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和激光融合的林区采育机作业目标识别方法。在数据融合的基础上,运用惯性单元信息对激光数据进行修正,并应用差分算法提取独立目标点云簇的九种特征。提出高维模糊支持向量机(FSVM-HIGH)识别模型,并对林区环境的采育目标进行分类。结果表明,FSVM-HIGH对树木、行人、岩石三种目标识别的平均正确率达到93%;与传统识别模型相比,该算法对林区采育目标均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特别是对树木目标的综合正确识别率高达91.79%,能够帮助操作人员快速准确地判断作业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2.
基于机器视觉的树木图像实时采集与识别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树木图像的实时采集与识别技术 ,以及树木图像处理及分析软件系统的开发 ,并自行设计制作了室内模拟实验系统。树木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图像的获取、图像的增强、图像边缘检测、图像分割和图像的特征提取与识别。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分离施药目标与非施药目标提供依据 ,有助于精确农药喷雾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智慧林业”时代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资源管理》2013,(6):33-36
通过分析当前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智慧林业"时代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涵、目标和可行性,提出了做好"智慧林业"时代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在林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无人机对林业进行信息监测是提升林业信息化和精准化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实现精准林业目标的有力途径。相较于传统林业监测方式,无人机可以实时准确地获取多尺度、多时相、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提升林区作业的智能化水平,满足智慧林业建设的需求。利用无人机平台搭载多种光学信息采集设备,结合无人机遥感技术并辅以GPS精确定位技术可以高效地实现特征目标信息的收集工作。为了更好地促进无人机技术在林业领域的普及与应用,笔者对无人机技术在林业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梳理总结。首先介绍了林用无人机的有关概念、分类及平台优势,重点对当前无人机在林业行业主流应用的实践进行了总结,主要涉及林业病虫害遥感监测、林业火灾监测、野生动植物监测与识别、林业资源调查、林业精准植保以及林业执法等,进而分析了当前无人机在林业领域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同时对林用无人机在续航能力及通讯范围有限、受环境影响大、监管机制不完善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促进无人机技术在林业领域深层次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在长白山林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以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业、实现林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在分析长白山林区发展森林旅游业优势和劣势基础上,提出5点建议,旨在推动长白山林区森林旅游业发展,推动林业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从大兴安岭东部林区现状论述林业实施分类经营的重要性 ,对森林分类经营的规划布局提出见解 ,阐述了林业分类经营建设的目标、几点措施和几项重点工程 ,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腾冲、罗平和景谷3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例,从省和县尺度上对林改所产生的森林资源增长、林业经济增长、农户收入增长、林业劳动力吸收与转移、林区农村林业矛盾化解等方面的积极绩效进行评价,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初步实现了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和林区和谐的目标.并提出了后续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森林信息获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林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人机航空摄影作为高分影像的重要获取方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时效性强等特点,己逐渐成为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的新途径。研究者已不再满足于无人机影像在森林资源分类和空间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而是开始关注单木树高、胸径、冠幅等具体树木信息的获取以及森林信息量化等方面的研究。文中综述近几年无人机在森林结构参数、生物量、蓄积量、立木材积表、林区规划、树木空间分布以及三维建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无人机在森林信息获取中的研究和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1980年,我们对秦岭宁陕林区进行了园林树木的调查和采集,获得标本120余种,引种野生园林树木60多种。笔者在本园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多年搜集的资料,对宁陕林区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作一分析,并提出利用意见,供园林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深度学习在林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数据信息的智能处理与深度挖掘分析是智慧林业精准决策与统筹管理的基础。