传病害,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对其发生的监测是治理的根本。遥感技术可实时、宏观地监测病害发生发展,尤其是将光谱信息与高分辨率数字图像进行融合,可直观、精准地对病害识别和分类。本文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光谱数据与高分辨率数字图像结合的方法,对小麦全蚀病等级进行快速分类。首先,通过ASD非成像光谱仪获取小麦全蚀病的光谱信息,提取全蚀病特征光谱,建立光谱比。其次,利用无人机获取的实时田间数码图像,对其颜色特征进行重量化。最后,利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决策树分类对图像视场中的不同全蚀病等级进行分类。结果表明,4个全蚀病等级的分类精度均大于86%(Kappa0.81),平均运算时间小于30s。通过与实地调查的小麦全蚀病的白穗率等级做比对,验证分类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可以实现对小麦全蚀病等级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8.
小麦全蚀病在我国早于二十年前曾在内蒙、河北等地有发生记载,并做过一些调查研究。近十年来,随着耕作制度改革、水浇面积扩大及其他生产条件的改变,病害发展较快,初步调查,全蚀病已在十六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小麦产区相继发生。纵观全国情况,目前多数小麦产区仍属无病区,有些地方全蚀病只是在局部地块零星发生。全蚀病主要集中在水流充足、小麦连作区的一些高产单位,这些地方病害发生普遍,受害程度较重,对小麦产量威胁很大。小麦罹病后,一般减产1—2成,重者减产5成以上。因此,在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工作中,如何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无病区、控制零星病区、减轻重病区为害的防治策略,是关系到防治工作成败的关键,现就有关这方面的问  相似文献   

9.
加强植物检疫控制小麦全蚀病的传播危害山东省苍山县植保站张洪才苍山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每年种植小麦60000hm2左右。是临沂地区重点产粮县之一。从1980年我县开始对小麦全蚀病进行了普查,1988年开始发现小麦全蚀病,据统计发生分布一个乡镇一个村和县...  相似文献   

10.
《湖北植保》2001,(5):28-29
近两年小麦病虫害发生严重 ,主要有小麦全蚀病、纹枯病、病毒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麦蚜等 ,特别是河北省植物检疫对象小麦全蚀病发生逐年加重 ,直接影响正定县小麦繁种和商品粮的调运。据今年 5月底调查 ,小麦全蚀病发生面积已达 1 5万亩 ,造成小麦减产 3 2 0 0吨 ;小麦根腐病发生也较重 ,小麦黑胚直接影响了农民公粮的交售。今年 ,田间存在大量菌源和虫源 ,抓好小麦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是夺取小麦丰收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为此 ,根据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 ,制定了 2 0 0 0年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望各乡…  相似文献   

11.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全蚀病是土传病害,分布很广,在许多地区成为毁灭性病害.尚未发现抗病品种,也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70年代此病曾在山东胶东地区发生,损失严重。近年来,宁夏、山东、甘肃、内蒙、河北等省(区)许多地区又反映小麦根部病害逐年加重,但由于缺乏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病原种类不清,对小麦全蚀病的为害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987—1990年,作者对宁夏和山东等地小麦根腐,特别是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现将主要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控制小麦全蚀病扩展蔓延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蔓延扩展迅速,为害严重。减产轻则1~2成,重的可达5成以上,甚至绝收。丰润县近几年小麦全蚀病迅速扩展,成为制约小麦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此,县植保站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全蚀病防治方法,成功地控制了小麦全蚀病的扩展。1 传播侵染特点 小麦全蚀病是1种土传病害,病菌寄生范围广,可寄生小麦、大麦、玉米等多种禾谷类作物和禾本科杂草。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过腐生生活。所以,潜伏在病残体上的菌丝是病害的主要侵染源。种子带菌和夹杂在种子、粪肥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新型吡唑-3-甲酸酯类化合物HNNK-1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毒力;并通过拌种处理在温室和田间测定了其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同时观察了HNNK-1拌种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HNNK-1对小麦全蚀病菌的EC50为0.28 mg/L,低于硅噻菌胺的EC50(0.58 mg/L);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用50 g/L HNNK-1 SC拌种(药种质量比1∶3 000)后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为60.10%;对小麦株高、根长等生长指标无显著影响。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用50 g/L HNNK-1 SC拌种(药种质量比1∶3 000)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为73.13%(开封)和71.15%(周口)。HNNK-1可以有效控制田间小麦全蚀病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4.
2009年驻马店市突发小麦全蚀病,几年来,通过行政推动、财政投入、指导、引导、督导等有力措施,采取科学普查、试验示范、防控策略、防控模式等方法,遏制了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程度,防控效果十分明显,推动全市小麦优质化、安全高产、产业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玉米全蚀病为害损失测定及防治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山东小麦—玉米两季作物区玉米全蚀病的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自然发病田、人工接种田为害损失测定。结果表明,玉米受害后果穗千粒重下降,秃顶率增加;对产量的影响:1级减产20%左右,2级减产40%左右,3级减产50%以上。根据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数学模型,结合防治工本、产量水平和产品价格及经济效益,分高、中、低产田对经济允许为害水平进行了估算,并确定了防治指标,经大田验证,可以有效地指导更换品种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杀菌剂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防治小麦全蚀病的高效安全药剂,对多种杀菌剂在不同浓度下的防效以及对小麦的安全性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硅噻菌胺和苯醚甲环唑在推荐浓度下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小麦出苗、苗高没有显著影响;咯菌腈的防效与苯醚甲环唑相似,但对小麦出苗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其他几种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对小麦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防治效果、对小麦安全性以及抗药性治理方面综合考虑,将硅噻菌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等交替或混合使用是防治小麦全蚀病比较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小麦秋播期间病虫防治不仅是控制地下害虫的最佳时期 ,也是防治土传病害和系统侵染病害如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秆黑粉病等防治的关键时期 ,还是除治灰飞虱预防小麦丛矮病以及控制蝗虫、麦蜘蛛等苗期虫害的重要时期。1 农业措施(1)播种前彻底灭茬 ,铲除田间地头杂草 ,以减少土蝗、灰飞虱及多种病害菌源栖息场所和滋生地。(2 )深耕、细耙 ,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 ,增施磷钾肥 ,合理安排茬口 ,实行轮作换茬 ,以减轻黑穗病 ,秆黑粉病、纹枯病、全蚀病的发生。另外 ,对全蚀病重病区还要稳定小麦玉米 1年 2熟制 ,促使全蚀病自然衰…  相似文献   

18.
正小麦纹枯病和小麦全蚀病是河南省小麦生产上重要的土传病害,发病面积分别在300万和30万hm~2~([1,2])。近年来,由于小麦高产栽培措施(早播、密植、高肥)的推广,以及气候条件适宜、农机跨区作业等原因,两种病害的发生面积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19.
自80年代以来,随着小麦生产条件的改变和气象因素的影响,小麦根病日趋严重,已成为当前小麦生产中的一大主要病害。为了摸清发生种类,探明发病因子,进行有效的防治,1990~1994年我站与山东农业大学植病教研室联合对我县“小麦全蚀病地根病类型”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标样的鉴定,明确了病原,进行了有效的综合防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带状种植轮作倒茬防治小麦全蚀病师存恩,田玉丹,周景武,王军(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植保站,015000)近年来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小麦全蚀病发生较为严重,现已发生27万亩,并有逐年扩展蔓延和危害加重的趋势。由于本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近50%,所以实行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