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60643 拖网渔法和耙网渔法对鱼类生境和副渔获的影响=Trawling and dredging im-pacts on fish habitat and byeateh[刊,英]//ASFAI..—1995,25(5).—365拖网和耙网捕虾、鱼和贝类对其生境、副渔获、渔礁的鱼类种群均有重大影响.1985年拖网和耙网扫刮海底痕迹超过430万公里,由机动渔船拖曳的渔具毁掉海底营养物,捕获无脊椎动物。其中包括海葵、海绵、Seasquirts、海百合和许多别的动物.这些小型海  相似文献   

2.
国外简讯     
国外谈水产资源保护措施据报道,国外认为当前世界渔业正处在大变动的过渡时期,有必要加强资源保护措施,其内容如下: 1.渔船大小的限制限制设备和渔具是影响捕捞能力的主要因素,也与资源保护有关。一艘大型拖网船上,同时配备不同大小的深海板拖网和远洋拖网渔具。远洋拖网比深海拖网大,但远洋拖网对鱼类的破坏也许比深海板扡网小,这是因为:(1)远洋扡网能自动过滤;(2)远洋扡网不会直接破  相似文献   

3.
多囊桁拖网选择性研究中对照网囊网目尺寸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健  石建高  张鹏  孙满昌 《水产学报》2010,34(1):160-168
对比作业法是拖网渔具选择性研究中重要的试验方法之一,而对比试验中对照网囊网目的选择至关重要。研究利用多囊桁拖网不同网目尺寸(20、30、35和40mm)网囊捕获的哈氏仿对虾、小黄鱼和棘头梅童鱼渔获体长分布数据,应用几何相似原理,分析过滤性渔具的选择性,并按不同假设条件下(假设1:符合几何相似原理对渔获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假设2:对渔获种类没有选择性),探讨如何合理选择对照网囊网目尺寸。结果表明,对照网网囊网目尺寸为20mm,在上述2种假设下,对选择性模型的拟合、简化及对其它网囊的选择性参数没有显著的影响;在考虑了桁拖网渔具各网囊具有相同相对作业强度,以及桁拖网渔具与普通拖网渔具选择性分析方法上的差异等因素后,认为在此项研究中,将小于20mm网目尺寸的网囊视为没有选择性的对照网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试验能够对渔具提供技术评估,作为淘汰或限制选择性差的渔具的依据.拖曳渔具选择性试验方法有套网法、交替拖曳法、平行拖曳法、联体拖网法和裤式拖网法.本研究从试验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试验数据的采集和解析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渔具类型是决定采用哪种试验方法的主要因素,合适的数学模型为获得选择性曲线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桁拖网渔具分隔网片对虾类的分隔效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分隔网片将桁拖网渔具网囊分为上下2层(虾囊和鱼囊)以实现虾类和鱼类渔获分离,对于改善桁拖网渔具作业性能、提高目标种类渔获质量以及实现选择性捕捞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分析不同网日尺寸(60mm、75mm和90mm)分隔网片对主要渔获种类的分隔效率,在吕泗渔场开展了2个航次的海上生产实验.利用分隔装置性能分析模型,对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和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的渔获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虾类接触分隔网片的概率没有显著性差异;虾类个体50%接触概率体长约为40mm,表明大多数进入网具的虾类都能接触分隔网片.随着分隔网片网目尺寸增大,50%选择体长也逐渐增大.因此,分隔网片的分隔效率随之提高.鱼囊和虾囊的网目尺寸相同,但结构有所差异.比较在不同网囊尺寸选择性假设条件下渔获数据的拟合结果后发现,鱼囊和虾囊具有相同选择性的假设更为合理;通过比较发现,分隔网片对虾类的尺寸选择性与相同网目尺寸的网囊选择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本研究还对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渔具渔法对底栖群落及其栖息地的影响,国外研究比较多。作者从互联网上收集了大量资料,给予编译整理。本文着重概述捕捞干扰与自然干扰、底拖网捕捞、桁拖网捕捞、耙网、底层旋曳网、底刺网捕捞、底层延绳钓以及笼壶渔业等6种渔具渔法对底栖群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940270 鱼类行动和拖网设计:选择性拖网具有开发潜力=Fish behaviour and trawl de-sign:Potenfial for selective trawl[刊,英]//AS-FAI..—1993,23(3),—237拖网设计的改进已使鱼、虾分离率达到80%,而虾渔获量并没有很大的损失。这些技术可以进一步加以改进,以便通过更多的研究和开发为其他应用设计更有选择性的渔具。成功开发选择性拖网渔具设计的关键在于增加单个鱼种对不同环境条件中的各种刺激物的行为的认识,有了在拖网过程中可以调查鱼类行为的遥控操作运载器和低光照度  相似文献   

