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不同立地类型毛环竹造林成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红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134-136,139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通过造林成活率、造林后第1~3 a新鞭长、第2~3 a出笋数和竹笋平均地径等指标对不同立地类型毛环竹造林成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沙滩地营造毛环竹林应采用粘性较大的黄心土改良土壤质地,毛环竹在山地造林最好选择山谷和中下坡,不宜选择在上坡,土壤质地为重壤土和粘土的山地不宜营造毛环竹林。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Conb—Douglas生产函数理论,调查毛环竹丰产林36块标准地,配制竹林密度效应模型W=220.41256N0.5218831D0.2631992。对该模型进行生产弹性分析、边际产量分析,结果可为现有毛环竹林管理密度的调整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毛环竹笋用林生物量结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毛环竹林分、单株生物量及其结构特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毛环竹林分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的提高而增大,在密度为10800~12900株·hm-2时生物量最大,地上部分可达到50t·hm-2以上,地下部分可达到30t·hm-2以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为:地上部分生物量秆>枝>叶,其比例大致是6∶3∶2或2∶1∶1;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其比例变化幅度在1 183~1 784之间。毛环竹单株生物量与胸径、竹高呈正相关,在生产实践中可用模型W=aDbHc进行估测,其精度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4.
结合泗水县砂石山地的现状,对砂石山地营造混交林的投资成本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营造针阔混交林选择2 m×3 m密度、阔阔混交林选择2 m×4 m密度造林最为适宜;针叶树种、阔叶树种选择2 a生苗木造林最为适宜;整地方式选择鱼鳞坑整地造林、规格为40 cm×40 cm×30 cm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贵州赤水市是我国著名竹子之乡,楠竹一般生长在海拔600~1200 m山地,楠竹造林一般也选择在这个区域.营造楠竹林要经过整地、母竹选择与挖掘、精细栽植和抚育几个阶段.要使楠竹顺利成活成林,上述几个阶段的营造技术得掌握到位.  相似文献   

6.
贵州赤水市是我国著名竹子之乡,楠竹一般生长在海拔600~1200m山地,楠竹造林一般也选择在这个区域。营造楠竹林要经过整地、母竹选择与挖掘、精细栽植和抚育几个阶段。要使楠竹顺利成活成林,上述几个阶段的营造技术得掌握到位。  相似文献   

7.
一、造林地的选择和整地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造林地的选择十分重要。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质地为沙壤土或壤土,土层厚度1米以上,地下水位在1.5~3米,并有灌溉条件的地块。造林前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全面整地,以提高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的通透性。通辽市文冠果林场1986年春季营造的500亩杨树速生丰产林,林地平坦、肥沃,造林地畦田化、井灌化,造林成话率达98%,林木长势喜人。而  相似文献   

