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7月,为研究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采用样线调查方法,利用望远镜设备对保护区鸟类进行观察。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共观察到鸟类有76种5 140只,隶属于61属,32科,12目。雀形目的鸟类在种数上和个体数量上都占据的优势地位。水雉是其中最大的种群,占据了整个鸟类调查数量的20.6%。在居留型上组成上,留鸟和夏候鸟分别在种类数量上和个体数量上占据最高比例,各自占据的比例为61.8%和49.5%。网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为3.23,均匀性指数为0.75。在此次调查的6种不同的生境中,村庄的鸟类群落多样性最高,为3.01;均匀性方面,灌丛最高,为0.93。通过对各种生境鸟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分析,各指数都低于60%,这说明各种生境之间的鸟类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2019—2021间开展的鸟类野外调查并查阅历史鸟类分布记录资料,共记录汇总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17目45科232种,其中文献记录7目15科31种。古北界、东洋界、广布种鸟类157、40、35种,分12种分布型,古北界鸟类占67.67%。留鸟98种、旅鸟50种、夏候鸟52种、冬候鸟29种、迷鸟3种,非留鸟占57.76%,鸟类多样性季节变化明显。高寒草甸(165种)、高山灌丛(127种)生境中的分布的鸟类种数较多,之前对该地区的鸟类研究主要集中在湿地类型生境中并以水鸟为主,建议今后加强对保护区非湿地生境中鸟类的关注和研究,特别是雀形目鸟类和猛禽。在不同类型的生境中,鸟类分布数量、种类、优势种差异明显,不同生境间鸟类共有种数量不一,侧面反映了出该地区近年来水平空间梯度上的生境分化显著。近年来,保护区内新纪录鸟类不断增加,鸟类多样性情况日趋复杂,根据此次研究结果,建议保护区今后分季节和生境类型制定针对性的鸟类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据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对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鸟类的调查,在保护区共记录到16目39科共156种鸟类.鸟类组成以啄木鸟科、鸫亚科和画眉亚科的种类居多,没有该保护区特有鸟类.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Ⅱ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保护区鸟类以留鸟类为主,有116种,另有夏候鸟10种,冬候鸟26种,旅鸟4种.留鸟和夏季在当地繁殖的鸟共127种,其中属于东洋区的种类共68种,跨东洋区和古北区2动物界的广布种有59种.保护区鸟类主要分布在针叶林和阔叶林生境,其次是稀树灌草丛、农田村庄和溪流水域生境.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且物种边缘分布明显.  相似文献   

4.
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4年1-12月,利用样线法对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92种,隶属于15目46科106属;雀形目鸟类和夏候鸟是保护区鸟类群落的主体;森林是保护区鸟类分布的最主要生境;保护区鸟类以狭布种为主,湿地、森林具有最高数量的狭布种分布,湿地和森林的保护对保护区鸟类的保护和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对广东省湛江市寸金桥公园的鸟类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状态进行了研究.在其线路调查中,共记录到鸟类16 种,隶属4目 10科.对该公园春、冬季不同生境的鸟类种类、数量作比较的结果显示,其春季鸟类的数量密度比冬季高,而冬季的鸟类多样性较高.该公园4种生境的鸟类种类及数量差异较大,而其在鸟类群落垂直分布上呈现出5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对江苏省洪泽农场鸟类自然保护区鹭科鸟种与数量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有鹭科8属12种,2004年高峰期鹭科鸟类的数量达到52.56万只,同时对鹭科鸟类栖息地的森林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阐述了森林资源与鹭类数量的关系,最后为保护区的鸟类保护和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1996年开始间断地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德钦分局的鸡类目鸟类进行了野外调查。确认该保护分局分布有鸡形目13种,隶属2科13属。分析了分布种类、栖息生境、种群数量、生活习性、留居情况、区系特征。指出了鸡类多样性的致危因素,提出了今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2017年11月—2018年3月开展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子保护区及其周边的冬候鸟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有冬候鸟32种,隶属于6目13科,占尚勇子保护区鸟类总数的22.5%,占西双版纳州冬候鸟总数的58.2%。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即中华秋沙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分别为红隼、苍鹰、普通鵟、短耳鸮;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种,占尚勇子保护区鸟类总数的78.1%,初步获取了西双版纳尚勇子保护区冬侯鸟名录。此次调查的鸟类有14个分布型,主要来自在寒温带地区繁殖而向南迁徙越冬的种类。在调查的5类生境类型中,以农耕地和居民地生境中分布的种类最多,有25种,占候鸟总数的78.1%。  相似文献   

9.
连续4 a对向海湿地迁徙鸟类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整体生境呈缓慢恢复态势;以2005年为调查基准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迁徙鸟类的种类分别增加了8.6%、11.4%、10.0%,种群数量分别增加了87.8%、75.5%、59.8%,迁徙鸟类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呈增加趋势。自然力作用的湿地缺水旱化和人畜活动仍是影响迁徙鸟类生境的2个主要原因。加强湿地生境保护、开展湿地功能恢复与提高技术的研究、开展迁徙伤病鸟救治、建立多方合作保护体系等是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现阶段广东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多样性状况,于2020年4月~2021年7月在该保护区设立5条样线和3个样点,并布设21台红外相机,进行鸟类专项调查。该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目45科146种,其中样线法和样点法记录到124种,红外相机记录到54种。记录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1种。鸟类群落组成主要以东洋界(57.53%)、留鸟(64.38%)为主。保护区鸟类优势种为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栗耳凤鹛(Yuhina castaniceps)。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区鸟类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Margalef指数分别为:3.578、0.742、14.466,与广东省内同类保护区康禾、古田以及海岛型保护区上川岛对比结果较优。通过对以上的数据分析讨论,为保护区提出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样线、样点结合法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类、数量和分布生境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共记录鸟类140406只,隶属13目27科93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14种.种类和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  相似文献   

