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互联网思维逐渐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种叫做"微课"的教学模式应用而生,并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应用。“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出现在教育领域当中,微课主要指的就是一种教学视频,教学视频的内容就是由老师来进行录制,然后供给学生观看学习,内容主要围绕的就是课程中的难点以及重点。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影响下,国家对中职物理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标准,其中就明确提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微课的有效应用。而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中职物理教学也成为了改革的主要对象,那么想要更加完善中职物理教学,将"微课"应用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是十分可行的。因此,本文将要首先分析中职物理教学中微课的特点,接下来再阐述微课如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应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便于传播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之中采用了视频化的微课教学方式,本文重点分析微课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微课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路径,较好地提高中职电子技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微课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入手,重点分析了中职数控专业翻转课堂中的微课教学应用原则与中职数控专业翻转课堂中的微课教学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4.
微课资源的建设是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潮流。微课作为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在创新教学模式和提升教师业务水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职学校教师除了要会利用微课资源,还要做出自己原创的微课作品,从而有效的提升中职教师的教学思考、中职师生的互动、创新性。通过微课的使用,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行为,适应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5.
食品生物技术是研究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应用的一门学科,课程理论知识多,传统教学课堂枯燥乏味,而新的教学方式——"微课"的诞生对于提升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新式课堂是个性学习、在线学习、碎片化学习的综合体,在国际广受关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该文浅谈了微课的定义及特点、制作步骤,并重点举例《食品生物技术》中的重要专题"转基因食品",以此作为微课设计对象;阐述了《食品生物技术》的教学现状及教学组织特点,提出微课教学方式在"转基因食品"中的设计原则、设计思路以及设计要点,为高等教育理论课《食品生物技术》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种植专业实践课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小六 《河南农业》2011,(20):30-31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较低,如何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是我们中职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而种植专业作为一门农类学科,大多数学生不会有很大的兴趣去学习,因此,作为专业课教师就需要思考如何通过实践课教学来提高学生应用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本文根据中职学校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现状,针对中职学校的实践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职英语教学进行简要阐述,说明其中存在的问题,引出微课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从课堂情境建设、任务教学法应用以及学生课后自学三个角度说明中职英语教学中微课应用的方法,并对微课应用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以期为微课教学的应用以及中职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苏显扬 《甘肃农业》2020,(3):106-107
中职教育意在培养技术型人才,学生的课内学习与岗位实习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课岗融合"既是中职教育的特色教学模式,也是中职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通过研究"课岗融合"教学模式的基础内容,结合现阶段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的不足,提出开设校本课程、打造"双师队伍"、建设教学基地、融合季节实际情况与优化评价方式等方法,旨在为读者提供"课岗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园林设计初步"课是园林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是学习园林专业课如园林设计、绿地规划设计等课程的必备基础.如何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园林设计的思维领域,热爱园林事业,努力学习,以至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园林设计专业人员,作为启蒙教学的园林设计初步课来讲,是最重要的问题.本人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特点,参考当前我国乃至全世界设计领域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等,从"形态构成"的角度入手,整个教学阶段循序渐进,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设计技能和分析及表达等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整合检索课与信息素质教育的角度改进检索课教学,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信息素质教育。介绍了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制作信息检索微课供学生课下网络学习,采取立体化措施加强信息检索实践,建立检索课多元考核机制等,基于检索课完整教学过程的信息素质教育方案。该方案具有检索课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知识互补化、课上学习与课下应用同步化、线下课堂学习与线上网络学习互动化的特征。通过该方案的实施,使学生的信息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高,使检索课课程的选修率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量微课对财务管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笔者通过制作财务管理课程"货币时间价值"这一章的12个微课资源(视频、例题、课件、案例及练习等资料),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通过获取实验班及对照班的数据对此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数据,利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微课对课前导学和课后辅学均有积极的影响,微课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拓展知识维度及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微媒体活跃和主导的"微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全时段、多维度、全网络学习新模式已经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给大学理论和实践课教学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新变化,落实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新农科"教学任务和目标,系统推进农学专业教学改革,我们依托微信公众号创建了《微统计》和《微育种》2门微课,并且开展了为期一学年的"微课+"农学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本文系统介绍了"微课"的创建过程,并通过对学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调查问卷、实际应用效果的综合分析,探讨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便利性和交互性构建以个性化、精细化为特点的混合交互式"微课+"农学专业教学新模式,为促进农学专业课教学由传统的"定性分析"向"精准定量分析"转变,加快落实全程融入、全员覆盖、全面渗透的"三全"农学专业课教学改革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理科课程绝大部分的基础课、专业课都具有其内容严谨,逻辑严密,抽象性较高的背景。微课的出现能够赋予理性的理科课程以感性、形象的色彩,在抽象转形象、突破重点、攻克难点等方面,可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改善教学的困难程度。对于理科学生,微课还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相关问题的探索,刺激他们的探究及好奇心理,拓宽视野。  相似文献   

14.
微课教学模式应用到中职数学教学中,是新课标教学要求下的必然选择。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教学实践,使微课的教学模式更好地融人中职数学课堂中,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亚敏 《河南农业》2016,(18):20-21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和各种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也趋于灵活多样。在此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正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深入探讨"微课"这一新颖教学手段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为高职英语教学发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园林专业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微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而参加微课比赛是评判微课作品质量的有效方法,以微课比赛评比标准为视角,进行微课设计分析,制定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金课"体系评价标准。本文针对应用型院校园林专业"金课"建设,介绍了微课设计分析与"金课"评价标准,分析了微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园林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微"时代已悄然而至,如微信、微商、微电影等。随之影响,微课也已进入初中历史课堂中。微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1运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历史文物、古迹、生产工具等比较抽象,教材中  相似文献   

18.
"慕课"的出现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带来机遇和挑战。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探索了"慕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如:"慕课"能使教学方法更加多元、更能贴合高职生需求、更能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慕课"背景下需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制作精良的"微课"资源、借鉴"慕课+翻转课堂"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专基课即专业课基础,它是为学好专业课服务的,相对专业课来说,专基课实践性差、理论性强、较抽象、难理解.如果按照传统的理论教学,学生往往感到乏味而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失去学习兴趣,给以后专业课学习造成极大障碍,乃至最终走向辍学  相似文献   

20.
中职学校种植类专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专业课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高。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总结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方法,以期让学生对专业课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