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神丸治肾脾均虚的五更泻有良好效果,人参健脾丸是以补脾为主,消补并行的健胃良药。两方联用,治疗老龄奶牛肾虚脾弱,食草不健,大便泄泻的病例,尤其慢性顽固病例疗效十分可靠。1症候老龄奶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以产多胎奶牛为常见,表现为溏泻或水泻,粪便粗大、泻粪中混有未消化的料渣或有气泡。有的凌晨泻重,经久不愈,口温低,唇色淡白,舌色淡黄或淡红,脉象沉细或沉滑无力为主症。食欲减退或不振,反刍减少,咀嚼缓慢,毛焦肷吊,日益瘦弱,肛门松驰,神衰力乏等症状。2组方配伍四神丸与人参健脾丸二方联用。四神丸有补骨…  相似文献   

2.
黄龙汤由大承气汤加味而成,是陶节庵治热结旁流、急下存阴之方。阳明腑实、气血双虚者,攻之正气不能支,不攻邪实不能去,故用此攻补兼施之法,使邪解而正不伤。用时要分清标本缓急,正气虚者重补气,实邪盛者重攻邪。否则将贻害非浅。1981年以来,笔者用此法治疗老、弱、病、孕家畜的胃肠积滞、瓣胃阻塞、大便秘结等数例危症收效显著,现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3.
奶牛因肠胃湿热积滞所致的腹泻、粪便带脓血、里急后重等在兽医临床上多见,症状比较严重,对畜牧业发展影响较大,甚至可以引起死亡。临床上治疗该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较多,各有优缺点。笔者按照动物不同表现,使用中药香连丸加减进行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牛劳伤咳嗽与气喘症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多见于役用或幼老弱牛。临床上以咳嗽为主,喘气轻微者为劳伤咳嗽,以呼吸喘促为主、兼有咳嗽者为气喘。气喘中又以呼吸喘促浅表者为虚喘,呼吸喘促深而高度困难者为实喘。1病症分类1.1劳伤咳嗽根据病牛临床症状可分为:虚寒型、虚热型、阴阳俱虚型。1.1.1虚寒型:为肺肾阳虚。表现为咳嗽,气短无力,精神不振,毛焦体瘦,食欲减少,耳鼻凉,鼻镜汗不成珠,鼻流清涕,粪便稀软,口色淡白,舌津滑利,脉象浮紧。1.1.2虚热型:多为肺肾阴虚。表现为咽喉敏感疼痛、干咳声大,鼻涕粘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市发生十分严重,奶牛也时有发生,大多数奶牛可较快治愈,但有少数患牛继发气血虚,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笔者用中药八珍汤治疗该病16例,治愈15例,效果显著,今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1主要症状奶牛感染附红细胞体,经用贝尼尔、土霉素等药治疗后,镜检虫体消失,体温降至正常,而表现为气血虚症状。临床上表现为患牛精神不振,体倦无力,喜卧地,食少,反刍少,心悸易惊,烦躁不宁,盗汗,口色淡黄而舌软,有的舌色淡白,口温偏低,大便溏泻,小便色黄,产奶量明显下降。2治疗以气血双补、退黄、安神为治则,药用八珍汤加减。方药为:党参…  相似文献   

6.
奶牛真胃变位是由于过食精料、长期缺乏运动及产犊等原因导致奶牛真胃弛缓所引起。以慢性经过为多,表现为食欲差,粪便少而呈糊状,色深暗,严重者便秘。诊断方法主要是在左侧或右侧肋区听诊,能听到类似叩击钢管发出的回响音,常称为“钢管音”。钢管音区域的大小常与真胃充气程度成正相关。该病在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奶牛场,发病率较高,给奶牛养殖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家畜便秘是温热之邪侵害阳明腑所致临床常见证,外感、内伤都能引起该患.<伤寒论>虽云,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病多属热证、实证,概为阳证.而中兽医临床上,阳明腑温病便秘多属半虚半实之证.<温病条辨>讲:"阳明温病不大便,不外热结、液干二途,必先辨明而施治之."然在临床上又不乏医者不究机理,一概当作实证以承气之法寒下之,以致液亏津涸而亡,造成人为之损失.笔者现就对家畜阳明腑温病便秘(除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并而重证在表者)的认识与治疗体会作一简述,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8.
中医认为经络在机体内起重要的生理作用,其纵行为经,横行为络,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节,分布于机体内外、上下,运行气血,营养全身.艾(针)灸相关穴位可输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平衡阴阳,有扶正祛邪之功效.在兽医临床中运用艾灸疗法,可有效改善乳牛的生殖机能,治疗产后疾病,提高奶牛生产性能.艾灸疗法疗效显著,简单易行,治疗费用低廉,安全,无副作用,是规模奶牛养殖场奶牛保健和治疗必备的良法.  相似文献   

