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完善潍坊市道路绿化系统,提高道路绿带的植物配置科学性,对潍坊市道路绿带进行了调研。利用样方法与延长米法相结合对潍坊市区内全部快速路、全部主干路、绝大部分次干路以及部分支路的道路绿带植物种类构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潍坊市道路绿带共应用植物147种,其中乔木78种,灌木61种,藤本8种。重要值在前10位的乔木和灌木中,乡土树种应用的种类占40%,树种构成不够合理。国槐的胸径多样性指数最高,说明国槐的应用时间较长,树龄结构丰富。不同类型道路绿带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为路侧绿带行道树绿带侧分绿带中分绿带。其中路侧绿带与行道树绿带的植物种类构成最为相似,造成景观单一,缺乏特色。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绿地植物种类及生长情况,对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分布与应用情况、景观效果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道路绿化常见树种有210种,分属于72科;常见草本植物110种,分属于54科。道路绿地植物群落中,超过95%的树种生长发育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但在配置与应用方面,存在树种资源开发不够、景观效果不够理想、植物配置缺乏特色、养护管理欠妥以及道路绿化乔木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调查了肇庆高新区道路绿化的19个样地,结果显示,园林植物共计56科106属148种,其中,乡土树种共计26种;乔木、灌木、草本之比为2.96:2.48:1;常绿与落叶植物比例,乔木层为2.23:1,灌木层为6:1;观花、观果、彩叶植物分别占42.6%、6.1%、18.9%;植物种植形式以自然式种植为主,垂直结构主要有3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道路绿化优化的策略,建议加强绿地规划布局的科学性,构建多种景观类型;丰富植物种类,确定园区27条主要道路的主调树种,做到“一路一树一景”,为该区道路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连市道路绿地的植物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大连市道路绿地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在其市区不同等级的750条道路上设置了702个样地作调研,对其道路绿地的植物种类组成,植物多样性,乔木、灌木植物的构成特点,常绿、落叶树种构成特点,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构成特点以及植物观赏性构成特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道路绿地植物种类共计43科72属120种,其中木本植物105种,占总数的87.5%;乡土植物28种,占27%。乔木与灌木树种的比例约为1:0.67;常绿与落叶植物的物种比例为1?3.5。其不同等级道路绿地植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排序为,主干路快速路次干路支路,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不同等级道路的绿地植物多样性方面呈现出基本相同趋势,显示不同等级道路绿地植物构成存在差异。在植物观赏性构成上体现出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对潍坊市景观型城市道路"北海路"绿化的植物种类及配置模式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北海路绿化植物种类约有60多种,隶属53科58属,应用形式丰富多样;景观规划遵循适用性和安全性原则,以生态廊道的形式连通城市绿地系统;植物配置为乔、灌、草结合的复合型结构,乔木比例较大,灌木和观赏花木较少。对潍坊市道路景观绿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地调查培正中学校园绿化植物种类、频度以及配置形式,共记录了维管植物84科161属194种。其中校园绿化用园林植物60科123种,依据景观应用分类统计得出:乔木47种,占总数38%;灌木50种,占41%;地被植物26种,占21%。总结得出:培正中学校园植物景观具有物种丰富、植物景观丰富、造景形式新颖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郑州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资源管理》2017,(6):72-76
采用典型抽样法,对郑州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3种不同类型绿地植物种类共计186种,隶属于72科133属;2)公园绿地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α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居住区绿地和道路绿地;3)公园绿地的β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居住区绿地和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和道路绿地之间的β多样性指数较小。针对郑州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实际调查情况,提出加大乡土植物的运用,注意丰富季相景观和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层次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湖南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11个典型树种模式样方进行野外调查,运用重要值、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等植物多样性指数和混交度、大小比数、开敞度等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其植物多样性与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区植物较丰富,样地内共出现71种植物,其中乔木植物24种、灌木植物20种、草本植物27种;乔木层中的杉木、樟树、枫香、木荷在调查区占有明显优势,其重要值大于8%。