8.
杨炳忠  晏磊  李杰  王腾  张鹏 《中国水产科学》2023,30(10):1271-1281
大网目拖网是我国海洋渔业捕捞带鱼的重要渔具。为提高拖网网囊选择性, 本研究在南海区采用套网法对双船大网目拖网 4 组网目尺寸(30、35、40 和 45 mm)的网囊进行实验, 在双重拔靴法的架构下, 拟合选择性参数、比较选择性的差异、估算捕捞方式指标。结果表明, 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 网囊对带鱼的 50%选择体长增大, 对带鱼幼鱼个体的选择率显著下降, 带鱼幼鱼的渔获比例也呈下降趋势。结合带鱼最小可捕规格(23.0 cm)管理规定, 结果还表明网目尺寸为 40 mm 的网囊选择性较差, 其对带鱼的抛弃率大于 93%。为了进一步提高带鱼拖网渔业的资源养护水平, 还需要开展更多的选择性实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2009年8月至12月福建省捕捞业渔具渔法普查资料,分析整理了福建内陆地区捕捞业渔具渔法现状调查数据.结果表明:福建内陆地区捕捞渔具有刺网类、钓具类、笼壶类、拖网类、张网类、陷阱类、耙刺类、地拉网类、敷网类、掩罩类、抄网类和杂渔具等12个类别、21种作业型式、渔具总数量123204张(个、顶等).按渔具类别划分...  相似文献   

10.
《渔业现代化》2016,(6):44-44
由鱼类资源评估以及渔业建模模型引发了对商业性渔业中的替代捕捞模式的讨论,特别是在平衡捕捞这一更大背景下的讨论。但这些理论方法所提出的替代性资源利用模式往往在目前像拖网等捕捞渔具的捕捞选择性存在局限性的情况下是很难实现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论证拖网可供替代的捕捞选择性模式的可行性,拓宽拖网渔具在渔获大小捕捞选择性方面的视野。作为一个实例研究,将两种著名的捕捞选择性装置相组合,获得了一条拖网的钟形捕捞选择性曲线,该拖网捕获的大个体和小个体目标捕捞鱼种数量都少。在波罗的海大西洋鳕渔业中对这一渔具装置进行了成功测试。结果揭示,借助于渔具技术可以让拖网得到截然不同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1.
葛长字 《南方水产》2005,1(4):30-35
副渔获问题在拖网渔业中尤为严重,因此囊网的网目选择性一直倍受关注。网目选择性常以Logistic或Richards方程来描述。因方程所采用的变量不同而分为体长或主选择性曲线。研究过程中,常用套网法和比较作业法。针对这2种实验方法,作者综述了不同的解析方法以及不同实验间数据合并的条件。提出研究鱼类和渔具的作用,鱼类遭遇网渔具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推测主选择性曲线是渔具选择性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杨吝 《水产科技》1997,(1):40-43,46
在台湾沿海水域鳀属(日本鳀、布氏丰棱鳀和短头丰棱鳀)稚鱼渔业中使用几种类型的渔具,这些渔具包括拖网、漂流袋网、光诱敷网、地拉网和定置网,其中1979年引进台湾的对拖网船使用的拖网是该渔业中最有效的主要渔具。  相似文献   

