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非热性杀菌技术降低原奶微生物总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原料奶生产过程中仍未普及HACCP,从而造成微生物含量有明显超标现象,为此需采取新技术对原料乳进行杀菌,从而降低细菌总数。主要探讨非热性杀菌技术在生产原料奶中的应用前景,阐述非热性杀菌技术的机理和作用。结果得出,原料乳生产过程中,将杀菌技术与奶牛饲养管理相结合,会有效降低原料奶的微生物总数。  相似文献   

2.
灵芝大田栽培土壤真菌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灵芝大田栽培土壤采用涂布平板法,提取分离土壤中的真菌进行培养检测及鉴定。结果表明土壤中共有木霉、青霉、曲霉、毛霉、链孢霉、根霉、毛壳霉、狄氏裸囊菌8种真菌。根据真菌的生长速度,灵芝生长不同时期出现的真菌种类和菌落数量,提出针对灵芝栽培土壤真菌的防治建议。试验既获得有益的真菌资源,又为高产、高质、高效的灵芝栽培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3.
植物抗病性及抗病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模式植物拟南芥是研究植物抗病分子基础的极好工具。利用拟南芥突变体证明植物抗病信号途径是个复杂的网络。过氧化氢,水杨酸,茉莉酸,乙烯,油菜素内酯等信号分子在这个网络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植物抗病的分子机制的深入理解,将为病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茶树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茶树发生病害后的生理生化变化、茶树的抗病性鉴定和茶树抗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以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的RNA为模板,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长度为681 bp的非翻译马铃薯X病毒25 kD运动蛋白基因(PVX-p25)和长度为714 bp的非翻译马铃薯X病毒外壳蛋白基因(PVX-CP)。并分别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ROKⅡ-p25和pROKⅡ-CP。利用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烟草NC89。经卡那霉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影响原料奶生产的因素,提出提高原料奶品质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茶树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本文 《茶业通报》1992,14(1):20-23
研究茶树的抗病性,对于抗病育种以及提高和保持现有品种的抗病力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茶树的抗病性已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开始深入到抗性机制的研究上,同时对抗病的遗传,特性也开展了部分研究,本文试图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果蔬受到真菌、细菌或病毒侵染时,自身能诱导产生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PRs)。根据它们的结构亲缘关系和生物活性,PRs被分为17个功能家族。在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研究中,利用激发子诱导产生果蔬抗性已逐渐成为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一种安全、高效的保鲜方法,这也成为果蔬采后抗病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综述了果蔬病程相关蛋白的分类、功能、诱导表达,以及蛋白组学技术在果蔬采后PRs表达水平上的应用,以期为果蔬病程相关蛋白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植物的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诱导抗病性就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方法预先处理植株,改变植物对病害的反应,使原来感病反应产生局部或系统的抗性。在此,着重从植株诱导处理后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植物体内多种抗病防卫反应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对植物诱导抗病性作了概括性介绍。许多研究表明,植株经诱导物诱导后,体内产生PR蛋白,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酶活性都大大增加,侵染点周围迅速木质化;在植物的诱导抗病进程中有两套基因先后起作用,即抗病基因和防卫反应基因,抗病基因产物与病菌无毒基因产物有识别作用,从而诱导防卫反应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0.
果树病毒核酸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的核酸检测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主要有PCR技术、分子杂交技术、dsRNA技术、NASBA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综述了这些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果树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基于PCR技术的检测方法是目前果树病毒检测的主要方法,许多果树病毒的PCR检测体系已经建立。NASBA技术也已开始用于果树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病毒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微生物,每年都给全球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病毒植物已经成为抵抗植物病毒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目前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主要方法策略,包括由蛋白质介导、RNA介导、非病毒来源基因介导及交叉保护介导的抗性机制,分析了这些机制的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同时还对一些RNA水平的抗性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Lily leaf blight,caused by Botrytis elliptica,is an important fungal disease in Taiwan.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disease incidence in Lilium formosanum,the efficacy of application of rhizobacteria for 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ISR)was examined in this study.Over 300 rhizo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hizosphere of L.formosanum healthy plants and 63 were identified by the analysis of fatty acid profiles.The ability of disease suppression of 13 strains was demonstrated by soil drench application of bacterial suspensions to the rhizosphere of L.formosanum seedlings.Biocontro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Bacillus cereus and Pseudomonas putida strains on Lilium Oriental hybrid cultivars Acapulco and Star Gazer besides L.formosanum in the greenhouse and field conditions.The assay with a B.cereus strain good for disease suppression showed that the protection against B.elliptica on L.formosanum could last for at least ten days,consistent with the good association of B.cereus with lily roots.Analysis of the expression of LfGRP1 and LsGRP1,encoding glycine-rich protein of L.formosanum and cv.Star Gazer,respectively,reveal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at in response to the treatment of B.cereus and that singly induced by B.elliptica,suggesting that plant defense responses driven by B.cereus follows a signaling pathway different from that triggered by B.elliptica.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biocontrol assay and LfGRP1/LsGRP1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with the culture filtrates of B.cereus strains,we presume that more than one eliciting factor of ISR are generated by B.cereus and some of them exhibit thermostable and autoclave-tolerant traits.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about ISR-eliciting rhizobacteria and determinants effective for foliar disease suppression on lily.  相似文献   