各林层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排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排序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Simpson优势度指数排序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样地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375 2,属弱度-中度混交范围,样地林分平均大小比数为0.528 8,属中庸等级,样地林分的平均开敞度为0.240 2,林木生长空间处于不足状态。总体上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植物多样性较丰富,但林木生长空间处于不足状态,应采取间伐、补植相结合的措施,营造异龄复层混交林模式,进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相似文献   

9.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兰溪市区内的公园、道路、山林、水体等绿地植物种类及城市绿地半自然环境下自然生长的地被景观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兰溪市城市绿地中有植物64科150种,裸子植物4科12种,藤本植物4种(不包含非人工种植的野生地被植物种类)。建成区主要公园绿地植被群落较为人工化,主要树种较为单一,可以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建成区主要的26条道路应用的绿化树种仅有8种;城市绿地中地被植物群落类型30种。存在城市绿地中植物种类丰富度不够,植物景观特色单一,乡土植物应用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曲靖市城市道路绿化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点、线、面的调查方式并结合植物出现频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曲靖市道路绿化植物共83种,其中乔木35种,灌木30种,地被植物12种,草本宿根花卉有6种;道路绿化设计能充分结合具体环境,每条道路绿化均有其自身的特点,且新建道路绿化率高;同时也存在植物种类单一,重栽轻养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增加管道灌溉、引进彩叶植物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路线踏查的基础上进行典型人工群落样地调查,结果表明:梧桐山人工群落主要有台湾相思群系、大叶相思群系、马占相思群系、木荷+油茶群系等;物种组成共有135种54科109属,并以双子叶植物为主,乔木、灌木性植物种类相对草本和藤本状植物较丰富;各群系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且乔、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总体上以木荷油茶群系为最高,其次为台湾相思群系,而马占相思群系和大叶相思群系为较低。建议遵循地带性群落演替规律并结合景观生态学、森林生态美学等进行阶段性的人工补植主要乡土树种,起到改善小气候环境并促进生态功能强、观赏价值高和发展稳定的城市森林群落形成。  相似文献   

12.
以营口市鲅鱼圈区贯通南北的重要景观干道——平安大街为例,通过全线调查结合典型性取样分析,探讨了营口景观干道植物配置特征。结果表明:营口市景观干道绿化植物种类共有66种,隶属于31科、49属。乔木与灌木比为1︰0.39,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为1︰7.25。植物种类组成丰富,乡土、色叶树种的选择具有显著的特征。行道树绿带配置主要采用乔木+绿篱模纹配置模式,路侧绿带采用自然式植物配置,分别为大乔木+中小乔木+灌木+草坪/地被、乔木+灌木+草坪/地被、乔木+草坪/地被、灌木+草坪/地被4种配置模式。建议行道树带适当缩短每种灌木种植长度,增加灌木的种类;路侧绿带2层、3层和4层植物配置交错分布;适当增加能够在冬季展现树姿和色彩的园林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3.
以石家庄市石门公园绿地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法对园内绿地植物种类、数量进行调研,通过计算物种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来分析园内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石门公园植物种类欠丰富,含22科41属48种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值以乔木植物最高,其次是灌木植物,草本植物最低。乔灌草配置不均匀,群落结构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4.
对成都市棠湖公园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棠湖公园共有植物86种,隶属于58科72属,其中乔木23种,占27%,灌木30种,占35%,草本/地被28种,占32%,竹类4种,占5%,藤本1种,占1%。对植物的观赏特性、应用形式和园内特色植物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园内植物应用形式丰富多样,景观效果整体较好,但仍存在植物多样性稍显不足,藤本植物种类较少,配置与应用存在不合理,垂直绿化较为单一,公园主题特色不突出等问题。藉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增加植物多样性,均衡植物配置;丰富特色植物种类,突出公园主题特色;加强植物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15.