8.
毛竹实生苗造林,具有适应性强,挖苗、起苗、运输和栽植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为提高毛竹实生苗造林成活率,积累了一些实用的造林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 一、造林地的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都可以营造毛竹林.但地形、坡度、坡向、土壤质地与毛竹造林成活和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造林地宜选择在背风、排水良好、土壤深厚、肥沃疏松的山谷地或山腰缓坡地带.土壤以富含大量有机养分和无机矿物质元素的乌砂土和砂质壤土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选择野生大苗,按株行距2m×4m 雌雄比8:2营造水地沙棘园。在集约栽培条件下,定植3a 后,保存率可达94%以上,树高、地径、当年生侧枝的年均生长量逐年增加,同时冠幅迅速扩展。山地沙棘园的营造,造林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一年生实生苗,2年生实生苗和扦插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在造林当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根据毛环竹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多年生产经验,从整地、造林季节、母竹的选择、挖掘与运输、栽培、幼林抚育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毛环竹造林各环节的主要技术,供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低丘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和生产潜力发挥为目标,对红竹幼林主要结构因子年际变化规律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红竹抽鞭发笋能力强,年际立竹量明显,以造林后第2年增加最为显著,达2309株/hm2,第3年成林投产.新竹平均胸径造林后第3年达3.54 cm;地下鞭系多分布于土壤上层20 cm区间,造林后3 a鞭系长度10 m/m2以上,平均鞭径1.75 cm.单位面积林地鞭系侧芽数随造林年限的增加显著增多,造林后第3年较第1年增加119.4%.红竹在低丘退化红壤地生态适应性好,可规模化推广应用.造林母竹标准为2.5~3.5 cm径级的1~2 a生健康立竹,初植密度900~1500株/h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不同树种新造林树高生长量、保存率及其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等,研究其生长、适应性及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皮桦、桤木、楸树、栾树、湿地松5年生树高分别为7.4、6.5、6.3、4.8、4.2m,保存率分别为92%、65%、82%、78%、90%;不同树种造林后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提高有明显差异,5个树种造林后林分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的效果排序为桤木〉光皮桦〉栾木〉楸树〉湿地松;新造林均表现为造林当年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下降,一般下降35%~40%,第2年底回升并超过造林前水平,第3-5年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野外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北亚热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除茶园土壤外,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以0~10cm土层最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含量总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30cm土层范围内增加,30cm以后表现下降的趋势;(2)次生林转变成农耕地以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下降21.1%,而转变成集约经营早竹林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下降近48.5%;1m深度以内,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茶园、灌木林、次生林、粗放经营毛竹林、集约经营毛竹林、马尾松林、农耕地、杉木林和早竹林;(3)土壤有机碳储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趋势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次生林转变成长期经营的农耕地后,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22.5%,而转变成长期集约经营早竹林后土壤有机碳储量则下降51.4%9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茶园、灌木林、次生林、粗放经营毛竹林、马尾松林、农耕地、集约经营毛竹林、杉木林和早竹林.  相似文献   

14.
竹木混交林改为毛竹纯林经营后的林分生长动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分别在1974年和1984年实施清除混交乔、灌木,把原竹木混交林改为毛竹纯林经营的两片毛竹林分内,于1985年各设立固定标准地20块,自1985年至1995年对改造后处于自然肥力条件下的林分不同生长阶段的毛竹纯林的生长指标,进行为期11a的观测,结果表明:在竹木混交林改成毛竹纯林后的较长经营期中,各生长因子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即:新 竹个体数量增长和粗度下降期(1-4a),主要特征是林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8年11-12月,在浙江省富阳市湖源路西和春建尖山林区,选择集约经营年限在15~20年和20-25年的笋用毛竹林分,分别取土样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毛竹纯林郁闭度0.9.立竹密度2670-2768株/hm^2,以伴生树种木荷、苦槠为主的毛竹阔叶树混交林郁闭度0.8,树种组成是6竹4阔,林分所处海拔240-385m.坡向是东南坡与南坡为主。毛竹纯林分为隔年垦复和长期未做垦复2种经营类型,  相似文献   

16.
寿竹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寿竹因其竹秆、笋、箨壳的经济价值极高,近年来深受人们喜爱。本文从造林、幼林抚育、成林培育等角度,分别阐述了寿竹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为其推广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哺鸡竹海涂霉季造林对新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涂含盐土壤中,哺鸡竹当年生新竹霉季造林技术简便、成活率高、投产快;造林母竹质量与次年新竹质量相近;这种造林方法对新竹高和粗的影响时间仅为1年,具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针对辽宁省西部干旱石质山区针叶树育苗周期长、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低等问题,进行了油松大苗培育技术试验,结果为1a生油松苗营养杯移植培育大苗的适宜移植时间为4月1-10日(清明前后),苗床应选择高床,营养土配方以1/2油松苗土+1/2落叶松苗土为好,在营养杯之间填充沙土。采用该技术培育大苗移植成活率、合格苗率分别都在95%以上,利用该技术所育苗木在干旱年份造林成活率为86.6%,该方法可在本地或其他环境条件相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