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饲养强壮蜂群蜜蜂是一种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越强壮,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越强,调节箱内温湿度的能力也越强,特别是强群越冬,能够节省越冬饲料,也比较安全.要想饲养强壮蜂群,在分群的时候不要一次分得太多,预防分蜂热,及时合并蜂群.  相似文献   

2.
辽宁东部山区属长白山一脉,蜜粉源充足,适合养蜂业的发展。培育越冬蜂是养蜂生产的重中之重,只有繁殖好越冬蜂才能获得强壮的越冬蜂群,是第2  相似文献   

3.
蜂群秋冬时节的管理,关系到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问题。俗话说:“越冬蜂群要适龄,蜜足群强场地静。”这话既概括了蜂群对越冬的要求,也指出了蜂群安全越冬的条件。1.培育越冬适龄蜂适龄蜂群是指10月上中旬最后一批出房的幼蜂,这批蜂没有经过采集的劳累,身体健壮,所以称为适龄幼蜂群。为了保证适龄蜂群  相似文献   

4.
<正> 蜜蜂的秋季饲养管理,主要是为蜂群越冬及来年的早春繁殖作充分的准备,从而使蜂群达到蜂王优、动蜂多、群势强、饲料足,确保蜂群安全越冬。现将饲养与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蜂王浆是一种高级医疗保健药品,也是养蜂生产主要经济收入之一。如何提高蜂王浆的产量,乃是每个养蜂者关心的问题。 1.饲养强群,提前生产王浆:在蜂群中只有出房7至15日龄的幼蜂才能分泌王浆,但这些分泌王浆的幼蜂却只占整个蜂群的6%~8%,有15脾蜂以上的强群(大约3万只蜂)才会有2千多只泌浆幼蜂,3天一个周期,每次可取浆20至30克。如果只有10脾蜂的中等群,每次只能取浆10克左右,因此只有强群才能实现王浆高产。养强群应从秋繁着手,秋繁越冬蜂多,蜂群就能安全越冬,来年如有4脾足蜂参加  相似文献   

6.
1 为什么要加强春季蜂的饲养管理? 答:春季是蜂群全年饲管的开端,从冬末排粪到外界出现蜜源为春季阶段,是一年中蜂群最弱的阶段,而且是蜂群个体增殖的起点.饲管的好坏,关系着全年的蜂业生产,因此,必须加强蜂群春季的饲养管理.春季蜂群饲养管理的目的是增强其对不利气候的抵抗力,发挥越冬蜂哺育能力,尽快繁殖出第1代新蜂,进而把蜂群从恢复期推进到增殖期.  相似文献   

7.
<正> 养蜂以冬末排粪到外界出现对蜂群繁殖有影响的蜜源为春季阶段,是一年中蜂群最弱的时期,也是蜂群个体增殖的起点。根据多年养蜂经验,提出春季蜂群饲养管理的如下要领: 1 观察飞翔 惊蛰后的蜜蜂,在早春暖和的晴天出巢排泄腹中积粪,朝着蜂箱和蜂场上空绕飞,这时要趁机仔细观察蜂群飞翔的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得特别有劲,蜂群越强,飞出的蜂就越多。有的蜂群因某原因而越冬不顺利,则在它们出巢时,可以看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的蜜  相似文献   

8.
秋季利用荞麦花、向日葵花等晚谢花 ,精心管理蜂群 ,及时调整群势 ,为蜂群越冬和来年产量打下良好基础。1 育新王、繁冬蜂秋季盛花期是育王的好机会 ,定点饲养的蜂群和小转地的蜂群都要有计划地培育一批蜂王。秋花后期是繁殖越冬蜂的最后阶段 ,也是养蜂生产不可忽视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洪学 《农家科技》2007,(1):25-25
<正>蜂群安全越冬是养蜂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蜂群越冬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来年养蜂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十分重视蜜蜂安全越冬工作。蜜蜂安全越冬的基本措施是: 1.要培养出健康强壮的越冬适龄蜂群。在培养越冬蜂前期,要抓紧时间治螨和防治白垩病。每年秋天在最后一个蜜源后期,蜂王所产的卵都是越冬蜂。这个期间,要根据气  相似文献   

10.
蜂群安全越冬,科学饲养管理是关键。笔者1980年初以来,年均饲养中华蜂10群,获纯收入3.5万余元,具体作法是: 1.培育越冬蜂 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采集花蜜与哺育工作的蜜蜂,为适龄越冬蜂。  相似文献   