对浙江省丽水市20条主要道路中央及两侧分车绿化带的树种选择、植物配置模式、景观营造、色彩搭配、绿化功能的合理性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每条道路分车带平均配置9.1种植物,其中乔木2.5种,灌木4.3种,草本2.3种,平均乔灌比1∶1.7;配置模式主要是乔木+灌木+地被,乔木+灌木绿篱,灌木+地被3种形式。通过分析其应用特色,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城市道路绿化水平提升提供积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太原市47条道路进行实地调研,统计与分析其道路绿化断面形式以及不同绿化带的典型配置模式。结果发现,太原市道路断面结构以一板二带式与二板三带式为主;绿化树种较为丰富;绿化搭配层次饱满,常用绿化配置结构为乔木+灌木+绿篱。分析道路绿化植物应用现状,探讨道路板式及典型绿化配置模式。提出降低植物种植密度,选择乡土树种,合理配置树种比例,增加布局曲线性与多样性,充分运用树木观赏要素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南京城市道路绿化带生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京市主城区24条干道道路绿化带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现有道路绿地主要应用的植物有乔木26科45属69种,灌木19科26属34种,草本14科21属30种,其中乡土植物仅占34.6%;出现频度最高的乔、灌木分别为悬铃木、香樟(频度均为42%)、海桐(频度为64%);道路绿化带植物群落丰富度指数为5.45;道路绿化带与公园绿地的Gleason、Margalef、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较小;Simpson优势度指数0.723;Berger-Parker指数0.361,说明道路绿化带在物种丰富度以及优势种群数量都有待提高;道路绿化带灌木层的乡土植物种类比例低,少数几种灌木的集中高频度使用,植物丰富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以郑州市东风渠南岸花园路至经三路段绿地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群落样地,分析群落生物多样性,并进行景观质量评价。样方调查中共记录到绿地植物24种,其中乔木8科10属10种,灌木5科7属8种,草本及地被木本植物4科6属6种。群落样地类型中落叶阔叶林为优势群落,占比58%,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次之。7个样地景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枇杷与鸢尾、红花酢浆草等草本植物组成的群落样地观赏期长,地面覆盖效果好。提出适当增加植物种类,增加乡土乔木树种,一定限度增加草本层,并根据功能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树种,结合彩叶植物、观花和观果植物的应用,合理配置复层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凉水自然保护区3类森林的植物组成和林分结构特征,以期为小兴安岭保护区科学管理及经营天然次生林提供基础支撑。【方法】以存在小兴安岭核心区的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典型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针叶林3类森林为对象,详细调查乔木层(80块30 m×30 m样地)、灌木层(160块5 m×5 m样地)和草本层(160块1 m×1 m样地)的林分结构特征(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灌高、灌木直径、灌木盖度、草本株高、乔灌草密度等),分析种类组成并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及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和Alatalo指数),并采用方差分析、冗余分析(RDA)探究林分间的差异。【结果】3类森林有乔木28~30种、灌木22~25种、草本78~90种,其乔、灌、草植物种类差异明显,阔叶树种以白桦最多,针叶树种以兴安落叶松最多,灌木最多的是毛榛子,草本以蚊子草和小叶芹最多;针阔混交林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总体上高于针叶林和阔叶林,而阔叶林的均匀度高于其他2个森林类型;同一森林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 3种森林类型中灌木层的均匀度高于其他层;从结构特征来看,树高和胸径平均为14和18 cm,树高和枝下高表现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木层冠幅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草本层每个种的平均多度与盖度表现为针叶林显著(P0.05)高于针阔混交林;冗余排序分析表明,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多样性特征差异主要由草本层特征解释,而针阔叶混交林则主要受乔木层结构特征影响,其中阔叶林草本植物的多度、密度和株高等可解释48.4%~62.1%的多样性差异,针叶林可解释30.5%~44.3%;针阔混交林中显著影响多样性的林分特征表现为灌木地径乔木枝下高草本株高乔木胸径,合计分析乔木层、灌木层的特征能解释多样性差异的38.8%~40.1%和27.4%~50.7%。【结论】凉水自然保护区乔木优势种以先锋树种白桦和兴安落叶松等为主,个体较小,尚需更长时间保护才能恢复为高质量森林资源;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在多样性保护中需关注;植物多样性能在林分结构恢复中得以协同提升,但不同森林类型差异明显,如针阔叶混交林调控乔木枝下高和灌木密度等更有效,而针叶林和阔叶则是调控草本密度或改善草本生长环境才能更有效改善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林业资源管理》2016,(2):62-67
通过在太岳山好地方林场接石沟地区设立标准样地进行调查取样,研究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好地方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中有维管束植物74种,隶属于32科60属,幼、中、近、成4个龄组群落垂直结构上植物种类分布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2)乔木层以华北落叶松纯林为主,灌木层主要物种为蔷薇科和忍冬科植物,草本层优势种主要有蛇莓、大油芒、细叶薹草等。3)林龄的变化对物种组成和物种重要值的影响明显;幼、中、近、成4个龄组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草本层灌木层,成熟林中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值最大,最稳定;近熟林中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值最大,最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