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保德县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县份之一.全县总土地面积998 km2,水土流失面积995 km2,占99.7%.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8 000-15 000 t/kin2,每年输入黄河泥沙450万t.至2011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602.5 km2,治理度达60.37%.介绍了水土保持的主要做法与经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临汾市位于黄河中游,汾河中下游,水土流失面积14 374 km2,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6 439 t/(km2·a),是山西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通过分析临汾市基本概况和水土保持情况,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临汾未来五年,即"十三五"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规划和设想。  相似文献   

3.
<正> 黄河流域有水土流失面积43万多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8%,其中年土壤侵蚀模数5000t/km~2以上的就有15.6万km~2,年侵蚀模数10000t/km~2以上的有7.7万km~2,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极为重视,50年代初期起,就在这一地区投入经费,培养人员,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截至“八五”期未止,扣除人为破坏,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3万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5%.在开展治理的同时,各级领导对水土保持科研工作也非常重视,50年代初期即建立水土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是全国唯一沿海、沿边、沿江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土地总面积23.67万km2,有水土流失面积2.81万km2,石漠化土地面积达2.38万km2。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生态建设、监测预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至2011年末,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 401 km2。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抓住中央加强水利建设的大好机遇,按照自治区"生态立区、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创新体制,搞活机制,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高监测预报能力,加强项目管理,加快全区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步伐,深入推进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努力实现广西水土保持工作新跨越。  相似文献   

5.
吕梁地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全区2.1万km2国土面积中,山区、丘陵区占92%,水土流失面积达145.2万hm2, 黄河中上游年输沙总量的1/10来自吕梁.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造成吕梁地区贫困落后的重要根源.全区13个县(市)有7个国定贫困县,2个省定贫困县,至今尚有56万人没有解决温饱.  相似文献   

6.
广安市位于四川省东部的华蓥山,地处长江上游嘉陵江和渠江河畔,山高坡陡,暴雨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据1988年遥感资料,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4055 km2,年土壤侵蚀总量为3 005 t,土壤侵蚀模数为年7 410 t/(km2·a).1989年以来,全市五区(市、县)先后被列入长江流域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相结合,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3 a来,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降至3 042 km2,年土壤侵蚀量降至1 280万t,年土壤侵蚀模数降至4 208 t/(km2·a).水土保持工作呈现出广安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7.
永和县总土地面积1212km2,水土流失面积占到88.6%。土壤侵蚀形式主要为水蚀,年土壤侵蚀量1172.27万t,土壤侵蚀模数高达10900t/km2·a,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至2008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5.6km2,治理度为35%。文章介绍了多年积累的治理经验与做法,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搞好科学规划、调动社会力量投入水土保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固原市是全国生态问题最为突出、生态系统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全市水土流失面积8 008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6%,土壤侵蚀模数多在2 000~10 000 t/(km2.a)之间,年均输入河道的泥沙达4 200万t。目前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 246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5.5%,其中保存合格的治理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0%左右。该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治理任务艰巨,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领导重视不够;人为水土流失依然存在,监督执法不力;水土保持科研和管理工作薄弱。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法为盾 保护水土 全面推进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2 9 8% ,年土壤侵蚀总量达 2亿多t。到 2 0 0 0年底 ,累计审批水土保持方案 870 0件 ,收缴水土流失防治费近 2 819万元 ,收罚没款 181 2万元。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 2 80 6km2 ,转让“四荒”面积 12 0 95万hm2 (其中 6 1 4%已得到开发治理 )。近期目标是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 2 0 0km2 ,到 2 0 10年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 13 75万km2 ,年平均输沙量 9 2亿t ,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的 1/5 ,截至 2 0 0 0年底 ,全省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8 5万km2 。 1999年遥感普查 ,土壤侵蚀面积仍有 12 89万km2 。退耕还林还草要把草灌作为陕北植被重建的主体 ,纳入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议水土保持在观念、管理和技术等方面都要创新 ;国家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统一管理 ,依法由水土保持部门主管。  相似文献   

11.
偏关县地处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总面积1 685.4 km2,水土流失面积1 361.3 km2,占总面积的81%。年均土壤侵蚀模数13 500 t/km2,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达1 300余万t。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造成贫穷落后的总根源。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现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5.35 km2。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和恶劣的生态环境,必须长期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不动摇。  相似文献   

