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蚊净香草的侧芽、展开幼叶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BA、LAA,进行外植体的启动培养.结果为:侧芽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6-BA0.2 mg/L(单位下同) IAA0.1,叶片和叶柄的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6-BA0.5~1.0 IAA0.25~0.5.快速繁殖培养基以6-BA0.2 I-AA0.1最好.生根以1/2MS NAA0.2效果较好.适宜的移栽基质为草炭3:蛭石2:珍珠岩1,移栽时用保护性杀菌剂多茵灵等防止杂菌的滋生,可以有效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石文山  李树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19-3019,3024
选取解醛驱蚊草的侧芽、幼叶、叶柄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BA、IAA,诱导外植体的分化。结果表明,侧芽适宜的诱导分化培养基为6-BA 0.2 mg/L(单位下同)+IAA 0.1,叶片和叶柄的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6-BA 0.5~1.0+IAA 0.25~0.5;快速繁殖培养基以6-BA 0.2+IAA 0.1最好;生根以1/2 MS+NAA 0.2效果较好。适宜的移栽基质为草炭3∶蛭石2∶珍珠岩1。移栽时一定注意使用多菌灵防止杂菌的滋生,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以神香草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建立神香草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合神香草腋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05 mg/L,最适合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 0.8 mg/L+IAA 1.5 mg/L+NAA 0.05 mg/L,最适合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IBA 0.2 mg/L+NAA 0.01 mg/L。  相似文献   

4.
知母组织培养无性系建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护知母野生资源和为生产栽培提供大量种苗,以知母的根茎为外植体,进行了生长点萌发、芽分化、试管苗生根培养与试管苗移栽研究,成功地建立了知母组织培养无性微繁体系.结果表明:White+6-BA 0.1 mg/L+IAA 0.3 mg/L是知母根茎生长点萌发生长的理想培养基;MS+6-BA 1.0~1.5 mg/L+NAA 0.2 mg/L是根茎萌发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NAA 0.1 mg/L+IAA 0.2~0.3 mg/L是分化芽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生长整齐而旺盛.  相似文献   

5.
水体生态修复中蚊净香草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442-4442,4477
以蚊净香草的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的培养基对芽的诱导、增殖、生根及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0.1%升汞对蚊净香草的腋芽灭菌8 min,1/2MS培养基中诱导率为58.3%;增殖最适培养基是MS+BA 0.2 mg/L+NAA 0.05 mg/L,增殖倍数为10.04;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05 mg/L(液体),生根率100%,移栽到相应的蛭石+泥炭基质中,成活率达95%以上。在生根时采用液体培养,成功解决了蚊净香草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低的难题,也为其他植物的快繁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滁菊高效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方法]以叶片为外植体,选用不同培养基并添加激素6-BA和NAA,研究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培养基对外植体愈伤诱导、不定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获得选择分化率高的培养条件。[结果]滁菊叶片最适增殖和分化培养基分别为MS+6-BA 2 mg/L+NAA 0.1 mg/L和MS+6-BA 0.5 mg/L+NAA 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生根率达100%。[结论]该研究为滁菊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毛脉山莴苣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生长非常旺盛的毛脉山莴苣生长点为外植体,以附加不同浓度的6-BA、IAA、IBA、NAA、2,4-D的1/2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了毛脉山莴苣芽生长、不定芽分化、试管苗生根、试管苗移栽与扦插和试管苗移植的研究。结果表明:芽生长的理想培养基为1/2MS+6-BA0.1mg/L+IAA0.2mg/L;不定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BA0.4mg/L+NAA0.1mg/L;试管苗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是1/2MS+NAA0.1mg/L+IAA0.4mg/L;河沙与炉灰渣是试管苗移栽和扦插的理想基质,移栽和扦插后25d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5%和91%;移植于山坡上的试管苗生长非常旺盛,根系发达,增加1倍左右;鲜茎叶收获量增加24%。  相似文献   

