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解粤西地区龙眼与荔枝叶表皮和花粉微形态特征及其演化关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粤西地区6个龙眼品种和6个荔枝品种的叶表皮及其花粉微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龙眼、荔枝叶片下表皮有大量的乳状突,龙眼的乳状突为长形,荔枝的乳状突近半圆形;龙眼和荔枝不同品种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存在明显的差异;龙眼、荔枝品种的花粉都具有3条萌发沟,属N3P4C5类型;供试品种的赤道面观大都为圆形至宽椭圆形,极面观呈三角形和三裂圆形;龙眼、荔枝供试品种间的花粉大小和表面纹饰等均有明显差别.说明龙眼和荔枝的叶表皮和花粉微形态特征可作为品种间分类的一个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荔枝花粉发芽率的观察,结果表明,荔枝品种间花粉发芽率有很大差异,但同时又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雄花开放前的天气状况,特别是花药发育期的平均气温明显影响荔枝花粉发芽能力(花粉质量)。通过花粉贮藏试验首次成功地使荔枝花粉达到周年贮藏,三月红花粉在-30℃条件下干燥贮藏1年仍有26.3%的发牙率。并讨论了影响荔枝花粉发芽能力和贮藏寿命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山茶属植物的研究提供孢粉学资料,验证花粉形态在植物识别与鉴定应用中的可行性,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山茶科山茶属4种植物的花粉表面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4种山茶属植物花粉在形状、大小、P/E值和外壁纹饰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其花粉外壁纹饰分属不同的类型: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网状,凹脉金花茶(Camellia impressinervis)近脑纹状(近蠕虫状纹饰),蒙自连蕊茶(Camellia forrestii)皱波状,贵州连蕊茶(Camellia costi)皱网状,其中,贵州连蕊茶的网脊上密布疣点(疣状突起),可能是一个进化特征;4种植物的P/E值和P值呈明显的正相关(r2=0.827 2),具有较大的P/E值和P值的两种连蕊茶组植物处于较高的进化地位,山茶属不同种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和P/E值反映了物种间的差异,也反映出近缘物种间一定的进化和亲缘关系,可为组间分类及进化关系研究提供孢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19个西瓜供试品种的花粉外部形态进行了观察。得知:西瓜花粉四分体为正四面体型,花粉互相排列的关系符合“Fisher”规律。成熟花粉粒为单粒;花粉粒为圆球型;极面观为正圆形;花粉萌发孔以孔沟为主,大部分品种有三孔沟出现;供试品种均有孔盖结构。  相似文献   

6.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荔枝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7.
影响荔枝花粉活力的化学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多种矿质元素及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荔枝品种芬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试验及不同化学因子复配对贮藏多年荔枝花粉萌发与生长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B、Zn、Mo等矿质元素在较高浓度时(≥5mmol/L)均明显抑制了荔枝花粉的萌发和生长,较低浓度B(≤0.2mmol/L)、Zn(≤0.01mmol/L)、Mo(≤0.05mmol/L)则对荔枝花粉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a在低浓度时对花粉活力无明显影响,高浓度时则呈抑制作用,但各元素对不同品种花粉的效应又有较大的差异;生长调节剂6-BA、Zeatin、GA3、IAA、NAA对荔枝花粉活力的影响也较明显,但与使用浓度密切上关;贮藏多年的荔枝花粉活力忆显著降低,但经复合配方处理后,活力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疆核桃品种花粉量及花粉形态,为配置新疆核桃栽培授粉品种及深入开展孢粉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离心法和扫描电镜,观察核桃花粉粒数量及花粉粒表面形态特征.[结果]每花蕾中花药数为19~21;每花序花粉量在181.18×104~888.02×104粒,平均为561.15×104粒,主栽品种新新2和温185极显著高于其余参试品种,分别为888.02× 104和876.58×104粒.不同品种之间花粉形态存在差异,花粉极轴长度在33.55 ~41.68μm,赤道轴长度在37.87 ~43.46μm,形态为近球形或扁球形,中等大小;不同品种萌发孔的数量及特征不同,孔的短轴在1.98~2.66μm,长轴在2.15~3.39 μm.[结论]不同核桃品种的单花序花粉量差异较大,花粉为近球形或扁球形,花粉外壁纹饰为颗粒状雕纹.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利用地方优良干辣椒品种资源,对湖南省境内产区的3个主要品种、1个半栽培型品种、1个四川品种和1个法国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来源不同、生物学性状差异明显的干辣椒花粒,其形态,大小和表面纹饰相似,品种间的差异表现在萌发孔沟的长短和宽窄上。  相似文献   

10.
