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凯特芒果不同叶果比对果实品质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整叶果比例,研究凯特芒果不同叶果比处理对果实品质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果比处理对果实品质影响较小,其中糖酸比处理间差异显著,叶果比为30/1的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总酸含量最小、为0.27%,糖酸比和固酸比均达最大值、分别为54.837和68.859;不同叶果比处理对果实中的营养元素N、P、Ca、Mn、B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来说,从不同叶果比对果实品质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来看,凯特芒果的叶果比为30/1时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套袋对花牛苹果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年生天汪1号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处理对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套袋促进果实着色,使果面光洁度提高,改善了果实外观品质;降低了单果重、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可滴定酸含量,使糖酸比降低,风味变差,影响了果实内在品质;常温贮藏条件下,套袋果实失重率和烂果率均低于不套袋果,套袋使果实耐贮性增加.综合分析,在供试的5种果袋中,欢迎和条黑效果最好,其次是陇上红,旺盛和康盛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留果量对甜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5种留果量处理,以不疏果作对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留果量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但叶果比为20∶1的处理商品果和优质果产量最高;柿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叶果比为20∶1和30∶1的处理中比较高;叶果比在40∶1以上蒂隙和裂果较多;生理落果率与留果量呈负相关。甜柿疏果需考虑开花时间和果实生长状况,去弱留强,并配合树体整形修剪进行。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关中地区不套袋栽培‘瑞雪’苹果的适宜采收期,为新品种‘瑞雪’苹果不套袋栽培及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以6 a生M9自根砧的不套袋‘瑞雪’品种苹果为试材,于10月7日(盛花后180 d)开始,每间隔7 d采收一次,分别测定其果实单果重、纵横经、果面L值和b值、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淀粉染色指数,分析这些生理指标与淀粉指数的相关性,来判断不套袋栽培‘瑞雪’苹果的适宜采收期,并制作不同采收日期对应的染色图谱,为关中地区不套袋栽培‘瑞雪’苹果的适时采收提供理论参考。在10月23日至11月1日期间,不套袋栽培 ‘瑞雪’苹果果实的大小基本达到最大,果面亮度和褪绿变黄程度适中,果肉硬度达到生理成熟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达到最高,可滴定酸含量基本降至最低,果实的整体品质、口感和风味达到最佳状态。经过多项指标综合判断,可知关中地区不套袋栽培 ‘瑞雪’苹果的适宜采收期在10月23日至11月1日期间(或参考染色指数在5.1至5.7之间),同地区或地理、气候条件相似地区的不套袋栽培 ‘瑞雪’苹果采收期可参考该范围。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套袋和采收期对留树保鲜的梨橙果面绿斑病发生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用乳白色单层袋子开展果实生长期套袋试验,果实成熟后留树保鲜至翌年2—4月分批采收,调查果面绿斑病发生情况和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梨橙果实套袋后能有效控制果面绿斑病的发生,可显著提高果皮亮度、红色度和光洁度,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品质;随着采收期延后,套袋与不套袋果VC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可滴定酸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套袋果实外观优于不套袋果实,其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低于不套袋果实,单果重、可食率和糖酸比高于不套袋果实,但无显著差异。梨橙套袋果实和不套袋果实外在品质有差异,内在品质不存在差异。梨橙延迟采收最佳时期为第Ⅱ采收期(即3月中旬),此时果实外观品质优良、糖酸比高、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6.
干旱区套袋红富士苹果的品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娜  李建贵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6):1022-1027
[目的]通过研究干旱区不同时期套袋、摘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干旱区套袋苹果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阿克苏地区红富士苹果为试材,测定不同时期套袋、摘袋苹果的光洁度、着色度、果实硬度、总糖、还原糖、蔗糖和总酸等果实品质指标.[结果]随着套袋时期的推迟,苹果果面光洁度、着色度、硬度逐步降低,而总糖、还原糖、蔗糖含量逐渐升高.随着摘袋时间的推迟,苹果的光洁度下降.总糖、还原糖、蔗糖具有同不套袋果基本相同的消长规律,但含量均始终低于对照.[结论]套袋时间选择在5月30日至6月9日较为理想,摘袋时间选择在10月1~6日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1谢花后疏果定果 疏果、定果原则是旺树多留,弱树少留。留果量根据枝果比、叶果比或距离留果,如富士一般生长枝和结果枝比为3~4∶1,壮树可适当多留,叶果比为30~40∶1,  相似文献   