文中主要从树木识别与分类、森林火灾识别与预测、树木病虫害监测和木材检测等4个方面总结深度学习在林业中的应用;从林业数据集、数据标记、特征学习涵盖范围、图像遮挡等方面分析了深度学习在林业领域应用上的缺点与局限性,以充分认识深度学习在林业应用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突破的方向;从林业领域应用场景、算法改进、数据集共享与研究成果应用的角度,展望深度学习在林业领域应用上亟待加强研究的方面,以提升深度学习解决林业应用问题的广度与深度,促进智能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陆地森林生态系统骨架的树木长期遭受有害生物胁迫,危害林木正常生长,甚至造成林木死亡,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为了实现对林业有害生物靶标及灾害区域的快速、准确检测和监测,需要识别获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靶标对象的特征。本研究首先重点围绕生物胁迫之植物病害、植物虫害、鼠(兔)危害、有害植物等直接靶标及其危害的间接靶标的主要特征分析,综述国内外采用不同途径检测和识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靶标的技术和装备研究概况。然后建议组织跨学科力量,探索研究基于植物胁迫预警靶标识别、传感网络协同防御控制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靶标识别技术及综合防治智能化系统。展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靶标识别被动传感技术和主动传感技术的未来发展,提出根据植物在生物胁迫下的物理化学特征表现开展机器视觉、气敏、力敏、热敏、声敏等防治靶标的被动传感技术研究,利用激光雷达扫描、光声效应主动引诱以及电子昆虫和气味主动引诱等主动传感技术,以解决被动传感难以识别特定有害生物靶标的问题,以及研发设计生物、磁敏、湿敏、热敏等新型传感器和研究超声波、LiDAR、辐射、卫星图像等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靶标的识别精度。最后围绕植物根系、野生哺乳...  相似文献   

12.
摘要:贵州省黔东南州是中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也是贵州省重点林区,林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但也存在可采资源贫乏、林区路网基础设施较差等问题。为了突破林业发展瓶颈,进一步加快黔东南州林业产业发展,振兴全州林业经济,本文分析了黔东南州林业产业发展现状,查找了制约该地区林业跨越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实际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黔东南州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省黔东南州是中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也是贵州省重点林区,林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但也存在可采资源贫乏、林区路网基础设施较差等问题。为了突破林业发展瓶颈,进一步加快黔东南州林业产业发展,振兴全州林业经济,本文分析了黔东南州林业产业发展现状,查找了制约该地区林业跨越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实际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林业区划是林业资源状况与经营方向的自然区域划分。延安地区的林业区划,是依据影响该区林业发展的主导因子:地形地貌、森林植被、气候、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差异作为区划的基本条件,并参考各县以往的区划资料,及国内外林业发展状况,将该区区划为5个不同的林业区。即:(1)长城沿线复沙丘墹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林区;(2)黄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林区;(3)黄河沿岸土石丘陵沟壑水保林区;(4)子午岭、梁山水源涵养林区;(5)高原沟壑水土保持农田防护林区。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综合研究分析,提出了延安地区今后在林业建设中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基本措施。林业建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目前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分析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研究和共享情况,对今后该林区林木种质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提出规划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林业检查站快捷识别珍贵树木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福建省林业检查站近年查验珍贵树木的情况,并就林业检查站系统在执法过程中用快捷方法识别珍贵树木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生态林业旅游、生态林业的概念、特点和实施原则进行了阐述。对小兴安岭林区实现林业旅游和生态林业发展,经济转型必须走生态林业旅游之路进行了分析。为了更好地拓展伊春市的生态林业旅游,加速林区经济转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下,基于黑龙江省林业碳汇交易现状和林区转型发展需求,探讨黑龙江省林业碳汇市场建设有关问题。研究设计了黑龙江林区林业碳汇市场建设思路和目标,分析了组织领导、技术规范、风险控制、交易示范、智力支持等若干重点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智能设施在林业生产中的集成利用,指的是将自动化智能系统和智能化设备设施运用于林业调查规划、林业监督管理和林地清理等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智能化设施和智能信息系统的有效利用,使林区资源能够被高效配置,林区作业质量和林业工人安全得到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吉安市森林资源结构及空间分布、地域、社会经济简况及其动态发展,阐述庐陵文化和井冈文化的特色,探讨吉安市树木生态文化,最后论述了吉安市林业科学经营,并着力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吉安林业科学经营的全过程,结合吉安地域特色,提出一些作业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