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丁草胺是我县水稻出常用的一种除草剂,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每年在我县水稻田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丁草胺药害现象.为了很好地诊断和预防丁草胺药害,近年来,我们对水稻田丁草胺药害症状进行了观察,并对发生药害的原因及缓解药害的办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浅析水稻田施用丁草胺药害的症状及预防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县粮食生产的高产高效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80万亩。而丁草胺是水稻田常用的一种除草剂,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丁草胺药害现象。为了很好地诊断和预防丁草胺药害,近年来,我们对水稻田丁草胺药害症状进行了观察记载,并对发生药害的原因及缓解药害的办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期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3.
唐鹏春 《新农业》2014,(7):38-41
恶草酮和丁草胺在东北地区被广泛用于水稻田封闭除草,这两种除草剂在该地区极易出现药害,所以我们选恶草酮和丁草胺来验证“奈安”除草剂安全添加剂对水稻的安全性。恶草酮和丁草胺两种除草剂使用不当极易产生药害,降低恶草酮和丁草胺在生产应用中的药害具有显著的意义。本实验采用40%恶草酮·丁草胺乳油作为试验用药考查“奈安”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选取40%恶草酮·丁草胺乳油作为水稻田除草试验用药,考查"奈安"的缓解除草剂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在移栽后施用40%恶草酮·丁草胺乳油会对水稻产生严重的药害,添加了"奈安"后可以有效缓解除草剂的药害并且迅速恢复水稻的生长势,增强了水稻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5.
丁草胺乳油是新坝镇水稻旱直播田除草的主要药剂,主要用于防除水稻旱直播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一些莎草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针对当地旱直播田出现的药害现象,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对药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总结水稻田主要除草剂药害,包括丁草胺类、莎稗磷类、丙草胺类、苯噻酰草胺类、噁草酮类、敌稗类、氰氟草酯类、磺隆类的产生原因、药害症状、预防与缓解措施,以期能够减轻除草剂药害。  相似文献   

7.
刘锋 《农家致富》2005,(9):32-32
一、药害症状 1斑点 这种药害主要表现在叶上.有黄斑、褐斑、枯斑等.如丁草胺在水稻本田初期施用造成褐斑,代森锰锌浓度高会引起稻叶边缘枯斑。  相似文献   

8.
几种农作物常见药害的症状与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药害症状 (1)斑点:这种药害主要表现在叶上,有黄斑、褐斑、枯斑等。如丁草胺在水稻本田初期施用造成褐斑,代森锰锌浓度高会引起稻叶边缘枯斑。  相似文献   

