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西双版纳区域范围内印度野牛的分布、种群数量及研究现状,其在西双版纳境内的种群数量下降较为明显,栖息地范围不断萎缩,面临着高度破碎化和人为干扰等问题。分析其面临的威胁因子,包括适宜生境减少、人为猎杀、人工繁育研究不足等,提出加强印度野牛杂交育种研究、建立保护小区、加强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收缴区域内枪支、进行人工繁育研究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
印度野牛是一种濒危的大型哺乳动物,其全球种群在过去的100年内发生了显著的下降,分布区也发生了剧烈的缩减。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是印度野牛现存种群的主要分布区。由于历史上遭受过较强的捕猎和栖息地破坏,该物种保护面临严峻危机。为了解该地印度野牛的生境利用特征,为该种群的保护提供一定依据,2014年7月—2015年11月,对西双版纳勐满地区的一个印度野牛群体开展了野外监测,通过收集到的野牛群位点统计了其家域面积,分析了海拔、植被和地形对其生境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印度野牛利用的家域面积为10~20 km2,利用的海拔范围为1 299~1 848 m,偏好森林覆盖率高且平坦的区域,在迁移时可能会利用平坦但森林覆盖率较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灰孔雀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曼稿子保护区外,勐养、勐仑、勐腊、尚勇4个子保护区均有灰孔雀雉分布,潜在分布面积约222 825hm~2。春季种群密度为0. 004 60只/hm~2,种群数量为1 009只,冬季种群密度为0. 003 76只/hm~2,种群数量为858只,全年平均种群密度0. 004 18只/hm~2,种群数量平均值为931只,按照±5%的误差率来估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灰孔雀雉种群数量理论值为884-978只。灰孔雀雉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3种生境有选择偏好,分布在海拔624-1 750m的区域。针对灰孔雀雉种群保护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9-2010年,我们分别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片区和滇西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西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考察工作。同期,FFI针对该物种在越南也进行了数次野外调查工作。这些调查工作覆盖了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尚不为人知的最后的几个主要分布区,结合前人的调查工作我们可以初步确定该物种的种群数量与分布。目前世界上西黑冠长臂猿的种群数量约为300群,其中:滇中哀牢山约170群,无量山有87群;滇南金平芭蕉河有2群、西隆山可能有1-2群,绿春黄连山可能有1-3群;滇西永德大雪山有4群;越南北部的穆庆寨(Mu Cang Chai)和山萝(Son La)分别不少于14群和6群;老挝北部的南哈地区(Nam Ha)不少于1群,南坎(NamKan)地区至少13群。  相似文献   

5.
采用野外跟踪调查、村寨走访调查、半结构式访问调查等方法,分析了野生亚洲象自2002年以来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腊子自然保护区种群数量与分布变迁情况。结果表明,如今野生亚洲象数量越来越多,种群数也有所变化,分布范围越来越广,活动区域和栖息地逐渐朝北迁移,并且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频繁区域。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以及亚洲象的生存环境现状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样线调查法和红外相机技术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然保护区、国有及集体天然林所分布的北豚尾猴进行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北豚尾猴共有15~20个种群,约300~500只,分布于勐遮、勐混、易武、勐仑、勐腊等乡镇,且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及天然林分布区,分布海拔为700~2 000 m,所涉及的植被类型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4种。针对存在的生境破碎化、林下经济作物种植、非法猎杀等问题,提出保护栖息地、严肃查处非法猎杀行为、开展科研监测和宣传教育等北豚尾猴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2020年1月至12月,利用样线调查法并结合红外相机调查对勐海县曼稿保护区勐遮片区的印度野牛种群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区域内印度野牛活动时间主要集中于1—2月以及4—5月,活动区域主要为勐遮片区的南双岭村周边范围内,分布面积约173 hm2,红外相机拍摄到个体数量最多为5头,成年雄性2头,成年雌性2头,未成年个体1头,印度野牛常于夜晚20点至清晨6点间活动。为有效保护该区域印度野牛,并吸引印度野牛进入保护区内,应加强日常巡护管理,扩充及增大现有人工硝溏。  相似文献   

