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探索围产前期饲喂阴离子盐日粮对奶牛产后代谢疾病发病率的影响,试验将胎次、体况相近的400 头围产前期奶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0 头,对照组饲喂低钙日粮,试验组饲喂阴离子盐日粮,试验周期为60 天。结果表明,围产前期饲喂阴离子盐日粮降低了奶牛的采食量,降低了奶牛产后60 天内胎衣不下、产后瘫痪、真胃移位等的发生率,并提高了产后血钙浓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28头荷斯坦经产奶牛按配对试验设计研究了在干奶后期(产前约3周)添加阴离子盐添加剂对奶牛产前、产后及产后一个月血液离子浓度、胎衣不下发病率以及产后6个月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处理为阴离子盐饲粮组和对照组。结果表明,饲喂阴离子盐饲粮5天使尿液pH值显著降低(P<0.01),产前血清氯离子浓度提高(101.5vs95.2毫克毫升;P<0.05)产前血清钙离子趋于上升(7.71vs7.34毫克毫升),并使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降低31.2个百分点(43.7%vs12.5%;P=0.05)。饲喂阴离子盐饲粮导致第1、2、3、4泌乳月校正乳产量显著提高(38.9vs32.4千克天44.8vs36.5千克天,41.6vs36.9千克天,38.8vs33.2千克天;P=0.02~0.1)且趋于提高乳脂率(P=0.02~0.31),但对乳蛋白、乳糖、无脂固型物含量等乳成分没有明显影响(P>0.3)。饲喂阴离子盐有助于降低产奶牛泌乳前期乳中体细胞数。本实验结论:产前饲粮添加阴离子盐能够改善奶牛产后的健康状况,提高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前期饲粮阴阳离子差(DCAD)对产后奶牛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及犊牛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取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2~4胎次、体重相近、预产期相近的围产前期(产前28天)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分为4组,每组5头。4组分别在围产前期饲喂DCAD为+262.31、+130.26、+78.51、+6.67 mmol/kg(干物质基础)的饲粮,阴离子盐的添加量分别为0、15.0、21.9、29.1 g/kg。试验期49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降低奶牛产前饲粮DCAD能显著提高其血清钙含量(P0.05);显著降低尿液p H(P0.05);显著提高产后血清维生素D含量(P0.05);显著提高犊牛血清抗氧化能力(P0.05);但对奶牛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β-羟丁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添加阴离子盐降低产前奶牛饲粮的DCAD可以促进其血清钙稳态,诱发机体轻度代谢性碱中毒从而减少产褥热的发病率,并提高犊牛的抗氧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15.0 g/kg(干物质基础)为阴离子盐最佳添加量。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产后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4头围产前期经产奶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牧场原饲料、试验组于产前21 d饲喂含阴离子盐颗粒料,产犊后统一饲喂牧场原有日粮。结果显示,试验组奶牛尿液pH值维持在5.7~6.9;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液pH值显著降低(P<0.05),血钙含量、血糖水平、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产后1 d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低血钙、产乳热、胎衣不下、真胃移位和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生率降低,其中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产奶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喂阴离子盐颗粒料可提高奶牛的健康状况,维持血钙平衡。  相似文献   

5.
干奶后期饲喂阴离子盐对奶牛离子平衡和产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28头荷斯坦经产牛按配对试验设计研究了添加阴离子盐对奶牛血液离子浓度、胎衣不下发病率及产后6个月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阴离子盐饲粮5天使尿液pH值显著降低(P<0.01),产前血清氯离子浓度提高(P<0.05),钙离子浓度趋于上升,并使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降低31.2个百分点P=0.05)。第1、2、3、4泌乳月校正乳产量提高,且趋向提高乳脂率,但对乳蛋白、乳糖、非脂乳固体含量等乳成分没有明显影响(P<0.2)。饲喂阴离子盐能够显著降低产奶牛第2、3、4个泌乳月乳中的体细胞数P=0.03(0.09)。本试验结论:产前饲粮中添加阴离子盐能够改善奶牛产后的健康状况,提高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64头荷斯坦2胎经产奶牛,按配对试验设计,研究了奶牛围产前期(产前21d),添加阴离子添加剂对奶牛产后瘫痪、酮血病、胎衣滞留、真胃移位和子宫炎、乳房炎发病率及产后100d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阴离子添加剂5d,可使尿液pH值显著降低,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降低。试验结果还表明,产前饲粮中添加阴离子添加剂,能改善奶牛产后的健康状况,提高奶牛产奶量,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干奶后期添加阴离子盐添加剂对奶牛产前尿液pH变化、产后胎衣不下、产后瘫痪等疾病发病率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荷斯坦经产奶牛为试验对象,设置试验组(阴离子盐饲粮组)和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阴离子盐饲粮6d使尿液pH显著降低(P0.01),分娩后胎衣不下和乳房水肿的发病率分别降低25%、25%;另外,对其他代谢疾病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试验结果表明产前饲粮中添加阴离子盐能够改善奶牛产后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正许多研究证明,给围产前期(干奶后期,即分娩产前3周)的奶牛饲喂阴离子盐添加剂,能够有效预防奶牛产后疾病的发生和提高产奶量。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在奶牛围产前期给奶牛饲喂阴离子盐,对于预防产后疾病和提高产奶量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在莱西市某奶牛场进行,试验牛均为2胎次荷期坦奶牛,共64头。