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天山山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天山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加上多民族聚居,三大医药体系交融等人文条件,使这些药用植物长期以来在当地居民与疾病作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估算,整个天山山区有药用植物200多种,依功能,疗效可分为16类,在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上,仍存在众多的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导思想上,阐述了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利用方面,提出了加速升值研究;保护方面,提出了变消极保护为积极保护。  相似文献   

2.
对新疆冰雹灾害及其区划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这几年来,我们对新疆雹灾资料进行了大量的搜集,获得了一大批完整,系统的第一手资料,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疆是我国的重雹区的原因,新疆冰雹灾害的概况与危害,时空分布,以及提出了以受灾面积为指标,对新疆冰雹灾害首次进行了区划,它为新疆的防雹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1986年开始对乾县黄土台塬区枣子沟流域进行综合治理试验研究,通过9年研究整治,枣子沟流域农,林,牧,副等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和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与治理前相比,试区人均基本农田增加了0.08hm^2,粮食产量增长2.3倍,人均占有粮提高了315.8kg,人均纯收入提高了474元,林草覆盖率上升了29.4%,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了59.2%。  相似文献   

4.
沙地农业开发利用,去除原有的植被,扰动了土体。在最初几年,土壤风蚀量不仅没有降低,而且明显增加。本文就产生土壤风蚀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新开辟沙地的风蚀季相,以及高坑旱作型,灌溉型,流沙型,低温型土壤风蚀年际变化,进行了土壤风蚀量,风沙流结构的研究,对开发早期的不同类型的土壤风蚀,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灌木林地水分环境特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通过对黄土高原试验示范区的多年定位观测试验,并结合调查数据,分析了该区灌木林地的土壤水分循环过程,大气降水分配特点,揭示了灌木林蒸腾耗水特征,以及土壤水分动态趋势,总结了沙棘、柠条灌木林地土壤水分平衡规律,从而为黄土高原绿化、灌木林的合理布局和经营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2005年6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袭击了八桂大地,广西军民众志成城,共抗洪魔,取得了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正当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时,另一场生物灾害——蝗灾也悄然降临。面对灾害,全区上下尤其是桂中人民发扬抗洪精神,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再接再厉,在桂中腹地演绎了一场几乎完美的蝗虫歼灭战,确保了“飞蝗不起飞成灾”,取得东亚飞蝗防治工作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7.
早在三四千年前,我国人民就开始喝茶了。随着茶叶逐渐传到世界各地,茶也具有了世界性,但是,由于国家的不同,又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喝茶习俗。 日本人饮茶以“茶道”出名,讲究一点的人家都设有茶室。主人迎客人茶室,要跪坐在茶室门口,让客人一个个进去,客人经过门口时,要在门旁洗手,然后脱鞋入室,主人则最后才进入茶室,  相似文献   

8.
胡莹 《江西植保》2004,27(4):167-167,166
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极大地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给白蚁防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难度,本文简要介绍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在今后的白蚁防治工作中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系统科学方法研究害虫种群系统的控制,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概述了系统科学的一些概念,发展、理论与方法,以及害虫种群系统控制的研究历史与主要进展,并在此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棉铃虫发生的概况,大发生的原因与治理对策,报道了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的初试结果,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棉铃虫种群系统控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0.
李燕  杨秀兰  钟永荣 《植物检疫》2006,20(6):382-383
近几年,云南省规范了植物检疫执法行为,完善了执法程序,加大了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力度,加强了国外引种检疫审批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农业植物检疫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1)相关植物检疫的法律、法规效力偏弱,内容滞后,缺乏可操作性,而地方法规又未能及时进行补充;(2)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各界对植物检疫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植物检疫工作未得到应有的支持和理解;(3)缺乏专项资金,植物检疫人员不能及时参加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水平,植物检疫的仪器设备陈旧落后,不能及时更新和添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