8.
依文献记载,在西双版纳州设定鼷鹿调查范围,运用访问调查法对74个村民小组进行调查,共有120位受访者提供有效信息。运用Arc GIS 10.5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得出鼷鹿水平分布范围为勐腊县北纬22.189 752°~21.149 920°,东经100.614 550°~101.776 686°,分别位于勐腊、瑶区、勐伴、易武、勐满、磨憨(尚勇)、关累、勐捧8个乡镇。通过红外相机调查,发现鼷鹿栖息的海拨范围为624~1 099 m,以海拨600~900 m为主,占总栖息范围的83.35%。鼷鹿种群受到的主要威胁有生境破碎化、猎杀、林下经济发展等。提出加强鼷鹿栖息地保护、严肃查处猎杀鼷鹿的行为、做好生境恢复工作等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9.
通过访问调查和野外调查两种方法对曾经分布于西双版纳北白颊长臂猿种群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北白颊长臂猿曾分布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磨憨(尚勇)、勐满、勐伴、勐腊、瑶区、关累(麻木树)等乡(镇)及管委会区域内,但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北白颊长臂猿种群分布范围逐年缩小。60年代勐腊县有北白颊长臂猿约615只,80年代约有142只,2000年之后已不足10只,种群密度和数量都呈下降趋势,而本次调查中,西双版纳地区没有发现北白颊长臂猿野生种群的分布。致危因素主要有:生境破碎化、猎杀、林下经济的发展等。种群保护及恢复途径有:加强北白颊长臂猿栖息地保护及巡护监测力度,做好自然保护区跨境联合保护工作,加强生物廊道建设,调整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增长模式,开展北白颊长臂猿回归方面的科学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宋志勇  李艳杰 《林业调查规划》2021,46(4):136-139,143
在西双版纳全州范围选择了167个点(村寨)进行访问调查,并布设16条调查监测样线开展野外调查,同时在16条样线上安装80台次的红外相机全天候监测.结果显示,除访问调查在2011—2016年间有4次发现绿孔雀身影,样线调查及红外相机监测均未发现其痕迹.据此推断,近年来最有可能分布绿孔雀的区域是勐宋村曼播散洞中缅边境一线,...  相似文献   

11.
亚洲象分布、数量、栖息地状况及种群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世界野生亚洲象的数量约为5万只,分布于全球13个国家。亚洲象喜栖于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地区,集中在各国气候湿润地带且多呈跨境分布。亚洲象适宜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是各分布国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栖息地面积减少带来的亚洲象死亡、人象冲突等一系列生态经济问题凸显,各国就解决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问题和缓解人象冲突问题提出了相关办法并拟定了共同行动方案。文中从亚洲象在世界各分布国的数量、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程度的现状、人象冲突问题及各国针对保护亚洲象正在和将要计划实施的种群管理措施等方面介绍亚洲象相关信息,以期为科学管理和保护亚洲象种群提供详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贝叶棕是制作贝叶经的主要原料,其在文化传承中与竹简、纸乃至现代的数字化载体一样是各个历史时期文化延续的重要载体,也是西双版纳州及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植物五树六花之一,具有文化传承、经济、景观、科研、科普教育等多种价值。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西双版纳州目前现存的高度1m的贝叶棕植株不足1000株,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这一物种存在消失的隐患,为了切实保护好这一物种,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将贝叶棕纳入西双版纳或云南珍贵树种名录,建立贝叶棕种质资源库,对每木进行登记造册管理,建立种苗生产基地,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西扶绥县黑叶猴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4~12月,对广西扶绥岜盆自然保护区的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分布、种类数量、栖息地以及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现有黑叶猴3群,约23只,分布在昌彩中华村的偎屯、南弄、弄可丽一带的山脉中。分析认为,近20年间黑叶猴的分布和数量呈下降和萎缩趋势,其生境破坏和片段化现象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4.
2005年4~12月,对广西扶绥岜盆自然保护区的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uroisi)分布、种类数量、栖息地以及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现有黑叶猴3群,约23只,分布在昌彩中华村的偎屯、南弄、弄可丽一带的山脉中。分析认为,近20年间黑叶猴的分布和数量呈下降和萎缩趋势,其生境破坏和片段化现象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5.
16.
湖南野生黑熊主要分布于石门县的壶瓶山、桑植的八大公山、东安县的舜皇山和宜章县的莽山。调查统计表明,目前全省有野生黑熊315头左右,其中壶瓶山约76头;八大公山约180头;舜皇山约10头;莽山约49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蛙种群数量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6种不同森林类型中林蛙数量分布进行分析表明, 中国林蛙在阔叶林中的数量、生物数量最多, 分别为86±9.01只/hm 2、1 404.76±83.32g/hm2。林蛙数量、生物量与昆虫的生物量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西双版纳金线莲分布、生境及采收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是金线莲在西双版纳的自然分布较广,海拔650~1 800m的地域均有分布,常见于海拔650~1 200m的林下。目前,采集野生金线莲的活动十分的普遍,野生资源面临极大威胁,现只有在交通不便的林下保留着零星的野生分布,开展人工繁殖已十分必要。文章就西双版纳金线莲野生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双版纳的勐腊、景洪、勐海县开展野生巨蜥调查。经多次野外调查及访查,发现该物种在3县(市)皆有分布,其分布与水系、海拔有关,且巨蜥的活动在保护区内及周边村寨较其它区域更为频繁。对巨蜥调查中存在的种群数量减少,常被捕杀、贩卖作为食材,案件查处难,伤害家畜、家禽后受害农户难以得到相应赔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于2020年1月10~12日对内蒙古自治区的越冬灰鹤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了调查。14处观测点,3处观测到灰鹤,共记录到灰鹤1 148只。灰鹤主要分布万亩滩地区,万亩滩是灰鹤的夜栖地和取食地,苦水河是冬季灰鹤白天取食地和休息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