8.
水果套袋是对果实进行周期性保护的一项技术措施,其优点在于可以防治果实病虫害,减少果面锈斑,使果点变浅,防止果面污染,减少果实农药残留量,促进果实着色,便于分期分批采收,同时可提高水果耐贮性等。因此,水果套袋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提高果实品质和降低水果农药残留量的先进技术之一,也是当前发展绿色果品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套袋果比不套袋果价格提高了30%-50%,从而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不同摘袋时间对满天红梨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红皮梨的果实品质。[方法]选用"金果"条黑袋在陕西省白水县和蒲城县对满天红梨进行套袋,研究不同摘袋时间对满天红梨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摘袋时间越早,满天红梨的果锈指数、叶绿素含量越高,果实硬度越低。采收前25~35 d(8月上中旬)摘袋,果锈、日烧均严重,果实着色不良,果实硬度较低。采收前10~15 d(8月下旬)摘袋,果锈、日烧均较轻,果实着色良好,果实硬度较高,耐贮性良好。海拔较低的灌区要注意防止黑点病及裂果的发生,海拔较高、没有灌溉条件的塬区要注意防止日烧的发生。[结论]采收前10~15 d(8月下旬)是满天红梨最佳的摘袋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寻不同果袋处理条件下锦绣黄桃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规律。[方法]研究不同种类套袋对锦绣黄桃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套袋果实外观品质、商品果率均明显优于未套袋果实,其中套黄色袋和褐色袋的果实外观较好,套黄色袋和双层袋的采前落果比例较低,其商品果率较高;套袋果实可溶性果形物含量低于未套袋果实,但套黄色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未套袋果实差异不显著。[结论]为提高锦绣黄桃果实品质和市场商品化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完善优质苹果梨生产技术。[方法]以苹果梨为试材,探讨了不同栽培措施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套袋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有所降低,还原糖、糖酸比显著降低。果实可滴定酸、V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实平均单果重有降低的趋势。着色指数提高1倍。而增糖剂可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糖酸比及果实大小。[结论]套袋、增糖剂结合处理可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最佳处理为比大其梨膨大素结合套袋处理。  相似文献   

12.
套袋对新都柚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套袋对果实发育的影响机理,为套袋技术的完善、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都柚果实生长期套纸袋,每15 d取材一次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套袋果单果重小于对照,果面光洁,叶绿素含量低,类胡萝卜素含量高,套袋使果实果皮增厚,可食率降低。[结论]套袋使果实外观美观,但对果实大小、可食率等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保持贡柑果实品质的方法。[方法]在采后用冰果重量比1:1、1:2和1:3的比例加冰处理德庆贡柑,研究贡柑采后贮藏性能和果实品质变化特点。[结果]1:2加冰处理能保持果实TSS的含量;加冰处理可以较长时间保持果实总糖在高位水平;随加冰量的增加好蒂率也相应提高。从综合效果看,果实总糖、TSS、可滴定酸和Vc的含量和变化动态以冰果比1:2为优。加冰处理可以极显著降低果实霉蒂率,提高好果率,效果以1:1和1:2处理为佳。[结论]采后加冰能显著改善果实好蒂率、好果率及果实外观色泽,保持果实内含物含量和风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推进苹果省力化生产,了解低成本塑膜袋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应用田间试验的方法,以红富士为试材,研究不同品牌塑膜袋套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着色指数和光洁度指数以塑膜袋处理低于双层纸袋处理,而高于不套袋,其中着色指数以常丰处理最高,其次是新惠阳处理,再次是惠强处理;光洁度指数以新惠阳处理最高,其次是惠强处理,再次是绿果林处理;色度以代表红色的a*值以果冉处理最高,其次是新惠阳处理,再次是绿果林处理;单果重以塑膜袋处理最高,不套袋处理居中,双层纸袋处理最低,其中塑膜袋以绿果林处理最高,其次是常丰,再次是晨阳;去皮硬度以果冉处理最高,其次是常丰处理,再次是晨阳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不套袋最高,塑膜袋和双层纸袋处理差别不大,塑膜袋以绿果林处理最高,其次是新惠阳处理,再次是果冉处理;糖酸比(口感)也以绿果林处理最高,其次是新惠阳处理,再次是常丰处理。[结论]塑膜袋以新惠阳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是绿果林和常丰处理。  相似文献   