果树花粉形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果树花粉形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包括花粉形态与遗传基础、生态因子的相关性,以及花粉形态在植物分类与种间鉴定、亲缘关系分析、系统学及起源与演化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安梨、花盖梨、尖把酸梨、南果梨和磨盘梨5种秋子梨品种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秋子梨品种花粉的外部形态大致相同,均为橄榄形,有3条萌发沟,不同品种的萌发沟宽度存在差异,轴面观主要为三角形与方形2种;不同品种花粉粒的大小差异不大,均为30~50μm;不同品种间花粉壁表面纹饰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主要为网脊粗细及其交叉与平行排列的程度不同,其中花盖梨与南果梨网脊主要为平行排列,安梨、尖把酸梨与磨盘梨的网脊走向以交叉为主。此外,不同品种的网孔大小与形态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早竹花粉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早竹花粉形态与生物学特性的观测,研究早竹花而不实的原因。通过对早竹花料形态、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柱头授粉能力和花粉管生长的观察测定,得出:①早竹花粉为近球形,具单一萌发孔,外壁纹饰为颗粒状;②早竹花粉萌发率低下,柱头自然授粉能力弱是导致早竹花而不实的主要原因之一;③早竹花粉管生长速度较快,最高可达3.44μm.min^-1。从而为早竹人工授粉和实行杂交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芥菜花粉形态特征及分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Czern.et Coss.)17个变种的代表品种的花粉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芥菜花粉形状呈近球形、长球形或超长球形,随品种而异;花粉大小虽在变种间具有明显差异,但不能作为准确的变种分类依据;变种间在花粉的萌发器官和外壁纹饰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其特征可以对芥菜进行分类.其结果支持传统的芥菜种以下水平的分类.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茶树品种之间花粉的形态特征与生活力变化,以7个茶树品种为试材,进行花粉形态结构观察及其随培养时间增长萌发率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7个茶树品种花粉均呈左右对称,具有3个萌发沟,长度和宽度差异不显著,萌发沟长度、宽度以及延伸比例呈现多样性,赤道面观呈椭圆形和棱锥形,极面观呈圆形和近三角形;外壁呈现光滑瘤状和粗糙瘤状,且部分品种花粉表面有穿孔。(2)在24 h的培养时间内,7个茶树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均呈"S"型曲线增长,且基本上在1、3和5 h呈现显著性差异增长,到7 h接近萌发峰值。其中,柿大茶黄种、龙井43、福鼎大白茶的花粉萌发率较高,而云抗10号的花粉萌发率均显著低于其他6个品种。对中国种舒茶早(Camellia sinensis var. sinensis ‘Shuchazao’)与阿萨姆种云抗10号(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 ‘Yunkang 10’)的花粉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生活力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发现它们在4℃和–20℃温度下的生活力存在显著差异,在180d的贮藏时间内,舒茶早与云抗10号分别在–80℃与–20℃的贮藏温度下对其花粉活力的保存更适宜。  相似文献   

15.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31个茶树品种(系)的花粉形态进行研究,并以14个花粉形态性状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茶树花粉粒为中粒或大粒,多为长球形、三孔沟,内孔大、横长,赤道面观多为网状或拟网状纹饰,网眼和网脊大小、形状有一定差异,但品种(系)间花粉形态的变异程度较小.31个茶树品种(系)经聚类被分成六个组,基本上以原产地相近的品种(系)聚在一起,从相似性系数的大小可见茶树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之密切程度.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 天目铁木Ostrya rederiana Chun是陈焕镛先生根据浙江西天目山标本于1927年命名,发表于阿诺德树木园杂志(Journ.Arb.Arn.8:19,1927.)上。该种是浙江天目山的特有种,现存母树仅6株,幼树很少,最粗一株树高12.5m,胸径80cm(顶部被雷击断),最高的一株树高20m,胸径45~-cm,已采取紧急措施,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7.