13.
利用几何相似原理将传统的过滤性渔具选择性曲线转化为选择性曲面。运用选择性方程,并假设不同网目大小的渔具对相同尺寸渔获个体的渔获服从多项分布后,对过滤性渔具的网目选择性建立模型。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模型进行拟合,同时,通过假设检验对模型进行简化。使用平行作业法试验条件下的张网渔具的黄鲫(Setipinrm taty)渔获数据进行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所建模型可以在没有对照网的情况下估算出各不同网目大小网囊的选择率,并同样适用于套网法试验条件下的选择性分析。模型的建立为今后进行过滤性渔具网目选择性试验方法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通过与SELECT模型比较,认为模型使用选择性方程并区分渔获能力和捕捞努力量使得模型更具普遍性。  相似文献   

14.
大鹏湾捕虾拖网渔获分隔试验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捕虾拖网渔业的特点是渔获组成多样性和渔获抛弃率高。在我国南海捕虾拖网渔业中,尚没有关于改善渔具种类选择性的研究。试验采用蝴蝶拖网作为试验网具,在网囊前部安装不同网目尺寸(130和110mm)和网目形状(方形和菱形)的分隔网片,将网囊分为2层即上层的虾袋和下层的鱼袋,并估算了分隔网片对主要虾类渔获的分隔率;除此以外,还通过安装TED来改善分隔网片的分隔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虾袋中虾类渔获个体较鱼袋中的大,对比不同分隔网片设计的分隔率发现,网目尺寸对分隔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不同网目形状的分隔率没有显著差异;安装TED可以有效改善分隔网片的分隔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有限单元法构建大网目底拖网渔具的数学模型,以计算在定常流条件下底拖网渔具的受力情况、网口扩张和渔具的形态变化.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了适用于拖网的网目群化方法.群化后的拖网模型为单元数6513的model-1模型和单元数1787的model-2模型两种规格,分别进行数值计算,并与水槽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定》第三十条,渤海禁止三重流网、底拖网、浮拖网及变水层拖网作业,但网口网衣拉直周长小于30m的桁杆、框架型拖网类渔具除外;根据农业部关于实施海洋捕捞准用渔具和过渡渔具最小网目尺的公告,框架拖网和桁杆拖网属于过渡类型网具。拖网的高捕捞效率与现在海洋渔业资源逐渐衰竭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冲突。为客观评价框架拖网和桁杆拖网对河北省渔业经济、渔业资源和生态效益的影响,并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拖网模型水池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型试验是研究渔具作业性能最直观方便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全省南北有代表性的七张对拖网具进行的网模系列试验,对比和分析了各地使用的不同结构拖网渔具的作业参数和特性,得出底拖网阻力经验公式及体现渔具性能优劣的四个要素(阻力、网高、垂直扩张系数和能耗系数)。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拖网渔业的兼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每年因兼捕而产生的渔获物抛弃对渔业资源的持续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目前世界各国针对本国拖网渔业的特点、主捕对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选择性研究,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在推广及应用过程中反映出较多的实际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笔者综合了国内外在开展拖网渔具选择性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功经验,表明单纯的网囊网目很难对副渔获复杂的拖网产生理想的选择效果;选择性装置及其与网片的组合是解决拖网渔具兼捕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12年4-8月对环黄渤海三省一市沿海一线的拖网渔具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调查了拖网渔具的作业型式、渔场、渔获物组成、渔具结构、渔船数量及分布等现状。结果表明:黄渤海区三省一市在册拖网渔船12 358艘,其中110.3kW(150马力)以下渔船约占70%,而110.3kW以上渔船只占30%,拖网渔船数量随渔船功率增大而减少。网具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型式:单船桁杆型拖网、双船有翼单囊浮拖网、单船有翼单囊底拖网。黄渤海区拖网总船数量巨大,严重破坏近海渔业资源,渔具选择性差,渔具标准缺失较多,科研滞后。  相似文献   

20.
拖网,是海洋渔业的主要作业方式,也是夺取海洋渔业产量的重要渔具之一。但是,拖网(尤其底拖网)对海洋幼鱼资源损害程度也居各类渔具之冠。从保护海洋幼鱼资源的角度来说,拖网渔具渔法理应受到严格限制和管理。因此,渔政管理部门除了制定和实施禁渔区、禁渔期、限制网目尺寸、控制拖网渔船发展指标等渔业管理政策之外,还有一项值得重视和努力的既实际又可行的工作就是改革渔具设计,尤其是拖网网囊的设计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