8.
无籽西瓜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无籽西瓜快速繁殖技术,以无籽西瓜试管苗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 + NAA 0.1 mg/L,愈伤组织正常且长势较好;以培养基MS +6-BA 2.0 mg/L+ NAA 0.5 mg/L不定芽分化现象出现最早;生根阶段以培养基1/2 MS+IAA 0.2 mg/L生根效果最好, 生根时间短且根系长而粗.该技术可用于无籽西瓜的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连翘是中国常用中草药,也是庭院绿化的常用树种,需求量较大.建立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的试管苗快速繁殖体系,以期为连翘的大规模栽培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与NAA诱导连翘幼茎外植体再生芽的发生;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IAA、IBA或NAA等单一激素,诱导再生芽生根.[结果]结果表明,BA与NAA的比例对于新芽发生有重要影响,NAA的存在通常不同程度导致愈伤组织的发生,当NAA与6-BA比例达到2∶1时,茎段外植体完全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而不含有NAA,即仅含有6-BA单一激素情况下,更有利于芽的发生.对于生根诱导,低浓度IAA或NAA (0.1 mg/L)均不能诱导连翘试管苗生根,高浓度(0.5 mg/L)会导致茎基部先发生愈伤化,之后才有根从愈伤组织处长出.IBA在0.1~0.5 mg/L范围内,均可以诱导90%以上的再生小芽生根.[结论]以连翘的幼茎为外植体诱导连翘的试管苗快速繁殖,MS+6-BA 0.5 mg/L为最佳的芽诱导培养基;1/2 MS+IBA 0.2 mg/L为最佳的试管苗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余平福  蓝学  覃林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8):83-85,108
[目的]建立冬红组培再生体系。[方法]从外植体消毒、外植体出芽诱导、无菌芽继代增殖、壮苗、生根、移栽等方面建立冬红组培再生体系。[结果]用75%乙醇30 s+0.1%HgCl_210 min+0.2%HgCl_25 min进行外植体消毒效果最好;较好的外植体出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2 mg/L+IBA 0.4 mg/L+蔗糖3.0%,诱导率为80%;继代增殖培养基:改良MS+6-BA 0.5 mg/L+KT 0.5 mg/L+NAA0.2 mg/L+蔗糖4.0%的有效苗最多,增殖系数为3.8;壮苗培养基以改良MS+6-BA 0.1 mg/L+NAA 0.2 mg/L+蔗糖3.0%的效果最好;生根培养基1/3MS+NAA 0.5 mg/L+蔗糖1.5%的生根率最高,达85%;移栽基质以泥炭土∶黄泥∶河沙(V∶V∶V=1∶1∶1)的混合基质较好,30 d后移栽成活率高达90%。[结论]该研究基本建立了冬红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实现冬红组培苗木批量化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有髯两季花鸢尾'常春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华  李永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71-18672
[目的]建立有髯两季花鸢尾‘常春黄’(Iris germanicacv.′Chang-Chun Huang′)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方法]以有髯两季花鸢尾‘常春黄’带有部分花梗的花苞为外植体材料,经过消毒后接种在不同组合激素水平的MS培养基上诱导小苗。[结果]花苞在MS+1.0 mg/L6-BA+1.0 mg/LNAA+3%蔗糖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在不同配方的继代培养基中,MS+1.5 mg/L6-BA+0.1 mg/L IBA+3%蔗糖培养基的分化系数最高,且苗的长势最好;复壮培养基为MS+0.2 mg/L6-BA+0.4 mg/LIBA+2.0 mg/LPP333+3%蔗糖;在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培养基中,1/2MS+0.8 mg/LIBA+2%蔗糖培养基生根率最高,且生根时间最短,根系较发达,长势良好;在移栽试验中,基质(草炭∶蛭石∶椰糠)配比为2∶1∶1的移栽苗生根时间短,生根率最高达97.2%,且成活率达到80.38%,生长情况良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有髯两季花鸢尾的快速繁殖和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上饶早梨主栽品种六月雪和黄皮消的离体快繁技术体系,为上饶早梨试管苗的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六月雪和黄皮消进行组织培养,筛选适宜的外植体、灭菌方式、培养基和移栽基质。【结果】六月雪和黄皮消理想的外植体为长7.0~8.0 cm的新生幼嫩带芽茎段,理想的灭菌方式为75%酒精消毒1.0 min+0.1%氯化汞消毒10~12 min,理想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 IBA,理想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KT+0.2 mg/L NAA,繁殖系数为3.6~3.8,理想的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MS+0.3 mg/L NAA+0.3 mg/L PP333+0.5 g/L AC(活性炭),理想的试管苗移栽基质为泥炭∶珍珠岩∶蛭石=4∶1∶1或腐殖土∶珍珠岩=5∶1,移栽后浇灌含0.5 mg/L PP333的MS基本培养液可显著提高试管苗成活率(P<0.05),驯化移栽成活率在90.0%以上。【结论】建立的六月雪和黄皮消离体快繁体系,可供上饶早梨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13.
虎刺梅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德平  王增池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208-6208
[目的]研究虎刺梅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方法]以虎刺梅子房为外植体,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I、BA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快速繁殖。[结果]1/2MS培养基附加6-BA 2.0 mg/L对子房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佳;将产生的愈伤组织块转入分化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3 mg/L中,培养45~50 d后,形成了10多个侧芽;在MS+6-BA 2.0 mg/L+NAA 0.3 mg/L进行小苗的快速增殖;将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MS+IBA 0.8 mg/L中,20 d后,产生5~6条根;驯化及移栽所用基质为草炭∶砂子∶珍珠岩=3∶1∶1,7 d后小苗产生了新根,进一步管理可发育成大苗。[结论]该研究利用组织培养实现了虎刺梅的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14.
巨型红掌茎尖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巨型红掌组织快繁体系。[方法]以巨型红掌基部侧芽为外植体,消毒后,接种到舍有不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60d后,从中筛选出分化率最高的培养基;组培苗经过生根培养后,平均长有3-4条根时,移栽到不同的栽植基质上,从中筛选出移栽成活率最高的基质。[结果]培养基配方为6-BA3.0mg/L+Kr0.3mg/L+NAA0.3mg/L时,巨型红掌的分化率最高,光照强度和时间分别为2000lx和12h/d时,巨型红掌的分化效果最好,每个侧芽分化芽数达4~5个。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2.0mg/L+NAA0.2mg/L时,巨型红掌的生根率最高,达95.8%。草炭土+蛭石(1:1)栽培基质中,巨型红掌组培苗生长良好,移栽成活率达87.0%。[结论]研究建立的巨型红掌组织快繁体系可为红掌规模化生产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仙茅的快速繁殖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以仙茅无菌地下茎段为外植体,在蔗糖浓度为20 g/L,琼脂用量为6.5 g/L,pH值为5.8,温度为25℃的光照条件下,设3组培养基(A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6-BA 0-1.0 mg/L+NAA 0-1.0 mg/L,B丛生芽诱导培养基MS+6-BA 0.5-1.5 mg/L+NAA 0.2-0.8 mg/L,C生根培养基MS+IAA 0-0.5 mg/L)进行组培试验。[结果]最适合仙茅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2-1.0 mg/L+NAA 0.1-0.6 mg/L;丛生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8-1.5 mg/L+NAA0.2-0.5 mg/L;生根培养基为MS+IAA 0.1-0.3 mg/L。仙茅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8%-93%,丛生芽诱导率为93%-96%,生根诱导率为92%-96%。[结论]该研究为仙茅地下茎段的组织培养提供了试验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褚芳玲  邓衍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370-5370,5378
以金边瑞香的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采用侧芽诱导法快速繁殖,研究了金边瑞香的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0.2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6-BA 2.0 mg/L+NAA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生根率100%,且根系发达。经过该试验的驯化移栽,试管苗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徐萌  孙丽  相元萍  李素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249-13250
[目的]建立红掌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方法]以红掌幼嫩叶柄为材料,筛选红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生根时的最佳激素配比。[结果]红掌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2,4-D,此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0.0%;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2 mg/L 2,4-D+1.5 mg/L KT,此时分化率可达96.7%;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IBA,此时生根率可达86.7%。[结论]为红掌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海南钻喙兰的组培快繁提供依据。[方法]以钻喙兰种子作外植体,研究了不同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在钻喙兰组培快繁中的效果。[结果]诱导类原球茎体以MS附加6-BA1.0 mg/L+NAA0.1 mg/L的激素配比较好,分化时间短。增殖培养基为MS+6-BA0~3.0 mg/L+NAA0~0.2 mg/L,以MS+6-BA3.0 mg/L+NAA0.1 mg/L效果最好,平均增殖系数为3~8,把生长健壮并具有2~3片真叶的单个小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1/2 MS+NAA1.0 mg/L上,经60 d培养,即可获得生长健壮的完整植株。钻喙兰试管苗的移栽基质以粗椰糠∶河沙=1∶1的比例混合较好,湿度80%~90%,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结论]海南钻喙兰种子在温度(25±2)℃,光照强度1 500~2 000lx,光照时间12 h/d的条件下,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1 mg/L;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3.0 mg/L+NAA0.1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1.0 mg/L。  相似文献   