11.
越冬蜂群的管理,概括起来为:“蜂强蜜足,加强保温,向阳背风,空气流通”十六字方针,也是蜂群安全越冬的基本条件。 一、越冬前的准备 蜂群进入越冬期之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蜂群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促进蜂王产卵,大量培育越冬适龄蜂,喂好越冬饲料,彻底治螨,做到壮蜂,为蜂群安全越冬和翌年早春蜂群快速繁殖奠定基础。一要有产卵力强的优质蜂王。老、劣蜂王秋季停止产卵早,第二年早春产卵晚,越冬死亡率也高。因此,在培养越冬蜂前,诱入新蜂王,淘汰老劣王。二是缩小蜂巢。使"蜂脾相称"或"蜂略少于脾",整顿蜂群,使各蜂群势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3.
秋季是养蜂年的开端,蜂群的秋季管理,实际是做好蜂群越冬的一切准备工作,主要任务是:育足健壮的越冬适龄峰和备足优质的越冬饲料.秋季管理的好坏是蜂群越冬成败的关键,并影响来年春繁,故称“一年之际在于秋”.根据本区气候:秋季短,气温下降快,昼夜温差大,气温低及蜂群越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蜂群势弱、素质差;密不足、质量差和蜂螨危害等,本文讨论如何作好本区蜂群的秋季管理.1 育足健壮的越冬适龄蜂1.1 培育越冬峰时期及需要达到的群势根据本区的气侯和蜜粉源条件,培育越冬蜂宜在8月20日至9月20日左右进行.使越冬定群时每群有5——6脾蜂,每脾2000——2500只蜂.总蜂数不少于10000只.越冬适龄蜂占70——80%,越冬蜂中未参加过采集、酿制和哺育工作的就是越冬适龄蜂,它生理年青、寿命长,在蜂群中比例越大,蜂群在越冬期死亡就越少,消耗饲料也越少,来春繁殖也越快.1.2 选择好蜜粉源场地,外界蜜粉源良好,蜂群产育积极性高,培育的越冬蜂生理发育健壮转地养蜂新和县、库车县有大面积晚油菜,对秋繁很重要,凡是8月中下旬到该地的蜂群,繁殖越冬蜂都较好,并能贮备足够的越冬饲料.同期到拜城县晚葵花场的蜂群进蜜涌,可取1—3次蜜,葵花蜜对蜜蜂有麻醉作用,最好喂些“蜜蜂解毒营养冲剂”以减少死亡.葵花花冠深,采集  相似文献   

14.
正北方有长达半年的秋冬季管理时间,繁杂的秋季管理直接影响到蜂群的越冬,而冬季管理是蜂群能否安全越冬以及来年群势强弱的关键,越冬不好,势必引起冬后的春衰,直接影响到来年蜂群的繁殖和产蜜量,影响蜂农的经济收入。因此,做好越冬蜂群的管理,应引起养蜂者的足够重视。蜜蜂越冬有室内越冬和室外越冬两种方式,首先,应使蜂王多产卵子,孵育新蜂,因为新蜂御寒能力强,它的寿命能延续到来年春天,帮助蜂王做来年育儿繁殖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越冬准备期蜂群管理的任务是培育适龄越冬蜂,备足越冬饲料,适时断子治螨,预防盗蜂及布置越冬蜂巢等,从而为蜂群安全越冬创造适宜条件。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1.培育大批适龄越冬蜂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采集与哺育工作的蜜蜂为适龄越冬蜂。这些幼蜂具有越冬性能好、寿命长、越冬后哺育力强等优点。为保证越冬蜂的数量和质量,在当地最后一个蜜源期,要及时抽出蜂群内多余的巢脾,保持蜂脾相称,并取出子脾上的贮蜜,以扩大产卵圈,注意保温,进行奖励饲喂,促进蜂王多产卵。  相似文献   

16.
1.饲养强蜂蜂群中只有出房7~15日的幼蜂才能分泌王浆,幼蜂约占每群蜂数的6%~8%,15脾蜂以上的强群约有2000多只泌浆幼蜂。生产王浆以3天一个周期,每次可取王浆20~30克,如只有10脾蜂的中等群,每次则只可以取王浆10克左右,因而强群是王浆高产的基本条件。养强蜂群应从秋季繁殖抓起,秋繁的越冬蜂多,蜂群就能安全越冬,春繁如为4脾足蜂参加繁殖,至3月中旬即可组织生产强群,提前半个月生产王浆。能够常年保持强群不衰,王浆生产可延至10月中旬,比一般蜂  相似文献   

17.
胡福良 《油气储运》2006,(10):19-19
秋季管理是指为蜂群安全越冬和翌年早春繁殖做准备的饲养管理措施。主要工作是更换老王,培育适龄越冬蜂,留足越冬饲料,防治蜂螨,控制蜂王产卵和防止盗蜂等。  相似文献   

18.
苏北地区越冬蜂的繁殖时间宜在9月中旬开始。太早,繁殖的越冬蜂在采集飞翔中损失大,对保存越冬蜂的实力不利;太迟,不但要多消耗饲料並因后期缺粉会造成越冬群势的下降。因此怎样繁殖好越冬蜂,以及怎样管理好越冬蜂至关重要。 一、越冬蜂的繁殖 1.调整群势。对弱群应补足6框以上的群势。淘汰老劣蜂王。双王群应补足8框以上的群势,对10框以下的蜂群应停止生产皇浆,使蜂群全力以赴投入到越冬蜂的繁殖中。同时对有螨害的蜂群应加紧用药治螨,使越冬蜂的螨害降到最低程度。在开始奖饲时加一次抗生素,以增加越冬蜂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9.
胡福良 《油气储运》2007,(10):32-32
秋季管理是指为蜂群安全越冬和翌年早春繁殖做准备的饲养管理措施。主要工作是培育更换老王,培育适龄越冬蜂.留足越冬饲料,防治蜂螨,控制蜂王产卵和防止盗蜂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张洁  丰雪 《新农村》2014,(1):30-30
冬季气温低且极不稳定,蜂群强群越冬常常容易发生扒皮死蜂,窄飞损蜂,可使强群变弱群,受损严重。若使用强强联合,多群联合的集Ⅲ越冬法,人为组成超强蜂群,呵使越冬效果明屁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