按照预产期、产奶量相近的配对原则,将试验牛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1.2试验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24头围产前期的荷斯坦奶牛,分为3组,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阴离子盐和钙,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阴离子盐对奶牛产后生产性能和疾病的影响,及其配合高钙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阴离子盐可有效改善奶牛的生产性能,显著提高产奶量(P<0.05),但对乳脂、乳蛋白的含量没有影响(P>0.05);而且显著提高分娩当天的血钙浓度,降低血清中PTH水平,有效预防了奶牛产后产乳热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阴离子盐对奶牛围产期血浆离子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头荷斯坦经产奶牛按配对试验设计,研究在干奶后期(产前约3周)添加阴离子盐添加剂对奶牛产前1周、2周和产后1周、2周及分娩当日血浆离子浓度、胎衣不下发病率以及产乳热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阴离子盐日粮4d后可使尿液pH值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前一周和产后一周血浆钙离子浓度有上升的趋势,分别为(7.98vs7.26)和(7.81vs7.19),距分娩1周血浆镁离子浓度有降低趋势(1.96vs2.16),在分娩当日试验组血浆镁离了浓度低于对照组(1.90vs2.01),产前1周和分娩当日血浆钠离子浓度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3.90vs126.43,P<0.05)和(124.28vs125.93,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阴离子盐对血浆其他离子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通过对胎衣不下发生情况的统计表明,饲喂阴离子盐能够减少胎衣不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物种乳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及变化规律,本试验分别从北京、陕西、云南和青海等地区采集奶牛(高蛋白奶牛和低蛋白奶牛)、山羊、水牛和牦牛的乳样(各20个样品),乳样品经7.8 mol/L盐酸水解24 h后,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中17种氨基酸含量,采用SAS 9.0和The Unscrambler 9.8软件分别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牦牛乳中17种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水牛乳、山羊乳、高蛋白奶牛乳和低蛋白奶牛乳(P<0.05);水牛乳中除苏氨酸、丝氨酸、缬氨酸和酪氨酸外,均显著高于山羊乳、高蛋白奶牛乳和低蛋白奶牛乳(P<0.05);山羊乳中苏氨酸、丝氨酸、缬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奶牛乳(P<0.05);除蛋氨酸外,高蛋白奶牛乳中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低蛋白奶牛乳(P<0.05),4物种乳中总氨基酸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PCA结果表明,水牛乳、牦牛乳、奶牛乳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相似,而山羊乳中由于较高含量的丝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酪氨酸使得其与水牛乳、牦牛乳、奶牛乳明显区分开。提示,不同物种乳中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且具有一定的种属特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奶牛日粮营养不平衡,导致产奶量低、乳脂率低,经济效益低的生产状况,本试验随机选择4胎、5胎、6胎泌乳期牛10头,分试验组与对照组,各试验牛按日产奶量饲喂不等量精料补充料、玉米秸与稻秸按2:1混合的粗饲料、尿素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按产奶量分等添加微量元素添加剂,试验期试验组奶料比为3.25,对照组为2.9,试验组增加0.34kg(P<0.05)。试验期产奶量按4.0%标准乳计算,试验组日产奶量高于对照组4.31kg(P<0.05)。按每kg增重折合鲜奶8.0kg校正体重后标准乳计算,试验组日产奶量高于对组4.36kg(P<0.01)。乳脂、乳钙、乳蛋白质(2.29 乳脂率×0.33计算),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0.32%、0.10%、0.03%(P<0.05)。添加微量元素的试验组,头均日产标准奶24.12kg,对照组19.8kg(P<0.05),按kg鲜奶1.80元计算,头、日产奶分别收入43.42元、35.62元(P<0.05)。头均日耗饲料的实际价格试验组9.15元、对照组7.82元(P<0.01),试验组比对组多增收6.46元(P<0.0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光照时间对奶牛泌乳和采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光照对奶牛泌乳和采食性能的影响,分别选择处于第Ⅰ泌乳月和第Ⅳ泌乳月的90头和45头奶牛,采用人工光照的方式,使奶牛每天的光照时间分别由自然光照的9.5 h增加到15 h和18 h.试验期30 d,分析测定了产奶量、乳脂率、采食量及经济效益.结果发现当光照时间为15 h时,试验牛的产奶量和采食量均显著高于9.5 h和18 h试验牛(P<0.05);且经济效益较好,每头奶牛每天可增收3.95元;各试验组奶牛牛奶乳脂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表明在奶牛饲养管理中每天提供15 h光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奶牛中应用膨胀颗粒饲料对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42头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为期30 d的饲养试验和为期7天的消化试验,[结果]表明膨胀颗粒饲料能显著提高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乳中固形物率(P<0.05).[结论]膨胀颗粒饲料对产奶量、饲料转化率和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有提高作用,虽差异不显著,但仍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奶牛饲喂过瘤胃胆碱(RPC)对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60头年龄、胎次、预产期、上一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围产期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和Ⅲ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25 g/d和50 g/d RPC,饲喂期从产前3周至产后3周,共42 d。