12.
渭河流域侵蚀产沙强度的区域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渭河流域水文站的泥沙观测资料,采用"水文-地貌法",将渭河流域划分为132个侵蚀产沙单元,计算分析了渭河流域侵蚀产沙强度的区域分异特征.渭河流域的多年平均侵蚀产沙强度为4 459.2 t/(km2*a), 产沙量为5.2亿t/a;≥5 000 t/(km2*a)的强度侵蚀面积平均为5.2亿km2,占全流域总面积的44.3%;主要侵蚀产沙区位于渭河南河川及天水以上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泾河庆阳以上的大部分地区和杨家坪以上的部分地区、以及北洛河刘家河以上的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侵蚀产沙强度在6 000~10 000 t/(km2*a)之间,其面积占流域的39.1%.由于渭河流域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河床泥沙淤积日趋严重,洪水灾害的潜在危险性很大,直接威胁着渭河下游以至黄河下游的安澜.因此,渭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中上游地区的主要侵蚀产沙区和产沙中心.应加强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区域适宜性与匹配关系的研究,开展水土流失动态实时监测,为科学配置治理措施,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有水土流失面积38 62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5 07%,每年输入江河泥沙5 47亿t,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和最为贫困的省份之一。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水土流失治理的实践充分表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不仅可以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而且能够通过有效的开发,加快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几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都较严重并呈复合型出现。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 33 4万km2 ,年土壤侵蚀量为 114 95万t ,年土壤侵蚀模数为 10 0 0~ 80 0 0t/km2 。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和途径是 ,把水土保持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 ,坚持走综合治理的成功之路 ,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等  相似文献   

15.
晋陕蒙接壤地区涉及3省(区)5地(市)13县(旗、区),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灾区。由于该区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8类48种矿产资源。近十多年来,随着该区能源资源的开发,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该区面积5.44万km2,共有水土流失面积4.65万km2,占全区面积的85.48%,全区多年平均输沙量在4.27亿t,是黄河多沙、粗沙的主要产区之一。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速度慢;“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彻底。应加强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水保方案审批工作,落实水保“三同时”制度;水保工程实施“三项制度”;明确水保治理成果管护制度、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加强水保生态环境建设社会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正>长汀县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也是水土保持重点县.全县18个乡(镇),总人口47万人,总土地面积3099km~2,其中山地面积25.87万hm~2,人均0.57hm~2,耕地面积2.05万hm~2,人均450m~2由于多种因素的长期综合作用,长汀的水土流失历史久、面积大、程度严重.据1984年普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7.13万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3%,占全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2,占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20,为全省之冠.尤其河田一带早在40年代就童山濯濯,草木稀疏,千沟万壑,岩石裸露,一片耀眼刺目的红色山岗,使人恍若置身于传说中的“火焰山”中.据测定,河田未治理的坡面年土壤侵蚀模数平均为8580t/km~2,属极强度水土流失区.  相似文献   

17.
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跨太行山、汾河谷地和吕梁山,山区及丘陵占总面积的80%,水土流失面积占70%,土壤侵蚀模数7500t/km2·a,年均入黄泥沙9000万t,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改革开放以来,临汾市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着力建设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止2000年底,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97km2,拍卖"四荒"26.07万hm2;建立水保监督执法机构18个,查处大要案件33起.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十五”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形势严峻,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繁重。“十五”期间,云南省将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全力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重大进展。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依法开展,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生态修复稳步推进,监测预报初见成效。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万km2,新实施保护面积2.46万km2,全面完成了“十五”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9.
浮山县土地总面积940.6 km~2,水土流失面积760 km2,占80.8%;年均输沙量400.2万t,年土壤侵蚀模数5 266 t/km~2,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多年以建设基本农田为中心的水土流失治理,特别是近三年的重点治理,治理度达到72.9%。总结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成效与经验,提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普格县水土保持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格县1997年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县,经过12年的治理,共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75.59 km2,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由治理前的628.39 km2减少到404.52 km2,年土壤流失总量由治理前的334.94万t减少到治理后的193.62万t,每年可拦蓄地表径流2796.18万m3,使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在分析水土流失原因和水土保持面临的严峻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县水土保持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