13.
亚洲百合试管苗生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优化亚洲百合生根培养基配方,为亚洲百合转基因植株试管苗的生根移栽奠定一定的基础,以亚洲百合‘普利安娜’(Lilium Asiatic hybrid cv. ‘Pollyanna’)和‘普瑞头’(Lilium Asiatic hybrid cv. ‘Prato’)试管苗为材料,探讨5种不同激素的浓度组合对试管苗生根率、生根数量、最长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激素的组合和浓度对亚洲百合的生根有显著影响,且2个品种生根状况有一定的差异。在生根培养基为MS+2,4-D 1.0 mg/L+KT 0.1 mg/L+6-B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时,亚洲百合‘普利安娜’平均生根率达到98.73%,生根数量达到6.53条,最长根长为4 cm;生根培养基为:MS+NAA 1.0 mg/L+TDZ 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时,亚洲百合‘普瑞头’平均生根率达到92.73%,生根数量达到6.63条,最长根长为3.77 cm。最后得出:亚洲百合‘普利安娜’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2,4-D 1.0 mg/L+KT 0.1 mg/L+6-B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亚洲百合‘普瑞头’的适宜生根培养基为:MS+NAA 1.0 mg/L+TDZ 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  相似文献   

14.
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的诱导子及其可能的诱抗机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利用生物激发子和非生物激发子等诱导果实抗病的方法进行果实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可能性以及当前利用激发子的种类、特征、诱导抗性的机理,提出了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柑橘溃疡病发生与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柑橘溃疡病对柑橘生产危害严重,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重要的检疫性病害。从柑橘溃疡病害发生、预报、抗性机制和抗性利用等方面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对柑橘溃疡病研究取得的进展。对影响柑橘溃疡病发生的气候条件、不同柑橘种类或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差异、组织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与抗性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植物抗病中的信号分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在植物抗病中的信号分子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包括水杨酸、乙烯、茉莉酸、活性氧、一氧化氮、钙离子及其β-氨基丁酸等信号分子诱导植物防卫反应中的作用,同时阐述了水杨酸诱导植物防卫反应的机理以及生物合成途径,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基因工程技术在亚麻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20年来基因工程技术在亚麻抗病育种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1)亚麻抗病基因的克隆及分子标记。(2)亚麻转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3)亚麻抗病转基因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讨论了近年来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方法策略,主要包括:植物自身的抗病毒基因策略、来源于病毒的抗性基因策略,干扰素等抗性策略;并分析了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植物抗病机制及果树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树病害对果品生产危害严重,长期以来科技工作者们致力于植物抗病机制研究并利用育种方法进行品种改良,以提高果树抗病能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植物物理结构特征与抗病性的关系以及化学抗菌物质与抗病性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回顾了果树在抗病育种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转基因技术在果树抗病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果树抗病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