9.
<正>在病、虫、草害防治过程中,因施用农药不当而引起植物表现出各种病态,即植株生理表现异常、生长停滞、植株变态、果实丧失固有风味,甚至死亡等现象称为植物药害。近年来,由于农药行业的飞速发展,农药种类繁多,技术应用水平要求也相应提高,并越来越专业,稍有不慎就极易产生药害,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减产,甚至绝收。1药害症状1.1斑点。这种药害主要表现在叶上,有黄斑、褐斑、枯斑等。如丁草胺在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除草剂对薏苡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其农艺性状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喷施莠去津、丁草胺、谷友对薏苡植株无药害,喷施力虎产生轻微等级药害。2)喷施莠去津、丁草胺、苯磺隆的杂草鲜重防效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藤净、力虎初始防效可达90%以上,谷友除草剂后期防效逐渐增大,60 d防效可达97%,整体防效最优。3)相比人工锄草,除草剂对薏苡株高无显著影响;但相比不锄草,除苯磺隆外的其他除草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植株生长;除草剂对薏苡主茎茎粗、单株分蘖数和单株粒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不同除草剂对薏苡百粒重的影响不显著,对产量有较显著的影响。5)相比人工锄草,莠去津、丁草胺、力虎可降低薏苡中的蛋白质含量,莠去津、丁草胺、谷友、藤净、苯磺隆的使用可降低薏苡中的脂肪含量;丁草胺和藤净可降低薏苡中的三油酸甘油酯含量,相比不锄草,化学除草剂对薏苡蛋白质的影响不显著,莠去津降低了薏苡脂肪含量,丁草胺、藤净降低了薏苡三油酸甘油酯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通过对小麦生理指标-株高的测定,研究了除草剂安全剂3-二氯乙酰基-2-甲基-2-乙基-1,3-噁唑烷保护小麦免受除草剂丁草胺在不同浓度时的伤害.结果表明:当安全剂与丁草胺按一定浓度配比混合,对小麦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保护率可达60%~170%.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制丁草胺微乳液以用于开发农药新剂型。[方法]采用AT法绘制拟三元相图,确定丁草胺微乳液的配方。通过电导率测定,明确了丁草胺/乳化剂/水三元体系中乳液区的W/O、O/W类型,并探讨微乳剂配制过程中的相行为变化。[结果]丁草胺微乳液的稀释稳定性、冷冻稳定性、热贮稳定性、经时稳定性、密度和黏度均符合要求,表明所研制的丁草胺质量完全合格,密度随温度升高线性减少,黏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符合Andrade方程。[结论]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将丁草胺微乳液应用于农药剂型的研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丁草胺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在玻片表面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等剂量丁草胺与三种拟除虫菊酯混合照光48小时,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光降解的猝灭效应分别为20.7、14.5、7.6%;猝灭效率与其剂量呈显著相关;丁草胺的光猝灭效应受光敏剂农药哒嗪硫磷或多菌灵的影响而显著减弱,而丁草胺也使哒嗪硫磷或多菌灵对三种拟菊酯光解的敏化效率显著降低,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交互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丁草胺对不同秧苗素质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丁草胺对不同秧苗素质水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丁草胺处理后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下降,而GSH含量和SOD活性上升.水稻弱苗对丁草胺的敏感性高于壮苗.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丁草胺除草复合肥对旱地作物的除草和保肥效果,以4.9菜种为材料,采用田间随机试验和盆栽方法,比较分析了浅层入土施甩丁草胺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复合肥、丁草胺后菜苗的生长情况和菜苗断乳期前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土壤一农药吸附模型,对丁草胺复合肥中丁草胺的含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丁草胺复合肥的除草效果与单施丁草胺效果基本一致,肥效比单施氮磷钾肥增加.以氮磷钾为载体,选用与之不拮抗的丁草胺除草剂制成除草复合肥,在旱地中一次完成作物苗期的除草和追肥任务,能保持药效的发挥并提高肥效,促进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28%丁草胺·吡嘧磺隆WP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8%丁草胺·吡嘧磺隆WP 226.8~525.0 g(a.i)/hm2对水稻移栽田的稗草、鸭舌草、节节草、异型莎草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综合密度防效和综合鲜重防效优于对照药剂60%丁草胺EC和10%吡嘧磺隆WP;并能有效降低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丁草胺微乳液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he properties of butachlor microemulsion were studied for developing a new formulation of new pesticides.[Method]AT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seudo-ternary phase diagram to confirm the formulation of butachlor microemulsion.Through the measurement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the W/O and O/W types in microemulsion region of butachlor/emulsifier/water system were confirmed and the change of phase behavior during preparation process was discussed.[Result]The dilution stability,low temperature stability,heat stability,ageing stability,density and viscosity etc.of butachlor microemulsion m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xperiments,which demonstrated the qualified quality of butachlor.The density decreased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the change of viscosity with temperature conformed to Andrade equation.[Conclusion]The research was helpful to the application of butachlor microemulsion in pesticide formulation.  相似文献   

18.
腐植酸对水溶液中丁草胺光化学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采用紫外光照射的方法研究了腐植酸对丁草胺光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潮土腐槙酸对丁草胺的光降解具明显的抑制.潮土腐植酸浓度较低(<10mg·L-1)时,随腐植酸浓度的增加对丁草胺光降解的抑制作用越强,丁草胺光降解速率越低:当潮腐植酸的浓度≥10mg·L-1时,腐植变化对丁草胺光降解的抑制作用影响不大,20mg·L-1腐植酸与10mg·L-1腐植酸对丁草胺光降解的影响相近.不同腐植酸对丁草胺光降解的抑制作用不同,商品腐植酸对丁草胺降解抑制作用较强,潮土腐植酸和黑土腐植酸对丁草胺光降解的抑制作用则相对较弱.这种现象可能是由腐植酸的纯度和腐植酸本身结构我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丁草胺降解菌P10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植株修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富集培养技术从长期受丁草胺污染的污泥中分离出一株丁草胺高效降解细菌,命名为P10,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克雷白氏杆菌属(klebsiella sp.)。P10在30℃,pH 7.0条件下7 d可降解89.6%的丁草胺;在28℃,16 h光照和8 h黑暗的条件下培养10 d,该菌株对药害植株修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同时测定丁草胺和异噁草酮棉花及土壤中的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紫外检测器检测。丁草胺和异噁草酮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5.0×10-10和1.0×10-9 g,样品的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05 mg·kg-1。棉叶、棉籽和土壤中添加浓度为0.05~1.0 mg·kg-1 时,丁草胺的平均回收率为88.78%~99.5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9%~2.09%;异噁草酮的平均回收率为85.57%~101.8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7%~2.44%。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及灵敏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将该方法应用于丁草胺和异噁草酮在棉花及土壤中的残留试验中,测得丁草胺在棉叶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14和2.53 d, 异噁草酮在棉叶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80和2.82 d,收获时土壤和棉籽中丁草胺和异噁草酮的最终残留量均小于0.05 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