9.
一、补泻补泻在针灸手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人对补泻极为讲究,认为针灸有效与否决定于补泻是否适当,故称补泻为针灸治病之纲领。补是针对机体不足之正气而言;泻是针对侵害机体有余之邪气而言。其理论依据自然是《内经》所说的“盛(实)者泻之,虚者补之”。后人遵循此则,为达到补虚泻实之目的,创立了形形色色的针刺补泻手法,尤其在金、明时期最为盛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明初徐凤撰著的《针灸大全·金针赋》,书中提出的针灸补泻方法最多。然综观历代各家针灸补泻之法,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单式补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奶牛业真正发展起来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其间经历了2000年到2003年上半年的非常规的过热发展阶段.而后转入到目前的健康回归的理性发展阶段。记者日前去石家庄周边地区的几个奶牛场及小区转了转发现,以往的那种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量力而行,择机谋势。但是奶牛业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突出的表现是疫病难防,饲养管理技术跟不上.奶牛粪便污染,良种覆盖率低,奶牛种质资源少等几个方面。可以说这几点是制约当前奶牛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牛便血是常见病,又称出血性肠炎,是大便带血的一种疾病。临床一般分为2种类型,即实热型和牌虚型。病牛不论年龄大小,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夏、秋两季较多见。临床可分为先便后血或先血后便。先便后血,血色暗者称远血,先血后便,血色鲜红者称近血,远血病在小肠或大肠,近血病在直肠或肛门。1病因实热型,多因天气炎热,劳役过度,久渴失饮过甚或喂变质霉烂饲料,脉络受扬血溢胃肠道中,随粪排出,故称便血。脾虚型,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体质衰弱,过度劳役或为其它病的后遗症,引起中气亏虚,以致血不循经而溢于胃肠,发生便血。2辩证…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产褥热是奶牛一种常发性产后疾病,临床上以持续性发热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认为可能是由感染所致,还有人认为产褥热是高胎次高产奶牛易发的一种以严重的低血钙为特征的代谢病。中兽医学认为,产褥期内凡以发热为主证,并伴其他症状者都称产褥热[1]。中兽医认为发热之故,非止一端,其病因有:第一,由于正虚则外邪易侵,邪气内郁,外邪与败血相搏而致高热;第二,阳明燥气与瘀血相蒸之候,瘀血内阻,气机不畅,水津不升所致口渴、发热;第三,败血内瘀伤及荣卫,  相似文献   

13.
郭爱平 《北方牧业》2007,(11):37-39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的四大疾病(乳房炎、消化系统病、产科病、蹄病)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站立姿势异常,起卧困难,泌乳量减少,渐瘦,严重者影响食欲甚至化脓后引发败血症死亡等,急性肢蹄病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在我国各地都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腐蹄病的发生不仅影响产奶和运动.严重者常常导致淘汰。根据笔者小面积统计,舍饲牛群中发病率高者可达到30%~40%,[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泄泻是指排使次数增多,粪便溏薄乃至完谷不化。此病四季皆有。从病因上本病可分为外感及内伤两大类,外感以湿邪为主,结合暑、热、寒、食等邪;内伤者,浅者在脾,深者在肾。从辩证来说,有虚证、实证、虚中加实之别。一般来说,外感者多实,内伤者多虚。但体质有强弱,病邪有新旧,发病有久暂。在临床实践中,病情错综复杂,治疗时必须紧紧抓  相似文献   

15.
“补中祛瘀散”加减治疗奶牛子宫疾病刘忠,金志奎(内蒙古扎赉特旗兽医卫生监理所137600)(内蒙古扎赉特旗食品公司卫检股)产后子宫疾病是母畜的常发病,尤以高产奶牛较多发。往往造成母畜生殖机能紊乱或不育,严重者亦可导致死亡。为加快奶牛产后子宫复原,尽早...  相似文献   

16.
正泄泻在兽医临床上较多见,特点是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粪如水。黏膜红而兼黄,舌下赤红秽暗,舌苔黄厚或黄腻。或挟寒或挟热,分虚实及表里,有无湿不成泄之说。笔者自2000年迄今共诊治奶牛泄泻124例,治愈119例,治愈率96%。最急性者病畜极度沉郁,脉细数,耳鼻发凉,四肢厥冷,眼眶下陷,脉细数无力,卧地不起,全身发抖.尤其是粪便出血多的病畜,迅速出现脱水和酸中毒以至于死亡。根据泄泻性质不  相似文献   

17.
便秘是消化道常见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它是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太少.表现为大便干结,患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和排不干净。同时伴有腹胀、腹痛、恶心、食欲减退、口臭、全身无力等症状,有时可在患犬小腹左侧可摸到包块(即粪便)以及发生痉挛的肠管。一般2d以上犬无排便.可提示便秘存在。便秘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其背后常隐藏着非常复杂的病因,决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8.
泄泻乃临床常见疾病,循辨证以施治,多可获愈。然某些患畜,由于体质因素或治疗失当,每至迁延难愈,少则数月,甚或逾岁。时医多谓“久泻必虚”而妄投以补涩之品,间有获效者,然补而不效者亦有之。据笔者之经验体会,泄泻日久,似非皆属虚证,治疗也未必均用补法,现就所治验案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奶牛流行热的虚实错杂辨析李瑞斌(广东省广州市国营珠村奶牛场516660)虚证和实证是辨别畜体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个总纲。一般而言,虚者正气不足,实者邪气有余。若牛体正气不足,病邪亢盛,便可导致群体疫病暴发。在流行热发病过程中,虚与实在不时变化。疫病...  相似文献   

20.
泻泄的病因分类及辩证四川省三台县畜牧局谢廷远泻泄、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渗出水样大便的一类病症。根据发病原因,受病脏腑和证候表现的不同,临床上常分为寒泻、热泻、虚泻、脾肾两虚泻泄及伤食泻五大类。引起泻泄的原因多,但泻泄的形成的是以湿盛与脾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