根据花粉形态探讨中国栽培牡丹的起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对中国栽培牡丹各品种群48个代表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中国栽培牡丹的花粉形态具有较明显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形态分析,提出了绝大多数栽培牡丹起源于多个野生原种的观点.矮牡丹、紫斑牡丹、杨山牡丹是最主要的起源种,卵叶牡丹的作用较小.杂交是中国栽培牡丹最重要的起源方式.少数栽培牡丹是单种起源的,它们直接起源于紫斑牡丹或杨山牡丹.四川牡丹未参与中国现有栽培牡丹的起源.最后讨论了花粉形态对品种分类和鉴定的价值及不同制样方法对花粉粒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填补目前关于柿资源描述标准中关于雄性资源表型形态描述的空白,为后续柿雄性种质资源的评价和鉴定,以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93份柿及其近缘种雄性种质资源的13个雄花表型形态特征及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评价,并对其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柿与其近缘种在最长雄蕊长、萼片长和花柄长等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2)柿种内各类别内部雄花表型均存在较强变异,云架山野生雄性资源雄花的表型多样性最丰富;3)柿种内各类别间雄花表型变异程度也较强,其中萼片宽、花托高和花托宽等指标的变异程度最大;4)花筒、雄蕊、萼片、花托等指标的贡献率达77.88%,属于柿雄花表型的重要性状指标;5)花粉表面纹饰的长短、深浅和交错程度在柿及其近缘种间存在差异;柿种内29份资源间花粉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花粉宽和表面条纹长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柿雄性资源雄花表型丰富多样,各来源地内部及来源地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对其表型形态特征的评价与分析,对于后续柿雄性资源的评价与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6个不同居群的黄牡丹花粉形态进行扫描。结果显示,花粉形态具有多样性,花粉外壁纹饰有脑纹网状、皱波网纹状、粗网状、网状和穴状细网5种;花粉粒的变幅为(32.94-48.87)μm×(21.57-29.70)μm,居群花粉在极轴、赤道轴和极赤比都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6个花粉形态指标和植株11个外部形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花粉极轴与叶长宽比、极赤比与叶长宽比呈明显正相关,花粉极轴与叶长柄比、极赤比与叶长柄比呈明显负相关;花粉外壁纹饰变化与花瓣数量、宿存花萼和苞片数量呈显著相关。依据花粉外壁纹饰的演化规律可推测,花瓣数少、宿存萼片少,苞片数多、叶长宽比越大、叶长柄比越小应是植株较进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根据花粉形态探讨中国栽培牡丹的起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该文对中国栽培牡丹各品种群 4 8个代表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表明 :中国栽培牡丹的花粉形态具有较明显的多样性 .在此基础上 ,结合形态分析 ,提出了绝大多数栽培牡丹起源于多个野生原种的观点 .矮牡丹、紫斑牡丹、杨山牡丹是最主要的起源种 ,卵叶牡丹的作用较小 .杂交是中国栽培牡丹最重要的起源方式 .少数栽培牡丹是单种起源的 ,它们直接起源于紫斑牡丹或杨山牡丹 .四川牡丹未参与中国现有栽培牡丹的起源 .最后讨论了花粉形态对品种分类和鉴定的价值及不同制样方法对花粉粒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