19.
大花卷丹离体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花卷丹为试材,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研究大花卷丹离体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鳞片组培快繁的最佳取材部位是中层鳞片。大花卷丹不定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3mg/L+6-BA 1.5mg/L,其分化率可达76.7%。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NAA 0.2mg/L+6-BA 2.0mg/L,增殖系数达到4.9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AA 0.2mg/L,生根率达到96.7%,平均每苗根数可达8.8条。移栽前期最佳的基质配比为河沙∶草炭土=1∶1,成活率达到76.0%。  相似文献   

20.
凌杰  宁淑香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47-17549
[目的]建立委陵菜再生体系技术,保护野生资源,实现人工栽培.[方法]以委陵菜嫩茎为材料,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移栽定植的研究.[结果]愈伤组织诱导培养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 +40 g/L蔗糖+0.3 mg/L6-BA +2.8 mg/L 2,4-D;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合适培养基为:MS+ 35 g/L蔗糖+0.4 mg/L AgNO3 +0.1 mg/L NAA +0.8 mg/L ZT;不定芽生根培养的较适宜培养基为1/3MS+ 15 g/L蔗糖+0.5 mg,/L ABT+ 0.2 mg/L IBA+ 0.3 mg/L NAA.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5.1%,定植成活率为97.8%.[结论]建立的再生体系,1株试管苗1年能繁殖23万株试管苗,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委陵菜的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