12.
分3时段,设立4个观察点对纳帕海越冬水鸟种类和数量进行观察记录,共记录到鸟类6目11科49种,其中冬候鸟40种.并对水鸟的群落组成、保护鸟类、种群变动、生境变化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牡丹江市区城市公园春季鸟类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和2005年3~5月对牡丹江市城市公园春季鸟类资源的调查,共记录鸟类61种,隶属12目29科。其中繁殖鸟26种,占43.6%。非繁殖鸟占有优势,在所调查的鸟类中雀形目鸟类最多,三种生境鸟类群落特征比较,北山公园种类最多,为51种。江滨公园最少,为39种。三种生境中数量最多是麻雀、家燕为优势种。对所研究鸟类与栖息地关系表明,鸟类种类与水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建筑物面积和人口密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夏季鸟类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野生鸟类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夏季有鸟类47种,隶属于13目23科.鸟类资源丰富,其中受保护鸟类46种,占97.9%;国家Ⅱ级保护鸟类4种,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雀型目鸟类无论在种类还是在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占鸟类组成的83%.区系特征以古北界和广布种鸟类为主.在生境物种丰富度上以水域生境鸟类种类最多,为36种.夏季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为2.866 5,均匀度指数为0.189 0.  相似文献   

15.
分3时段,设立4个观察点对纳帕海越冬水鸟种类和数量进行观察记录,共记录到鸟类6目11科49种,其中冬候鸟40种.并对水鸟的群落组成、保护鸟类、种群变动、生境变化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自2009年至2011年初,对福建兴化湾西岸越冬水鸟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该区域越冬水鸟的种类、区系组成和水鸟对不同生境选择特征。兴化湾西岸记录到越冬水鸟共8目12科26属46种,区系地理分布以古北界种类为主,居留型以冬候鸟为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脸琵鹭1种,属于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鸟类有32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鸟类有18种;黑嘴鸥、黑脸琵鹭和反嘴鹬的单个物种种群数量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因此,兴化湾西岸是迁徙鸟类非常重要的中转站。在7种生境类型中,水产养殖场与滩涂围堰养殖区的越冬水鸟物种数和种群数量是最大的,农田作业区最小。因此,兴化湾西岸越冬水鸟对水产养殖场和滩涂围堰养殖区的选择偏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7.
调查和统计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内鸟类的生境情况和种类数目,并对鸟类多样性进行初步讨论。通过使用8×45倍望远镜进行实地观察,结合利用鸟鸣声辨别法、样线法、样点法以及人物访谈法对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校园鸟类资源进行调查。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内总共有鸟类46种,隶属于8目22科31属。其中留鸟31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4种,旅鸟1种,分别约占校园鸟类总数的67.39%,21.74%,8.70%,2.17%。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东洋种鸟类26种,古北种12种,广布种8种,分别约占校园鸟类总数的56.52%,26.09%,17.39%。另外白颊噪鹛、白头鹎、珠颈斑鸠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野生鸟类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夏季有鸟类47种,隶属于13目23科。鸟类资源丰富,其中受保护鸟类46种,占97.9%;国家II级保护鸟类4种,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雀型目鸟类无论在种类还是在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占鸟类组成的83%。区系特征以古北界和广布种鸟类为主。在生境物种丰富度上以水域生境鸟类种类最多,为36种。夏季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为2.8665,均匀度指数为0.1890。  相似文献   

19.
2008年3月,根据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状况和植被情况划分生境类型,在4种生境中选择典型样区设定样线,采用样线法对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4种,隶属15目35科,其中留鸟57种、夏候鸟15种、冬候鸟64种、旅鸟8种;古北种75种、东洋种48种、广布种21种.分别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G-F指数对保护区鸟类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群落丰富度为林地>浅滩>农田>水域;采用Jaccard指数进行鸟类群落间相似性分析结果,农田和林地的鸟类群落相似程度最高.分析了保护区鸟类资源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鸟类资源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鸟类群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极其重要且敏感的组成成分,其组成及种群数量大小常被认为是监测、评价湿地的重要指标之一,采取理论联系实践、数理统计分析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大连老铁山自然保护区内鸟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鸟类有20目63科169属340种,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9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49种。从居留型来看,保护区内旅鸟占了绝大部分,共有249种占全部种类的69.1%,夏候鸟35种9.5%,冬候鸟49种占13.4%,留鸟24种占6.6%,迷鸟最少只有8种占全部的1.4%,多数鸟类只有一种居留型,偶有鸟类有多种居留型。从鸟类多样性指数分析来看,月份对于鸟类多样性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九月物种数较多,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较高于十月。针对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保护自然保护区环境,提高保护区监管力度,加强保护区及其鸟类的宣传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