结果表明:Ⅱ组产奶量在产后1~8周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在产后第2周,Ⅲ组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在整个试验期,Ⅱ组的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显著含量低于Ⅰ组(P0.05);产后第1周和第2周,Ⅱ组的β-羟丁酸、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日粮中添加RPC可以显著提高情期受胎率(P0.05),显著缩减奶牛空怀天数(P0.05),也对产后初次配种时间的缩短和配种次数的降低有影响。日粮中添加RPC可提高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对血液生化指标和繁殖性能产生有利影响,本试验条件下RPC最佳添加剂量为每头牛25 g/d。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稻草分别与玉米秸杆、象草混合青贮,同时添加纤维素复合酶制剂和乳酸菌制剂,研究稻草的最佳青贮模式和五种不同处理稻草混合青贮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与玉米秸杆混合青贮(同时添加纤维素复合酶制剂)料对奶牛产奶量显著高于其它青贮组合(P〈0.05),但对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其它组之间的产奶量和乳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影响北京地区荷斯坦牛牛奶尿素氮的环境及生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北京地区荷斯坦牛牛奶尿素氮(MUN)的影响因素及夏季热应激相关指标对MUN的影响,实测北京地区7个牛场2016年7、8月的荷斯坦牛直肠温度和体况评分(BCS),收集北京地区68个牛场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利用固定模型分析环境和生理因素,以及4%乳脂校正乳(FCM)、乳蛋白量和体细胞分(SCS)对MUN全年测定值的影响,并重点分析夏季MUN随BCS和直肠温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数据测定月份和产犊季节对MUN影响极显著(P0.01),冬季MUN水平偏低,夏季普遍较高,春季产犊的牛MUN高于其他产犊季节;泌乳121~180 d MUN水平最高;MUN随胎次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SCS、FCM和乳蛋白率分别与MUN夏季测定值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P0.01);BCS对夏季MUN影响显著(P0.05),但直肠温度对MUN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利用产犊季节和测定月份可以预估群体MUN的水平,夏季则可通过奶牛体况变化及泌乳性能预测个体MUN,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管控夏季奶牛健康和牛奶品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产奶量对热应激和非热应激期间奶牛血液、乳、和毛中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测到全血中7种微量元素中,在非热应激期间,产奶量为10~20 kg时,奶牛血液中Zn、Mn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Fe的含量减少,差异显著(P<0.05)。热应激期间,Fe、Cu的含量随产奶量增加逐渐减少,Zn含量增加,其它元素的含量无规律性变化。在热应激期,随奶牛的产奶量的增加,排泄到乳中的Zn也明显增加。非热应激反应的牛,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排泄到乳中的Cr明显增加(P<0.05),而热应激反应牛,Cr含量有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高产奶牛的乳中Se含量明显高于低产牛的(P<0.05),在产奶量为5-10 kg时排泄到乳中Mn的含量比其它产奶阶段有明显增加(P<0.05)。在非应激期,不同的产奶量对毛中Fe、Cr、Se有明显的影响(P<0.05)。对毛中的Zn、Co、Cu、Mn无明显影响。在热应激期,不同的产奶量对毛中Fe、Se、Co分布影响极明显(P<0.01)。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研究了驼奶、牛奶和人奶对BALB/c小鼠的致敏性强弱,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β-乳球蛋白(β-lg)组(阳性对照组)、牛奶组、驼奶组、人奶组和空白组(阴性对照组),每组分别灌胃1 mg/g体重的样品和0.3 μg/g体重的霍乱弧菌毒素(CT),空白组灌胃PBS和CT,每周1次。灌胃6周后,通过观察过敏症状,检测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和IgG1、血浆组胺水平及血管通透性等指标,比较几种奶源的致敏性强弱。结果显示,驼奶组、人奶组和空白组小鼠体重正常增长,而β-lg组和牛奶组的体重增长有减慢的趋势。与空白组相比,β-lg组和牛奶组的血清特异性IgE和IgG1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组胺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血管通透性增加,过敏症状明显;而驼奶组小鼠血清IgE和IgG1水平极显著低于牛奶组(P<0.01),但与人奶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过敏症状轻微,表明驼奶的致敏性明显低于牛奶,且与人奶相似。  相似文献   

20.
选取泌乳天数<40 d的健康奶牛 12头,按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同或相似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日粮组成相同,试验组牛每天添加益康XP的剂量为试验第1天至第7天500 g/(头·d),从第 8 天后减少到120 g/(头·d),分两次饲喂。试验期为60 d。于试验前 1 天,试验第 20 天,40天和第 60 天分别采血,用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定期测定日均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记录情期受胎率及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在试验后第20天,第 40 天和第 60 天血浆内毒素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产奶量在第20天,第6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情期受胎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疾病发生率方面,试验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