15.
套袋对葡萄浆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推广应用葡萄套袋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葡萄品种无核白鸡心、晚红为试材,测定了不同套袋(白纸袋、蜡纸袋、黄条纹纸袋)处理的葡萄果穗重、果粒重、着色程度、病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结果]晚红、无核白鸡心套袋后均明显地增加了果穗重和果粒大小,单粒重比对照增加了0.7~2.4 g(除无核白鸡心套用白纸袋外),病果率明显低于对照。无核白鸡心葡萄以蜡纸袋的效果最好,增加了维生素C的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晚红以白纸袋和黄条纹袋比较好,降低了有机酸的含量,增加了维生素C的含量。[结论]葡萄套袋后可以提高品质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皮色素含量和果实糖、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套袋后果皮叶绿素含量一直低于对照果实,其中chla的含量降低最多,并且与总叶绿素的含量变化动态相似,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不大,这可能有利于果实着色;成熟期果实果皮花青苷含量迅速上升,摘袋5d后其含量超过对照,采收时超过对照1倍以上,使果实着色更鲜艳;套袋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总糖、还原糖及各种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套袋果实各种糖、酸等含量变化趋势与对照相同。  相似文献   

17.
夏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69,72
[目的]筛选出能催熟金橘果实的同时增进果实品质的处理方法,为柑橘的成熟期调控提供技术参数。[方法]在金橘转色初期,用浓度0、500、1 000μl/L乙烯利(CEPA)和0、500、1000、2 000倍"果彤红"进行喷果试验,喷果后观测果实的着色指数、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含量,并计算固酸比和糖酸比。[结果]所有浓度的CEPA和"果彤红"组合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果实着色;用浓度500μl/L CEPA+500倍"果彤红"处理果实着色最快,同时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糖酸比等品质指标没有影响。果实对"果彤红"的反应在不同水平上的差异不显著。[结论]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浓度500μl/L CEPA+500倍"果彤红"处理组合来促进金橘果实着色。  相似文献   

18.
一种全发酵复合果酒的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陕西省苹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以新鲜苹果、梨为原料,研究全发酵苹果、梨复合果酒的最佳酿造工艺。[结果]初汁(苹果汁、梨汁)的配比、酵母的添加量、发酵温度S、O2的添加量均会影响全发酵苹果、梨复合果酒的品质。苹果、梨复合酒的最佳酿造工艺为:苹果汁、梨汁的配比为2∶1,SO2的添加量为40 mg/L,可溶性固形物(SSC)调至20°Bx,酵母菌的接种量为0.9 g/L,前发酵温度为20℃,发酵10 d,后发酵温度为15~18℃,发酵30 d。[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酿造出的苹果、梨复合果酒,口味纯正柔和、果香浓郁、色泽鲜亮、营养丰富,具有典型的果香和酒香,值得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9.
袋型与套袋时间对日面红梨果实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红皮梨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红皮梨推广工作健康发展。【方法]以红皮梨品种日面红为试验树,以5种盲果袋分3个不同时期对日面红进行套袋试验。[结果]套袋可减少果锈,其中以双黑袋和条黑袋效果最好,套袋晚者好;套袋后绿色减退、表色鲜艳。套袋过早日烧增加,以膜+纸袋最严重。套袋后裂果增加,以塑膜袋最重,套袋晚的三色袋和膜+纸袋较轻。套袋后果实黑点病增加,塑膜袋最严重,套袋越晚越严重。除双黑袋和三色袋外,套袋后着色下降。套袋早的,采收后失水严重,以三色袋、膜+纸袋最严重。[结论]综合比较,以5月下旬(盛花后40~45d)套双黑袋和条黑袋的日面红果实贮藏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20.
不同果袋对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出综合效果好、适合丰水梨的果袋。[方法]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9种类型果袋套袋对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套袋处理可明显改善丰水梨的果皮色泽、果点密度和大小,套袋果实直径较对照平均增加2.97 mm,单果重较对照平均增加17.73 g。丰水梨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及果肉硬度大多下降,固/酸比值大多提高。套袋处理的果实外观总分较对照提高1.18~2.88分,套袋对丰水梨果实内在品质的总体效果在9种果袋之间差异较大。[结论]套袋效果最佳的果袋是外袋外白内黑、内袋黑色双层纸袋,综合得分、外观总分均第1,内在品质总分第2,然后是内袋黑色、外袋灰色双层纸袋和内袋黑色、外袋灰黑色双层纸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